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食 > 正文

臺灣人,像傳銷一樣做美食

2022-06-04由 九行 發表于 美食

臺灣人,像傳銷一樣做美食

臺灣人,像傳銷一樣做美食

沒有珍珠奶茶撼不動的地兒,沒有一杯珍珠奶茶撩不到的妹。

臺灣人,像傳銷一樣做美食

奶茶能把希拉里撼動/getty

這句話一點也不誇張。

在珍珠奶茶勢力面前,有太多打臉現場。

平時吃顆蘋果都要用App估算一下卡路里的姑娘們,還是沒法抵擋奶茶的投餵。

都說日本人從來沒有向垃圾分類低過頭,怎麼這回迷上珍珠奶茶之後,日本人就徹底“放飛自我”了?

臺灣人,像傳銷一樣做美食

日本富士電視臺的節目,拍到街邊這樣的場景

珍珠奶茶的“野心”還開到了羅浮宮,臺灣珍珠奶茶甚至成了繼星巴克、麥當勞之後,第三個進駐羅浮宮的餐飲品牌。

臺灣人,像傳銷一樣做美食

攻陷羅浮宮蒙娜麗莎的珍珠奶茶/圖:fortuneinsight

能攻陷世界的,豈止臺灣珍珠奶茶。

最近老藝術家在看韓國電影《寄生蟲》的時候,就發現其中有一段就說到了

臺灣“大王卡斯特拉”,就是曾經在韓國紅極一時,開到400多家分點的古早味蛋糕。

臺灣人,像傳銷一樣做美食

韓國電影《寄生蟲》裡爸爸以前就是從業古早味蛋糕的/電影截圖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這種感覺——

“臺灣味”正在慢慢征服這個世界。

走在大街上隨處可見芒果刨冰、燒仙草、雞排……

像“傳銷”一樣種草在全世界各個角落。

就算你迴避得了,但你知道身邊的十個人裡,就有不少於五個人受過或者正在受著奶茶的“荼毒”。

難道你不好奇,“臺灣味”究竟有什麼樣的魔力?

臺灣美食,打不死的“哥斯拉”

當我們在三翻四次喊著要戒奶茶的時候,日本人吸奶茶嗦珍珠嗦得可歡了。

臺灣人,像傳銷一樣做美食

臺灣電視節目到日本東京探訪

尤其是東京,現在已經擴散到300間以上

,也就是說,你在大街上看到凡有排長隊的,十家有五家都是奶茶店。他們願意為了一杯奶茶,等上連續五個小時。

不少網友苦笑吐槽:

要等5個小時還不如飛去臺灣。

臺灣人,像傳銷一樣做美食

排隊很壯觀/圖片來源於推特

有一檔日本綜藝節目,就是兩位日本女大學生花了

一年半的時間尋訪了1000間奶茶店,花了70到80萬日元品嚐所有的奶茶。

臺灣人,像傳銷一樣做美食

珍珠奶茶是日本綜藝節目的寵兒,你看他們還會無聊到對比珍珠大小

別以為“珍奶熱”怎麼現在才吹到日本,其實早在上世紀90年代初,珍珠奶茶就曾經一度風靡日本。當時日本剛剛迎來甜點狂潮,人氣甜品特別多,加上椰果、鮮奶凍、烤布蕾等等的競爭,珍珠奶茶很快就被更新換代了。

到2008年臺灣珍珠奶茶又一次登陸日本時,又遇上高品質的咖啡熱潮衝擊,珍珠奶茶又很快沒落。

而等到這一次,也就是第三次席捲日本時,可謂是大規模病毒式入侵,

日本人再也沒法抵擋珍珠奶茶的甜毒,又一次遭到甜蜜陷阱。

臺灣人,像傳銷一樣做美食

也許臺灣人最懂怎麼製造讓世界為之發燒的美食病毒。

韓國電影《寄生蟲》裡說到的古早味蛋糕又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也就大概兩三年前,來自臺灣淡水的古早味蛋糕,

