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日本轟炸機不是“空中打火機”?日學者認為一式陸攻被“冤枉”了

2021-06-20由 博物館的狐狸 發表于 歷史

日本轟炸機不是“空中打火機”?日學者認為一式陸攻被“冤枉”了

日本海軍在二戰時的主力轟炸機——G4M“一式”陸上攻擊機一直被戲稱為“空中打火機”。這款轟炸機被認為缺乏防彈裝備,特別是自封閉油箱,一旦被槍炮擊中就可能起火爆炸。因此,一式陸攻在很多軍迷眼裡一直是笑話般的存在。

但是日本學者齋藤雅道卻撰文指出,一式陸攻被貶低為“空中打火機”是過分誇大的,日本海軍也並非完全忽視這款轟炸機的防彈性。

日本轟炸機不是“空中打火機”?日學者認為一式陸攻被“冤枉”了

“空中打火機”和“飛行雪茄”的噱稱由來

一式陸攻作為雙發轟炸機,在太平洋戰爭中譭譽參半。戰爭初期,一式陸攻和九六陸攻曾攜手擊沉了英國“威爾士親王”號和“反擊”號戰列艦,開創了航空兵在海上炸沉大型戰艦的先例。一式陸攻強大的遠端作戰能力,以及可攜帶魚雷的能力,長期令盟軍艦船膽戰心驚。

另一方面,一式陸攻還擁有著“一式空中打火機”、“飛行的Zippo”和“飛行雪茄”的噱稱,這不只是盟軍飛行員編排的,連日本飛行員也這樣自我嘲笑。甚至於,零式戰鬥機設計師堀越二郎在戰後撰寫的《零戰:日本海軍航空小史》,都將這幾個外號寫了進去。

日本轟炸機不是“空中打火機”?日學者認為一式陸攻被“冤枉”了

那麼,“空中打火機”的綽號最早是什麼時候出現的?這個說法無法精細考證。不過,1942年2月20日的新幾內亞海空戰可能是一個開端。

當時,17架一式陸攻對“列剋星敦”號航母發動空襲,但被艦炮和戰鬥機一下擊落13架,另有2架在迫降時毀壞。據說美軍飛行員歐海爾一人在此戰中就幹掉了五架,成了美國海軍第一個單次空戰王牌。美軍在戰爭初期節節敗退時,竟輕鬆獲得這麼大的戰果,藉此機會大肆嘲笑日本轟炸機是“空中打火機”,以提高盟軍的作戰信心。

日本轟炸機不是“空中打火機”?日學者認為一式陸攻被“冤枉”了

不過“飛行雪茄”的外號卻是另外一回事。一式陸攻的機體兩頭尖中間粗,外形就像個雪茄,在誕生之初就被日本飛行員比喻為“飛行雪茄”,純粹是對外形的調侃。但是“空中打火機”的外號流傳開後,“飛行雪茄”這個外號卻連帶著被聯絡起來,成了“被點燃的雪茄”。

一式陸攻“不禁打”例子,最著名的就是山本五十六被擊落事件。山本和參謀長宇垣纏乘坐的兩架轟炸機在幾分鐘內就被美軍P-38戰鬥機擊落,甚至等不到零式戰鬥機前來救援。這場空戰,成了一式陸攻最丟臉的事蹟之一。

那麼,日本學者齋藤雅道為何會說,“空中打火機”的說法是被過分誇大的呢?

日本轟炸機不是“空中打火機”?日學者認為一式陸攻被“冤枉”了

一式陸攻原來有防彈油箱?

通常說法都認為,一式陸攻缺乏裝甲和自封閉式防彈油箱,因此很難抵禦美軍戰鬥機的12。7毫米子彈,容易被擊中起火。這個說法也被大量空戰案例所證實。為此,日本海軍和日本航空設計師一直被指責“完全不在乎飛行員的生命”。

但事實上,這裡有個嚴重的認識誤區:一式陸攻其實在最開始就有自封閉式油箱!

日本轟炸機不是“空中打火機”?日學者認為一式陸攻被“冤枉”了

所謂的“自封閉式油箱”,是在飛機油箱外殼內襯鋪設一層較厚的橡膠,當子彈擊穿油箱時橡膠可以自動封閉彈孔,以大幅減少油料外洩引發燃燒。

很多戰史研究者單純認為,日本戰鬥機和轟炸機在戰爭初期沒有自封閉油箱,甚至不懂得自封閉油箱的技術,其實是錯誤認知。

其實,一式陸攻是具備自封閉油箱的,而且最初型號就有。但是脆弱性問題也根源於此,初期型的G4M1只有機身內部油箱是自封閉式的,機翼油箱卻不是!據說,三菱設計師為此糾結了很久,最終為了確保油箱容量,實現軍方的大航程要求,只能放棄了機翼油箱的橡膠自封閉層。

