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食 > 正文

“三不”原則堅守質量 一顆匠心做好豆腐—訪山東惠民縣東方豆製品 杜美收

2022-06-11由 膠原產業 發表于 美食

原標題:“三不”原則堅守質量 一顆匠心做好豆腐

——訪山東惠民縣東方豆製品董事長杜美收

夢想是初心,成就離不開執著。為延續杜家橋豆腐皮傳統制作工藝,山東省濱州市的惠民縣東方豆製品有限公司董事長杜美收退役歸來後,深入挖掘惠民縣特色豆製品產業,進一步帶動當地經濟發展,促進農民脫貧致富,一步一個腳印,用實幹托起夢想。

保持初心

傳承技藝

作為惠民縣清河鎮杜家橋村的後代,杜美收從小跟著父母一起製作售賣豆腐皮,20世紀90年代以後,中國經濟飛速發展,豆腐皮行業因利潤較低,致使很多人選擇其他行業,豆腐皮銷量一路下滑。惠民縣特產杜家橋豆腐皮傳統制作工藝一度面臨失傳的境地,為響應國家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號召,也為將杜家橋製作豆腐皮的傳統工藝流傳下去,2011年,杜美收在家庭式作坊生產的基礎上,成立了山東惠民縣東方豆製品有限公司,專門從事豆製品生產,並獲得“杜橋”獨立註冊商標使用權,延續了老品牌。“目前,公司高薪聘請的老師傅也在不斷地帶徒弟,確保這門手藝能夠長久流傳。”杜美收說。

“三不”原則堅守質量 一顆匠心做好豆腐—訪山東惠民縣東方豆製品 杜美收

惠民縣東方豆製品有限公司董事長杜美收

“杜橋”豆腐皮精選優質大豆,採用純淨黃河水,經選豆、浸泡、磨漿、煮漿、點滷、潑制、壓榨、揭皮、入味(調製)、攤涼等10幾道傳統手工工序精製而成。現如今,“杜橋”品牌依託百年傳統工藝,結合現代科學研發技術,使豆腐皮的保鮮保質期限達到120天,在打破“現做現吃”傳統觀念的同時,保持了“現做現吃”的傳統美味。同時,公司還推出了以豆製品為主角的特色豆腐宴,真正將小豆腐皮發展成了美食大產業。“杜橋牌”手工豆腐皮製作技藝也先後被評為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濱州名小吃及“到山東最想品嚐的100種特色美食之一”等稱號。

堅守品質

創新研發

為保證產品質量,杜美收提出不合格的原料不進廠、不合格的半成品不流入下道工序、不合格的產品不出廠這“三不”原則,告誡員工要牢牢守住質量命脈。

除了生產豆腐皮,近年來,公司全面貫徹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為重點,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為主線,產業融合發展為路徑,採取“公司+合作社+基地+村莊+農戶”的發展模式,逐步形成了集土地流轉、大豆種植、收購儲存、大豆深加工、生產飼料、畜牧養殖、冷鏈物流、有機肥、大豆種植於一體的農牧迴圈經濟產業鏈條,真正實現了從田間地頭到百姓餐桌的一條龍式融合發展,並助推現代種植業、養殖業、加工業等多種產業的深度融合,進一步打造清河大豆種植特色鎮。

公司透過與山東省農科院對接,獲得了大豆良種供應和大豆生產過程中的技術指導,目前已流轉土地2000餘畝,託管大豆種植面積5000餘畝,形成了種、產、銷一條龍的產業鏈模式。其生產的鮮豆腐、凍豆腐、五香豆乾、原味豆皮、黑豆皮、豆泡等6大系列20餘種產品深受消費者喜愛。

帶動增收

致富鄉親

公司對託管土地的大豆種植戶以高於市場價的價格進行收購,保證了大豆種植戶的經濟效益。相對於種植玉米,種植大豆省時省力且投入少產出高,易管理,每畝較以往多增收200餘元,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種植大豆的積極性,現已帶動周邊種植大豆農戶1500餘戶,農民人均年增收2000餘元。

與此同時,公司積極吸納周邊村莊百餘名貧困人員就業,每人每年增收3萬餘元,幫助其實現了脫貧。杜美收還先後出資8萬元救助失學兒童,協調公司安置15名退伍軍人就業,並透過帶動就業和錢物救助,幫助10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脫貧。

“孫子故里”惠民縣悠久的歷史文化、清河鎮百年傳承的手工工藝,使“杜橋”品牌逐漸深入人心,公司的各種豆製品也成為家庭餐桌的必備菜品。

談到未來規劃時,杜美收坦言,公司將積極探索創新鄉村振興新模式,不斷壯大企業規模,讓更多的農民參與到生產中來,使企業、村莊與農戶成為融合發展的利益共同體,真正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同時,公司還將聯合政府及合作社,做大做強大豆種植業、加工業。“希望公司在未來能實現‘大豆有東方’的奮鬥目標。”杜美收表示。

(記者 劉汝欣)

“三不”原則堅守質量 一顆匠心做好豆腐—訪山東惠民縣東方豆製品 杜美收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