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大唐帝王三傑,除了太宗、玄宗,憑什麼還有安史之亂後的他?

2021-06-25由 常棣tandy 發表于 歷史

我是棠棣,一枚歷史愛好者。歡迎大家【關注】我,一起談古論今,縱論天下大勢。君子一世,為學、交友而已!

唐憲宗是在激烈的政治鬥爭中即位的。這位年輕的皇帝,為改變藩鎮割據局面,敢於正視和改變不利因素,積極利用有利條件,在政治、經濟、軍事等條件基本具備的情況下,開始了掃平藩鎮割據的戰爭,揭開了安史之亂以來唐朝歷史上最為輝煌的一頁。

一、內政修明

唐廷要削平藩鎮割據,中興大唐帝國,必須具備雄厚的經濟基礎,只有這樣,才能滿足戰爭的巨大消耗。

在這方面憲宗的祖父德宗皇帝已經做了一些初步工作。德宗在貞元時期,不遺餘力地斂聚錢財,無論是朝廷官員獻媚的上供,還是名目繁多的藩鎮進奉,都一概收納積貯。

這樣,德宗20年的貯財所得,為其孫憲宗皇帝實現中興願望提供了一定的物力和財力。

大唐帝王三傑,除了太宗、玄宗,憑什麼還有安史之亂後的他?

對於德宗這方面的貢獻,《劍橋中國隋唐史》第八章評論說:

“當恢復中央權力的奠基人憲宗在805年登上皇位時,憲宗的的確確發現,他採取強有力的政策所需要的制度手段以及財政、軍事資源基本上已經具備,這應歸功於德宗不事聲張和堅持不懈的努力。”

憲宗繼位之初,繼承了其祖父遺志,為平定藩鎮割據繼續積貯財力。

憲宗除繼承德宗朝全部積貯財貨之外,他還廣收諸道進奉

,如元和五年(810年)十一月,接收河東節度使王鍔進奉30萬緡;八年八月,汴州節度使韓弘進絹500匹;九月,淮西節度使吳少陽獻馬300匹;十四年五月,涇原節度使王潛進奉銀3000兩,絹帛5000匹;七月,韓弘進絹帛2。5萬匹、絁3萬匹、銀器270件。

在平定叛鎮後,他還沒收其財物和產業收入入內庫,如對四川劉闢、浙西李錡等,都是如此。對於憲宗熱衷於聚財,朝臣中不少人頗有異議,如李絳就曾對他提出過勸諫。

憲宗聽後感慨地說:

“今兩河數十州,皆國家政令所不及,河、湟數千裡,淪於左衽,朕日夜思雪祖宗之恥,而財力不贍,故不得不蓄聚耳。不然,朕宮中用度極儉薄,多藏何用邪!”

大唐帝王三傑,除了太宗、玄宗,憑什麼還有安史之亂後的他?

從憲宗這番話中可以看出,他聚積資財的目的,就是為了削平藩鎮割據,收復河(治今甘肅臨夏東北)、湟(即湟水,今青海東北)失地,恢復大唐的統一和繁榮昌盛的局面。

除了以上聚財辦法外,其主要措施還有:

1、加強稅收,廣開財源

唐朝兩稅的徵收,採取的是一分為三的辦法,即上供、送使、留州。諸道往往想方設法多留賦稅,減少上供部分。

元和六年(811年),宰相裴垍“奏請天下留州、送使物一切令依省估,其所在觀察使,仍以其蒞之郡租賦自給,若不足,然後許徵於支郡。其諸州送使額,悉變為上供”。

這樣,就把諸藩鎮所管支郡送使錢物變為上供,削減了地方收入,使更多的財力成為國家的削藩之資。原先賦稅的徵收,全都由地方州郡徵收。

元和六年(811年)以後,設立了江淮以南兩稅使、荊衡漢沔東界彭蠡以南兩稅使、三川兩稅使、山南西道兩稅使等機構,

統轄於度支,具體負責各地兩稅的徵收,使朝廷牢牢地掌握住了主要稅種的徵收權。

唐朝自大曆末年經劉晏整頓財政後,“通天下之財,而計其所入,總一千二百萬貫,而鹽利過半”。

德宗建中元年(780年)實行兩稅法後,收入增至“一千三百五萬六千七十貫,鹽利不在此限”。則除鹽稅外,稅收增加在一倍以上。

到憲宗統治初期,收入還有所增加,“元和兩稅、酒、斛鬥、鹽利、茶利總三千五百一十五萬一千二百二十八貫石”。

從而使朝廷掌握了大量財富,具備了討伐叛鎮的經濟實力。

大唐帝王三傑,除了太宗、玄宗,憑什麼還有安史之亂後的他?

