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捷克新型“迪塔”輪式自行榴彈炮

2021-08-22由 戰略信使 發表于 歷史

捷克新型“迪塔”輪式自行榴彈炮

“迪塔”(Dita)155毫米自行榴彈炮是捷克生產的一種新型火炮系統,它是在“達納”M2基礎上發展而來,擁有新的高度自動化炮塔‍‌‍​‍‌‍‌‍​‍​‍‌‍​‍‌‍​‍​‍‌‍​‍‌​‍​‍​‍‌‍​‍​‍​‍‌‍‌‍‌‍‌‍​‍‌‍​‍​​‍​‍​‍​‍​‍​‍​‍‌‍​‍‌‍​‍‌‍‌‍‌‍​。 該炮兵系統由神劍陸軍(Excalibur Army)公司開發,2021年首次被公開披露​‍‌‍​‍‌‍‌‍​‍​‍‌‍​‍‌‍​‍​‍‌‍​‍‌​‍​‍​‍‌‍​‍​‍​‍‌‍‌‍‌‍‌‍​‍‌‍​‍​​‍​‍​‍​‍​‍​‍​‍‌‍​‍‌‍​‍‌‍‌‍‌‍​。 其外形與捷克之前研製的榴彈炮相比,顯得更為簡潔、美觀、科幻​‍‌‍​‍‌‍‌‍​‍​‍‌‍​‍‌‍​‍​‍‌‍​‍‌​‍​‍​‍‌‍​‍​‍​‍‌‍‌‍‌‍‌‍​‍‌‍​‍​​‍​‍​‍​‍​‍​‍​‍‌‍​‍‌‍​‍‌‍‌‍‌‍​。

發展概況

“迪塔”155毫米自行榴彈炮延續了“達納”(Dana)系列輪式自行火炮的基本設計佈局。 其不尋常的特點是採用了炮塔布局,而且是搭載於輪式底盤而不是履帶式底盤,可以實現直瞄射擊。 這種不同尋常的設計早在20世紀80年代就出現在前捷克斯洛伐克研製的“達納”自行火炮上。 後來的實踐證明該設計的可靠性。 隨著捷克斯洛伐克的解體,捷克共和國和斯洛伐克各自繼續改進這種輪式自行榴彈炮。 “達納”152毫米自行榴彈炮是由前捷克斯洛伐克研製的,該炮的研製目的是為了取代蘇制2S3 Akatsiya(“阿卡齊亞”)履帶式自行火炮。 與那個時期的大多數自行榴彈炮不同,“達納”榴彈炮採用少見的輪式底盤和炮塔式結構相結合的設計。 該炮於1981年開始生產,1994年停止生產,一共生產了750多門。 目前,“達納”仍在捷克共和國(164門)、斯洛伐克(135門)、喬治亞、波蘭(111門)和利比亞(120門)使用。 它曾經參加過俄羅斯-喬治亞戰爭和阿富汗戰爭。 2020年,烏克蘭計劃從捷克共和國購買現代化改進的“達納”火炮系統,用於對付東烏武裝。

捷克新型“迪塔”輪式自行榴彈炮

“達納”裝備一門炮塔式39倍口徑152毫米榴彈炮,可以發射所有蘇制或捷克制152毫米炮彈。 捷克軍隊目前使用的彈藥主要有三種:最大射程18千米的高爆彈、最大射程20千米的改進型高爆彈和直接向裝甲目標射擊的高爆反坦克彈。 “達納”最多可攜帶60發炮彈。 其中36發炮彈和發射藥被儲存在自動裝彈機中,並採用自動裝填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達納”的自動裝彈機在當時是獨一無二的。 它可以在任何高度裝填彈藥,這是當今先進自行榴彈炮的標誌性特徵之一,而“達納”走在了時代前列。 在開火前,佈置於炮塔下方和車尾的三個液壓穩定器會被降到地面,起穩定火炮和傳導後坐力的作用。 “達納”有一個車頂起重機,用於協助彈藥裝填。 由於火炮與發射人員分離,不需要擔心火炮射擊產生的廢氣汙染炮塔內的空氣,因此該炮取消了抽菸裝置。 不過炮口仍安裝有炮口制退器,該炮口制退器的體積和重量比2S3自行榴彈炮的小。 炮塔頂部右後方配備一挺12。7毫米高射機槍(機槍備彈量為500發)。 “達納”的底盤為高機動性的8×8配置。 它使用許多“太脫拉”T815科洛斯重型多用途卡車的機械部件,維護起來比較方便。 該車是由“太脫拉”2-939-34柴油發動機驅動,輸出功率為345馬力。 值得一提的是,與履帶式底盤相比,這種火炮系統的輪式底盤製造成本更低,維護也更容易。 該炮的操作人員為5~6人,重量29。25噸,長度(炮向前)11。16 米,車體長度約9。9 米,寬度2。97 米,高度2。85 米。 火炮發射的彈丸重量為43。56千克,最大射程20千米,最大射速4發/分,火炮俯仰範圍-4~+70度,方向射界45度。 其最高車速80千米/小時,最大公路行程650千米,爬坡度60%,過側傾坡度為40%,可透過0。5米高垂直臺階,越壕寬2 米,涉水深度為1。4 米。