日本轟炸機不是“空中打火機”?日學者認為一式陸攻被“冤枉”了

日本海軍在規劃一式陸攻時,過分強調遠端續航力和飛行速度。三菱公司曾計劃將其設計為四發轟炸機,但是被日本海軍駁回。日本海軍強行要求以雙發飛機實現四發飛機的續航力。

早期型一式陸攻(G4M1型)的紙面效能是相當好看的,配有兩臺1530馬力的發動機,最大起飛重量12。8噸,最大航速可達428公里/小時,超載燃油時的極限續航力可達5000公里(後期型更是增加到6100公里),比B-17轟炸機(3200公里)還要遠。相比之下,美軍B-25轟炸機只有2200公里續航力。

日本轟炸機不是“空中打火機”?日學者認為一式陸攻被“冤枉”了

日本海軍的苛刻要求,導致了一式陸攻的偏激設計:超遠航程的代價,就是防彈能力薄弱,機翼油箱極易被擊中燃燒。這才是“空中打火機”的根源所在!但另一方面,日本海軍鑑於九六式陸攻的教訓,也並非無視一式陸攻的防禦能力。

後來,從1942年底生產的G4M2和1944年底生產的G4M3型開始,一式陸攻逐步增加了機翼自封閉油箱、機體和乘員座椅的防護裝甲,增加了防護能力。最重要的是,機翼安裝上了自動滅火裝置,這個設計非常有效,極大改善了易著火的弱點。

從實際戰例來看,一式陸攻有時候的空戰生存力還是相當頑強的。

日本轟炸機不是“空中打火機”?日學者認為一式陸攻被“冤枉”了

一式陸攻在空戰中的生存力,有時相當頑強

我們重新審視“山本五十六被擊落”事件,就可以看出微妙的細節。一式陸攻如果真像想象的那樣“易燃易爆”,那麼山本五十六和宇垣纏的兩架座機都應是空中爆炸解體,屍骨無存。

但事實上,兩架一式陸攻雖然都被擊落,但分別落入密林中和大海中後,機身基本保持完整,全都留下倖存者!宇垣纏座機倖存了宇垣纏等三人,山本座機倖存了一名軍醫(雖然很快也死去)。包括山本在內,不少死者是被槍彈擊中斃命,而不都是因為機體爆炸而亡,而且山本的屍體在墜地後還能保持完整。

日本轟炸機不是“空中打火機”?日學者認為一式陸攻被“冤枉”了

從這個細節可以看出,一式陸攻寬大的雪茄型機身結構還是比較堅固的(但是輕易被子彈穿透),並不是容易爆炸的“火藥桶”。

根據美軍戰鬥機飛行員的回憶,擊落一式陸攻並不是很容易的事情。首先,這款轟炸機的火力不弱,尾炮為一門20毫米炮,在戰爭初期是比較厲害的存在,後期型又將背部的7。7毫米機槍塔改成了20毫米機炮。對於美軍飛行員來說,從後方對一式陸攻進行“咬尾”攻擊是很危險的。

在瓜達爾卡納爾空戰立下大功,擁有26架擊墜戰果的美軍王牌約瑟夫・喬・福斯曾高度評價一式陸攻,認為這款轟炸機擁有不錯的耐久度和防禦火力。

日本轟炸機不是“空中打火機”?日學者認為一式陸攻被“冤枉”了

在戰爭後期,一式陸攻由於改進了防禦力,也變得更難被擊落。1944年,美軍“獨立”號輕型航母的4架F6F“地獄貓”戰鬥機,曾經在攔截多架一式陸攻時,遇到了“怎麼也擊落不了”的尷尬。

另外,一式陸攻受傷後的單發飛行能力非常強。1943年1月,日機在炸沉“芝加哥”號巡洋艦時,參戰的11架一式陸攻被美軍打掉了7架,可謂損失慘重。但是逃走的受傷日機裡,有三架硬是憑藉單臺發動機返回了機場。

但是,一式陸攻的“頑強生存力”只是比傳說得好看一些,實際戰鬥中的巨大損失是不能否認的。

日本轟炸機不是“空中打火機”?日學者認為一式陸攻被“冤枉”了

一式陸攻容易遭受巨大損失,也和設計思路有關。首先是“高速轟炸機萬能論”宣揚不需要戰鬥機護航,導致一式陸攻過分追求速度,而忽視機體防護。同時,一式陸攻在早期執行任務時,往往缺乏戰鬥機護航。另外,一式陸攻採用魚雷攻擊也是弱點,投下魚雷前要長時間進行直線飛行,這時候很容易被美機輕鬆捕捉。

但是,一式陸攻的大量損失,並不能簡單總結成“空中打火機”,一式陸攻的優缺點是比較複雜的。日本學者的見解算是他山之石,有助於我們更全面地解讀很多歷史細節。(作者:陶慕劍)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