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金膠州銀濰縣鐵打的即墨金不換,明朝第1次即墨保衛戰

2021-08-29由 即墨黃芃 發表于 歷史

正德元年,即墨人藍章提拔為都察院左僉都御史,他秉承著即墨人身上固有的骨鯁和正直,彈劾佞臣不避權貴。

對於藍章的耿直和能力,太監劉瑾是有所耳聞的,劉瑾私下想讓藍章重新站隊,進入自己的麾下,一起來腐敗治國,一起向錢看,向厚賺。

藍章聽後嗤之以鼻,他告訴劉瑾的爪牙,滾,給我馬不停蹄的滾,思想有多遠你就滾多遠。

金膠州銀濰縣鐵打的即墨金不換,明朝第1次即墨保衛戰

即墨先賢 藍章畫像

劉瑾火冒三丈,敢跟我九千歲過不去,NND,辦他,馬不停蹄的辦他,光速有多快,辦他就有多快。劉瑾連夜抓到藍章的雞毛蒜皮小事,上綱上線,羅織罪名下了詔獄。

後來在官宦世家劉閣老的兒子劉鍅的周旋下,劉瑾給了面子,罰米五百石。降為江西撫州通判,還沒有上任,又改任陝西金州道僉事。

冥冥之中彷彿有一種神秘的力量在注視著即墨。

在藍田被貶任陝西金州道僉事的日子裡,還被抓了一次忙工,臨時當了一次地方鄉試的主考官,他選中的舉人之中有一個人比較特殊的,就是後來做過即墨知縣的高允中。

正德五年(1510年)十月,劉六、劉七在霸州起義。劉六劉七兄弟二人皆河北霸州文安人,均“膽力弓矢絕倫”,驍勇善騎射,最初他們是協助官府捕捉“響馬盜”。正德四年(1509年),劉瑾家人梁洪向劉家索賄,遭到拒絕,梁洪懷恨在心,於是誣告劉氏兄弟是“畿南大盜”,二劉的家屬遭到逮捕,並且到處張貼劉氏兄弟畫像進行輯捕,走投無路之時,劉氏兄弟投靠響馬盜首領張茂。正德五年(1510年)十月,劉六、劉七在霸州起義。並在安肅(現在的河北徐水)劫獄,救出齊彥名、趙鐩、楊虎等,當地貧苦農民紛起響應,當地的人為什麼要紛紛加入呢?還得說說馬政。

當時河北農民深受政府的馬政之害,為了保證明軍邊馬的供應,明政府強令河北等地農民充當養馬戶。馬戶的徭役負擔極其沉重,為保證養好馬要付出很大代價,不僅耽誤農業生產,而且當所養馬匹死亡時,還要賠償損失,一貧如洗的農民不得不“賣田產、鬻男女,以充其數,苦不可言”,當時有人形容為“江南之患糧為最,河北之患馬為最”。

河北臨近京師,正是廠衛特務、官僚地主施虐的地方,加上土地兼併劇烈,剝削壓迫十分殘酷,社會矛盾十分尖銳。這這些馬戶絕不是一般的農戶,他們紛紛用自己養的馬來武裝起義軍,組成了強大的騎兵隊伍,一個月間攻下了直隸的二十多個州縣。一路向東殺入山東境內,首先攻破高密,停留十七日後,連續攻克了濰縣、昌邑、平度、屠戮慘烈。

膠東之境,只剩下沿海的即墨和膠州。

高知縣,該你出場了,先做個介紹吧。

高允中,山西太原人。藍章門下舉人出身,曾任福山縣教諭,明正德四年(1509年)授即墨知縣,為政嚴明,多有建樹。

藍章你給了你一次科舉的公正,你就要還一座完整的即墨城。

劉六在山東攻城掠地的時候,高允中正好剛剛述職歸來。

膽怯的人在危險前被嚇住了。高允中召集齊即墨的父老鄉親,告訴他們,不要害怕,不要藏匿,我和你們共同守城。現在我和你們馬上修築城牆。一個月後,城牆修好了。又過了幾天,建起了樓櫓,樓櫓就是城牆頭上再建的一些望樓,以瞭望瞰制敵人。樓櫓上的兵士既能偵察敵情動靜又能保護自己免受襲擊。之後又日夜加緊打製守城器械。在修城的同時,他嚴令城中駐軍嚴加把守道口城門,盤查過往行人,嚴防奸細混入城中刺探城防虛實。把城中的百姓編組為居委會和網格員,分段負責,嚴防死守,熟悉使用各種守城器械。由於高允中採取了以上諸多防禦措施,劉六兒的細作無隙可乘,所以大隊人馬一直未敢近城窺視。

