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食 > 正文

書店界「海底撈」,“不賣書”憑什麼月入過億?

2021-04-09由 運營研究社 發表于 美食

書店界「海底撈」,“不賣書”憑什麼月入過億?

作者:仵靜文

設計:瓜瓜

網際網路時代,不少線下實體經濟都受到了衝擊。

但是,有一家「書店」卻依舊在瘋狂增長,目前,已經擁有 1800 多家門店,還在不斷擴張中。

它在東京的門店,每月的營業額有上億日元;而且

品牌影響力非常強悍,開業一年多就被評為“全球最美的 20 家書店”。

它還可以在一座僅有 5w 人口的城市,將一家書店經營到全年進店人次達 100w。

可能很多人聽說過它,卻又不太瞭解它 —— 日本的蔦屋書店,一家堪稱「神奇」的書店。

說是書店,但上至天價書、藝術品,下至衣物、書籍,甚至啤酒、大米,

它什麼都賣,還賣的特別貴

,一雙筷子能賣到 1000 RMB:

書店界「海底撈」,“不賣書”憑什麼月入過億?

更神奇的是,它幾乎不做推廣,但卻有非常龐大地「自來水」群體,甚至成為很多文藝青年的“朝聖之地”……

接下來,我就帶大家一起走近這家神奇的書店,看看

它是怎樣在實體店舉步維艱的今天,讓使用者對它“刮目相看“的?

01 用超強使用者思維,賣生活方式

蔦屋書店創始人增田宗昭,曾這樣說過:

傳統書店的問題就是在於它在「賣書」……對顧客而言,有價值的不是作為物體的書,而是書的內容。

這麼簡單的道理,很多人卻沒有意識到,總想著把書當作商品賣掉,所以才導致書店的危機。

因此,雖然名為「蔦屋書店」,但這裡並非一個“買書的地方”,而是“一個非常有趣的文化商業空間,還能買書”。

書店界「海底撈」,“不賣書”憑什麼月入過億?

畢竟,網購能對實體經濟造成衝擊的根本原因,是因為網購比線下購物更快、更便宜。

雖然網購省錢、省時間,但是,卻因為沒有購物場景,而犧牲掉了一些「體驗」,而「體驗」正是線下店的優勢。

如果不能比網路上更快、更便宜,為什麼不換個賽道,往「更極致的體驗」上努力呢?

1)個性化運營:千店千面

蔦屋書店能不斷擴張,絕不是因為找到了一種“萬能的運營模式”,而是

做好人群定位後,結合地理位置,進行個性化運營的結果。

所以,雖然現在它已經有了 1800+ 門店,很難找到兩家完全一樣的店面。

從外觀到內部設定,蔦屋書店可以說是真正實現了「千店千面」。

比如,代官山店的

主要目標人群是中產階級的老年人

,店內就會有很多相應的配套設施:

專門給老年女性做美容的美容院,方便老人們給兒孫買禮物的環保玩具專賣店,帶寵物醫院的寵物店,方便老年人上下出租車的專門區域。

書店界「海底撈」,“不賣書”憑什麼月入過億?

而定位為「三代人的書店」的函館店裡,有專門給孩子設定的室內公園;

銀座店則主要吸引年輕人,不僅室內場景設定的非常像現代美術館,還有各種藝術裝置。

書店界「海底撈」,“不賣書”憑什麼月入過億?

同時,不同的店內的書籍類目也幾乎完全不同的。

代官山店合計藏書 15 萬冊,只有 12% 的圖書與其他書店相同;函館店則擁有全日本最豐富的兒童書籍和繪本;銀座店有整整 6 萬冊以藝術題材為中心的書……

為了開出一家新店,創始人甚至會要求新店的負責人們搬到店的附近居住,以便最好的體驗周邊使用者的需求。

這樣一來,不僅能給這家店的目標人群提供最適合、最優質的服務,使用者體驗極佳,

還自帶引流效果,可以吸引使用者去不同的店打卡。

2)細節做到極致

為了提升使用者體驗,蔦屋書店把各個細節的顆粒度,都做到了「連使用者都想不到」的級別。

① 打破常規、細節拉滿的陳列

在蔦屋書店,你完全不會有“賣場”的感覺。

大部分商品都沒有價格牌、不設定傳統收銀臺、沒有推銷類的海報,還要求店中店儘量不設店鋪招牌,不打廣告……

這一切安排,都是為了

讓使用者獲得更好的沉浸式體驗

,對商家的防備降到最低。

書店界「海底撈」,“不賣書”憑什麼月入過億?

