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雅克薩之戰清軍大勝,沙俄慘敗,可為何還有人說康熙雖勝猶敗呢?

2021-09-10由 鐵馬冰河wu 發表于 歷史

清康熙24年至27年(1685——1688年),清軍為收復被沙俄軍隊侵佔的北境領土雅克薩, 對入侵的俄軍展開了兩次圍殲戰。

那場在北國冰天雪地中燃起的烽火,首先是沙俄入侵中國東北點燃的。

雅克薩之戰清軍大勝,沙俄慘敗,可為何還有人說康熙雖勝猶敗呢?

沙皇俄國原本是歐洲東部的小公國 ,明末清初,趁中國內亂、天翻地覆之際,沙俄軍隊用武力向東擴充套件,一路狂飆突進,侵入到亞洲東部的黑龍江上游,並在尼布楚(今俄羅斯境內的涅爾琴斯克)雅克薩構築木城,以作長期盤踞之打算。

尼布楚地區自古就是中國領土,原為蒙古茂明安部落的傳統遊牧地。雅克薩是女真(滿族)語,意思是“涮塌了的河灣”,位於黑龍江北岸,自古就是“水陸衝要之地”,戰略地位及其重要。雅克薩城本是索倫部達斡爾族(今鄂溫克族)所夯築。沙俄入侵者東進後搗入雅克薩,以此為據點大興土木,恣意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據史料記載 :一次沙俄軍突然攻入達斡爾人聚居的木城村,將該村男子616人全部殺害,擄走婦女、兒童350餘人。更駭人聽聞的是 ,一些窮兇極惡的“羅剎毛子”(東北人對俄國人的稱謂) 竟然用父母的屍體搭成“ 烤架”來燒烤他們的孩子。

雅克薩之戰清軍大勝,沙俄慘敗,可為何還有人說康熙雖勝猶敗呢?

當時清廷正在南方用兵,與吳三桂、耿精忠、尚之信(尚可喜)的“三藩”叛軍鏖戰不休,無暇且無力北顧。沙俄入侵者乘機得寸進尺,露出了趁火打劫的強盜嘴臉。康熙對此早有知覺,但事情得分個輕重緩急,必須先收拾完吳三桂等反叛勢力,才能騰出手來平息北邊的危機。故而,康熙在平定“三藩之亂”後的第2年,就風塵僕僕親赴盛京(今瀋陽),瞭解、研究邊情,籌措抗擊沙俄入侵的諸多事宜。隨後,從1685年起,圍繞著爭奪雅克薩的清、俄鬥爭就開始了,前後共歷時4年多。

1685年5月,清軍15000餘人開始包圍雅克薩木城,盤踞該城的沙俄軍頭目托爾布津見清軍人多勢眾,攻勢兇猛,自度不敵,遂豎起白旗投降了。康熙的本意並非與沙俄大打出手,意在遏制其侵略,故攻佔雅克薩城後,將繳械投降的沙俄官兵全部釋放了,並勒令他們退回本土,不得再來侵擾。

雅克薩之戰清軍大勝,沙俄慘敗,可為何還有人說康熙雖勝猶敗呢?

托爾布津哭喪著臉帶著麾下殘兵敗將倉惶離去了。可當他得知清軍因天氣寒冷,後勤不便,不宜久住,搗毀木城,撤圍而去,就又背約而返,回到雅克薩修葺寨柵,重新構築木城,準備抗擊清軍的進剿。

邊防警報再次傳到京師,康熙憤慨加震怒,決心將賊心不死的入侵者徹底殲滅。

翌年2月,清軍集結重兵,以更強大的陣容猛攻雅克薩城。沙俄軍據城堅守,抵抗的也頗為兇頑,托爾布津數次組織敢死隊出城發起反撲,都被清軍擊退。清軍調來紅夷(指荷蘭)大炮,炮火兇猛,房倒屋塌,守城的俄軍頭領都躲進地窖裡去了,士兵死傷慘重。托爾布津見清軍勢大難敵,又想故技重施,手舉白旗走出地窖,可他還沒來得及舉起白旗出降,就被一顆子彈擊中身亡了。沙俄殘軍只得繼續負隅頑抗。清軍圍困雅克薩長達半年後,城中彈盡糧絕,又無外援,還活著的官兵僅剩150人。

雅克薩之戰清軍大勝,沙俄慘敗,可為何還有人說康熙雖勝猶敗呢?

