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宋江招安後,朝廷給出的官職很低?看看十節度的遭遇就知道了

2022-02-02由 讀書的小猹 發表于 歷史

《水滸傳》看到宋江招安後,就會給人一種很不爽的感覺,那就是梁山好漢遭到不公正待遇。

作為水滸世界最有戰鬥力的部隊,北邊打得遼國俯首稱臣,南邊平定造反的方臘。

按說立下這麼大的功勞,怎麼著也得封王封侯吧?結果一個不疼不癢的都統制就給打發了。

就都統制的官職還是給天罡正將的,地煞偏將賞賜的官職更低,就讓人感覺很不公平。

那麼問題來了,朝廷賞賜梁山好漢的官職到底算小嗎?想獲得節度使有多難呢?

宋江招安後,朝廷給出的官職很低?看看十節度的遭遇就知道了

1、朝廷起初壓根不想給官職

宋朝民間有一句很有名的諺語:

若要富,守定行在賣酒醋;若要官,殺人放火受招安

。”(《張氏可書》)

什麼意思呢?

如果普通百姓想要發家致富,就要跑到皇帝所在城池販賣酒醋,因為購買的達官貴人多嘛。

那要是異想天開準備當大官的話,那乾脆殺人放火落草為寇就行了。等到官府不能擺平的話。自然而然就會下旨進行招安,到時候就能混個一官半職了。

這就是曲線進入仕途的捷徑。

從某種意義上來,宋江也是在走這個路子,但是宋江卻走得異常艱難。

在梁山天降碣石大聚義之前,先後攻破掠奪了高唐州、青州、華州、大名府、東平府等處,還是對宋朝的基層統治造成了重創的。

由於宋朝官軍沒法擺平梁山,對梁山進行的兩次征討(呼延灼、關勝)也以失敗告終,那招安梁山就不得不拿到檯面上了。

在宋徽宗召開的御前會議上,御史大夫崔靖第二次提出了招安梁山(第一次是諫議大夫趙鼎),並且得到了徽宗的拍板同意。

宋徽宗對梁山的招安前後有三次,但沒有一次承諾會給官職,所謂的招安只是赦免罪過。

宋江招安後,朝廷給出的官職很低?看看十節度的遭遇就知道了

第一次陳宗善招安,聖旨上是這麼寫的:

爾宋江等嘯聚山林,劫擄郡邑,本欲用彰天討,誠恐勞我生民。今差太尉陳宗善前來招安,詔書到日,即將應有錢糧、軍器、馬匹、船隻,目下納官,拆毀巢穴,率領赴京,原免本罪

。”

朝廷本來是想滅了你們這群草寇的,但是不忍心干戈塗炭,所以派老陳前來招安。

招安的交換條件是這樣的:

山寨資產,全部充公;

拆毀山寨,以示誠心;

進京朝拜,表示臣服。

朝廷開出的加碼就一個:

赦免罪過

不論是上山前就有罪,比如殺人放火,偷盜搶劫;或者是上山後的罪過,落草就是死罪。現在全部赦免,恢復清白身份。

至於加官進爵,那就是想得美了!連金銀賞賜都沒有給!

朝廷的態度高高在上,我們來招安你,是給足你們草寇面子了;就這樣的條件,你愛招安不招安,不招安立馬派兵滅了你們!

所以最後談崩了。

第二次是高俅招安,詔書是這麼寫的:

除宋江,盧俊義等大小人眾所犯過惡,並與赦免。其為首者,詣京謝恩;協隨助者,各歸鄉閭。

聖旨的原意,是赦免梁山所有頭領、嘍囉的罪過,條件跟第一次一樣。

但這次給出了安排方向,都給我老實回家去,該幹嘛就幹嘛去

同樣沒有說過加官進爵。

當然,因為古代寫文章不加標點,所以被高俅給惡意斷句(給宋江挖坑),導致二次招安又以失敗告終。

宋江招安後,朝廷給出的官職很低?看看十節度的遭遇就知道了

其實就算不被高俅惡意斷句,朝廷給出的招安條件還是沒有加碼,梁山好漢同樣不會接受。

兩次招安的博弈結果就很明顯了:

朝廷這邊的底線是:

我能來招安你們這群草寇,赦免你們犯下的死罪,那已經是法外開恩。

別踏馬不知足了!