捷克新型“迪塔”輪式自行榴彈炮

得益於優秀的基礎設計,“達納”衍生出了很多的改進型火炮系統。 20世紀80年代末出現的“翁達瓦”( Ondava)152毫米自行榴彈炮有一門較長的火炮(47倍口徑)和新的裝彈機制。 它是比較早的增程改進版,在發射火箭增程炮彈時的最大射程為32千米。 這個專案以捷克斯洛伐克的解體而告終。 技術被轉交給斯洛伐克“祖扎納”(Zuzana )專案。 “祖扎納” 是根據北約標準研製的“達納”改進型。 它是在斯洛伐克發展起來的,裝備了155毫米(45倍口徑)火炮,並改進了火控系統。 目前在斯洛伐克和塞普勒斯服役。 而“莫丹”(Modan)152毫米自行火炮則是斯洛伐克版“達納”,該炮射程比舊“達納”更遠,打擊精度更高,射速更快,乘員則減少到4人。

“喜馬拉雅山”( Himalaya)155毫米自行火炮是斯洛伐克開發的“祖扎納”火炮改進型,炮塔安裝在 T-72型主戰坦克底盤之上。 這種火炮系統的研製目的是為了滿足印度軍隊的需求,但最終沒有被選中。 “祖扎納”2則裝備了一門155毫米(52倍口徑)新型火炮,它的射程達41千米(火箭增程彈)。 該系統有一個重新設計的駕駛室,防護效能更強,可承受來自14。5毫米穿甲彈的打擊。 車輛配有核生化防護和自動滅火系統。 該炮重量32噸,主炮備彈量為40發,彈丸重量為43。5千克,最大射速5~6發/分。 火炮俯仰角-3。3~+70度,炮塔可360度旋轉,但是方向射界控制在60度。 車後為一臺442 馬力的“太脫拉”T3B-928。70柴油發動機,它與“太脫拉”10變速箱匹配,機動效能保持在“達納”水平。 這種火炮系統可以在第一分鐘內自動發射6發炮彈,也可以在3分鐘內自動發射16發炮彈​‍‌‍​‍‌‍‌‍​‍​‍‌‍​‍‌‍​‍​‍‌‍​‍‌​‍​‍​‍‌‍​‍​‍​‍‌‍‌‍‌‍‌‍​‍‌‍​‍​​‍​‍​‍​‍​‍​‍​‍‌‍​‍‌‍​‍‌‍‌‍‌‍​。 手動射擊速度降低到每分鐘2發,持續射擊速度約為每分鐘1。5發。 這種火炮系統能夠同時發射多發炮彈。 它可以在不同的仰角發射多枚彈丸,並使它們同時擊中目標。 射擊資料由車載計算機計算,火炮自動瞄準預定目標。 車輛裝有導航系統和數字地圖。 火炮由4名乘員操作,包括指揮官、炮手、裝填手和駕駛員。 車輛裝有中央輪胎充放氣系統。 但與履帶車輛相比,它的越野效能較差。 炮塔配有獨立的輔助動力裝置,可在主發動機關閉時為所有系統提供動力。 每輛炮車還有一輛彈藥供應車,配備裝甲駕駛室,也是基於“太脫拉”8×8軍用卡車改裝而成。 但是,如果需要,每門火炮可以獨立作戰。

