首頁歷史 > 正文

春秋戰國時代的次等諸侯——宋、鄭、衛及魯、邢(1)

2021-10-01由 教皇史昂大人 發表于 歷史

序言:

春秋戰國時代是一個大變革的時代,是禮崩樂壞的時代。春秋五霸、戰國七雄相繼而來。但是春秋戰國時代諸侯國的演變也是有漫長的過程的,除了霸主和七雄以外,還存在一些僅次於霸主七雄之外的次等諸侯國。這些諸侯國實力不及霸主和日後的七雄,但也在漫長的歷史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是不可忽視的存在,同時也因為其獨特的地理位置成為了霸主和七雄所蠶食的焦點所在。以宋、鄭、衛最為典型,魯國和較早消失的邢國則是另一種存在。

五國之緣起

西周實行分封制,從周武王滅商後開始分封,成王時代分封制的體系基本得以完善,以後仍在根據實際情況不斷髮展和變化。周朝的爵位分為6等: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附庸爵。

宋、鄭、衛、魯、邢都是西周時代主要的諸侯國。宋國是公爵級的諸侯國,是等級最高的。周朝時代的五等爵諸侯國裡,公爵一級的諸侯國只有七個,即宋、杞、祝、焦、薊、陳、虢七國,其中前六國君主之所以被封為公爵,皆因其為之前的王者後裔。華夏曆來有“滅國不滅祀”的傳統,夏禹的後裔被分封在杞國,商湯的後裔被分封在宋國。黃帝、炎帝、堯、舜的四個後代,分別被分封為薊國、焦國、祝國、陳國。這六個公國的主要作用就是祭祀歷代帝王而已,更多是一種榮譽性質的補償,不足為訓。再則,這些公國周邊都遍佈周的姬姓諸侯國,看得死死的,想翻出浪花也不容易。而在這七國裡,尤其是先朝後裔之國中,宋國是最具實力的存在。

鄭國是伯爵之國,第一任國君為姬友,即鄭桓公,被封國於首都鎬京附近,國號為鄭,都城為今棫林附近。公元前806年周宣王時代才被分封為諸侯,屬於比較晚

分封諸侯國之一。鄭建國初期的三位國君都曾任王朝卿士,所以稱鄭氏三公。

衛國第一任國君是衛康叔,周文王姬昌之第九子,周武王姬發與周成王姬誦的弟弟,屬於正宗的周室嫡系血脈。周成王即位後,發生三監之亂,康叔參與平定叛亂,因功改封於殷商故都朝歌(今河南淇縣),建立衛國,成為衛國第一任國君。衛國開始時代爵位為伯,後升為侯。

魯國是最早的一批諸侯國,爵位為侯爵。首任國君為周武王弟弟周公旦(周文公)之子魯文公伯禽。西周初年周公輔佐天子周成王東征滅掉了夥同武庚叛亂的奄國,受封於奄國故土,由於周公要留在鎬京輔佐周成王,於是讓自己的長子伯禽代為赴任,沿用周公初封地“魯”稱號建立魯國,定都曲阜。在周代的眾多邦國中,魯國是姬姓“宗邦”,諸侯“望國”,故“周之最親莫如魯,而魯所宜翼戴者莫如周”。魯國成為典型周禮的儲存者和實施者,世人稱“周禮盡在魯矣”。

邢國也是較早的一批諸侯國,爵位為侯爵。邢國早在商代時候就已經頗有名望,且意義不同。邢曾為殷商都城之一,商朝重要的畿輔方國。商王武丁時期,邢(井)伯之女婦妌嫁於武丁為後,邢地乃成為邢(井)伯世襲封地,為商朝的肘腋之國,是商國北部屏藩,也是有權參與商代先王祭祀典禮的少數方國之一。商代末期,井伯被擢封為邢侯,為商紂王三公之一,稱邢侯國。西周的邢國是周公第四子姬苴(邢靖淵)的封國,為商代邢國舊地,地在今河北邢臺市。西周初,周成王為了感謝周公旦輔政之恩,封周公旦第四子姬苴(邢靖淵)於邢國。邢國因為肩負抵抗戎狄的重任,疆域還是比較遼闊的。西依太行山,東至大陸澤,南至漳河流域,即今天的河北邢臺市全部及周邊地區,北部以大致以滹沱河為界。