不到半年時間的速度,就有超過10個不同韓國加盟品牌出現,400個獨立店家蔓延開來。

臺灣人,像傳銷一樣做美食

臺灣電視節目報道過韓國被臺灣味淪陷/YouTube截圖

當時韓國甜點市場匱乏,古早味蛋糕這種病毒式的擴散,一度快要取代珍珠奶茶的“臺灣之光”地位。

這種主打純天然無人工新增的酥軟的甜點,

一大塊一大塊地賣,還用紙盒裝著,以傳統原汁原味地方式一下擊中了韓國人的心。

臺灣人,像傳銷一樣做美食

臺灣古早味蛋糕/marketersgo

但這股古早味蛋糕的風潮燒得快,退得也快。當時韓國爆發了禽流感病毒,導致雞蛋價格上漲,古早味蛋糕的製作成本飆升到了3到4倍。

另外在韓國的一檔節目裡,

韓國媒體曝光了一家連鎖古早味蛋糕店的食用油用量,蛋液不衛生等等。

當然後續臺灣媒體解釋稱,是因為韓國加盟連鎖,店家宣傳時過分標榜蛋糕沒使用食用油,都是純天然用料。

臺灣人,像傳銷一樣做美食

看著鬆軟的古早味蛋糕/臺灣節目截圖

這種種因素導致整個古早味蛋糕在韓國的市場銷量大跌,

導致韓國從業和加盟者損失慘重,店鋪一家家關門倒閉。

這種“暴起暴跌”的現象,在臺灣早就見怪不怪了。最早是在1990年代末,臺灣引入葡式蛋撻那會兒,曾經在社會引爆了一陣熱潮,

短期內轟動一時又因為原物料供不應求,雞蛋價格飆漲,沒法負荷成本而紛紛倒店。

臺灣人,像傳銷一樣做美食

臺灣一窩蜂嫌棄的蛋撻熱/圖 bomb01

這種現象也因此有了專業名字“蛋撻效應”用來形容。

前有葡式蛋撻,後有雷神巧克力,臺灣曾經在2013年引爆了一波“瘋雷神”的熱潮,又是一陣風潮湧起又退去。

臺灣人,像傳銷一樣做美食

雷神巧克力曾經也叱吒風雲/新聞截圖

最近風靡全球的還有臺灣傳統街頭小吃「刈包」(Gua bao),

最早在紐約街頭出現,最新成功的典範發生在英國倫敦。

這種源自福州,而後又廣泛流行於福建、臺灣的傳統小吃,將澎湃的滷五花肉、酸菜、花生粉和香菜夾在蛤蜊形狀的蓬鬆蒸包中間,

以酷似中式漢堡的外形,在被漢堡征服的歐美界佔據一席之地。

臺灣人,像傳銷一樣做美食

刈包正在歐美流行/CNN

在這樣一個網紅美食品種瞬息萬變的時代,

雖然一窩蜂起,又一窩蜂倒下,但臺灣美食總有一種春風吹又生之勢,在世界各地又種下了一顆又一顆網紅種子。

你永遠想不到,街角那家蛋糕店無端端什麼時候又打出了什麼

“臺灣製造”“臺灣古早味”

的招牌,讓食客不由自主就能簇擁而上。

臺灣人,像傳銷一樣做美食

臺灣士林夜市旺景/nytimes

有一種小清新叫Q彈,天性沒法抵擋

老藝術家自認是有較強的自制力。可當我有一次在公交車,看到一個女生手拿著一杯珍珠奶茶,倚靠在車門向窗外看去等到快要喝完,

嗦了一口將杯底裡的珍珠都吸溜到了嘴裡嚼著,神情裡寫滿了“少女感”。

是的,我下車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排隊買了一杯珍珠奶茶。

打臉就是一溜煙的事情。

臺灣人,像傳銷一樣做美食

奶茶自選,我只要珍珠/nytimes

上世紀80年代,說不清是臺灣春水堂還是翰林茶館的無心插柳,就首創了這樣的魔力。中西混搭的英式奶茶最先在香港發酵,他們不過結合了臺灣的傳統粉圓,卻意外從泡沫紅茶變身今天攻佔全球的“臺灣珍珠奶茶”。