金膠州銀濰縣鐵打的即墨金不換,明朝第1次即墨保衛戰

即墨古城東門

這支農民騎兵,擅長流動作業,打運動戰,他們七次入境,就是沒有攻打即墨城池。完備的城池是沒有攻城的次要條件,主要條件是即墨城北有一座兵營。

即墨營和即墨城相距10裡多點,相互依靠,互成犄角。農民軍檢視地形後決定:先肯硬核桃,後捏軟葡萄。

於是,號稱4萬的農民軍圍住了即墨營。

當時。即墨營的指揮官是正四品武官李勳,副指揮官是正五品武官楊繼宗,即墨營裡的老爺兵的特長是騎馬,倘若打步兵,還有點優勢,不過他們面對的是從小就玩馬的馬農,在馬農面前,這群丘八的戰鬥力比王八也強不了多少。

農民軍從左右兩側夾擊。把擺成儀仗隊的陣列給衝了個亂七八槽!時間不長,主將李勳殉了,副將楊繼宗沒了蹤,部下死傷大半,血流成河。他們一把火燒了即墨營,火光映紅了10幾里外的天空……

懦弱的人在危險中被嚇住了。高縣令又登上即墨城頭,進行誓師大會。他說:即墨營被攻破了,因為他們沒有準備,我們有高大的城池,寬闊的護城河,有火銃,有滾木礌石,還有眾志成城的決心,有什麼可怕的。

可不可怕,得打一打。

面對著即墨剛剛裝修完的城池,農民軍的騎兵失去了優勢——馬又不會爬牆。要想攻城,有炮掩護就好了。

炮還真的有,不過不在城下,而在城頭。

也不知道高允中是從哪個地方鼓搗的這些東西,反正史料記載:“統炮矢石,交如雨下”。

有一個叫首領叫朱輔,很不服,親自領兵,攻打東門。縣令高允中也不是善茬,親自站在東門城頭接待。你來我往,難分難解,從早上9點打到下午5點。高縣令到底算是國家公務員出身,得按時下班啊,他瞅準了一個機會,一箭射在朱輔的頭上,朱輔倒地身亡。

金膠州銀濰縣鐵打的即墨金不換,明朝第1次即墨保衛戰

首領死了,剩下的農民軍垂頭喪氣,這仗打得太窩囊了,無奈之下卻又不得不做出了一個正確的決定——解圍北去。

他們越走越沮喪,越走越上火,正在上火之時,哎,抬頭一看,這不是萊陽城嗎?

哼,東方不亮西方亮,攻不下即墨還拿不下萊陽?

於是,萊陽城破……

你也納悶吧!一支起義軍,一個月間勢如破竹的攻下了山東直隸二十多個州縣,又勢如破竹的打敗了即墨營正規軍,又勢如破竹進攻即墨,[what],這勢怎麼就破不了即墨這塊“竹”呢?就算他沒有勢了,他攻打完即墨是強弩之末,萊陽當時可是比即墨富足多的。怎麼轉眼間連“魯縞”都穿不過呢?

為什麼即墨能守住,萊陽就守不住呢?

是城牆不高嗎?

即墨城牆週四裡,高一丈六尺五寸,厚一丈二尺。《萊陽縣誌》載:舊土城週六裡,高一丈八尺,闊一丈二尺。”看來萊陽的城比即墨城既大又高。

是沒有人才嗎?即墨明清進士59個,萊陽183個,比潘長江和姚明的差距還大。

是人口太少了?

《萊陽縣誌》可是自豪的說:戶口之繁,賦稅之多,科第之盛,於諸邑中最為雄長。

那即墨人為什麼能守住城池呢?

因為傻唄!

一方水土是養一方人的,所以民風是不一樣的:

《輿地志》說萊陽:文物彬彬,而豪悍之習漸革。

《隋書》說即墨“人猶樸魯,民鮮文藝”。

萊陽人文物彬彬,而豪悍之習漸革,可以翻譯為腦子靈活。

即墨人樸魯用現代詞可以翻譯為“一根筋”。

所以即墨的一根筋們踏上城牆的時候,已經拋卻的生死,斷絕了後路。他們用置之死地的氣魄詮釋了那條後路,那條名叫生路的後路。

當農民軍圍攻萊陽的時候,他們頭腦靈活,尋找出路,裡應外合。當面臨絕境的時候,他們卻想方設法給自己挖了條退路,那條退路的名字叫“絕路”。

於是我想起了一句話:

在個性、舉止、風度和一切一切上,最好是樸實。——朗費羅

謹以此文紀念在510年前浴血奮戰的那群樸魯的即墨人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