捷克新型“迪塔”輪式自行榴彈炮

“達納”M1 CZ是捷克版“達納”改進型,擁有經過改裝的底盤、新的火控系統、新的導航輔助裝置等多項改進。 它保留了原來的152毫米彈藥(39倍口徑火炮),並在2017年投入使用。 該炮重量為28。1噸(40發彈藥)或29。2噸(60發彈藥)。 整車長度(炮向前)11。16 米,車體長度9。91 米,寬度3 米,高度3。35 米,射程18。7~25。5千米,最大射速5發/分。 火炮俯仰範圍-4~+70度,炮塔可旋轉225度(方向射界仍限制為45度)。 車後為一臺355馬力“太脫拉”T3-930-52柴油發動機,它與“太脫拉”5速半自動變速器匹配。 爬坡度67%,過側傾坡度為33%。 它可以整合到C4I系統中,車輛還裝有導航系統。 這個炮兵系統由5人操作,人員在裝甲保護下工作。 “達納”M2是捷克共和國開發的進一步改進版本,仍然保留了原來的152毫米彈藥。 2020年,烏克蘭下令將採購的捷克“達納”火炮系統現代化至M2標準,採購成本為每門155萬美元。 然而,在交易宣佈後不久,就有針對該專案的腐敗指控出現。 從捷克與斯洛伐克的“達納”改進版對比中,我們可以發現捷克似乎被斯洛伐克拉開了距離,兩者都在搶奪國際市場的份額。 斯洛伐克的創新能力明顯比捷克強,推出的改進型也更多,效能比捷克改進版更加先進。 為了與北約的火炮彈藥體系相匹配,捷克在比較研究之後,認識到自身的不足,針對這一缺陷,研製出了效能提高的“迪塔”155毫米輪式自行火炮,該炮的出現,展示了捷克不輸於斯洛伐克的創新能力。

捷克新型“迪塔”輪式自行榴彈炮

基本效能

與斯洛伐克的“祖扎納”2輪式自行榴彈炮相比,捷克的“迪塔”155毫米輪式自行火炮的自動化水平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火炮仍是採用駕駛艙在前,炮塔居中,動力裝置在後的整體佈局。 該炮乘員僅有2~3人,重量也更輕,控制在“達納”系列的29噸水平。 整車長度(炮向前)13。02 米(少於“祖扎納”2的14。2米),寬度3。09米,高度3。12米(低於“祖扎納”2的3。52米),設計上更為緊湊。 主炮為45倍口徑的155毫米榴彈炮,輔助武器可選裝一挺7。62毫米或12。7毫米機槍。 外形也比“祖扎納”2美觀。 該炮發射的彈丸重43。5千克,發射底排彈時最大射程為39千米,精確制導彈藥的最大射程50千米(超過了“祖扎納”2)。 火炮的最大射速達6 發/分,持續射擊速度為每分鐘5發。 火炮俯仰角為-3~+70度,方向射界60度。 主炮共攜帶40發炮彈,炮彈存放在炮塔內兩側。 該炮尾部的動力系統為一臺“太脫拉”T3C-928-90渦輪增壓和風冷柴油發動機,發動機功率為400馬力。 發動機與自動變速器相匹配。 它可以在崎嶇的地形上行駛,炮車上有一個輔助動力裝置,可以在主機發生故障時緊急控制火炮。 “迪塔”的最高速度90 千米/小時,最大行程600千米,最高速度超過斯洛伐克火炮。 車輛的爬坡度60%,過側傾坡度為30%,可攀越0。47米高垂直臺階,越壕寬2米,涉水深1。2米。 而“祖扎納”2可攀越0。6 米高垂直臺階,越壕寬也是2 米,涉水深1。4 米,兩者各有千秋。

按照現代標準,“迪塔”45倍口徑榴彈炮射程顯得不夠,例如,與之設計非常相似的斯洛伐克“祖扎納”2榴彈炮使用更強大的155毫米/L52火炮,許多現代榴彈炮使用特殊彈藥時的最大射程可以達到70千米以上。 因此,“迪塔”仍有升級改進的空間。 “迪塔”自行火炮系統有一個裝甲駕駛室,不過,防護力相當有限,裝甲只能保護乘員和重要部件不受輕武器射擊和炮彈破片的傷害。 “迪塔”的裝甲甚至容易受到5。56毫米或7。62毫米穿甲彈藥的攻擊。 車內安裝了NBC(核生化)防護系統。

