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山西大同渾源唐墓發掘簡報

2021-08-27由 考古快遞 發表于 歷史

選自《文物世界》2011年05期,大同市考古研究所。

2010年10月11日在山西省大同市渾源縣的一處廉租房建設工地,發現古代墓葬1座。接到渾源縣文物局的報告後,我所即派專業技術人員前往進行搶救性發掘。墓葬已遭到破壞。現將這次發掘情況簡報如下。

一、墓葬位置

渾源縣位於大同市東南,墓葬位於渾源縣城東北隅,G PS點座標為北緯39°42′12。1″,東經113°42′00。2″,西距慄毓美墓約100米,南距渾源中學約800米,海拔1102米。

二、墓葬形制

該墓為長方形斜坡墓道單室磚劵墓,由墓道、墓門、甬道和墓室四部分組成,坐北朝南,方向172度,墓底距現地表深4。34米,所用磚為灰色長方形單面繩紋磚,長34釐米、寬16釐米、厚6釐米(圖一、圖二)。

山西大同渾源唐墓發掘簡報

墓道位於甬道南部,與墓室在一條直線上,開口距現地表深30釐米,因建築佔壓,墓道只發掘靠近墓門一少段,平面呈長方形,長8。73米、口寬1。56米,北端距現地表深4。34米。兩立壁較平整,未見工具痕跡,坡度28度。墓道回填黃褐色五花土。

墓門於甬道南端,墓門之上磚砌雙層墓門樓,用白灰膏塗平並繪製壁畫,白灰層厚0。2釐米。墓門底部縱鋪四磚兩層為門基。墓道兩端豎磚砌立頰,平鋪3層磚砌門額,兩端夾於立頰內。磚間用黃泥粘合。門額砌出三枚磚雕門簪,兩側門簪為四瓣花形,中央雕成八瓣花形。門樓中心開券頂墓門。立頰、門額塗紅,門心塗白灰泥。券門上部以紅色繪門框裝飾,上部一條短豎向紅線直抵八瓣花門簪,門框兩端則繪成渦卷紋。門額之上再砌小門樓。小門樓兩側門砧之上砌立頰,門額搭於立頰之上,有上下額,額面砌出兩個四瓣花門簪。門砧夾地栿,上開兩扇長方形板門。門樓均施紅彩。小門樓外側兩端以紅彩繪倚柱,柱頭之上磚砌出櫨鬥與替木,亦塗紅色。立頰與倚柱間錯縫平鋪10層磚,外塗白灰泥,繪有黑色花紋,已剝落不清。小門樓之上承以撩簷槫,槫上砌出斷面方形的簷椽,上列覆蓋弧形滴水與筒瓦九壟。滴水面刻畫聯珠與三角兩層裝飾,筒瓦則用磚磨製成半圓形。底寬1。56米,通高2。59米,券門高1。46米,條磚封門(圖三、圖四)。

山西大同渾源唐墓發掘簡報

封門中央券門外以磚封門。丁磚斜向錯縫橫砌出22層菱角牙子,上部隨券頂收分,頂部橫鋪二磚,封實券門。封門高1。5米,寬88釐米,厚34釐米。

甬道位於墓道與墓室之間,與墓室相通。平面呈長方形,底部比墓門低二層磚,左右牆體採用順磚錯縫橫砌的築法,砌至1米處以丁磚錯縫橫砌起券至頂部,單層拱形券頂。甬道內已被淤土填滿,底部僅在入口處橫鋪二塊磚,餘未見鋪地磚。長86釐米,寬64釐米,高1。46米。

墓壙墓室構造上,先挖土壙,在壙內砌磚室。土壙呈圓形,四壁平直,直徑4米。

墓室平面呈圓形,砌築於圓形土壙內,內徑3米,高3。28米。四壁牆體採用兩層丁磚錯縫橫砌和一層丁磚豎砌相間的築法,砌至1。74米處以丁磚錯縫橫砌起券,向內疊澀內收,聚成穹隆頂。從甬道進入墓室,僅有略比甬道寬的80釐米的空間,其餘被凹字形磚床佔滿。墓室底部未見鋪地磚。