2、重視興修水利,鼓勵植桑種田,發展農業生產

憲宗元和時期,鼓勵各地官吏大抓水利興修,勸課農桑,如常州(今屬江蘇)刺史孟簡奏請挖浚古孟瀆,憲宗准奏,結果開渠41裡,得沃田4000餘頃,百姓富足。

魏博節度使田弘正、鄭滑觀察使薛平奏請開挖古河,結果挖掘古河南北長14裡,東西寬60步,深1.7丈,根除了自天寶以來當地的黃河水患,保證了農業生產的順利進行。

靈武節度使李聽上奏疏通境內古河道,擴大溉田千餘頃。憲宗還下詔鼓勵植桑,規定各州縣沒有種植桑樹者,每畝地植桑兩棵,地方官員必須親臨督促察看,並且禁止砍伐桑林,年終上表奏聞。

憲宗重視發展生產,雖然是為了增加財力,以圖中興,然在客觀上對社會經濟的恢復和發展,卻起了較積極的影響。

3、提倡節儉,嚴懲貪官

憲宗統治前期,非常節儉,宮中用度大大壓縮,並退還四方進獻的歌舞妓樂。

如元和四年(809年),江南飢旱,憲宗命使南下賺濟饑民說:

“朕宮中用帛一匹,皆籍其數,惟救百姓,則不計費,卿輩宜識此意,勿效潘孟陽飲酒遊山而已。”他還對其他朝臣強調:“儉約之事,是我誠心,……唯當上下相勖,以保此道,似有逾濫,極言箴規,此固深期於卿等也。”

同時,他對貪官汙吏嚴加懲處。

元和四年十月,討伐王承宗時,於皋謨、董溪為行營糧料使,兩人貪汙各數千貫錢,憲宗下令免官流放,後處死,其部下主要僚屬也受到懲處。

其後,憲宗還多次懲處貪官,維護國家法紀,整肅了官吏作風。

大唐帝王三傑,除了太宗、玄宗,憑什麼還有安史之亂後的他?

4、重視轉運渠道的暢通,牢牢控制東南財源

唐朝政治中心在北方,安史之亂後,財賦收入主要依賴東南地區供給,因此,如何運輸這一帶的財賦極為重要。

劉晏在代宗時對清運工作進行了不少改革,奠定了較好的基礎。以後韓滉、杜佑、韓洄等人做了不少工作。

憲宗時曾有多人主管過轉運使得工作,其中以李巽的成績最為突出,他在劉晏的基礎上,把轉運效率提高了3倍。

由於李巽能從東南運輸更大量的財賦到關中,加強了朝廷的經濟力量,才使憲宗能制訂和實施對叛鎮的討伐戰略。

憲宗時的宰相李吉甫所編的《元和國計簿》記載說:“每歲賦稅倚辦止於浙江東、西、宣歙、淮南、江西、鄂嶽、福建、湖南八道四十九州,一百四十四萬戶。”

當時全國有軍隊83萬人,大致兩戶人家要負擔一個兵卒的費用,負擔是非常沉重的。

所以,唐朝對東南財源地的控制非常重視,努力將這一地區牢牢地置於朝廷直接領導之下。對這些地區節度使、觀察使得任命,皆以儒學道德之士充任,很少任命武人,以便保證這一地區長期穩定地聽命於朝廷。

大唐帝王三傑,除了太宗、玄宗,憑什麼還有安史之亂後的他?

正由於憲宗元和前期的努力,長年的日積月累,為後來大規模的平叛戰爭準備了充足的財貨。

元和七年(812年),魏博鎮迴歸朝廷,憲宗一次從內庫調發財貨150萬貫賞賜軍卒,並

說:“朕所以惡衣菲食,蓄積貨財,正欲平定四方,不然,徒貯之府庫何為!”

