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食 > 正文

人間最美的風味,莫過海洋與陸地的一再交手和彼此造就

2022-02-07由 食味藝文志 發表于 美食

人間最美的風味,莫過海洋與陸地的一再交手和彼此造就

撰文 | 魏水華

頭圖 | 風味人間3·大海小鮮

《風味人間3·大海小鮮》收官了。

毫不意外地,它再次蟬聯騰訊紀錄片-美食分類榜單桂冠。

以海鮮為主題的這一季《風味人間》,從食材和味道本身出發,相比涉獵範圍更廣的《風味人間》第一季、第二季,可謂另闢蹊徑。

在美食紀錄片高度內卷的今天,食物好吃,鏡頭炫酷、文采斐然,已經在很大程度上成為各大IP的標配,並非《風味人間3》獨享。

但《風味人間3》憑什麼能脫穎而出,成為2022的開年大餐?

是的,除了“就吃論吃”之外,《風味人間3》中隱藏著更多的風味核心。

人間最美的風味,莫過海洋與陸地的一再交手和彼此造就

No.1

吳全勝在海南儋州的白馬井漁港,經營著一家乾貨作坊。每天冬天,紅魚上市的季節,他收購鮮紅魚,醃製紅魚乾。

人間最美的風味,莫過海洋與陸地的一再交手和彼此造就

和大部分海鮮乾貨一樣,紅魚乾的製作需要粗中有細的功夫:利斧劈斬、快刀打花、重鹽曝醃、清水洗滌、陽光慢曬。因為刀工了得,江湖人稱吳全勝為“吳三刀”。

市井家常的紅魚煲仔飯、登堂入室的香煎紅魚乾、膾炙人口的紅魚乾蒸肉餅,無不來自遙遠的海洋和充滿創造力的漁民。

人間最美的風味,莫過海洋與陸地的一再交手和彼此造就

生活在福建寧德沙江村的阿贇,畢業後回鄉子承父業種海帶。接班才四年,他還沒掌握了製備海帶的“核心技術”——海上種植,五個月後懸掛晾曬,看似平凡簡單,卻有不為人道的經驗要求。

人間最美的風味,莫過海洋與陸地的一再交手和彼此造就

作為中國人最喜愛,也是普及率最廣的海產品之一,海帶的應用面無比廣闊,從山地丘陵、到澤國水鄉、再到沿海漁村,幾乎所有地區的烹飪裡,海帶似乎都有一席之地。但歸根結底,它依然是海洋的饋贈和漁民勞作的產物。

人間最美的風味,莫過海洋與陸地的一再交手和彼此造就

承前啟後的阿贇,繼承父親的事業,也撫養著兩個從小生長在海邊的孩子、以海帶培養著他們的味蕾。

人間最美的風味,莫過海洋與陸地的一再交手和彼此造就

在這個以農耕作為文明起源的國家裡,水軟風清的宜耕之地,一直是文明、教化、宜居的象徵。耕讀傳家、耕雲播雨、精耕細作、躬耕樂道……幾乎所有帶有“耕字”的成語,都帶有明確的場景性和強烈的褒義色彩。

相反,到了山民與海民,則被簡單概括為“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人們的潛意識裡,大海一直帶有邊疆、矇昧、荒涼和粗放的印記。這是來自歷史的偏見,也是中國海洋文化長期不被重視的表現。

人間最美的風味,莫過海洋與陸地的一再交手和彼此造就

但事實上,中國有著長達3。2萬公里的海岸線和數千萬依賴海洋為生的海民。大海賜予了他們賴以維生的食物,也賦予了他們獨特的世界觀和處事法。

錢穆先生說,中國並不是單一農耕國家,而是農耕和遊牧漁獵二元文明的結合體。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不僅大陸上具備農耕與遊牧漁獵的文化形態,海洋也一樣有。