同時,蔦屋書店的書並不是像傳統書店一樣,按照「書的屬性」分類的(比如分成教輔書、小說、雜誌等),而是按照「書的內容」做了分類,有人文、藝術、建築、汽車、料理和旅行等板塊,更方便使用者找書。

只要是同一個板塊的書籍,無論新舊、雜誌還是小說,都放置在一起,方便使用者翻閱。

書店界「海底撈」,“不賣書”憑什麼月入過億?

店內的所有書籍和大部分商品都可以免費體驗

,就算你不想買書,也可以帶著自己喜歡的書去餐廳、咖啡廳看,看完放回原位就可以了。

影音區的各類 CD 、電影都可以免費在最專業的裝置上試聽試看,甚至還提供了方便兩人同時試聽的桌椅。

這樣一來,直接

延長了使用者在店內的停留時間,為產生消費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② 擁有大量獨家書籍、電影

為了打造出差異化,吸引更多的目標使用者到店,蔦屋書店在書籍和影音上下了大功夫。

他們會

根據相應的目標人群消費習慣,收集儘量多的相應圖書和影音產

品,打造自己的獨有競爭力。

比如,在籌備代官山店的時候,為了喚起老年顧客的情懷,蔦屋書店花重金聘請專業團隊,全世界尋找尋找孤本、絕版雜誌,以及市面上早就找不到的老電影。

書店界「海底撈」,“不賣書”憑什麼月入過億?

在銀座店則擁有 6 萬冊藝術類書籍,不僅有 100 多名藝術家的研究資料,還有價值數百萬日元的獨立書籍。

甚至,蔦屋書店的母公司還收購了多家出版社,就為了復刊部分絕版、孤本書籍。

同時,蔦屋書店的服務總是比使用者“多想一步”。

比如,這裡提供影印和轉錄服務,可以把不對外出售的絕版古籍、沒有 DVD 版的老電影帶回家。

③ 「大牛」導購

甚至,為了更好的幫助使用者挑選書籍,蔦屋書店的很多一線導購,都是從選址、書籍、店面設計就開始參與的「專業選手」:

旅行類書籍的導購,是遊歷 100 多個國家,撰寫了十幾本導遊書的大牛;

料理類書籍的導購,本人就著有多本料理類書;

文學類的接待員,是日本的著名文學評論家;

美妝店店員,擁有自己的化妝品品牌……

書店界「海底撈」,“不賣書”憑什麼月入過億?

專家們所儲備的知識,讓他們能提供最專業的個性化書籍推薦;演算法的「相似推薦」邏輯與之相比,還是太過於簡單和泛化了。

3)用“配套場景”創造需求,讓貨找人

傳統的線下零售,是“人找貨”,使用者有購買需求後,再在店裡購買;

而蔦屋書店的邏輯是“貨找人”,

先透過書籍製造需求,再透過「關聯式」陳列,讓使用者為自己突然產生的消費衝動買單。

比如,知乎網友@宋冰 曾經在蔦屋書店看到這樣的場景:

健康類書架後邊就是跑步機,美容書後面就是美容商品,唱片區後面就是唱片店,在旅遊區書架後設有一個旅行櫃檯,提供個性化的旅遊計劃。

講手工啤酒的書旁邊,就放著英國精釀啤酒,英國精釀廠牌 BrewDog IPA;

在書裡看到就能馬上買,買到就可以去沙發區坐著喝。

電動牙刷旁邊設定了一個「口氣測試儀」,吹氣就能測試,數字越大、口氣越重。

賣 UMA 音箱照明兩用燈的地方,旁邊擺著一本很浪漫的書叫做「停電的夜」,讓人都開始期待停電了……

書店界「海底撈」,“不賣書”憑什麼月入過億?

圖源知乎@宋冰

發現沒?

對於蔦屋書店來說,

書不僅是用來售賣的商品,更是「製造需求」的工具,甚至可以說是一種“引流手段”。

看了這本書後,你可能會產生我想喝這種啤酒、我想用這種音箱、我想去這樣的地方等「消費衝動」。

書店界「海底撈」,“不賣書”憑什麼月入過億?

透過「配套場景」式陳列,使用者消費衝動就很容易被轉化為實際的消費行為,

客單價也會進一步提高。

我賣書,書幫我賣貨,高,實在是高……

可以說,蔦屋書店透過各種上述一系列的設定和服務,把使用者體驗做到了極致,最終將線下店的「場景優勢」放到最大。

這相當於開闢出了一條新的賽道:

不和網購比「更省錢省力」,而是要讓使用者為了這份優質體驗,心甘情願地「費錢費力」來逛。

02 精準定位目標人群,打出線上差異化

看到這裡,可能你會好奇,蔦屋書店是如何把使用者的心理摸查得如此準確的?

