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烏鎮,剪一段隔世的時光

2021-09-21由 月亮蟲蟲 發表于 歷史

生活在江南這些年,走過了周莊、南潯、安昌、西塘等許多水鄉小鎮,唯獨相距甚近的烏鎮,從不曾觸碰。許是因為人們總願意錯過近在咫尺的風景;又許是因,在已故的父親當年的冊子裡,我早已熟讀了烏鎮的似水流光。

烏鎮,剪一段隔世的時光

那一年,父親看似健壯,恰恰就在這條傍水的古街邊某個鋪子裡,同行的母親與妹妹,發覺了父親身體的異樣。誰也料不到,這一世的父女情緣,就在這一場傷病裡天人永隔。

烏鎮,剪一段隔世的時光

今天,應著遠道而來摯友的邀約,我帶著女兒,終於踏上這片夢裡的水鄉。秋日的風,秋日的樹,秋日的流水……它們仿似,卻並不若父親當年留下的老照片一般,有著些令人傷感的灰白。它們原是質樸得雅緻,婉約得有如水墨啊!

烏鎮,剪一段隔世的時光

隨著女兒在石板路發現蚯蚓,切切守著保護蚯蚓的驚呼聲,烏鎮,輕輕摘去她的帷幕!我們融入了這片夢裡的水鄉。

東柵·渡

搖槳的老伯總道水有三米深,不讓出得船艙來。奈何小朋友卻總願意當個搗蛋小音符;18載情誼的摯友玩著手機,也靜謐成水鄉的一首詩。

烏鎮,剪一段隔世的時光

不是週末,烏篷船上人沒坐滿,十五分鐘的水程,聽著槳划動水的聲音,一窗一窗的風景在眼簾掠過。

烏鎮,剪一段隔世的時光

女兒揹包裡藏著巧克力,她希望在烏鎮找到一些烏鴉,巧克力是她送給烏鴉的禮物。我微笑,卻不告訴她其實烏鎮不見得有烏鴉。

烏鎮,剪一段隔世的時光

孩子·橋

這一刻,我有些恍惚。

女兒揹著包,走在烏鎮的陽光裡。小小的身影,亙古的石橋。這,彷彿不是她路過的風景,她彷彿本該就是屬於這裡。

烏鎮,剪一段隔世的時光

也許,在每個清晨,某個小院的木頭門吱呀,蹦出個歡快的孩子,即便玩水洗溼了她的衣裳,即便是天已傍傍黑,倦鳥也不願歸巢,依然橋這頭嬉鬧到橋那頭,清脆的笑聲響徹在小巷裡。

烏鎮,剪一段隔世的時光

古巷·老人

水鄉的小巷像古老的書卷。小路的每一塊石頭,小屋的每一片木板兒,頭頂上那一線清朗的天,都輕輕悠悠歷數著故事。

烏鎮,剪一段隔世的時光

小巷裡生活著的老人,靜靜坐在木頭門邊的小椅子上,這日日路過的不同的人,這一生許是也有過的風雨滄桑,而今都化作雲淡風輕,寫在她們恬淡的眼眸裡。

烏鎮,剪一段隔世的時光

我們在小巷遇到的第一位水鄉老人,也許年過八旬,臉型輪廓依然可以看到她年輕時的美麗與妙曼。女兒第一時間發現老奶奶留了長長指甲的小拇指,好奇地搭訕。奶奶耳聰目靈,嗓音溫和慈愛。從她乾淨的指甲,白皙的面板,我們許是瞬間就讀到了她的生平過往。只是,一時間卻忘了拍下女兒與老奶奶聊天的場景,待再回頭去,又怕驚了老人那沉澱了快一個世紀的清靜與安詳,便也罷了。