墓室壁面為磚雕影作仿木結構。以磚雕影作的六根立柱將周壁分為六幅空間,其中墓門及左右側為一幅。立柱用三塊磚並列豎砌,中間突出,兩側略低,抹角六稜,在部分影作磚雕表面或立壁上塗抹白灰層,之上塗彩作畫。或直接在影作磚雕上塗彩。壁面自上而下分為三層。上層是穹隆頂的星宿圖,頂部全施黑彩,之上用白色圓點表示星宿,部分被泥水沖刷,模糊不清。並在穹隆底部的東壁和西壁相對之處繪有大的白圓盤,盤內施黑彩圖案,已沖刷模糊,以示太陽和月亮。第二層是仿木結構的樑架影作磚雕。與上層相隔三層磚,一層白色,二層紅色。墓壁磚砌六根立柱之上砌柱頭鋪作六朵,各倚柱間砌門窗及傢俱浮雕。補間鋪作六朵,柱頭鋪作用磚砌出一斗三升泥道栱上承替木,下部櫨鬥直接放置於柱頭之上不用普拍枋。北壁大開間內有三個補間鋪作,其間還有二二一組的花形板。建築構件多外表塗白色,用紅線勾輪廓,而一斗三升的泥道栱則直接用紅彩繪制。

墓壁的六幅畫面各磚砌門窗或傢俱,塗以紅彩。北壁大開間內磚一門二窗,正中兩扇紅漆大門,門額上砌出二枚花形門簪,排黑色乳釘,門中心雕出長鎖。兩側為大型磚雕方格窗。四層丁磚相隔橫鋪出三個空白帶,帶內以截面為方形的磚相隔形成二十一個小方格窗戶。

相連的西壁畫面內磚雕一個衣架W形搭腦兩端出頭較長,立柱間設柱棖,與立柱相交之阼砌出方形,再往南的畫面內雕直欞窗與小門,窗設直欞五條,位置較高。小門於其南,從磚床部雕起,有上額、門額、立頰、雙扇板門,上額突出,額面砌出二個花形門簪。

南面為墓門,兩側塗白灰泥,施黑彩,剝落已盡。

與北壁相連的東壁畫面內雕燈檠與開字形桌子。燈座泥漫不清,檠上出三枝,置平行的三燈盞,中間略大。桌面較大,立柱間置柱棖。接下來的畫面雕椅子和小門,小門與西壁的小門相對(圖五、圖六、圖七、圖八)。

山西大同渾源唐墓發掘簡報

山西大同渾源唐墓發掘簡報

山西大同渾源唐墓發掘簡報

山西大同渾源唐墓發掘簡報

三、葬具與人骨

葬具有磚床,平面呈凹字形,幾乎佔據整個墓室。中部東西長3米,高36釐米,上部平鋪墓磚一層,磚床內用五花土和築墓的半磚回填。磚床高出甬道地面36釐米,與甬道相連處的三個立壁各砌出壼門2個。

墓室中部有人骨架2副,已散亂。從殘存頭骨和肢骨判斷為一男一女,應為夫婦合葬墓。二骨周圍不見朽木痕跡,亦無鐵釘,可以推測原本無棺,直接葬於磚床之上。

四、隨葬器物

墓葬被盜掘,僅於磚床人骨旁出土銅飾件1件、鐵牌1塊,磚床西部置梟首陶壺1件、彩繪陶罐1件,另在墓道填土中發現墓誌1塊,共5件器物。

彩繪梟首壺1件,標本M 1:3。泥質灰陶,由梟首壺與喇叭形器座組成,通高43。2釐米。梟首,細長頸,鼓腹,平底。腹部和頸部上繪紅色花朵紋。置於喇叭形器座內,器座敞口,斜直壁,圈足外撇。外壁紅彩繪花瓣帶,足底部捏花邊一週。出土時與器座分離。口徑8。8釐米,腹徑28釐米,底徑12釐米,高40。8釐米。器座口徑22釐米,底徑16釐米,高10釐米(圖九)。

山西大同渾源唐墓發掘簡報

彩繪罐1件,標本M 1:4。泥質灰陶。由三部分組成,上有蓋,下有器座。蓋呈覆盆形,寶珠鈕。蓋平面飾花邊一週,器身彩繪雲紋圖案;中部為罐身,敞口,圓唇,短頸,上腹鼓,平底。腹上部紅彩繪蓮瓣帶,腹下部紅彩繪花瓣帶,足底部捏花邊一週。器物通高48釐米。蓋平面直徑20。8釐米,高10釐米,罐最大腹徑32釐米,底徑16釐米。器座口徑22。8釐米,底徑18。4釐米,高12釐米(圖一○)。