該炮兵系統高度自動化,包括自動彈藥裝填系統、導航、自動火炮發射系統、彈道計算機、診斷系統等。 “迪塔”自行火炮系統只由兩名乘員(駕駛員和車長)組成,不過,炮塔裡還有一個工作站,供第三名操作人員使用。 在緊急情況下,這個炮塔裡的座位用於手動操作炮塔​‍‌‍​‍‌‍‌‍​‍​‍‌‍​‍‌‍​‍​‍‌‍​‍‌​‍​‍​‍‌‍​‍​‍​‍‌‍‌‍‌‍‌‍​‍‌‍​‍​​‍​‍​‍​‍​‍​‍​‍‌‍​‍‌‍​‍‌‍‌‍‌‍​。 炮車可以在60秒內快速撤離發射陣地。 火炮配備行軍固定器,可以實現快速解鎖或鎖定。 最近出現的許多卡車炮(如法國“凱撒”),是基於改進的軍用卡車底盤,而“迪塔”使用專門建造的特殊輪式底盤。 該車採用太脫拉T3C-928-90發動機與自動變速器,可以在複雜的地形上行駛。 車內有一個輔助動力裝置,可以在主機發生故障時緊急控制火炮。

捷克新型“迪塔”輪式自行榴彈炮

斯洛伐克已經研製出了重量更輕的EVA自行火炮。 EVA僅用了9個月就研製成功。 這套火炮系統於2015年首次公開亮相,遵循最新的趨勢,安裝在有限裝甲保護的輪式底盤之上,而不是採用履帶底盤和炮塔布局。 輪式火炮系統的生產和維護成本較低,不過越野機動效能下降。 EVA將155毫米52倍口徑榴彈炮安裝在“太脫拉”T810卡車底盤上,採用了類似法國“凱撒”的卡車炮設計佈局,擺脫了“達納”經典佈局,不過保留了久經考驗的自動裝彈機構和彈藥佈局。 取消了炮塔,大大減輕了車體總重。 該炮自動化水平也很高,乘員僅需3人,重量22噸,車體長度約8 米,寬度約2。55 米,體積也縮小了。 這種火炮系統與北約所有標準155毫米彈藥相容。 火炮的俯仰角-3。5~+75度,方向射界80度,不過主炮備彈量降至24發,火力持續性下降。 自動裝彈機總共儲存了12發炮彈和發射藥。 此外,還有額外的12發炮彈由車輛攜帶並存放在駕駛室後面。 EVA可以在第一分鐘內發射5發炮彈,也可以在3分鐘內發射12發炮彈。 它還可以對不同的目標快速發射4~6發炮彈。 一旦自動裝彈機中的所有炮彈都發射完畢,該火炮系統就會切換到手動裝彈模式。 在這種情況下,最大射速為每分鐘3發。 從行軍狀態停下來到開火僅僅需要2分鐘,重新部署時間只有一分鐘。 短暫的重新部署時間允許執行射擊和快速機動火力任務。 這種火炮系統可以發射幾發炮彈,在敵人發動反擊之前離開射擊陣地。 車體前部是駕駛室和發動機艙,採用一臺237馬力的雷諾Dxi7柴油發動機,更為省油。 最高道路行駛速度也達到“迪塔”90千米/小時的水平,最大行程仍為600千米。 不過相比“迪塔”8×8輪式底盤,EVA的越野效能下降,可透過0。45米高垂直臺階,0。5 米寬壕溝,涉水深度為1。2米。 車輛可以在6×4和6×6配置之間切換。 這種火炮系統也可以採用“太脫拉”的8×8底盤。 通常情況下,每門EVA自行火炮都由一輛彈藥補給車供彈。 一個炮兵連將包括指揮車,它將提供所有的目標座標。 與EVA自行火炮相比,“迪塔”在自動化方面和機動效能方面佔優,火力打擊的持續性更強,裝甲防護效能也較好。 不過捷克有可能也在研製類似的卡車炮系統,以實現優勢互補。

結 語

綜上所述,捷克新型“迪塔”自行榴彈炮採用了最新的技術進行現代化改進,該炮也在 2021年2月舉行的阿布扎比國際防務展亮相,顯示了捷克將其推向國際市場的強烈願望。 該炮配備了先進的彈藥管理和慣性導航系統,大大提高了任務執行速度和武器系統的整體效能,作戰反應速度更快。 車內配備核生化防護、空調和供暖、高效能加熱裝置,工作環境更為舒適。 駕駛艙內的操控環境也非常簡單直觀,車內的觸控顯示屏可以看到火炮工作的全過程,只需輕輕一點,就可以遙控火炮進行裝彈和射擊。 炮塔尾部可以輕鬆開啟,補充彈藥非常方便。 藉助資訊化技術的支援,該炮的未來發展前景非常廣闊。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