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晉商轉型發展的歷史經驗(十四):促進商貿城市的產生和發展

2021-08-17由 智道晉商 發表于 歷史

晉商轉型發展的歷史經驗(十四):促進商貿城市的產生和發展

崔滿紅等

明清時期是中國商業的迅速發展時期,商品經濟的發展使得江南、華北等各地的文化風貌、民眾的日常生活都發生了巨大變化。商業活動和商業群體的勃興,在其中發揮了重大的作用。晉商在揚州等地對當時的城市園林、戲曲、飲食、娛樂、書籍印刷等各個方面都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可以說,正是因為商業和商人的作用,才促進了明清時期城鎮的發展。

一、 包頭:先有復盛公,後有包頭城

包頭,被譽為鹿城,晉商曾在這裡艱苦創業,這其中又以祁縣喬家為代表,以至於現在還流傳著“先有復字號,後有包頭城”的諺語。“復字號”就是喬家在包頭開的商號,包頭的發展離不開晉商的貢獻。山西人佔到了包頭外省人的十分之六,經營著包頭的錢業和糧業。

[1]

1919年間至1927年間,包頭有錢莊20餘家,其中山西人經營的達18家,而錢莊的股東祁縣人佔到70%以上。

[2]

包頭的金融業就是由山西人經營發展起來的。

[3]

山西人在包頭經商的同時,也把山西本地的飲食文化帶到了包頭,如包頭中市街的剔魚館子,就是專門經營山西面食剔魚子,“品嚐者往來不絕”。

[4]

二、歸化:旅蒙商的商貿中心

歸化,也就是今天內蒙古自治區的首府呼和浩特。歸化曾是晉商商道上的重要城市,明清時期,這裡曾留下了晉商的身影,是旅蒙商的商貿中心。光緒初年,祁縣喬家就曾在歸化上棚子街開設德興糧店,太谷孫家也投資設立匯豐店。

[5]

光緒時期到民國初年,晉商基本上操縱了歸化城的糧食市場。除糧店外,晉商還經營著歸化城的“面鋪、碾房”,晉商把與“稻粱菽麥黍稷”相關的作坊稱為“六陳行”。

[6]

三、 恰克圖:中俄邊貿城

恰克圖,俄羅斯布里亞特自治共和國南部城市,俄語意為“有茶的地方”,是晉商推動發展的重要城鎮之一。1727年,中俄簽訂《恰克圖條約》,規定雙方可以在此地進行貿易。隨後,恰克圖逐漸繁榮起來。中國人方面提供的主要商品是茶葉,俄國人方面提供的是棉織品和毛織品。在1852年,茶葉銷售達到175000箱,其中大部分是上等貨。

[7]

恰克圖商業的繁榮,帶動了城鎮的發展。1840年,俄國人就有人認為“一個恰克圖抵得上三個省”。

[8]

每逢中國傳統春節,恰克圖的晉商都要舉辦一系列的慶祝活動,把濃郁的山西地方文化帶給俄羅斯商人,如山西梆子就會在這時候上演。

[9]

恰克圖由於在中俄路上貿易的重要性,甚至被人稱為“沙漠威尼斯”。

四、張家口:商貿東口重鎮

張家口位於河北省,是晉商商路重要的城市據點,與殺虎口東西相應,也被稱為“東口”。明朝時期,山西人已經在張家口經商。在清初,八大皇商就是在張家口興起。“八大家者,皆山右人,明末時以貿易來張家口,曰王登庫、靳良玉、範永鬥、王大宇、梁嘉賓、田生蘭、翟堂、黃雲發,自本朝龍興遼左,遣人來口市易,皆八家主之。”

[10]

張家口最大的企業是山西祁縣商人范家開設的“興隆魁”。張家口城在清代的發展,是同晉商對蒙貿易緊密相連的,張家口上堡的日升昌巷,下堡的錦生泉巷,就是山西貨幣商人建立起來的,並是以票號、銀號來命名的。

[11]

由於晉商的聚集,晉劇也在張家口廣為流行,甚至一些商人在張家口組建戲班。

[12]

五、北京:晉商都一處

北京在明清兩代一直是政治中心,也是晉商活動的重要區域。明清時期,晉商在北京修建了許多地方會館。山西人最早在北京建立會館約在十六世紀末十七世紀初。

[13]

山西人在北京的會館數量僅次於江西省,何炳棣先生認為“山西郡邑在京會館較多,似與晉商的活動無不關係”。

[14]