山西大同渾源唐墓發掘簡報

銅釵1件,標本M 1:1。銅質,鍛造,先把一根圓形銅條中部鑿扁,剪成桃形圖案,再彎成“U”形。釵柄截面圓柱,釵頭呈圓錐狀,通長13釐米。

鐵牌1塊,標本M 1:2。出土於墓室磚床人骨旁,鐵質,平面呈長方形,鐵鏽嚴重,長22釐米,寬8釐米。

墓誌1合,出土於墓門前西側的墓道填土中,磚制。由志蓋和志組成,上下扣合。蓋呈盝頂式,壓有繩紋。所書文漫漶不清,無法辨識。志背面飾繩紋,長33釐米,寬31釐米,厚12釐米。

五、墓地屬性

這座墓葬因建築佔壓,周邊文物鑽探難以進行,早年被盜,又加之滲水嚴重擾亂,雖出土墓誌,惜文字全無,不可斷其年代與墓主。此墓葬形制是長斜坡墓道單室磚券圓形墓,為晚唐、遼初大同地區之流行墓型。唐代建國後直到貞觀年間才大破突厥,收得北方,而大同地區有大量歸降唐朝的突厥部落,並由突厥首領擔任當地都督府都督[1]。受草原遊牧民族生活起居的氈帳的影響,墓葬中出現了圓形墓。1987年大同市振華南街還曾發掘過一座十分罕見的唐末天祐年間(904—907年)平面圓形大型磚雕墓(資料尚未發表)。大同市遼代軍節度使許從贇夫婦壁畫墓、大同機車廠遼代壁畫墓、西三環棚戶區等墓葬均為圓形墓[2]。此墓與河北蔚縣出土的晚唐墓相類,不論是墓型、還是仿木結構的影作磚雕,均極其相似[3]。出土器物彩繪罐與梟首壺的裝飾性雖不及蔚縣唐墓複雜,但其器型與彩繪紋樣亦為同地區唐墓常見,是北方唐墓中十分重要的明器[4]。墓葬中人骨旁的長方形鐵片,亦是同地區唐墓所見之物[5],據宿白先生考證,為墓中鎮壓之用[6],也是唐宋墓葬中常用之物。

在墓門牆與墓室的影作彩繪中,柱頭鋪作的櫨鬥直接放置於柱頭上而不用普拍枋,這與現存的唐代和五代的一些建築實物是一致的,是隋唐五代木構建築的典型作法。墓壁以六根立柱分隔,頂部繪星宿圖,周壁上端與墓門繪建築斗栱等樑架結構,下層柱間各面繪板門、直欞窗,或是衣架、燈檠等,為大同地區遼早期墓葬系列特徵[7],但渾源此墓相比遼早期墓葬更為簡單,所以筆者以為該墓為唐晚期墓葬。

此墓的墓室砌法,由一單室結構透過建築形式表現為多室,因而是經過規劃和設計的。從它的形制以及出土的梟首壺來判斷,與晚唐、五代時的器物造型一致,筆者認為該墓應為唐代晚期和遼代早期,且為當地富裕百姓之冢。它既受北方契丹文化的影響,又受到中原文化的浸染,加之本地區喪葬習俗和傳統模式的制約,與上京、中京、西京的契丹墓葬大致相同。

六、結語

渾源縣坐落於晉東北,南屏恆山、北枕渾河,山河雄峻,地形險要,它地處雁門關外,是漢族與北方少數民族接觸最頻繁的地區。秦屬雁門郡,西漢屬恆山郡,北魏為京畿地,自從五代後唐的石敬瑭將燕雲十六州割讓給契丹後,縣隨州歸遼屬西京道大同府。但這裡人們的生活方式“仍用唐制”,唐晚期風格的隨葬品一直延續到遼代早期。隨著近年來城市改造專案的不斷增加,大批唐宋時期的墓葬會越來越多地展現在考古工作者面前。

執筆:李曄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