在漫長的西周時代,各個諸侯國因為周王室的強大實力,普遍都安分守己。大多數的諸侯國也都恪守周王室的禮法秩序,不敢有逾越之處。而就以上五國而言,鄭國受封比較晚,其餘諸國都比較早。而這五國裡,宋國因為是先朝後裔,與周王室的關係比較獨特,屬於周室之客,而非臣。衛國、魯國都是文王嫡系血脈,與王室的關係是極為親近的,尤其是魯國。而且衛國與魯國的實力是不弱的,尤其是衛國地處中原腹地,肩負安撫殷商遺民之重任,實力是非常強大的,屬於一等強國的範疇。而邢國則是任務最重的,常年處於征戰狀態。周初邢地是戎狄頻繁活動的地區,邢國是太行山以東具有徵伐權的元侯之國,肩負著阻止戎人東出太行,騷擾周疆的重任,同時可聯絡齊、魯、晉、衛,並與北方燕國遙向呼應。邢國自建國開始,與河北、山西中部的戎狄長期征戰,歷史上多次率領諸侯抗擊戎狄,邢侯搏戎載於史冊。

春秋初鄭國小霸及衛、邢被滅和復國

周平王元年(公元前770年),因周幽王寵信褒姒,廢太子宜臼。宜臼逃至申國,他外公申侯聯合曾侯、許文公及犬戎(外族)推翻周幽王。因為內亂和犬戎頻繁入侵,很快就打到鎬京(今西安),所以周平王被迫將國都從鎬京東遷至東都洛邑。因洛邑(今洛陽)在鎬京之東,此後的周朝史稱東周。

隨著周王室的衰微,春秋時期各國也紛紛掀起了“闢土服遠”浪潮,趙世超先生說:“用武力開滅小國和在野的部族,西周固已有之,但以開闢封疆為目的的‘闢土服遠’浪潮卻始自春秋”。

周室東遷時,鄭、晉、衛等諸侯國都盡了保衛的責任,成為勤王功臣。由於晉國不久分裂為翼(晉)和曲沃兩部分,內戰頻仍,所以王室不得不依靠虢和鄭,兩國之君都曾以諸侯而兼王室的卿士。

平王東遷時鄭國國君為鄭武公,鄭武公繼續堅持父親鄭桓公制定的東擴戰略計劃,一方面護送周平王東遷洛邑,一方面進一步實施攻滅東虢國和鄶國,吞併周邊鄢、蔽、補、丹、依、弢、歷、莘八邑的具體行動。公元前769年,鄭武公佔領鄶國都城制邑(巖邑,今河南新密曲梁鄉大樊莊),滅亡鄶國。公元前767年,鄭武公佔領東虢國都城(今河南滎陽廣武平城),滅亡東虢國。然後橫掃周邊鄢、蔽、補、丹、依、弢、歷、莘八邑。鄭國鳩佔鵲巢,把國都遷到鄶國故都,使原來的寄帑之地變成自家地盤,並把舊部從陝西遷到河南,以“鄭”為號新建城邑。鄭武公為強國提出解放“商人”的口號。“商人”多是有技術、會經商的能人,周滅商後將其定為世襲奴隸。鄭武公東遷後,看到他們是建設國家不可忽視的力量,就依靠這批力量,開發灘塗荒地,擴建包括虎牢城在內的城池。鄭武公還把桓公寄孥的京城建成宏偉都城。京城雖然後來沒有成為鄭國最高統治者的統治中心,但京城如此的規模,早已超過“百雉 ”,並且還有鄭桓公的宗廟所在。以當時的生產力水平,建設如此宏大的工程,顯示鄭武公之略的宏偉氣魄。就在鄭武公雄心勃勃地推行“武公之略”時,周平王對鄭武公如此開疆闢土、極力擴張產生猜疑,並欲收回虎牢以東的賜地。於是,鄭武公不得不在周平王六年遷都於鄶(今河南新密),建起新都。至此,鄭武公繼承父志取虢、鄶十邑之地,“前華後河,右洛左濟,主芣、騩而食溱、洧”的雄圖大略基本實現。

前744年,鄭武公病逝,太子寤生繼承君位。前722年,鄭莊公平定胞弟叔段的叛亂,消弭了國家內患。之後十餘年間,鄭國與宋國、衛國等國之間互有徵伐。前707年,周桓王率軍攻打鄭國,鄭莊公領兵與之戰於繻葛,成功自保的同時使周天子威信掃地,史稱“繻葛之戰”。前701年五月七日,鄭莊公去世,諡號為“莊”,故史稱“鄭莊公”。在執政期間,政治上,鄭莊公攘外安內,使得鄭國出現了比較穩定的局面;經濟上,鄭莊公重農興商,積極發展商品經濟,不斷增強國家的經濟實力;外交上,鄭莊公藉助外力清除了鄭國前進道路上的障礙,最終使得鄭國稱“小霸”於諸侯。

