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慈禧太后(十四)

2021-09-14由 天地雲山 發表于 歷史

兩宮太后初鬥八輔臣

當兩宮皇太后和八位贊襄政務大臣的名位相繼確定後,首要解決的是如何確定雙方權責,如何分工合作。

在兩宮皇太后方面,母后皇太后以大行皇帝中宮皇后身份,自然以她為主。但東宮見大臣“吶吶如無語者,西宮為誦而講之,或竟月不決一事”。西宮聖母皇太后不但“性機敏,銳於任事”,且久侍咸豐皇帝,從誦讀奏章到代為硃批,早已熟知朝廷運作,既然“東宮以權讓之”,她自然當仁不讓,挺身與八大臣周旋。

顧命八大臣,都唯肅順之命是從,這個八大臣班子,是由肅順一手策劃擬定並且能

夠完全掌握的。咸豐皇帝駕崩三天,八大臣和兩宮皇太后的名分和雙方權力大致規範,為了能儘快恢復朝廷正常運作,兩宮皇太后於是召見八大臣,商議政事。

開始時,肅順等提出早已準備好的條陳:一應奏章不先呈內覽,旨由大臣擬定,兩宮皇太后只需蓋章,不得更改。

大清自立國以來,全國各省奏章,到京後都是由內閣先行封呈御覽,皇帝逐件以硃筆批示,再交內閣呈旨辦理,這是皇帝獨有神聖不可侵犯的權力。臣下有“擅動硃筆”者,處以抄家滅族之罪。沒想到肅順等人竟然狂妄到如此地步,一上臺就明目張膽地侵蝕皇權。

對於肅順這一意見,母后皇太后瞭解不多,但聖母皇太后則一眼看穿這是一件及其嚴重的“侵權”行為。那拉氏稍待了一下,見母后皇太后示意由她來答覆,便不急不慢地從咸豐皇帝駕崩之日說起。

首先,她表示大行皇帝是派八大臣“贊襄一切政務”,就是從旁協助皇帝處理政務,而不是像順治朝多爾袞那樣“攝政王”直接代表皇帝政務。前者是聽命於皇帝,後者才是可以代皇帝行使皇權。另一則,如今皇帝年幼,但大行皇帝安排,是以“御賞”和“同道堂”二印,代皇帝行使皇權。如今八大臣所提出的上述意見,非但有違祖制,更置大行皇帝遺命於不顧,無視大行皇帝親賜的兩顆御印,藐視皇權,莫此為甚。

那拉氏雖然說話說得非常簡潔,但語音清朗,條理清楚,神態凌然,處處都站在一個“理”上。連素來驕橫跋扈的肅順一時都答不上話了,其他人更是不知如何是好。

那拉氏一看這情況,知道自己已站穩了立場,取得了先機。於是,和顏悅色地說:“奏書還是如舊例先行呈覽,旨意由八大臣擬進,我們姐妹和皇帝閱後,上用御賞,下用同道堂二印,所有一切應用硃批處,均以此代之。”

聖母皇太后那拉氏完全效法咸豐皇帝生前每遇大臣有爭議時,將所做最後裁決時的語氣和態度原封不動地搬出來。肅順等八人根本沒有想到這位年輕的皇太后竟然有如此出人意料的表現,一時愣在當場,面面相覷,遲遲未能答話。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