方法很簡單 ——

透過分析海量的使用者資料。

在日本,蔦屋書店母公司 CCC(Culture Convenience Club Company)在 2006 年釋出的 T-card ,可以說是“國民積分卡”,持有人數超過 6000w ,相當於超過一半的日本人都在用這張卡。

書店界「海底撈」,“不賣書”憑什麼月入過億?

一張積分卡,為什麼會這麼火呢?

想知道這一點,我們首先要了解 T-card 的商業模式。

T-card 其實就是一張可以跨店、跨行業使用的積分卡。

只要你在 T-card 的合作企業消費,就可以返 “ T積分”,積分在合作企業的所有店鋪通用,還可以在蔦屋書店享受租借 DVD/CD 等服務。

在積分文化深厚的日本,這張卡片的出現,

T-card 幫不僅合作企業們打通了會員積分體系,讓企業們可以相互引流,還解決了使用者「包裡一堆積分卡」的問題。

截止 2018 年 9 月,蔦屋書店已經有 94w+ 個加盟企業,日本最大的加油站、大家高頻使用的的宅急送、便利店、連鎖乾洗店及超市,甚至地方銀行和課外補習班,都可以使用 T-card。

書店界「海底撈」,“不賣書”憑什麼月入過億?

T-card 官網首頁

有了這樣的資料累計,讓蔦屋書店可以在開店之前,對某種使用者群體做出精準的畫像,並針對畫像對店面進行設計和運營。

開始運營後,它還會採用專門的資料採集系統( RFID 系統),實時記錄、儲存、分析讀者的購書情況,更好的瞭解使用者的讀書偏好,

及時調整選書方案,同時也進一步豐富自己的資料庫。

因此,蔦屋書店的盈利,只有 20% 來自圖書音像製品的銷售,其他 80% 都來自T-CARD 的業務。

03 蔦屋書店只是「招牌」,模式才是盈利點

前段時間,網上有網友爆料,成都的知名火鍋連鎖店,只顧著給總店造勢、吸引加盟,導致加盟商賺不到錢,非常痛苦:

書店界「海底撈」,“不賣書”憑什麼月入過億?

其實,讓蔦屋書店能不斷擴張的底層邏輯,和上面這家火鍋店大同小異(但更靠譜一些):

先打造一家或幾家很火的直營總店,作為「招牌」,讓大家看到這種創意的潛力;

再開放加盟,售賣開店方案和供應鏈等服務。

這種模式聽起來簡單,但要做起來,就需要海量的使用者資料支撐 ——

想在每一家店都保留絕對的使用者體驗,沒有母公司 CCC 的資料支援,是很難完成的。

畢竟, “使用者體驗”本身就是個系統工程。

想複製蔦屋書店的使用者體驗,首先你要知道很多問題:

在這裡開店,我的目標使用者主要是誰?怎樣的建築才能吸引他們?他們喜歡看什麼書?書的旁邊要擺放什麼才能提高客單價?我從能哪裡找到這些東西?

書店界「海底撈」,“不賣書”憑什麼月入過億?

透過使用者資料來回答問題,並用強大的供應鏈來解決問題,這才是蔦屋書店的核心價值。

知乎使用者@王磊 這樣評價蔦屋書店:

從 to B 的角度來說,蔦屋書店的本質上並不是一家開線下店的公司,它本質上是一家資料驅動的諮詢公司。

04 結語

雖然說蔦屋書店的模式我們很難複製,但是這個

品牌發展的底層邏輯,卻是很值得當下的新零售行業借鑑的:

選擇不同的賽道,進行差異化發展;透過使用者資料分析,提供最細顆粒度的消費體驗。

除了商業模式,蔦屋書店的「以使用者為中心」的品牌哲學,也很能在網際網路流量越來越貴但當下,給我們很多啟發:

在品牌進入發展逆境時,

不要只從“為什麼發展的不順利、為什麼掙不到錢”思考,而是

要用“我還能為使用者做得更好嗎”來拷問自己,才能找到根本突破口。

正如蔦屋書店創始人增田宗昭所說:

店鋪是為顧客而存在的,賺錢只是結果……我們要做別人(亞馬遜)做不到的事!

參考資料:

《蔦屋書店,火爆僅僅是因為顏值嗎?》-劉潤

《蔦屋書店:賣的不只是書,更是生活方式》- 汪立亭 李宏科 史嶽

知乎 -《哪些盈利模式令你拍案叫絕?》@王磊的回答

《日本鳶屋書店創始人增田宗昭談實體零售:做亞馬遜做不到的事》-華麗志

《蔦屋經營哲學:蔦屋書店創始人增田宗昭只對員工傳授的商業思考和工作心法》-增田宗昭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