鄭武公、鄭莊公使得鄭國強盛,但是對周的態度都很驕橫無禮,平王很不滿意,想把權力分一半給虢公。莊公知道後,責問平王,平王竭力否認,以致“周鄭交質”(即互相交換質子,鄭國以世子鄭昭公,周王室以太子王子狐),並與周天子進行戰爭。周天子的權利已掃地殆盡了。鄭伯充分利用王室大臣的身份,經常利用王室之名為自己謀私利,兼併了周邊小國,侵奪許國,干涉宋、衛、魯等國,還助齊國趕走入侵的北狄。鄭莊公之時的鄭國,儼然是春秋初年第一大國。

鄭莊公去世後,鄭國的實力日漸下降,賴莊公舊臣祭仲的老謀深算而鼎力維持。祭仲因其沉穩和老奸巨猾,正在崛起的齊桓公也頗為忌憚。公元前682年,老謀深算的祭仲去世,齊桓公及大臣都認為鄭國祭仲之後無人可以讓人畏懼,可以放心干涉鄭國事務。

而在齊桓公日後稱霸中原的時代,齊桓公奉行“尊王攘夷”的政策,攘夷的確是重中之重。但是在齊桓公時代,隨著王室衰微,戎狄的勢力也日漸強盛,而同樣因為王室的衰微和對諸侯國控制力的減弱,長期堅守於北方一線對抗戎狄的邢國、衛國的局勢則日漸艱難。

周平王東遷時,衛武公曾出兵助周平戎。衛武公時一度強盛,為諸侯首領之一。衛武公死後,其子莊公揚立。莊公昏庸,外退賢者,內惑嬖庶,國內怨聲載道。公元前719年,州籲弒衛桓公自立,衛國禍亂自此始。州籲自立為衛君後,不得國人認可,為了轉移國人的注意力而對外發動戰爭。勾結鄭國的叛亂者共叔段伐鄭,並且要求宋、陳、蔡等國一起對鄭發動進攻,窮兵黷武,而最終“未能和其民”。這些戰爭導致軍賦激增,且人民為戰爭所迫,疲於奔命,困苦不堪。國人對州籲弒君不滿,對其統治不服,舉國騷然。所以大臣石碏用計殺州籲,立桓公弟為君,是為宣公。衛宣公是一位淫亂的君主。衛宣公又殘殺太子急及賢公子壽,立庶子朔為太子。朔即位,是為衛惠公。衛惠公的即位引起了太子急和壽的輔佐者――左右公子的不滿,他們作亂,攻惠公,改立太子急之弟黔牟為君。惠公出奔。黔牟八年,齊襄公率諸侯奉王命伐衛,納惠公,誅左、右公子。黔牟逃亡,惠公復立。惠公卒,懿公赤立。從桓公到懿公僅80餘年,更君達7次。這樣殘酷的內部鬥爭,造成國無寧日、民無寧時。在這種情況下,人民不能從事生產,國家也無暇進行經濟、軍事建設。國弱民貧,必然衰敗。外部環境方面,春秋初年的衛國外患不斷,除了與中原的鄭、宋等國不斷交戰,戎狄也不斷侵擾。

公元前669年衛惠公去世,公子赤繼位,是為衛懿公。懿公即位,荒唐昏庸,導致了衛國滅亡的命運。戎狄是趁周王室衰微,諸侯爭雄稱霸之時興起的遊牧民族,足跡遍佈山西、河南、河北、山東、陝西等地,並不斷向周圍諸國發起進攻。衛國恰好處在狄族的包圍中,受難最重。公元前 660 年,狄伐衛。懿公欲戰,“國人受甲者皆曰:‘使鶴,鶴實有祿位,餘焉能戰!’”國人帶著對國君的仇恨,不願戰鬥,結果是“衛師敗績”,衛懿公被殺。而對於衛國的亡國,齊桓公說:“衛之亡也,以為無道也。”衛國的滅亡,是因為衛懿公的暴虐無道。狄滅衛後,衛被迫東渡,遺民男女僅剩七百三十人,《左傳·閔公二年》載:“及敗,宋桓公逆諸河,衛之遺民男女七百又三十人,益之以共、滕之民為五千人,立戴公廬於曹。”衛國被迫遷都,國土面積大為減少,康叔、武公之祀不絕如縷,國家實力大損。衛國復國後出現了短暫的中興局面。考春秋史實,國滅而復立的不只有衛國,但像衛那樣在復國後能有所發展的卻很少見。衛國的復國得力於他國的幫助,但其國力的恢復,主要還是自身發展的結果。