山西人不僅在北京會館眾多,而且在一些行業具有幾乎壟斷性地地位。如北京的油鹽店就多系山西人開設,而且山西人很會做買賣,對同行、顧客很講信用,標榜“以義為利”。

[15]

現在北京的一些老字號,如著名的都一處、六必居都是由晉商開設。北京的票號、皮貨、乾果也基本上是由山西人經營。清人夏仁虎曾說北京的“匯兌銀號、皮貨、乾果諸鋪皆山西人”。

[16]

六、其他城市:晉商無處不在

晉商除包頭、歸化等城市外,對其他城市的發展也做出了自己的貢獻。天津的山西幫商人是很有名的。早年天津商業中心的票號、銀號、當鋪、顏料莊、棧房,有很多是山西人開的。晉商王益孫對近代天津的教育事業多有貢獻。王家的家塾是南開小學、南開中學、南開大學重要的淵源之一。晉商的商業貿易活動是加速天津經濟快速發展的重要因素。

[17]

在廣州,票號在金融界有重要地位。

光緒二十六年(1900)山西票號設立的城市有:北京、張家口、天津、奉天、濟南、揚州、江寧、蘇州、蕪湖、屯溪、河口(在江西)、廣州、長沙、常德、湘潭、漢口、沙市、重慶、成都、西安、三原、開封、周家口、上海、杭州、福州、廈門、汕頭、營口、南昌、九江、桂林、梧州、昆明、貴陽、鎮江、巴塘、裡塘、打箭爐、自流井、迪化、甘州、南寧、解縣、新絳、介休、曲沃、煙臺、包頭、蘭州、肅州、歸化、周村、張蘭、寧夏、潮州、文水、汾陽、萬縣、雅安、康定、正陽關、通州、賒旗、興化鎮、禹縣(今河南禹州)、博愛、清化、懷慶、壽陽、交城、喇嘛廟、涼州、盂縣、庫倫、吉林、長春、黑龍江、錦州、安東、安慶、運城、徐州、亳州、道口、濟寧、獲鹿、承德、多倫、赤峰、香港等。

山西商幫除在國內設立票號外,還在國外如朝鮮新義州、韓國仁川和日本大販、神戶、橫濱、東京以及俄羅斯的莫斯科等地同樣設有票號的分支機構。

(本部分的參與者是李芳副教授和張靜博士)

[1]《綏遠通志稿》(卷二十七),內蒙古人民出版社,第614頁。

[2]渠自安口述,劉靜山整理:《包頭的錢行業》,《內蒙古文史資料第33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內蒙古自治區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編,1983年12月,第169頁。

[3]潘子宜:《包頭金融業簡述》,《內蒙古文史資料第33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內蒙古自治區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編,1983年12月,第183頁。

[4]榮相如,劉耀:《包頭的食店行》,《內蒙古文史資料第39輯:內蒙古工商史料》,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內蒙古自治區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編,1990年12月,第136頁。

[5]賈漢卿:《歸化城糧店史話》,《內蒙古文史資料第39輯:內蒙古工商史料》,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內蒙古自治區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編,1990年12月,第2頁。

[6]賈漢卿:《歸化城的六陳行》,《內蒙古文史資料第39輯:內蒙古工商史料》,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內蒙古自治區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編,1990年12月,第19頁。

[7]卡·馬克思:《俄國的對華貿易》,《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第167頁。

[8]瓦西里·帕爾申:《外貝加爾邊區紀行》,第136頁。

[9]渠紹淼:《清代恰克圖中俄春節聯歡》

[10]《萬全縣志》,道光版,卷十一。

[11]孔祥毅:《近代史上的山西商人和商業資本》,江地主編:《近代的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241頁。

[12]劉文峰:《山陝商人與梆子戲》,文化藝術出版社,1996年,第206頁。

[13]何炳棣:《中國會館史論》,臺北學生書局,1966年,第16頁;到1949年11月北京市人民政府調查統計,北京現存會館391所,其中山西會館38所,位居各省前列,參見胡春煥、白鶴群:《北京的會館》,轉引自劉文峰:《山陝商人與梆子戲》,文化藝術出版社,1996年,第216頁。

[14] 何炳棣:《中國會館史論》,臺北學生書局,1966年,第33頁。

[15]常人春:《舊京油鹽店》,《北京文史資料第48輯》,北京市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編,北京出版社,1993年,第202頁。

[16]夏仁虎:《舊京瑣記》(卷9),北京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02頁。

[17]宋美雲:《近代天津山西商人活動略述》,《中國晉商研究》,張正明、孫麗萍、白雷主編,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514、526、529頁。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