傲慢的沙皇這時才收起那強硬的面孔,主動送來國書,請求和談,劃定疆界。康熙也於9月初下令圍城清軍停止進攻。

中俄的劃界和談預定在尼布楚(今俄羅斯涅爾琴斯克)舉行。

1668年,沙俄使團已經東來,清廷的使團正在北上。恰在此時,厄魯特蒙古的準噶爾汗噶爾丹起兵造反,他的鐵騎橫掃大漠,喀爾喀蒙古在流血,清廷使團北上的道路也被叛軍阻斷了。

當時,噶爾丹的軍隊已經佔領了天山南北及青海,橫行於漠北,然後與沙俄勾結,並乘機南進,其前鋒距長城關隘古北口只有900裡,北京為之震動。顯然,康熙對噶爾丹的威脅已不能等閒視之了。·

雅克薩之戰清軍大勝,沙俄慘敗,可為何還有人說康熙雖勝猶敗呢?

當時,大清的東北有虎視眈眈的沙俄,西北有噶爾丹叛亂,且兩者早已暗中勾結,如果聯兵,必將成為大患,後果不堪設想。康熙反覆斟酌,決計發兵征討前,先分清敵我態勢,也即先分敵勢(孰輕孰重)。次年(1689)他先派使臣北上,以允許讓沙俄佔有尼布楚地區的寬容之態,與其劃定了疆界,簽署了著名的《尼布楚條約》。清廷在兩次取得雅克薩大捷的有利情況下,為了穩住侵略成性的沙俄,爭取時間平定準噶爾噶爾丹之亂,與手下敗將沙俄簽訂了“平等”條約,並在最後作出巨大讓步,把原屬中國的尼布楚地區和東西伯利亞地區劃給沙俄。

因康熙的認知問題,條約規定將以黑龍江上游的額爾古納河、格爾必齊河及外興安嶺至海為界,劃為中俄東部邊界。雅克薩在《尼布楚條約》中,尚規定屬於清國,到清末時也被沙俄割佔。因《 尼布楚條約》的後遺症,到清末時積貧積弱的中國受到列強的欺凌,這個被視為平等協商的條約也被沙俄破壞了,進而以武力強迫簽訂不平等條約的方式,奪去中國東北10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

雅克薩之戰清軍大勝,沙俄慘敗,可為何還有人說康熙雖勝猶敗呢?

康熙從東北抽身之後,集中力量,3次御駕親征西北叛酋噶爾丹。最後終於平定了噶爾丹之亂。

從簽訂《尼布楚條約 》的時代背景看,其實清軍更佔優勢,但佔據主動的康熙卻與狡黠的俄國人簽訂了貌似平等實際“吃虧”的條約,主要在於認知不同:沙俄一直熱衷於在東西方向尋找出海口,力圖從對外擴張和海上貿易中獲取最大利益,所以用武力向東進取,走上了一條開疆拓土以及殖民崛起的血腥之路; 而清朝的統治者認為東西伯利亞(包括尼布楚)是一片苦寒的不毛之地,不能墾殖,對一個能自給自足的封建帝國來說,不能發展農業的地方無關緊要。因此,康熙在大獲全勝的有利時機下居然把尼布楚地區割讓給了沙俄,以騰出手來剿滅噶爾丹,這是一種嚴重的戰略短視。

雅克薩之戰清軍雖強於俄軍,但這只是暫時的優勢;而《尼布楚條約》的簽訂,已經預示著之後沙俄必將反超滿清。所以有一種觀點認為:雅克薩之戰雖然以清軍大勝而告一段落,但條約的簽訂實際又使清廷雖勝猶敗……

雅克薩之戰清軍大勝,沙俄慘敗,可為何還有人說康熙雖勝猶敗呢?

雅克薩之戰清軍大勝,沙俄慘敗,可為何還有人說康熙雖勝猶敗呢?

[插圖源自網路]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