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食 > 正文

【美食】這五種“老北京小吃”,其實都是地道的山東美食

2021-10-04由 年之父 發表于 美食

【導讀】

多種北京的特色美食,都傳承于山東

爆肚、臭豆腐、羊雜湯、豆腐腦、炸醬麵

本文3110字,閱讀需要約9分鐘。

【美食】這五種“老北京小吃”,其實都是地道的山東美食

多種北京小吃來自山東

北京的很多美食名吃都來源於外地。這是由於其特殊的政治經濟地位,吸引了全國各地、尤其是北方各地的人到此來發展。“北漂”們常常會把家鄉的風味美食同時也帶過來,在北京紮根落戶,本地化以後成為“北京名吃”。

北京的爆肚、臭豆腐、羊雜湯、豆腐腦、炸醬麵等都是傳承于山東。具體說來,爆肚、臭豆腐、羊雜湯來自於山東臨清(屬於聊城),豆腐腦(老豆腐)來自於山東平原(屬於德州),炸醬麵來自於山東濟南。

元朝末年,京杭運河會通河段(自濟寧濟州河、至臨清衛河)開挖。臨清地處要塞,成了北上進京、南下蘇杭的必經之地,一時成為江北五大商埠之一,時有“南有蘇杭,北有臨張”的說法(臨張,臨指的就是現在的臨清,張指的則是陽穀縣的張秋鎮)。

從那時起,臨清繁榮興盛達500年之久;並贏得了“小天津”之稱。隨著臨清商業的繁榮,流動人口的聚集,臨清的飲食業融會八方、興盛起來,形成了美食薈萃、名吃小吃集錦的局面。臨清風味也隨著運河傳播到了全國各地。

老北京“羊雜湯”

【美食】這五種“老北京小吃”,其實都是地道的山東美食

老北京羊雜湯

北京人說的“羊雜湯”在臨清叫“全羊湯”,北京最早的羊雜湯就是臨清人過去經營的。臨清有一道深受當地人喜愛的名吃叫做“熱羊肚”。早先年間,在臨清本地,有小本經營者,用挑子一頭挑著一鍋熱氣騰騰的老湯,一頭挑著木櫃盛放的熟羊肚和各種羊下水、供客人隨意挑選,客人選好後就放入鍋內燙熱、然後食用。

這些攤販大多選擇河邊、路口經營,常常到深夜。特別是冬夜,尋著昏黃的燈光,迎著撲鼻的香氣,喝上一碗滾燙的全羊湯,說不出的舒坦。到了清末,“熱羊肚”作為臨清名吃進入北京,在西交民巷“落戶”,店鋪起名為“臨清羊肉館”。

當時,這個羊肉館主要就是賣“羊肚”,北京人稱之為“羊雜碎”。民國年間、一直到解放初期,這家臨清羊肉館的生意都十分興隆。

老北京爆肚

【美食】這五種“老北京小吃”,其實都是地道的山東美食

老北京爆肚

北京爆肚和北京烤鴨齊名,是最著名的兩道北京名吃。北京爆肚,也是源於臨清。臨清爆肚的用料十分講究,只選擇羊肚或牛肚。一隻羊肚細分13個部位,名曰:散丹、肚仁、肚頸、蘑菇、蘑菇尖等,牛肚也分百葉、肚仁、肚頸等。製作時,先洗淨切成細絲,再用滾燙的開水焯熟,加上蔥花、薑末、芫荽、麻醬和豆腐乳等佐料。吃起來脆嫩可口,味道別具一格。

製作爆肚,最關鍵的工序是焯水的水溫和時間控制:在高溫旺火中一氽即起,方可保留其脆嫩的口感;稍一過火就老了,變得凝而不脆、無法下嚥。據說,某一年,北京京劇團來臨清演出。演員們看到臨清也有爆肚,十分驚奇。後來,他們才知道,名滿北京的“爆肚馮”,始創者就是臨清的。

“爆肚馮”的成名,要追溯到清朝光緒年間。當時山東人馮天傑自臨清來京,在東安門大街擺攤賣爆肚,因做工精細、聞名遐邇,人稱“爆肚馮”。清光緒末年,“爆肚馮”的第二代傳人馮金河(馮天傑的侄子)繼續經營爆肚。後經宮內差人推薦,“爆肚馮”成了清宮御膳房的專供點。

北京臭豆腐

【美食】這五種“老北京小吃”,其實都是地道的山東美食

北京臭豆腐

在臨清民間,有這樣一個傳說。康熙初年,安徽的一個進京趕考的王姓舉人屢次落榜,自覺無顏回家。返鄉至臨清時,見此處非常繁華,且人們都喜歡吃豆腐。於是,就留下來開了個豆腐坊。

由於初學乍練沒經驗,第一鍋豆腐做出來以後放餿了。他胡亂處理了一下,就送給別人免費吃,沒想到竟然深受好評、由此他發明出來了臭豆腐。後來,康熙下江南、途中在臨清吃到臭豆腐,非常喜歡,就把他帶回紫禁城,專門做臭豆腐。

北京豆腐腦

【美食】這五種“老北京小吃”,其實都是地道的山東美食

北京豆腐腦

【美食】這五種“老北京小吃”,其實都是地道的山東美食

山東賣豆腐腦的攤販

在山東平原,以及鄰近的高唐、夏津、臨邑、商河等地,民間有食用豆腐腦(老豆腐)的傳統。現在,很多人都把豆腐腦和老豆腐當成了一樣;其實嚴格說來,它們是不同的東西。首先,老豆腐就是我們平時炒菜“麻婆豆腐”“家常豆腐”的那種豆腐,能拿得起來、切開後成塊兒;而豆腐腦非常軟糯,拿不起來、切開就成一灘兒了。

