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山西陽泉古城金墓發掘簡報

2021-08-22由 考古快遞 發表于 歷史

選自《文物》2016年10期,陽泉市文物管理處。

古城金墓(編號M1)位於山西省陽泉市平坦堖村古城遺址南部(圖一),地理座標為北緯37°52′32。1″,東經113°33′58。3″,海拔730米。

山西陽泉古城金墓發掘簡報

2012年8月,為配合基本建設,陽泉市文物管理處對此墓進行了搶救性發掘。墓葬發現時頂部已遭破壞,墓室內有一層厚約0。4米的淤泥。現將發掘情況簡報如下。

一 墓葬形制

墓葬為仿木結構磚室壁畫墓,坐北朝南,方向170°,由墓道、墓門、甬道、墓室及三個耳室構成(圖二、三)。

山西陽泉古城金墓發掘簡報

山西陽泉古城金墓發掘簡報

墓道位於甬道南側,上部因取土使得開口層位不明。南窄北寬,上口略寬於底部,長7、寬0。6~1。25、殘深2。4~3米,南端有五級臺階,高0。4~0。6、寬0。3~0。55米。墓道底部為南高北低的緩坡,雜有碎磚,應為建墓時用剩的殘磚。墓道內填土為黃褐色五花土,土質較疏鬆,無夯打痕跡。

墓門位於墓道北側,磚砌,近拱形,底寬1。03、高1。05米。墓門以順磚錯縫平砌19層,並以碎磚填縫,除頂部有白灰痕跡外,其餘均以黃泥黏結。清理過程中,在最底部牆根位置側立一塊印有手掌印的整磚,此類磚在本次發掘中發現較多,應是製作時的一種記號。

甬道平面呈長方形,長0。8、寬0。63、高1。05米。兩側壁以順磚錯縫平砌14層並以白灰黏結,頂部用縱面為梯形的三塊方磚兩斜一平拼成盝頂,底部用磚縱鋪與棺床相連(圖四)。

山西陽泉古城金墓發掘簡報

墓室 平面呈八角形,仿木結構,寬約2。18、進深約2。23米,每邊壁長0。75~0。81米。南壁連線甬道,北壁、西北壁、東北壁各有一門連線耳室,其餘四壁均繪有壁畫。各壁之間以兩排順磚立砌成高0。78米的角柱,角柱兩側砌闌額,其上為普拍枋,枋以黑白彩繪菱角牙子;普拍枋上承單抄四鋪作斗拱,再上為耍頭、柱頭枋,上承一斗(另補間各有一斗)、橑簷枋、椽頭、仰覆瓦等仿木結構建築構件。墓頂為磚券穹隆頂。墓底為“凹”字形棺床,方磚、條磚鋪地,鋪法為最北側橫鋪一排條磚,其南縱鋪三排條磚,然後再鋪兩排方磚,最南側棺床東西兩側以條磚縱鋪。耳室 三個耳室的結構基本相同,平面均呈長方形,除西北耳室後部被破壞外,其餘兩耳室大小基本相同,長1。15~1。2、寬0。79、高0。67米,門寬0。45~0。55、高約0。6米。耳室砌法與甬道基本相同,兩側壁及後壁以順磚錯縫平砌,頂部用縱面為梯形的三塊方磚兩斜一平拼成盝頂內層,其外兩側順鋪一層或兩層條磚、頂部順鋪兩層條磚而成。耳室底部有鋪地磚,均以條磚橫向平鋪。

二 葬式葬具

此墓共有發現人骨8具,其中墓室3具、東北耳室2具、北耳室2具、西北耳室1具,均為遷葬,骨骼分別進行過簡單擺放,整體儲存較差,未見棺木及火葬痕跡。

墓室人骨頭向西,南側人骨儲存較好,面向上,中間人骨腐朽嚴重,頭骨無存,北側人骨儲存較差,面向東,但從人骨整體狀況來看,中間為男性,兩側為女性,與壁畫內容一致。東北耳室人骨儲存較差,頭骨無存,從東北側擺放的兩塊代替枕的殘磚來看,頭應向東北,從盆骨大體判斷東側人骨為男性,西側人骨為女性。北耳室人骨儲存較好,東側為男性,西側為女性,均頭向北,面向上,頭下各枕半塊磚(圖五)。西北耳室人骨儲存極差,腐朽嚴重,性別已無法判斷,但從西北部出土一件瓷枕來看,其頭應向西北。