以後大舉討伐淮西、鎮冀諸鎮,歷次調發庫藏財貨,總數達5361萬貫匹,有力地支援了削藩戰爭。

二、唐憲宗削藩的謀略

憲宗平定割據藩鎮的戰略,總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採取先近後遠的戰略,即先穩固鄰近藩鎮和東南財賦重地,而後進取河朔。

憲宗在元和元年(806年)、二年(807年),連續削平西川劉闢、夏綏楊惠琳、鎮海李錡的叛亂。

這樣,就穩固了後方基地,並把西川、東南財賦重地始終牢牢地掌握在朝廷手中。

憲宗之所以能夠順利地獲得削藩的初步勝利,用李絳的話說,是

“西川、浙西皆非反側之地,其四鄰皆國家臂指之臣。劉闢、李錡獨生狂謀,其下皆莫之與,闢、錡徒以貨財之,大軍一臨,則渙然離耳”。

憲宗正是基於這樣的分析,大膽用兵,獲得了成功。

這次削藩的成功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德宗中後期對藩鎮採取姑息政策,使許多節鎮一直處於一種半獨立狀態,朝廷不敢輕易用兵,威望空前低落。

此次勝利,一方面打擊了割據藩鎮的氣焰,同時也增加了朝廷威望和憲宗討平叛鎮的決心,為進行更大規模的削藩平叛鬥爭奠定了基礎。

大唐帝王三傑,除了太宗、玄宗,憑什麼還有安史之亂後的他?

2、採取先易後難、緩急相宜的用兵方略。

憲宗時期河北諸鎮是最大割據者,危害國家最烈。

元和四年(809年),成德鎮王承宗在其父王士真死後自為留後,憲宗欲革除河北諸鎮世襲之弊,不從王承宗的請求,興兵征討。但是,成德鎮“南有魏博以為之障北有幽、燕以為之援,東有淄青以為率然之首尾”,

所以,“若當時之最宜緩而不可急攻者,莫恆、冀(即成德鎮)若矣”。

憲宗聽不進正確意見,遣兵討伐成德,勞民費財,沒有功效。

後來,聽取李絳等人意見,改變戰略方針,確定了先攻取淮西、淄青,後攻取河北的方略,情況就發生了變化。

因為“淮西事體與河北不同,四旁皆國家州縣,不與賊鄰,無黨援相助”。淄青鎮的情況是“南接淮、海,而西與燕、魏相懸千里,勢不足以相救”。

果然在唐軍掃平吳元濟後,諸鎮震恐,成德鎮王承宗派人帶二子至魏博鎮,透過魏博田弘正向朝廷說情,“求入侍,且請歸德、棣二州,入租賦,待天子署吏”。

淄青李師道也請求遣子入侍,“並獻沂、密、海三州”,李師道後來反覆無常,朝廷派軍征討,終於平定了割據54年之久的淄青鎮。

在這兩鎮平定不久,成德王承宗憂懼而死,盧龍鎮劉總怕朝廷討伐,削髮為僧,魏博鎮此前已經歸順。至此,跋扈60餘年的河北諸鎮,皆告平定。

3、實行以藩滅藩,以群藩伐一藩的策略。

安史之亂後,唐廷在中原大量設定藩鎮,實行以藩御藩的策略。到唐憲宗元和年間,有所變化,即利用藩鎮割據局勢的變化,採取了以藩滅藩,各個擊破的新方針。

憲宗削藩主要利用的是各個藩鎮的力量,如討伐四川劉闢,令神策軍將高崇文與山南西道節度使嚴礪共同出兵;討鎮海李錡,令淮南節度使王鍔為招討使,徵宣武、義寧、宣歙、武昌、淮南等鎮兵共同征伐;伐淮西吳元濟時,出動了宣武、大寧、淮南、宣歙、山西東道、魏博、荊南、江西、劍南東川、武昌、東都、義成等十幾鎮兵馬,同期進討;伐淄青李師道,出動了義成橫海、宣武、魏博、武寧等鎮兵馬。

大唐帝王三傑,除了太宗、玄宗,憑什麼還有安史之亂後的他?

憲宗實施以藩滅藩策略,堅持令出朝廷、利用矛盾、周密策劃的原則。當時的藩鎮,尤其是河朔諸鎮,雖然其勢已衰,然仍擁有相當的實力,他們自相擅襲已久,互為依託,以求自固,一方面既奉朝旨,一方面又聯合鄰藩,各圖兩全之策。