春秋之初,邢國仍然大破過北戎。此後狄人勢力越來越強,狄人多次伐邢,導致邢國國勢衰弱,難以獨自抵禦狄人(日後的鮮虞、中山國)的進攻。前661年,北方強狄侵犯邢國。邢國與齊國有世姻關係,歷代邢侯多娶齊國公主為妻,重兵壓境之際邢侯派人緊急向齊國請援,可是遠水不解近渴,齊兵未到,城池被攻破。邢侯率眾突圍趕到

聶北

,見到齊桓公長跪不起,齊桓公即刻日夜兼程,帶兵奔向邢國。狄人縱火燒了都城,帶上搶掠的財物,聞風逃遁,只給叔顏留下一片廢墟。邢侯看著破敗不堪的慘象,長嘆道連個安身之地也沒有了! 桓公安慰邢侯不必憂傷,齊國同宋、曹等國幫你建城。

狄人犯境的時候,邢人都跑到西山夷儀(今漿水附近)避難去了,那裡山高林密,易守難攻,桓公建議邢侯把國都建在那裡,邢侯很高興地答應。於是不到一個時間,桓公幫邢侯在夷儀建了一座新都城,宗廟,朝堂,廬舍包括日用品在內一應俱全,牛馬牲畜糧食布匹之類全部從齊國運來,邢國上自邢侯下至百姓對齊桓公無不感激稱道。齊桓公“救邢存衛”,名望大增,很快成了春秋霸主。齊桓公率領曹宋聯軍救邢,邢遷都夷儀,並與齊國結為盟國。

邢國遷都夷儀之後,內政外交發生了重大變化,由於南遷夷儀,苟安於齊國西北一隅,失去了原有的廣大國土與眾多人民,實際地位接近於齊國的附庸,邢國本身也已不具備復國圖強的力量,只能仰仗於齊國的保護而生存。齊國自齊桓公前643年去世後,失去了霸主地位,也加速了邢國的衰亡。前642年,宋襄公率領曹、衛、邾諸侯兵伐齊,因衛軍參與了宋師伐齊之戰,聽命於齊的邢人又不惜聯合以前的宿敵狄人伐衛,本來是邢、狄聯合伐衛,可是狄人首先退兵,邢人不能獨力支援可想而知。

邢人的行為第二年就遭到了衛國的報復。衛軍佔上風。再者,莊子以周武王克商導致由年飢而年豐來比喻衛伐邢,指斥“邢方無道”,反面對衛國的反攻,邢國又謀求聯合齊國和狄人共同對付衛國。前640年,“齊、狄盟邢,為邢謀衛難也。於是衛方病邢。”史籍未見有邢國出兵伐衛的記載,可見聯合伐衛並未付諸實施。但邢國與衛國的積怨越來越深,衛國也由此確定了徹底滅亡邢國的計劃。公元前635年,衛國大舉出兵,“衛侯毀滅邢。”邢國最終滅於衛國之手。漢簡《孫子兵法》記載“衛之興也,衛師比在邢“即記載了此事,衛滅同宗,開啟了春秋無義戰的篇章。

春秋初期是一個政治格局大洗牌的時期,這時期周王室權勢日漸衰落,諸侯權力日漸增長,但百足之蟲死而不僵,這個時候周王室還是不容小覷的,加上長久以來所形成的政治影響力和號召力都是不可忽視的。而這一個時期的諸侯國雖然都知曉周王室實力日衰,但誰都沒有敢取而代之的能力與野心,所以就打著尊王攘夷的旗號,以此來維護原有的秩序。故而這一時期的諸侯國普遍專注於內政發展,同時透過消滅周圍小國來擴張版圖積聚實力以觀時勢變化再做決策。

春秋戰國時代的次等諸侯——宋、鄭、衛及魯、邢(1)

春秋戰國時代的次等諸侯——宋、鄭、衛及魯、邢(1)

春秋戰國時代的次等諸侯——宋、鄭、衛及魯、邢(1)

春秋戰國時代的次等諸侯——宋、鄭、衛及魯、邢(1)

春秋戰國時代的次等諸侯——宋、鄭、衛及魯、邢(1)

春秋戰國時代的次等諸侯——宋、鄭、衛及魯、邢(1)

春秋戰國時代的次等諸侯——宋、鄭、衛及魯、邢(1)

春秋戰國時代的次等諸侯——宋、鄭、衛及魯、邢(1)

春秋戰國時代的次等諸侯——宋、鄭、衛及魯、邢(1)

春秋戰國時代的次等諸侯——宋、鄭、衛及魯、邢(1)

春秋戰國時代的次等諸侯——宋、鄭、衛及魯、邢(1)

春秋戰國時代的次等諸侯——宋、鄭、衛及魯、邢(1)

春秋戰國時代的次等諸侯——宋、鄭、衛及魯、邢(1)

以上圖片均來自網路鋒舞若龍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