畢竟招安是朝廷跟草寇的妥協,朝廷的體面都沒有了

梁山的訴求也很簡單:

不光要赦免罪過,還得索要官職,大小暫且按下不論

但不給兄弟們安排官職,這安就是招不成!

2、朝廷的官職不是那麼容易給的

等到梁山三敗高俅結束後,朝廷其實已經沒有討價還價的底牌了,那就只能滿足梁山訴求了。

把官職給安排上。

所以第三次宿元景招安,詔書是這麼寫的:

將宋江等大小人員所犯罪惡,盡行赦免。給降金牌三十六面、紅錦三十六匹,賜與宋江等上頭領;銀牌七十二面、綠錦七十二匹,賜與宋江部下頭目。赦書到日,莫負朕心,

早早歸順,必當重用

。”

這次是朝廷對梁山的三次招安中,措辭最有誠意的一次,也是條件開得最豐厚的一次:

其一、赦免罪過;

其二、按梁山劃定的座次給賞賜,天罡地煞給予不同金牌、銀牌,紅錦、綠錦;

其三、承諾會給予官職,早晚必當重用。

但咱們也不必把這話當真,因為這明顯是個活話,怎麼說都是朝廷佔理:

朝廷只說是重用,可說是重用到什麼程度。

讓你當提轄官,在朝廷看來是重用;讓你當指揮使,在朝廷看來也是重用。

重用的衡量標準,在朝廷手裡緊緊握著,他們怎麼解釋都行。

宋江招安後,朝廷給出的官職很低?看看十節度的遭遇就知道了

但這個條件已經很不錯,至少承諾給你安排公職了,官大官小就不那麼重要了。

所以宋江一夥也接受這個條件,順利就接受了招安,因為的確待遇不錯。

但後來的情況大家都知道,聖旨上的活話頭起到作用了,宋徽宗並未給他們安排官職。

原因是樞密院給徽宗打了個預防針:

新降之人,未效功勞,不可輒便加爵,可待日後征討,建立功勳,量加官賞。

這些都是剛投降過來的草寇,怎麼可能直接給他們加官進爵?畢竟無功不受祿嘛。

如果一招安就直接分派官職,那以後朝廷怎麼自處?大傢伙不都得落草為寇啊?

影響是很不好的。

而且直接原地提拔的話,對於那些正經走仕途的人,也是非常不公平的

別人寒窗苦讀幾十年,征戰沙場一輩子,到頭來獲得的官職,還不如一群殺人放火的草寇。

寒心不寒心啊?以後朝廷怎麼帶隊伍啊?

加官進爵也不是不可以,梁山好漢們得有功勞傍身啊,聖旨也沒有說直接重用吧。

所以感覺被耍的梁山好漢很不爽:

我等投降朝廷,都不曾見些官爵!

不過很快機會就來了,遼國南下侵佔宋朝的山後九州,徽宗家委派宋江前去收復。

事前徽宗也給宋江親口承諾:

卿等休辭道途跋涉,軍馬驅馳,與寡人徵虜破遼,早奏凱歌而回,朕當重加錄用;其眾將校,量功加爵。

跟上面一樣,這又是個活話頭,“錄用”的最終解釋權還是在徽宗手裡。

所以宋江擊潰遼國後,才算是真正遭到了不公正的待遇,給梁山好漢了芝麻大小的官:

加宋江為保義郎,帶御器械,正受皇城使;副先鋒盧俊義加為宣武郎,帶御器械,行宮團練使;吳用等三十四員,加封為正將軍;朱武等七十二員,加封為偏將軍。

宋江招安後,朝廷給出的官職很低?看看十節度的遭遇就知道了

宋江平定遼國後得到的皇城使,真的是非常不入流,排班朝賀都不能上殿的那種;盧俊義的團練使就更小了,百勝將韓滔、天目將彭玘等,落草前就已經擔任辭職了。

至於兩人以下所封的正將軍、偏將軍,其實就是個虛職而已,所以梁山好漢很不爽

不但吳用與一幫子水軍頭領商量反水,就連好氣性的宋江都抱怨說:

破遼受了許多勞苦,今日連累眾兄弟無功,我自官小職微,因此愁悶。

不過徵方臘後給的官職還是挺高的,那些倖存下來的頭領們,也沒有再叫過屈。

反而是讓高俅一夥眼紅了:

今日倒吃他做了有功之臣,受朝廷這等恩賜,卻教他上馬管軍,下馬管民

。”

宋江與盧俊義這兩位,被授予安撫使和兵馬都總管,都成了地方軍政一把手;吳用、呼延灼、關勝也是地方高階將領;其他正將都擔任都統制(州府高階武官)、偏將擔任了都統領(稍微次一點)。

但都是授予實際職務,可以走馬上任的那種。

所以朝廷也不是不給官做,主要還是功勞沒有立到位,畢竟徵遼真的不算多大功勞。

3、節度使沒有那麼好當

可能在咱們的普通認知裡,覺得徵遼是地獄級的難度,平定方臘是輕而易舉的事。

但其實在《水滸傳》的設定中,征討遼國可能比平定方臘更容易,畢竟梁山好漢一個都沒死。

遼國簡直就是個經驗包一般的存在。

不光是梁山好漢暴揍過遼國,跟隨高俅征討梁山的十節度(王煥等),也是靠打遼國起家的。

宋江招安後,朝廷給出的官職很低?看看十節度的遭遇就知道了

十節度其實就是梁山招安的翻版,因為他們也是草寇出身,後來接受了朝廷的招安。

這十節度使,舊日都是綠林叢中出身,後來受了招安

。”

那您說他們是怎麼混上節度使的?一接受招安就原地授予嗎?怎麼可能嘞?

書裡明說了他們的遭遇:

直做到許大官職,都是精銳勇猛之人,非是一時建了些少功名。

十節度能做到許大官職,也就是被授予地方節度使,那可不是一時半會就做到的。

那也是靠堆積功勞、靠征戰沙場,一刀一槍慢慢給熬上去的,難度可能比梁山還要大。

梁山就進行了徵遼和平方臘,十節度可是把遼國、金國、西夏、鬼方國,挨個給爆錘了一遍啊。

有十節度使,多曾與國家建功,或徵鬼方,或伐西夏並金、遼等處

。”

十節度把宋朝周邊的政權打一遍,可能也征討過其他草寇,才混到了節度使的位置。

一句話,朝廷的官職不是那麼容易給的,你得讓朝廷看到你的“誠心”。

梁山好漢憑藉徵遼和平方臘這倆功勞,能混到都統制已經不錯了,節度使是想都不要想了。

更惶惶論所謂的封王封侯呢?也就宋江死後被追封為靈應侯而已。

節度使是真的不好當,梁山好漢中混到節度使的,只有美髯公朱仝一個。

朱仝也是靠堆積功勞混上去的。

宋江招安後,朝廷給出的官職很低?看看十節度的遭遇就知道了

他先是擔任保定府都統制,然後“

管軍有功

”,再然後南渡抗金,“

隨劉光世破了大金

”。

有了管軍之功,再加上破金之功,以及其他未知的戰功,才混上了太平軍節度使。

哪有那麼容易啊?

所以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咱們總覺得朝廷虧待梁山好漢了,其實看看十節度和朱仝的遭遇。

梁山好漢也不算被惡意打壓。

(一家之言,求同存異,感謝您的閱讀)

宋江招安後,朝廷給出的官職很低?看看十節度的遭遇就知道了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