唐廷的削藩之策,一旦策劃不周,則可能弄巧成拙,反被叛鎮利用。

所以,唐廷在吸取以往教訓後,精心研究策劃,利用藩鎮之間的矛盾和對朝廷的畏懼心理,加以引導、利誘、威脅,促使他們互相監督,相互爭功奮戰。

同時,朝廷嚴控指揮大權,行止之命必出朝廷,不使諸鎮兵遷延觀望,相互自保。比如元和十三年(818年),伐淄青李師道,魏博鎮請求從黎陽(今河南滑縣東北)渡黃河。

朝廷怕諸軍進退不一,互相觀望,命其軍從揚劉(今山東東阿北楊柳村)渡河,待諸軍到達指定位置後共同進兵,因而擊敗了淄青兵。

4、實行重資收買、籠絡分化的策略。

跋扈藩鎮之所以能擁兵自重,是因其擁有強大的武裝,這些軍士大都是世代為伍的職業兵,以軍資為養家之費,故節帥們多采取傾財散施的辦法,來爭取軍隊的擁戴。

唐廷在削藩過程中針對這個特點,不惜重資,優賞諸鎮兵,換取他們的支援,使之聽從朝廷的調遺,從而瓦解藩鎮勢力,加快削藩步伐。

如為使魏博鎮歸順,動用150萬緡巨資賞賜,6州百姓免除賦稅一年。“軍士受賜,歡聲雷動”成德、淄青等鎮人聽說後,

嘆曰:“倔強者果何益乎!”對其他藩鎮之人產生了一定的吸引力。為犒賞諸鎮兵出征,朝廷也每每花費鉅額財貨,這類事例在記載中,屢見不鮮。

在武力征伐、金錢收買的同時,憲宗對某些節帥也利用姻親、加官晉爵或賜以姓氏等辦法,進行分化拉攏。

如以普寧公主下嫁山南東道節度使於頗之子,賜魏博田興之名為田弘正,授宣武節度使韓弘為司徒、平章事等,都收到很好效果。

大唐帝王三傑,除了太宗、玄宗,憑什麼還有安史之亂後的他?

使田弘正忠心奉國,在平定淮西、淄青之亂中建立功勳;韓弘為使相後,沒有協助吳元濟叛亂,反而出兵協助朝廷掃平叛鎮。

三、唐憲宗削藩成功的歷史作用

憲宗元和時期的削藩戰爭,歷時14年之久,取得了很大的勝利,唐廷的威望有所提高,出現了自安史之亂以來前所未有的統一局面。

清代學者翟藹評論說:

“憲宗立,平夏、平蜀、平吳、平淮西、平淄青,宏正入朝,承宗削地,劉總歸命,恢然中興之美也。”

現代史學家岑仲勉說:“憲宗英武,視肅、代、德三宗稍勝,故元和之治,凌駕中唐。”

他們對憲宗朝削藩戰爭的勝利,都給予了高度的評價。

憲宗元和時期一系列削藩戰爭的勝利,提高了朝廷的威望和地位,使朝廷政令一時通達全國,人們夢寐以求的蕩平藩亂、恢復一統的願望初步實現。

元和十四年(819年)三月,橫海節度使烏重胤上奏說:

大唐帝王三傑,除了太宗、玄宗,憑什麼還有安史之亂後的他?

“河朔藩鎮所以能旅拒朝命六十餘年者,由諸州縣各置鎮將領事,收刺史、縣令之權,自作威福。向使刺史各得行其職,則雖有奸雄如安、史,必不能以一州獨反也。臣所領德、棣景三州,已舉牒各還刺史職事,應在州兵並令刺史領之。”

此議得憲宗的贊同。

次月,下詔令諸道節度使、觀察使、都團練、都防禦、經略等使,所統支郡兵馬,並歸本州刺史統領。

這樣就大大提高了州刺史的地位和權力,減少叛亂割據的因素。這個措施也只有在掃平藩鎮叛亂後才有可能推行。

在勝利的形勢下,各地藩鎮紛紛遣使進貢,有所謂“助軍”、“賀禮”、“助賞”等名目。不少強鎮的節帥要求留居京師,如宣武節度使韓弘、魏博節度使田弘正等。

盧龍節度使劉總,“亦見河南、北皆從化”,心中恐懼,上表乞求允許棄官為僧。

在憲宗末至穆宗初年,國家政令基本暢通,即使在河北地區也是如此。朝廷上下,一派歌舞昇平的景象。

大唐帝王三傑,除了太宗、玄宗,憑什麼還有安史之亂後的他?

但是,也要看到“元和中興”的侷限性。憲宗在削弱藩鎮割據的基礎方面,雖然做了一些工作,但僅限於提高刺史的地位和權力。

而節帥們專擅財賦的情況並無改變,仍然掌握有本道的財政、軍大權,這樣他們仍具有募養職業兵的可能,

節帥的兵、財政三權不去,藩鎮割據叛亂的基礎就仍然存在。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關於歷史領域的話題或觀點可以【關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評論區留言,第一時間回覆。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