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家居 > 正文

湖北工會全力攻堅助基層突破建會建制瓶頸

2021-10-13由 勞動報社 發表于 家居

湖北工會全力攻堅助基層突破建會建制瓶頸

成立不足3個月,宜昌市夷陵電商產業城工會聯合會“幹了件大事”。

“透過集體協商,職工每月最低工資標準從1800元調整到2500元。”10月初,夷陵區總工會集體協商指導員王志明告訴記者。

夷陵區總工會探索新的建會模式,以產業城產權單位牽頭、各電商企業加入的形式建立工會聯合會,將以小微企業為主的產業城300餘名職工納入到工會組織。

職工有了“孃家”撐腰,議事更有底氣,權益得到切實保障。

這是全省13萬個基層工會積極發揮民主管理作用,建立職代會制度,促進新業態行業勞動關係和諧穩定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依託網際網路平臺就業的貨車司機、網約車司機、快遞員、外賣配送員等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大量湧現,湖北省新就業形態從業人員已超過400萬人。

為讓這些流動的“新群體”加入工會大家庭,全省工會集中攻堅,著力破解建會難、入會難、維權難等難題,積極探索了新就業形態群體工會工作的新路子。

“職工之家”建一個,基層工會組織活一片

“之前我們沒有加入工會組織,沒什麼歸屬感,現在感覺有‘家’真好!”9月7日,位於武漢市水果湖街機安社群的武昌區戶外職工之家,說起工會辦的實事,外賣小哥郭鋒讚不絕口。

在這裡,沙發、微波爐、飲水機、冰箱、應急藥箱一應俱全,“以前只能找路邊、商場門口休息,現在渴了能喝水、熱了能乘涼、冷了能取暖。”郭鋒說。

“透過開放服務陣地,直接帶動和促進了一批樓宇工會、商業街區工會、勞務派遣企業工會成立,有效增強了工會組織對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粘性。”武漢市武昌區總工會夏巨波向記者介紹。

不僅在組織上入會,更在思想上、情感上入會,這是全省工會聚焦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為主的“三新”領域開展建會入會集中攻堅行動的初心。

武漢大力開展“黨建引領、融合賦能”專項行動和新就業形態勞動者集中建會入會行動,已組織2。6萬餘名快遞行業職工入會;

荊州將新業態群體入會工作作為工會“一把手”工程,專項行動快速推進,3。1萬名新就業形態群體加入工會組織,動態入會率達70%;

宜昌聚焦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切實所需,出臺15條服務和權益保障措施,安排專項資金,讓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看到“家”的決心;

……

一個個基層工會的好訊息傳來,這得益於省總工會出臺《關於加強“三新”領域工會組織建設 推進貨車司機等群體入會工作的意見》,為建會入會提供工作指引。

全省工會採取企業“單獨建”、龍頭企業“牽頭建”、行業力量“推動建”等多種形式,推動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群體建會入會工作取得新進展。

職代會制度建起來,民主管理質效提起來

如何讓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工會組織建起來、轉起來、活起來?

“推進不同所有制企業普遍建立職工代表大會制度,企業職工維權‘活起來’,促進了新形勢下企業勞動關係的和諧穩定。”省總工會基層工作部負責人介紹。

截至目前,湖北全省國有企事業單位普遍建立職代會、廠務公開制度,公司制企業職工董事、職工監事建制率達85%以上,已建會的100人以上非公企業職代會、廠務公開建制率動態保持在80%以上。

建會建制只是起點,竭誠服務職工群眾才是工會贏得職工信賴的基礎。

一杯熱水、一張沙發、一口熱飯,省總工會大處著眼、小處著手,不斷提升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省總工會聯合湖北電信集團,新建100家戶外職工愛心驛站;聯合省交通投資集團,在漢十、京珠、武黃等省內高速公司服務區推進司機之家建設;聯合鐵塔集團,在有條件的愛心驛站引入電動車即時更換蓄電池服務;聯合省郵政集團,對快遞員開展“送健康”體檢活動……

以實實在在的服務,幫助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群體工作生活更舒心,這份基層工會服務清單仍在不斷擴容。

“將結合黨史學習教育,深入基層一線,圍繞勞動關係矛盾突出、工會工作薄弱和未建工會企業所在地區開展工作,切實為基層和職工辦實事解難題。”省總工會基層工作部負責人表示。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