山西陽泉古城金墓發掘簡報

三 壁 畫

壁畫分佈於西南壁、西壁、東壁、東南壁,壁面上刷一層厚約0。1釐米的白灰,而後直接在其上繪製壁畫。

西南壁壁面所繪內容為在一帶有兩根紅色立柱和臺階的建築前,有六人成兩排站立,面向西壁。前排三人為男性,年齡差別明顯且自左向右遞增。三人衣著髮式基本相同,均頭包黑色頭巾,身著圓領窄袖袍服,腰束帶,腳穿平底鞋,衣服顏色為左側黑色、中間灰色、右側橘黃色,鞋未上色。三人均叉手胸前,右側男性左臂彎內捧一如意形物。後排三人為女性,年齡亦自左向右遞增。其中,左側一人頭梳髻幷包白色巾帕,內著豆青色抹胸及交領黑裙,下著百褶裙,外穿灰色白襟褙子;中間一人頭梳髻並飾雙笄,內著紅色抹胸及交領灰裙,下著百褶裙,外穿豆青色紅襟褙子;右側一人頭梳高髻並扎白巾,內著紅色抹胸及交領黑裙,下著百褶裙,外穿灰色紅襟褙子。三人均袖手胸前,右側女性手罩豆青色巾帕,左臂彎內亦捧一如意形物(圖六)。

山西陽泉古城金墓發掘簡報

西壁壁面繪一男二女共三人面向西南壁並排端坐於木椅上,應為墓主夫婦。中間一人為男性,身後可見豆青色坐墊和白色椅披,腳踩木榻。此人形態端莊,面色紅潤,頜下留鬍鬚,頭包黑色頭巾,身著白色圓領袍服,袖手胸前,腰束帶,袍下露雙腳。兩側為女性,木椅及木榻均稍小,且右側女性略靠近男性。二人面色紅潤,神態安詳。其中,右側女性身後可見紅色坐墊和豆青色椅披,頭梳高髻,扎白巾並插雙笄,內著紅色抹胸及交領紅衫,下著百褶裙,外穿白色黑襟褙子,未露腳;左側女性身後可見白色坐墊和紅色椅披,髮式與右側女性相同,內著紅色抹胸及交領黑衫,下著百褶裙,外穿豆青色白襟褙子,未露腳。三人身後左右兩側可見紅色柱子。因滲水原因壁面右側有一片起甲脫落(圖七)。此外,西南壁壁畫中三男性作叉手狀、三女性袖手胸前,且與此壁壁畫相對,或反映了行禮請安的場景。

山西陽泉古城金墓發掘簡報

東壁壁面繪庖廚備宴圖。畫面下部正中為三級臺階通入廚房,上部橫掛一條紅色帷幔,左右各繪一紅色立柱,右側立柱與墓室角柱之間還繪有直欞窗。屋內最左側為一方形灶臺,其上放四層大籠屜,一男侍蹲於灶門前作添柴燒火狀。屋內正中放一黑色木桌,上置案板,一男侍手拿尖刀作切肉狀,其身後另有一張紅腿豆青面的木桌,上置盆、碗、盞、瓶等八件器物,除盞託為黑色外均為白色。屋內右側為一男侍手捧紅色瓜稜形食盒面向中部作行走狀。三人衣著、髮式相同,均頭戴黑色頭巾,身著圓領窄袖上衣、長褲、平底鞋,腰繫白色帶褶圍裙,衣物除左側人物上衣塗豆青色外均未上色(圖八)。

山西陽泉古城金墓發掘簡報

東南壁壁面前端繪一塊玲瓏石,其後為幾株牡丹,翠綠色葉子襯托三朵開放的橘黃色花朵,另有兩朵花苞。畫面右上角繪一隻蝴蝶(圖九)。

此外,仿木結構建築構件及拱間、穹隆頂均施彩繪。角柱、闌額施深紅彩,闌額下部中間刷成白色,應表現闌額兩端各下壓雀替。普拍枋以黑白彩繪菱角牙子,斗拱施深紅彩且以白彩勾邊,其中西北側斗拱上留有墨書題記,但較為模糊,無法辨識(圖一○)。拱間繪有彩繪花卉,畫法為白灰面上以紅彩勾輪廓,並填黑彩以襯托白色牡丹圖案(圖一一)。墓室穹隆頂白灰面上遍施黑彩,東側繪紅色太陽及紅彩暈染的白雲(圖一二),西側繪白色彎月及藍彩暈染的白雲,其餘位置散佈白點,象徵星辰。

