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金字塔的重重迷霧

2021-09-04由 遊戲上分 發表于 歷史

散佈在尼羅河下游西岸的金字塔,大約80座。它們是古代埃及法老(國王)的陵墓。埃及人叫它們“庇裡穆斯”,意思是“高”。從四面望去,它們都是上小下大的等腰三角形,很像中文的“金”字,所以,人們就形象地叫它們“金字塔”。

金字塔的重重迷霧

最大的金字塔是埃及第四王朝法老胡夫的陵墓。它大約建造於公元前2700多年。塔高146。5米,相當於一座40層高的摩天大樓。塔基成正方形,每邊長230。6米,佔地約52900萬平方米。

大金字塔由大約230萬塊大小不等的石塊砌成。最輕的石塊重1。5噸,平均重量約2。5噸,總重量約684。8萬噸。如果用載重7噸的卡車一次來裝載,需要90多萬輛,如果把這些卡車一輛接一輛連線起來,總長度是6200公里,從我國南方的海南島到北面的漠河,或者從西方的帕米高原到東面的上海也擺不下。沿著長江的堤岸可以從上游的沱沱河擺到下游的吳淞口。 比大金字塔僅低3米的第二大金字塔是哈佛拉金字塔,塔旁還雄踞著一尊巨大的石雕——獅身人面像。

金字塔的重重迷霧

據說,公元前2610年,埃及第四王朝的第三位法老哈佛拉,巡視了自己快要竣工的陵墓,發現採石場還有一塊棄置的巨石,就命令石匠,按照自己的臉型雕刻了這座石像。 石像高22米、長75米,頭戴“奈姆斯”皇冠,額上刻著“庫伯拉”聖蛇浮雕,下巴還下垂著5米多長的鬍鬚。威嚴而又神秘。1798年,拿破崙佔領埃及時,曾下令用重炮轟擊獅身人面像,結果,獅身人面像巋然不動,只轟斷了幾根鬍鬚,現在儲存在英國博物館裡。拿破崙曾粗略估算,如果把胡夫、哈佛拉、孟考夫拉三座相鄰的金字塔的石塊集中,可以砌成一道3米高、1米厚的石牆,把整個法國圈圍起來。

金字塔的重重迷霧

據說,金字塔的設計師和建築師,是歷史上的第一個超越時代的天才伊姆·荷太普。但是,他的“天才”超越時代太遠太遠,引起了我們理所當然的驚訝和懷疑。把一塊巨大的凸形岩石平整成為52900多平方米的塔基,是相當困難的,他們在沒有水平儀,沒有動力裝置,沒有現代化測量手段的情況下,完成了塔基的勘測和施工。它的四條底邊相差不到20釐米,誤差率不到千分之一。它的東南角和西北角的高度,相差僅1。27釐米,誤差率不到萬分之一,它的東西軸和南北軸的力位誤差,也不超過5弧度,他們沒有“尺”,僅會用胳臂作丈量單位,怎麼能把塔建得這樣精確?真叫人大惑不解! 為了確保金字塔萬古長存,設計者還不用一根木料,不用一顆鐵釘,因為,木質易腐,鐵質易鏽,都是堅固的隱患。石塊與石塊之間沒有任何粘接物,然而卻拼合得天衣無縫,甚至連最薄的刀片也插不進去。

金字塔的重重迷霧

怎樣把石塊一層層壘上去,更是一個引人猜想的神秘課題。有人說是運用一種木製船形工具,利用槓桿原理,將巨石逐步舉高,一層一層壘砌而成。但是,能吊起幾噸,幾十噸,乃至100多噸的支架、繩索從何而來?有人說是運用填沙法,沿著塔基填沙。沙圍隨著塔基升高,充當腳手架,塔成之後,清除沙子。這樣多的沙子從哪裡來?而且,先填後毀運輸量還要增加一倍。有人說是運用填鹽法,方法同上,用後,只需用水將之溶解,無需搬走,但是,這麼多的鹽比沙子更不易得。何況,一場暴雨,就會溶掉整個鹽坡。有人認為是運用尼羅河泥磚砌成盤旋斜道,逐層上升,其結果與沙坡相近,只是,泥磚比沙子更不容易取得罷了。

塔北距地面13米處有一個入口,從公元9世紀開始,盜墓者、探險者、考察者接踵而來,然而,它的塔內結構仍然是個謎。塔內有迷宮一般的通道和墓室。牆壁光滑,飾有浮雕。通道有整齊的臺階,脈絡一樣地向墓室延伸,直到很深很深的地下。墓室另有通氣孔通到塔外。據說死者的“靈魂”可以從這些小孔裡自由出入。奇怪的是,這兩條氣孔,一條對準天龍座(永生),一條對準獵戶座(復活)。大概是靈魂飛昇的處所。這樣的墓室已發現3個,而考古學家認為,至少還有4個未被發現,這樣精巧的設計和構思,4000年前的古人能完成嗎?最令人感到奇怪的是,無論哪座陵墓,都沒有用火把之類的東西來照明的痕跡,考古學家動用現代化的儀器,分析了積存4600年之久的灰塵,沒有找到任何的蛛絲馬跡。要知道,這些儀器可以分析每一粒灰塵中的百萬分之一的化學成分。那麼,他們雕飾浮雕、清掃墓室,或者搬入法老的屍體,決不可能在黑暗中進行,他們使用了什麼照明手段呢?我們至今尚未找到答案。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