烏鎮,剪一段隔世的時光

在小巷裡遇到的第二位拄拐的老人,女兒熱情地攙扶了一小段,又回頭叮囑奶奶要好好走!老奶奶亦回過頭,佝僂了的背,寫在了畫卷裡。老人渾濁了的眼,送我們微微笑。

烏鎮,剪一段隔世的時光

女兒在小巷裡或低吟,或歡騰,而後,再躲去江南木雕館的窗裡。我收穫的,不僅僅是一窗古老的風景。

染坊·藍印花布

這兒是始於宋元年間的宏源泰染坊,清光緒年間遷址於此。它詳細演示著藍印花布的傳統制作工藝。

烏鎮,剪一段隔世的時光

隔著兩米寬的街,對面是藍印花布的原料作坊。兩位老媽媽坐在紡紗機前,卻也並未忙活。

隔著兩米寬的街,對面是藍印花布的原料作坊。兩位老媽媽坐在紡紗機前,卻也並未忙活。

烏鎮,剪一段隔世的時光

日間的光線昏黃著歲月,在烏鎮水鄉,在這些古老的紡紗機、織布機前,曾坐過多少位靈巧的姑娘或者老媽媽?又有多少匹清新秀雅的印花布,曾經過她們的手,然後乘坐著烏篷船,去往不同的地方,縫做美麗的衣裳?

烏鎮,剪一段隔世的時光

染坊裡漫天飄飛的藍印花布,細數著水鄉的昔日繁華;陽光透過印花布,灑下斑駁光圈。

烏鎮,剪一段隔世的時光

在這飄揚間旋飛,時光於是上溯穿梭,曾有那布裙裝扮的女子,頭帶印花布帕,也穿行在這片繁華中。

烏鎮,剪一段隔世的時光

古時的染坊女子,想必與繡坊女子的沉靜慢言總是有著些不同的,她們許是有更靈動的眸,有更輕快的語速,她們許是早早便與父輩一起接觸了傳統工藝商品的流通,卻也從未失了浸潤在骨子裡的水鄉韻致。

烏鎮,剪一段隔世的時光

女兒最愛的,許就是那許多藍印花布製作的生肖玩偶了。

烏鎮,剪一段隔世的時光

我則愛極了櫥窗裡展示著的不同年代印花布的演變史,以及一些精緻的印花布作品,我愛極了這傳統又質樸的表現方式。

烏鎮,剪一段隔世的時光

遊走·許多的橋和路

牽著女兒,走在長長的青石路上,看高高的屋簷,黑黑的窗欞,窄窄的老街,幽幽的古巷!我們沒開啟過地圖,似也並不需要地圖,烏鎮,她原本就該是這般徐徐緩緩地舒展的。遊走吧,去到哪兒是哪兒!

烏鎮,剪一段隔世的時光

路過烏青水龍會,走進江南百床館,那雕花的木床,輕披的帳幔,嵌入木雕的繡品,重現著幾百年前某位大家閨秀的生活場景。

烏鎮,剪一段隔世的時光

女兒在某個鋪子的櫥窗裡選到了一冊《豐子愷鄉土漫畫》,翻開書頁,她便道最是愛那“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烏鎮,剪一段隔世的時光

孩子並未讀過《舟過吳江》裡的“流光容易把人拋”,也未有聽說過豐子愷大師曾在緣緣堂種下過櫻桃和芭蕉。小小年紀她還不能體會古來文人墨客那許多的長情,卻尋著了自己簡單的歡快與逍遙。

烏鎮,剪一段隔世的時光

經過香山堂,這始於清光緒年間的古藥房,臨街的一曲尺型櫃檯,往來過多少懸壺濟世的醫家,又承載過多少水鄉人祈求安康的願?

烏鎮,剪一段隔世的時光

女兒在香山堂門口遇著了一位長裙的女子,許是那女子親切的笑臉又許是她民族風的耳墜,又或那長裙垂下的兩片孔雀羽毛,打動了小孩兒,女兒追著長裙女子聲聲喚著阿姨,想要給她畫肖像。女子耐心蹲下,讀女兒的塗鴉,又留下照片。