人間最美的風味,莫過海洋與陸地的一再交手和彼此造就

海洋裡,能種植海帶、紫菜,養殖小海鮮,也能出海捕獵生猛海鮮。這些不同的謀生業態,塑造了各具特色、自然生長的,與大陸文明殊途同歸的另一種文明形態。

從吳全勝、到阿贇,到夢想成為地理學家的福建平潭孩子林本本,再到吉林延邊辭職經營漁場的女碩士母立平,《風味人間3》中出現的這些陌生又熟悉的面孔,事實上,代表了中國人一個重要的聚落:海民。

《風味人間3》,或許讓中國海民的飲食第一次聚焦在鎂光燈下,又或許開創了中國紀錄片行業關注本土海洋文明的先河。

人間最美的風味,莫過海洋與陸地的一再交手和彼此造就

No.2

中國古人怎麼看海鮮?

文人筆記《閩產異錄》,為水產做了排序““一湖、二河、三溪、四海、五塘”:很顯然,湖蟹、長江刀和黃河鯉,才是中國古人餐桌上的政治正確。海產僅略勝於水面狹小且不流動的塘產,恐怕在全世界擁有海岸線的國家裡,這是最低的評價了。

人間最美的風味,莫過海洋與陸地的一再交手和彼此造就

故宮博物院至今儲存著康熙年間的《海錯圖》,作為皇家生物圖譜,它代表了當時人們對於海產相當程度的認知,但以今天科學的標準來看,這份圖譜最多隻能算是漫畫;與之同時代李漁的《閒情偶記·飲饌部》則是在魚、蝦、鱉、蟹後近附帶了一條“零星水族”。

人間最美的風味,莫過海洋與陸地的一再交手和彼此造就

一直到十八世紀《隨園食單》成書的年代,袁枚才將海鮮單列一章。但在開篇,袁老饕就不情不願地說:

“古八珍並無海鮮之說。今世俗尚之,不得不吾從眾。”

袁枚所謂的“世俗”,指的就是他一生遊歷生活的浙閩沿海地區——也是中國海洋文化最活躍的地區之一。

人間最美的風味,莫過海洋與陸地的一再交手和彼此造就

將一種文明形態視為下里巴人,它來自於中國古代掌握輿論話語權計程車大夫們的認知,更來自於內陸農耕文化對海洋的偏見。

但在《風味人間3》裡,我們能看到各種各樣聞所未聞的海鮮:遼東灣的石蟹,因為腹部和鰲足邊緣呈紅色,民間稱之為“赤甲紅”。它生醃彈潤、清蒸肥美,相比其他海蟹,在甜度上更勝一籌,這是蟹肉中甘氨酸所起的味覺作用。

人間最美的風味,莫過海洋與陸地的一再交手和彼此造就

杭州灣的蟛蜞,也叫相手蟹、螃元蟹,只有拇指大小,看上去無肉可食。但浙東漁民們喜歡用鹽和花雕酒醉漬這種螃蟹。因為個頭小,只需要短暫料理,便能獲得驚人的鮮味,佐飯一流。

人間最美的風味,莫過海洋與陸地的一再交手和彼此造就

小青龍,學名應該是“波紋龍蝦”,它在淺海區度過幼年,長大後到更深的水域生活。今天,改傳統漁獵為養殖的疍家人,在波紋龍蝦的幼年時期將它們抓起豢養,到蝦肉肥美的時候,可以用來汆椰子雞、可以用來配豆腐羹、也可以白灼直接啃來吃。

人間最美的風味,莫過海洋與陸地的一再交手和彼此造就

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風味人間3》裡出現的這些,在傳統文化裡似曾相識、或者聞所未聞的海鮮,點燃了觀眾們獵奇欲強盛的味蕾,也用生物、化學、地理所構成的完整的現代知識體系,補完了中華美食譜系裡,曾經生疏陌路的那一頁。

人間最美的風味,莫過海洋與陸地的一再交手和彼此造就

從某種程度上講,關注海洋話題的《風味人間3》,在今天這個特殊的年代裡誕生,不是偶然,而是必然——它彰顯了中國人審視海洋、發現世界的觀念迭代;也寓意了這個上升期的民族,正重新塑造外向、包容、求同存異、和而不同的大國風範。

人間最美的風味,莫過海洋與陸地的一再交手和彼此造就

No

.