臺灣人,像傳銷一樣做美食

現在第三波流行日本的是春水堂的珍奶/chinatimes

因此臺灣珍珠奶茶的精髓,其實多半都是因為臺灣味濃厚的熟粉圓,也就是現在常說的“珍珠”。木薯粉是製作“珍珠”的主要原料。

2019年上半年日本木薯粉的進口量為4471噸,約為2018年同期的4.3倍。

相比起我們,日本人似乎更在乎“珍珠”,

他們難以理解我們為什麼“喝珍珠奶茶不要珍珠”,還將珍珠的作用發揮到了極致。

臺灣人,像傳銷一樣做美食

日本超市熱賣的幹珍珠/ameba。jp

日本對珍珠是真愛,你會看到珍珠在日本的各種活用:

珍珠蓋飯、珍珠拉麵、珍珠三明治、珍珠壽司、珍珠啤酒,甚至是珍珠浴……

臺灣人,像傳銷一樣做美食

萬物都可以珍珠化的日本美食

老藝術家覺得,

珍珠奶茶能火遍全球,其中一大半的靈魂來源於珍珠。

它具備成為網紅的顏值要求:

夠可愛、非常Q彈。

真正懂得奶茶的人,

知道一杯珍珠奶茶的好壞,就在於珍珠有多Q。

臺灣人,像傳銷一樣做美食

你在臺灣甜食和非甜食中,都能找到這種Q彈的口感。比如麻薯、麵條、珍珠、魚丸等某種帶著澱粉的食物,只要有嚼勁,都是特別Q的。

Q這種口感之於臺灣人,就等於“卡哇伊”之於日本人,“彈牙”之於廣東人。

臺灣人,像傳銷一樣做美食

QQ涼圓絕不是你以為的那種QQ/nytimes

這種Q彈可愛的氣質,就是臺灣味獨有的象徵。這種“奇異”“滑溜”“軟萌”的口感,是非常有魔性的。

我們的天性,是沒法阻擋這種軟萌的氣質。

臺灣人,像傳銷一樣做美食

尤其是年輕一代,臺灣珍珠奶茶的出現,代表著區分祖輩們一個茶壺配幾個茶杯的傳統形式了。

一人一杯珍奶,就這樣成了時下流行最前沿的衝鋒槍。

如今被珍珠奶茶佔據半壁江山的日本人,最in的就是買一杯奶茶。日本電視節目的主持人走在街邊採訪一個東大新生,問他的夢想是什麼,

學霸隨口回答:

如果可以,我想喝杯奶茶。

當我們在談論珍珠奶茶的時候,無論在調侃糖分高還是社畜靠奶茶續命,或者是咖啡鄙視奶茶黨的梗,其實都是在傳遞“我們還年輕”“我們正在趕潮流”這樣的訊號。

臺灣人,像傳銷一樣做美食

珍珠掀起的話題,能聊上的都是一幫年輕人/日本綜藝節目截圖

流行食品網址TabeLog評論道,

正好因為珍珠奶茶杯大吸管大,不太受年長一輩的受落,反而成功讓年輕人“守住了自己的聖域”。

一杯奶茶好說話,還能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

尤其是日本這種,傾向於不為別人帶來麻煩和顯得不合群,這種來自朋輩的壓力相較於其他國家更加嚴重。

所以

喝珍珠奶茶,吃古早味蛋糕已經成了現代年輕人的社交需求,

就算你是社恐,也可以選擇外賣奶茶和蛋糕。

如果你喜歡多人聚會,那更好了,有位置有空調有wifi,小清新的奶茶店就是最好的聚會場所。在奶茶店拍照吹水聊天,再將最新飲用奶茶的自拍照發到社交網站上,

我們的友誼就是從一起點珍珠奶茶開始的。

臺灣人,像傳銷一樣做美食

古早味,最要命的軟肋

記得曾經聽一個臺灣的朋友說:珍珠奶茶的珍珠都是機器工業製造的。

如果你試過真正手工製作的粉圓,你會知道為什麼臺灣人會對粉圓會有這種執念。

其實她說的臺灣味道,是一種叫古早味的東西。

這種古早味,就是臺灣美食最能打動人的核心,也就是

為什麼珍珠奶茶、古早味蛋糕、各種黑糖美食以及現在流行於歐美的刈包,能瞬間一炮而火的制勝法寶。

臺灣人,像傳銷一樣做美食

珍珠奶茶其實也是來源於臺灣粉圓糖水的古早味/nytimes

至於究竟什麼是古早味?其實範圍不僅僅侷限在美食,比如

古早味的店鋪、古早味的房子等等,這個詞在福建閩南一帶,以及臺灣地區用得比較多。

臺灣人,像傳銷一樣做美食

古早味也可以是臺灣這麼一家棉衣店/unsplash

能稱得上古早的東西,那一定是有年代感的,值得被人懷念的古味,

尤其是在早期的臺灣美食,由於化工食品不發達,料理做法單純以手工為主,

臺灣味更容易被看成是古早味的美食。

臺灣人,像傳銷一樣做美食

走在臺灣老街上,古早味還是很濃厚的/unsplash

而當時的古早手工製作的粉圓,不像現在這種機器製作的珍珠那樣,古早粉圓是淺褐色的,透明到底,嚼起來不像現在那樣Q彈帶勁,卻是一種軟Q綿密的口感。

臺灣人,像傳銷一樣做美食

臺灣美食節目喜歡用古早味來形容傳統美食

別看珍珠奶茶、黑糖蛋糕這類高效率、低成本、低門檻、精準計算的全球化連鎖網紅美食,骨子裡還是因為披上了泛黃時光濾鏡,

寄託的是我們對於臺灣古早味的情感需求。

臺灣人,像傳銷一樣做美食

臺灣阿嫲開的古早味小賣部,會讓人覺得心生美好/unsplash

說白了還是一種懷舊的情結。

老一輩的臺灣人,小時候在冰室裡吃的地瓜粉粿,就是泡在各式糖水裡,那就是珍珠奶茶的前身。而被奶茶“荼毒”的千禧一代,早就泡在臺灣珍珠奶茶里長大。

就算你現在多鄙視喝奶茶的小孩,你也承認自己曾經也是這麼過來的,

你的青春碎片裡,也有奶茶的那一份額。

臺灣人,像傳銷一樣做美食

臺灣青春偶像劇,少不了奶茶的身影

老藝術家記得最早喝到臺灣珍珠奶茶那會兒,還是在青春時期,看著臺灣偶像劇,聽著周杰倫的歌,當時覺得能買到一杯十塊錢左右的奶茶,已經是非常滿足的事情。

滑溜溜的珍珠和濃郁的茶香,到現在味蕾都有印象。

臺灣的女生,在我們的想像裡,

多少都蒙上了一股劉若英似的奶茶香,甜美香醇,又帶著點清新溫暖的氣質。

臺灣人,像傳銷一樣做美食

劉若英被稱為“奶茶”,大概也因為身上有股奶茶的氣質

臺灣珍珠奶茶在國內的興起,帶著臺灣偶像劇和流行歌的粉紅濾鏡應運而生。

更重要的是對於舊時光的青春眷戀,誰不懷念那個簡簡單單就能買到好心情的自己?

臺灣人,像傳銷一樣做美食

喝奶茶有種臺灣女高中生的既視感

這種來源於古早味帶的小確幸瀰漫在現代人的身上。

當無力改變煩悶的現狀,一杯奶茶就是平民大眾的解藥,一時半會能緩解那份無奈的心情,至少能買到短暫的歲月靜好。

我那個臺灣的朋友,在美國當交換生的時候,最懷念的飲料居然是一杯珍珠奶茶——

“雖然一杯要價3美元還得加稅,我還是忍痛買了一杯”。

她也沒想到,曾經一臉鄙視的奶茶,對美國人來說,不過是繼風水和靜坐冥想風潮之後,新近崛起的東方思潮。

但對她來說,已經成為連線她與臺灣故土的古早味和人情味的味蕾記憶。

珍珠奶茶早就不是簡單的一杯快茶飲,老藝術家賭個五毛,

就算這股“珍奶熱”很快退去,下一次,珍珠奶茶又會換一種面目佔領這個世界。

臺灣人,像傳銷一樣做美食

深諳軟實力的臺灣人,不是懂傳銷手段,而是用古早味,在挑逗人的軟肋。

這是最要命的,喝著一杯奶茶,就相當於

賺了一張的青春入場券。

臺灣人,像傳銷一樣做美食

南京街頭喝奶茶的年輕女生/圖蟲創意

要不然想想,

你瞧不起奶茶的樣子,跟一臉嫌棄回望著會拍大頭貼和寫同學錄的你,是不是一模一樣的?

說到這老藝術家都飢渴,想起都週五了,趕緊下班買杯奶茶去。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