烏鎮,剪一段隔世的時光

拐過香山堂,踏上逢源雙橋,傍晚的太陽的餘光斜斜照在臉上,烏鎮的河水靜靜地流淌。我們卻有些忽忽生起的近水情怯,小心翼翼地擁抱這東柵的陽光。

烏鎮,剪一段隔世的時光

西柵·隔世繁華

穿過古老的街鎮,在烏青旒秀的牌樓下經過,擺渡過河,遇見水鄉的華燈初上,遇見夢裡恍若隔世的繁華。

烏鎮,剪一段隔世的時光

上一次的水鄉之夜想是西塘,那一夜小酒吧裡的熱鬧喧譁是另一番滋味。

烏鎮,剪一段隔世的時光

西柵的夜確確是繁華的,卻又仿似無關煙火不染塵埃。連同那老石爐麵包房的櫥窗,都整潔明亮得一如藝術品,叫人不忍輕易入店品嚐。

烏鎮,剪一段隔世的時光

星子在遙遠的天際,民國時代明明室內正是滿座賓朋,我們卻未曾第一眼發覺它原是一座民國主題餐廳。入得門去,邂逅牆壁上發黃的舊照,摩登的皮椅餐座,以及四葉木片電扇和青花餐具,與民國時代結一段遺忘了歲月流光的緣。

烏鎮,剪一段隔世的時光

女兒愛烏鎮的各種酥餅,菜肉餅,栗子餅,祖傳香餅……我不願詢問她是愛這餅的酥軟香糯,還是僅僅愛這裹在紙裡握在手中一口口淺淺品嚐的樂趣。事實上,也許我跟她一樣,都無從回答。

烏鎮,剪一段隔世的時光

張恆興·星星點燈

定升橋下,掛滿花燈的長廊,張恆興燈籠鋪在這裡。

烏鎮,剪一段隔世的時光

早在文裡讀過水鄉在某個時段有“提燈走橋覓愛情”之說,我們留連的卻是這盞盞美輪美奐的花燈,無關刻意的人文活動。

烏鎮,剪一段隔世的時光

店家女子也不攬客,也不推銷,自有溫和的笑顏在臉上,她也許從來就是屬於這裡!

烏鎮,剪一段隔世的時光

女兒選了一盞星星燈,點亮了。小小的孩子曾遺憾入夜依然沒有尋著烏鎮的烏鴉,如今卻啃著餅,小心翼翼挑著屬於她自己的星星燈,興奮地行在夜色的小巷中。

烏鎮,剪一段隔世的時光

我們竟又生出些想放河燈或是觀孔明燈的雅興來。

作別烏鎮·洛神留香

秋季的晚風涼而不寒。

斜倚橋頭,看那燈火的橋裡橋在夜幕下延展,看那三兩的烏篷船自河面輕輕劃過,只一會兒,船過的水面便又恢復燈影卓卓,清雅如昔;再看那兩岸的樹木與老房子被燈火映出銀彩……西柵的夜美得繁華而不喧譁。

烏鎮,剪一段隔世的時光

許多店家早早關門了,小巷裡幽幽的,偶爾三兩行人。拐角處偶爾會有些小咖啡館,古街深處據說還有些小酒吧,我們沒有一一探尋。並非不愛!只是,倘不能停駐些日子慢走輕聊,那就保留這一份恍若隔世的融入感,留待來日再度細品烏鎮裡濃縮的江南。

烏鎮,剪一段隔世的時光

在洛神香氛小鋪前,女兒專注地擺弄她的星星燈,我竟又憶起父親的烏鎮行。遠遠的時光裡,我的父親,也曾由他的小女兒牽著,走過這烏鎮的橋橋水水,眯著眼啜飲一口米酒,露出大半生最愜意的笑容,他當時恍不知那之後很快到來的永世分離,我們亦不知。但我現在,也並不願探究,當日是否就有這洛神香氛小鋪的存在。我在這兒憶起父親,想不過是尋常溫馨的隔世邂逅。

烏鎮,剪一段隔世的時光

今夜很好!現在就很好!我牽著女兒,與多年不見的摯友,毫無陌生感地,走在烏鎮的流水之上,走在烏鎮漸濃的夜色裡。即便即將別過,江南之水,隔時隔空,浸潤時光!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