3 叄

《風味人間3》裡出現的多姿多彩的海鮮烹飪方法,是最值得一提的部分。

產自海南儋州的紅魚,直接清蒸固然好,但醃製曬乾後的紅魚乾,卻充滿了另一種鮮甜的溫香。這與青島人制作的鮁魚曬甜,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人間最美的風味,莫過海洋與陸地的一再交手和彼此造就

片中把這種以鹽、陽光、風所催熟的,緩慢打碎蛋白質,製造氨基酸的過程,稱為“另一種形式的烹飪”,它打破了傳統觀念裡的海鮮唯新鮮論,而是以中國海民因地制宜的食材處理方式,和不拘一格的食材儲存技術,描述了中國海民眼中,海鮮的真實面貌。

這是對中國海民生活實事求是的還原,也是對中國海洋文化的打碎再剖析。

人間最美的風味,莫過海洋與陸地的一再交手和彼此造就

與之相對的耗兒魚,是另一個更極端的例子:這種學名綠鰭馬面魨的海魚,由於頭大身體小,可食用價值不高,在沿海地區曾經是滯銷貨。

但隨著冷鏈技術的進步,大量馬面魨被切掉頭、剝掉皮、凍成硬疙瘩,運送到離海洋遙遠的四川盆地。在寬油急火和各種香料的加持下,海腥味沒有了,而魚肉細膩、緊緻、無刺、久煮不散的優點則被放大,無論火鍋、乾鍋、泡椒、仔姜、水煮,馬面魨都呈現出地道的川菜風情。

人間最美的風味,莫過海洋與陸地的一再交手和彼此造就

由於被切頭剝皮的魚長得像尖嘴的耗子,川渝人還為它起了個很接地氣的名字:“耗兒魚”,從內容到稱呼,徹底完成了這種食材的本土化改造。

跋山涉水的耗兒魚,是技術進步的縮影,更是文化邊界拓展,海洋文明與陸地越來越接近的例證。

人間最美的風味,莫過海洋與陸地的一再交手和彼此造就

與之類似的例子,在《風味人間3》裡還有很多,比如海帶裡裹入蝦泥,烹熟後切成漂亮的蝦膠海帶卷;柔嫩的黃魚肉,被包在豆腐皮裡,寬油炸到金黃;鮮美的海腸子,煮熟後與香椿一起涼拌……

這些海鮮,都或多或少地與農耕文明最具標誌性的食材,比如植物嫩芽、豆製品、豬肉和淡水水產相遇,構建出海陸交錯、滋味層次豐富的餐桌之美。

人間最美的風味,莫過海洋與陸地的一再交手和彼此造就

《風味人間3》不厭其煩地描述這些精緻的烹飪,用意很明顯:它們從餐桌的角度,證明了農耕文明與海洋文明並非不可調和,在今天的人類學語境下,二者甚至可以成為互相提升、互相成就的發動機。

如許倬雲先生所說,中國人從來沒有錯過大航海時代,我們的海民曾經勇敢地下南洋拓殖,去世界各地謀生,在影響今天全球格局的人裡,華人是一支絕不能忽視的力量。由中國彎曲海岸線構成的“弓形文化帶”,更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

人間最美的風味,莫過海洋與陸地的一再交手和彼此造就

-END-

“人與命運唇齒相依,正如海洋之於大地,一再交手,又彼此造就”。

這是《風味人間3》的結束語,也是最戳人心底的點睛之句。

人間最美的風味,莫過海洋與陸地的一再交手和彼此造就

當春風重到的時候、當中國人豐收後圍坐一桌享受闔家歡聚的時候,一桌有鮮蔬、蓄肉、水禽、河魚和海鮮構成的年菜,證明了中國菜從來不拘一格的包容底色,也證明了海洋與陸地,共同構成中華文明的,關於人類學的終極命題。

人間最美的風味,莫過海洋與陸地的一再交手和彼此造就

Guess you like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