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家居 > 正文

如何從瓷器的“顏值”來鑑定它是否屬於古陶瓷?這幾點須掌握!

2021-09-26由 聞香識電影小明 發表于 家居

古陶瓷是一個時代的產物,是那個時代原料選擇、加工和成形工藝、施釉與裝燒方法、裝飾手段與技法,以及人們的使用要求與審美愛好等諸因素的客觀反映。

在平時收藏中,怎樣來識別歷代和當今的高仿瓷呢?其要點何在?下面僅從“古老味兒”來談談筆者的經驗。

在講以下幾點前,必須重申一下,古陶瓷鑑定是一項需具備豐富實踐加豐富理論的專業工程。俗話說:未有理論實踐不具而稱鑑定者。

古老味兒自然,就是我們對鑑定物件的第一感覺一老氣。

不論是傳世品還是出土物,由於經過了曠曰持久的空氣中微酸、鹼的自然風化,人們在使用、欣賞時的長期撫摸、磕碰,導致釉面無耀眼的浮光(燥光),在強光下釉面無刺眼的高光點,給人一種光亮柔和、溫潤如玉的感覺。

傳世品在使用過程中,釉面會出現自然的、不規則的、較均勾的劃傷痕跡和使用過的舊痕跡,如圈足端光滑,有所謂“包漿”的油膩感。出土的多留有土鏽,並多在露胎處可聞出土氣味。

高仿品要使之有古老味,唯一的方法是做舊。去掉新瓷釉面耀眼的光澤,離不開用酸和強鹼對釉面的腐蝕,用此法去光會使釉面不光滑、朦朧、無玉質感,用手撫摸時澀而滯;用種種打磨的方法造就舊瓷使用過程中形成戈曠,這種人為的劃傷痕往往分佈不均勻,有的傷痕過深、過重,有的呈平行狀磨傷條痕(如圖)。

如何從瓷器的“顏值”來鑑定它是否屬於古陶瓷?這幾點須掌握!

仿品人為劃痕

人為地用各種方法在器物表面做上“土鎊”,但與真品自然土鎊是不同的。真品土鎊是器物長期浸埋在土壤中,是一種沉積在器物表面上的灰白色“土鹼”所致。真土鎊顏色不均勻,有斑斑駁駁的深淺變化,像小孩未洗的幹尿布染上的痕跡。真土鏽用刀片可刮掉,刮下的呈灰白色粉末狀,而釉面不受破壞。做舊留下的各種痕跡,在高倍(40~100倍)的放大鏡下觀察均感到不自然。

下面種種現象,很有可能是做舊或在燒製過程中故意做出的痕跡,是當今仿品的常見現象:

1、釉面無光澤,有酸、鹼腐蝕的朦朧感;

2、手摸釉面時不光滑,有澀而滯的阻手感覺;

3、明成化後的產品足端胎乾澀,有人為的打磨、汙染痕跡,無自然的“包漿”油膩感(圖2);

如何從瓷器的“顏值”來鑑定它是否屬於古陶瓷?這幾點須掌握!

4、足端泥與釉交接處有一線火石紅,是用一種色泥塗上後燒出的,呈皮殼狀(圖3);

如何從瓷器的“顏值”來鑑定它是否屬於古陶瓷?這幾點須掌握!

仿品人為火石紅

5、器物口沿和壺嘴口邊沿上的剝釉多而不自然,有人工敲破的人為現象(圖4);

如何從瓷器的“顏值”來鑑定它是否屬於古陶瓷?這幾點須掌握!

仿品人為剝釉

6、釉面有平行的、較深的劃傷痕,並分佈不均勻,不易碰到的地方劃傷痕反而多;

7、土鏽呈均勻的黃泥色或灰色,用膠水調泥粘上的土鏽,用開水可洗掉;用泥等調鉛熔劑經800°C烤燒上的土鏽,會侵蝕釉面,用刀片刮不乾淨(圖5);真土鏽是土鹼積澱形成的,仿造的土鏽沒有這種感覺亦無土氣味;

如何從瓷器的“顏值”來鑑定它是否屬於古陶瓷?這幾點須掌握!

仿品經燒烤過的土鏽

8、澀胎處有很多細小黑點,顯得過於粗糙,釉面有較多較大的黑點;

9、接老底,往往底上部不具備老底時期的特徵,老底釉面與上部釉面不太一致;

10、進窯重燒,往往氣泡增大、增多,青花暈散或胎體起泡;

11、生鏽的銅馬釘、鐵馬釘補的破瓷,要注意是否後仿;

12、瓶、罐內壁“雞爪紋”的破裂現象,可以仿得一樣,要全面審視器物是否具有真品特徵(圖6);

如何從瓷器的“顏值”來鑑定它是否屬於古陶瓷?這幾點須掌握!

仿品雞爪紋

13、老胎後加彩,多數畫面缺乏神韻,不及真品生動;釉面劃傷痕壓在畫面下,則是後加彩現象;

14、釉上彩的顏色無光澤、不肥潤,顏色上或周邊太髒,多為做舊所致(圖);

如何從瓷器的“顏值”來鑑定它是否屬於古陶瓷?這幾點須掌握!

仿品釉上彩色髒

15、瓶、罐等沙底太粗,有的在燒之前的坯體上用粗泥另塗了一層,看起來很古老,其實真品胎土並不太粗(圖8);

如何從瓷器的“顏值”來鑑定它是否屬於古陶瓷?這幾點須掌握!

仿品沙底太粗

總之,真品老氣,釉面油膩,光滑如鏡,光亮而無燥光(浮光),光澤柔和。

歡迎大家留言討論、指正。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