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歷史上的陳近南

2021-09-09由 我是張亞龍 發表于 歷史

歷史上的陳近南

陳永華(1634_1686)字復甫,抗清名將,明朝福建省漳州府龍溪縣二十九都石美鄉(今漳州市角美鎮石美村)人,明未舉人陳鼎之子,陳鼎為明朝天啟七年舉人,崇禎十七年中進士,陳永華年輕時寄籍漳州府龍溪縣,透過科舉,取得龍溪生員資格。

順治五年,(1648年,南明永曆二年)清軍攻陷同安,陳鼎自縊於明倫堂,陳永華出逃,後入鄭成功控制的廈門,經兵部侍郎王忠孝推薦,得以面見鄭成功,後與鄭成功面談時被稱臥龍之才,後授參軍,以禮賓相待。

順治十五年,鄭成功與諸將討論北征之事,諸將皆反對,只有陳永華贊成,後鄭成功力排眾議北征,陳永華奉命輔佐鄭經留守廈門。

1662年(康熙元年,南明永曆十六年),鄭成功收復臺灣,陳永華被封諮議參軍。同年五月,鄭成功病逝,世子鄭經繼位,對陳永華十分倚重。

康熙三年,(1664年、南明永曆十八年)鄭經被清荷聯軍擊敗,退往銅山島,因戰而降清者眾多,但陳永華勸鄭經萬一投降會待遇不理想會成為笑話,故鄭經放棄投降打算,退往臺灣,並將國政交給陳永華。

入臺後,設國子監,並設州府縣學,使當地漢人和高山族等少數民族子弟受到教育,規定八歲入學,讀經史文章,並開科舉,州試有名送府,府試有名送院,院試中舉,充入太學,讀書三年便有機會參加考試,考中即成為官員。

陳永華還在當時明鄭朝廷所在臺南修築孔廟,傳播儒家文化,發展教育事業。

此外在經濟上,發展軍屯,種稻米甘蔗,並以甘蔗提練砂糖,並賣給英國日本。

並改海水曬鹽法為淋滷曬鹽法,將海水淋在土地上形成鹽土,再坐鹽土中提煉鹽滷,最後在結晶池日曬而得到鹽粒,提升鹽的品質。

而且因康熙遷界禁海,陳永華還提議賄賂清朝海防將領將布料等物品輸入臺灣,並平抑物價。

治安上實行保甲制維護社會秩序,十戶一牌,十牌一甲,十甲一保,人民天論遷徙、職業、婚姻、出生、過世都要向地方政府報備,在治安考量下,還禁止賭博。

康熙十三年,陳永華任東寧總制使,時三藩之亂爆發,鄭經受耿精忠之約進入大陸,陳永華協助女婿鄭克藏總管臺灣,遭馮錫範與劉國軒排擠,無奈與十九年自請解除兵權,並與當年逝世,鄭經親臨弔喪,諡文正,後葬於天興州赤山堡大潭山(今臺南縣柳營鄉果毅村)。

多年後,金庸先生將陳永華生平寫入鹿鼎記小說中,化名陳近南並加上了天地會總舵主的名號,使陳近南名聲大震,而今天的人們除了知道小說中的陳近南更該知道歷史上真實的陳永華。

下一篇:陳友諒的敗亡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