山西陽泉古城金墓發掘簡報

山西陽泉古城金墓發掘簡報

山西陽泉古城金墓發掘簡報

四 出土器物

此墓出土器物共7件,包括瓷器、陶器、銅器等。

瓷枕3件。馬鞍形,兩端上翹,枕面中部下凹,中空,平底,底部有兩個為防止燒製過程中炸裂而留的氣孔。白胎,胎質堅硬。枕面施白釉,周身施釉不及底,有流釉現象。標本M1∶2,枕面飾篦划水波紋。長24。5、寬14、最高11。2釐米(圖一三、一七∶1)。

山西陽泉古城金墓發掘簡報

標本M1∶3,枕底一角殘。枕面雙線邊框內飾篦划水波紋。長25。5、寬14、最高11。4釐米。標本M1∶4,殘損嚴重。枕面雙線邊框內飾篦劃曲線菱形紋。長25、寬13。5、最高11。7釐米(圖一四、一七∶2)。

山西陽泉古城金墓發掘簡報

瓷碗2件。敞口微外侈,圓唇,圈足。灰白胎,胎質堅硬。口沿及外側刮釉一週形成寬芒口。標本M1∶5,斜弧腹較深。內底飾一週凹弦紋。內部施白釉,外部施一層薄釉不及底。口徑20。8、底徑7。3、高6。4釐米(圖一五、一七∶4)。

山西陽泉古城金墓發掘簡報

標本M1∶6,斜弧腹較淺。內底一週凹弦紋內篦划水波紋。內外施白釉,外壁底部有自上而下的流釉現象。口徑20、底徑6。6、高4。9釐米(圖一六、一七∶3)。

山西陽泉古城金墓發掘簡報

陶罐1件(M1∶1)。泥質灰陶。侈口,平沿,束頸,溜肩,鼓腹,平底。素面。口徑12。7、底徑9、高22釐米(圖一七∶5)。

山西陽泉古城金墓發掘簡報

銅釵1件(M1∶7)。鏽蝕嚴重。以一根銅條彎折而成,截面近圓形。長17。5釐米。

此外,在墓室棺床的不同位置發現大塊鵝卵石5塊,當為有意擺放,或為鎮墓五色石。

五 結 語

本次發掘的墓葬沒有出土帶有明確紀年的文字資料,僅在墓室西北側斗拱上留有模糊的墨書痕跡,但無法辨識,因此僅能從墓葬形制、出土器物及壁畫等方面來判定墓葬年代。

此墓均為二次葬,屬聚族合葬形式,未使用棺木,出土器物也較少,但墓室製作考究,壁畫繪製較為工整,墓主應為當地富戶。

墓室仿木結構的斗拱、柱、枋等做法較簡單,整體建築風格與太原小井峪[1]、平定西關村[2]等地發現的金墓做法相似,但散鬥上均承託耍頭的做法比較少見。壁畫中墓主夫婦並坐像與山西長子小關村金代紀年墓[3]中西壁北側墓主夫婦並坐像相似;人物服飾與長治安昌金墓[4]、屯留宋村金墓[5]、長子小關村金墓及汾陽金墓[6]等壁畫中所見的人物服飾相似。因此,此墓的年代應為金代。

古城金墓出土的三件瓷枕形制完全相同,使用痕跡不明顯,由此可知瓷枕應是為此次遷葬而專門購置。瓷枕側面相對稱的四個上角均有刮釉現象,應為支燒需要[7]。從破損的瓷枕(M1∶4)來看,其製作方法是先用泥條將底面及側面四個泥片粘接起來,再將內部接縫處的泥條抹平、壓實,最後將枕面粘接其上,進而造成其內部接縫泥條無法修整。兩件瓷碗有明顯的使用痕跡,應為實用器。碗口沿及外側刮釉形成寬芒口,且內外底均無支釘痕跡。

古城金墓是陽泉地區又一座經科學發掘的金代壁畫墓,為研究金代葬制、葬俗、傢俱形制、服飾及生活習俗等提供了實物資料。

發掘:韓利忠 郝楚婧

李瑞民 王 斌

鄭海偉

攝影:韓利忠 鄭海偉

繪圖:暢紅霞 鄭海偉

執筆:鄭海偉 郝楚婧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