其次,兩者的吃法也不同。吃老豆腐時,加的是水滷;而吃豆腐腦,加的是面滷。所謂水滷,就是用醬豆腐的汁兒(或花椒水、醬油水、麻醬水),加入韭菜末兒、蔥末兒、辣椒末兒、鹹菜末兒、蒜蓉等現場調配而成。而面滷則是用水或者高湯勾芡,加入花椒、八角、茴香、丁香、蔥姜等調味,提前在鍋裡熬製而成。

時至今日,豆腐腦和老豆腐變成了同一種食品的兩種叫法,沒有嚴格意義的不同。據說,豆腐腦最早出現在商河縣的豆腐店村;因而,山東被認為是豆腐腦的發源地。

據記載,漢代劉備在平原做縣令時,一個冬天的清晨,劉關張三人習武歸來,見一二八女子街頭哭啼;問起緣由,答曰:家貧,做豆腐維生,昨日玩耍,弄丟豆包布(做豆腐用的工具);今日只做到豆腦,父急,毆之。

劉關張憐其家貧,取銀兩資之,將豆腦新增清醬(就是現在的醬油)後食用,大悅、以為美食。備命其名,曰“平原老豆腐”。如果這個記載屬實,那麼平原豆腐腦,就有1800年以上的歷史了。

當地民間傳說,清朝乾隆下江南、有一次路過平原時,當地官員奉上了當地的豆腐腦。乾隆食後非常喜歡,當場就降旨宣豆腐坊的老闆進宮,加入御廚“豆腐幫”。從此,平原豆腐腦紮根北京、得以本地化後併發揚光大,後被冠名“北京老豆腐”,又稱“北京豆腐腦”。

原汁原味的豆腐腦還是要到平原去吃。據當初入宮者的後代解釋說:進京的先人怕對不起祖宗和家鄉鄉親,在北京製作的豆腐腦時未敢把秘方全部用上。但即便這樣,平原豆腐腦在北京也受到了廣泛歡迎。《故都食物百詠》一書盛讚北京豆腐腦時,說:“雲膚花貌認參差,已是拋書睡起時,果似佳人稱半老,猶堪搔首弄風姿”。意思是“豆腐腦似半老佳人”,詼諧中含溢美之詞。

老北京“炸醬麵”

【美食】這五種“老北京小吃”,其實都是地道的山東美食

炸醬麵

說“老北京炸醬麵”,傳承于山東省府濟南,恐怕會有陝西人表示異議。因為陝西人說,炸醬麵是從他們那裡傳到北京的。其實,這個事情澄清起來很簡單。儘管陝西的麵食文化源遠流長,但炸醬麵的關鍵是炸醬。而用醬是魯菜的主要特點。

山東人喜歡吃醬,那可是從兩千多年前的公元前就開始了。當時的山東有個大名人叫做孔子,他在《論語》中說:“不得其醬不食。”到了近現代,我國著名的江北四大醬園,山東就獨佔兩家:臨清濟美醬園、濟寧玉堂醬園。這都是沒有任何異議。

事實上、在餐飲界,100%的人都認為炸醬麵屬於魯菜系。魯菜就是山東菜啊。根據目前查到的資料,炸醬麵是在上世紀60年代起開始在北京盛行的。而在濟南,早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炸醬麵就很普及了;其中,尤以濟南商埠經三路緯四路的“又一新”飯店賣的炸醬麵最著名。

那時,濟南最地道的甜醬是位於濟南西門外估衣市街上的“百厚記”醬園(早期叫“東濼源醬園”)。濟南做炸醬的主料是七分瘦三分肥的豬肉丁,此外還要少許筍丁、醬瓜末。最要緊的是油中沸醬。

鍋內放足量的花生油,先煸蔥姜、肉丁,斷生後,改為文火,油溫保持六成熱,倒入甜醬,慢沸,用勺子不停地去攪動。切記:要避免煳鍋,不然甜醬會變成苦膽汁。甜醬須沸透,不然色味不正,隨之加入一二勺高湯,下筍丁、醬瓜末,在小火上“咕嘟”一會兒,再熄火。這時,每粒肉丁都被甜醬咕嘟透了,一碗油汪汪的炸醬就做好了。

早先年間,關於濟南的炸醬麵還有一段趣事:濟南後宰門街西頭路北,有一座基督教堂,教堂裡住過一位英國傳教士。從教堂向南,不遠處的起鳳橋街上有家“鳳集樓”飯店(開業於清朝道光年間,濟南名菜“罈子肉”的創制者)。

有一次,這個傳教士偶爾吃了一碗鳳集樓的炸醬麵,食之大樂,連說“頂好,頂好”。從此,隔三岔五地令飯館送炸醬麵去教堂,吃來吃去竟著了迷。有一天,他忽然來到了飯店,向掌櫃的提出要學習製作炸醬麵,且允諾“學費”優厚。掌櫃一聽,先是一愣、繼而就笑著答應了,並且派廚子郭杏春天天到教堂去“授課”。

傳教士學得很認真,一連十幾天,終學成手藝。後來,郭杏春說:“沒想到,一碗炸醬麵,這個老爺一下子就賞給我五十塊現大洋!”當時,他辛辛苦苦幹一個月,才八塊大洋。這是郭杏春親口對人講述的故事。

【美食】這五種“老北京小吃”,其實都是地道的山東美食

起鳳橋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