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食 > 正文

“北宋食羊,南宋食魚”,北宋人為什麼對羊肉那麼痴迷?

2022-06-23由 娛樂小走 發表于 美食

北宋有啥好吃的,排在首位的當然是羊肉啦!

上至王侯公卿,下至販夫走卒,人人都喜歡羊肉。

東京人吃羊肉的風氣之盛,以至於後世認為北宋肉食以羊肉為主!

孟元老在回憶北宋汴梁東京城往昔繁華的作品《東京夢華錄》中,就提到了東京大小食店,必有羊肉的各種吃法。

比如,白肉、軟羊、入爐羊、罨生軟羊面等。而其中起源於漢魏時期的羊羔酒,在宋朝風靡一時,到了元代,暢銷海外。

東京城宣德樓前省府街南,有一家網紅店,店名“遇仙”,他們家的羊羔酒八十一文可以買一角。

“北宋食羊,南宋食魚”,北宋人為什麼對羊肉那麼痴迷?

這個價格貴不貴呢?

我們來算一下。

熙寧七年時,北宋米價150文一斗,一斗為十升,換算一下,也就是五升米的價格就可以買到四升的酒。

而當時糧食釀的酒每升五十文,一角酒合200文,羊羔酒更便宜呢。

那麼,北宋的羊羔酒是怎麼做的呢?

取糯米一石,浸於七斤肥羊肉,十四兩曲,一斤杏仁,與羊肉同湯煮爛,去苦水,留七鬥淨汁,與糯米飯浸泡,再加一兩木香,存十日後食。

這個價格,普通東京人民也消費得起,在宋代也並非上層階級的特權。在宋代 ,羊肉的價格並不高昂。

東京的天剛亮。羊肉作坊就開張了,還有人擔車販賣,往來道路,絡繹不絕。

“北宋食羊,南宋食魚”,北宋人為什麼對羊肉那麼痴迷?

北宋當局為了保證羊肉供應,甚至在開封專門成立了牛羊司,經營者達千餘人。這個部門專門負責牧羊業,到宋真宗時,牛羊司的圈裡已經有3萬多頭羊的存量了。

但是,這個供應量仍產不足需。為此,朝廷在南北各地先後開闢大片牧場。兩浙之地,牧羊成風,一些老百姓家裡飼養量達到數百之多。

羊本來就是祭品,到了宋代更是取牛而代之,成為太宰之首,可見羊在兩宋地位之高。

那麼北宋人為什麼這麼喜歡吃羊肉呢?

他們認為“人參補氣,羊肉補形”。

在當時還流傳著這樣的一句話“蘇文熟,吃羊肉,蘇文生,吃菜羹。”

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蘇便是大名鼎鼎的蘇東坡,宋代文人以他為偶像。如果蘇東坡新文章寫得好,那麼今天就吃羊肉,如果寫得不那麼熟稔,那麼繼續吃菜梗好了。

羊肉,在宋人眼中就是吃大餐呢。

在宋代,赫赫貴族與市井賤民的界限不似前代那麼涇渭分明,羊肉的消費群體中,既有上層統治者,也包括下層勞動人民。

“北宋食羊,南宋食魚”,北宋人為什麼對羊肉那麼痴迷?

民間消費群體的龐大,激活了市井羊肉販售,從攤點到商鋪,從生肉到熟食,無一不備。

東京的街頭巷尾,凡各酒寮食肆,店不分大小,價不拘貴賤,都不乏羊肉供應。

有頭羹、石髓羹、白肉、胡餅、軟羊、大小骨角、炙犒腰子、石肚羹、入爐羊、罨生軟羊面等等。。。。

整個東京的市場裡都溢滿了羊肉的香氣,可見東京人民是多麼喜愛羊肉啊。

北宋為什麼嗜羊成風?

這應該是一個循序漸進發展的過程。

相容幷包的唐代流行胡食,大家都喜歡吃來國外食物,而當時的胡食都取材自羶氣十足的羊肉,上層社會特別喜歡巨胡餅、古樓子,其實就是在一斤半生不熟的羊肉中間裹上椒豉和酥油。

這種流行的風尚,經過了唐代的發酵,到了宋代,在經濟迅速發展的背景下,商品經濟的發達,刺激了消費,而羊肉相比較要作為主要生產工具的牛、要更加經濟實惠,且好烹飪。

它的口感,符合宋人的飲食趣尚,再加上炒制烹飪法的出現,更使得其口感脆滑甘爽,自然便受到了宋人的十分喜愛。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