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食 > 正文

茶葉冷知識:茶葉是根據什麼區分等級的?

2021-09-07由 小詹茶肆 發表于 美食

東漢史學家在《漢書》中提出了“九品量表”的概念,分別是上(上智).中(中人).下(下愚)三等,且每個等級又細分三個小等級,比如“上”可分為上上,上中以及中上,其餘以此類推。

而這些便是後來世俗眼中的“三六九等”,因為每個人的出生不同、所處的生長的環境不同,並且每個人的品質也不同,因此他們的思想與行為皆不同。而這裡的“品”是指個人的品質,以品質的高低來衡量個人的等級,雖說不全面但並不是沒道理。

茶葉冷知識:茶葉是根據什麼區分等級的?

人有三六九等之說,而茶葉同樣如此,茶葉也分等級。如果按照季節來分,茶可以有4個型別,分別是春茶、夏茶、秋茶以及冬茶。若按照節氣來分,那就更多了,比如明前茶、清明茶、雨前茶、白露茶、寒露茶等等。若按照工藝來劃分,就拿綠茶來講,可分為蒸青綠茶、炒青綠茶、烘青綠茶、曬青綠茶。

其實考量的點不同,劃分便不同。而題目中所謂的茶葉一二三級,便是從最根本上的茶葉品質來劃分,也就是從茶葉的“裡裡外外”進行一個全面的評估,然後給出茶葉的“人生等級”成績單。

茶葉一般會分幾級

要想了解茶葉是根據什麼來區分的?那麼我們得先了解一下,茶葉一般會分幾級。

1、白茶的等級

就拿白茶(福鼎白茶)來說,白茶是根據不同的型別劃分不同等級,並非都是一二三級。按照採摘標準的不同,福鼎白茶分為4種類型,分別是白毫銀針、白牡丹、貢眉和壽眉。此外,劃分標準若不同,等級也會有所不同。白茶的標準有2個,一個是國家標準,另一個是地方標準。

在國標中,白毫銀針分2個等級,即特級和一級。白牡丹分4個等級,即特級、一級、二級、三級。貢眉也分4個等級,與白牡丹相同。壽眉分2個級別,即一級和二級。而在地標中(福建省的地方標準),白毫銀針分為2個等級,即特級和一級。白牡丹分為3個等級,即特級、一級和二級。新工藝白茶為特級和一級。

以上就是白茶的等級標準,那麼其他茶葉呢?

2、綠茶的等級

綠茶的等級劃分又是如何,綠茶的等級比較多,有特級、一等到十等這11個級別。其中特級到3等便是高階綠茶,而4等到7等就是中檔綠茶,8等到10等就是低檔綠茶。值得一提的是,不同等級的綠茶,不管是價格、沖泡手法還是飲用人群皆是不同的。

高階綠茶自然比較貴,很少人會買來自己喝,一般人會用來送禮。而中檔綠茶一般會自己喝,或者用來招待客人,一般茶館就喜歡用這等級的綠茶,即不會虧本,還能有不錯的口感。而低檔綠茶一般只是當解渴的茶水,被用於普通的招待。

高檔綠茶與中低檔的綠茶在沖泡方式上有所不同,大家都知道,玻璃杯泡法最適合綠茶的沖泡方式。但這只是一個籠統的說法,更細緻來說,只有高檔綠茶才是真正適合玻璃杯沖泡法,而中低檔綠茶除了用玻璃杯還可以選擇其他茶具,比如瓷器和茶壺。

這是為何?說白了就是因為高檔綠茶的顏值很高,而中低檔綠茶不怎麼好看,而玻璃杯是透明的,我們可以透過玻璃杯來觀察綠茶在水中的形態。

那些低端的綠茶很容易在玻璃杯中展示出自身的缺點,為了起到揚長避短的目的,我們可以選擇用茶壺,比如紫砂壺來沖泡中低檔綠茶,此外中低檔綠茶質地比較厚,比較不怕悶,所以合適蓋碗或茶壺這樣的沖泡茶具。而高階綠茶需要用玻璃杯展示自己的魅力,幫助自己體現“高階”的價值。

3、紅茶的等級

紅茶的等級有2個標準,一個是國內,另一個是國外。國內標準從高到低為禮茶、特茗、特級、一級、二級、三級、四級、五級、六級、七級。而國外標準(國際標準)為OP、BOP、FOP、TGFOP、FTGFOP、SETGFOP等。說白了紅茶的國際標準主要根據紅茶(茶青與成品茶)的形態來判斷,而茶葉的形態有葉、碎、片、末,這也是國際紅茶從高到低的排列。

其中OP全拼為Orange Pekoe,是橙黃白毫的意思,而像這樣的茶一般是有完整的芽或芽葉,並且做出來的茶就是高檔的紅茶。B全拼為Broken,指的是碎茶。F全拼為Fannings,是指片塊茶。D全拼為Dust,指的是末兒茶。其實很多茶葉也是根據芽葉情況來劃分等級的,像白茶、綠茶等茶皆是如此,芽的價格自然大過葉子的價格,比如像白毫銀針的價格是壽眉的好幾倍。

4、黃茶的等級

黃茶與綠茶很相似,不僅在工藝上還是在口感上,它們的相似點有很多。黃茶在工藝上比綠茶多了一道“悶黃”的工藝,這使得黃茶變得與眾不同。言歸正傳,黃茶分3大類,或者可以說是3個等級,分別是黃芽、黃小茶以及黃大茶。黃芽一般在清明前後採摘的,採摘標準為芽葉連枝,多為一芽一二葉,而黃小茶的採摘時間在清明後,也是芽葉連枝,但多為一芽二三葉。而黃大茶的葉子就粗多了,就像“黃大茶”這名字一樣,聽著就顯得粗礦。

5、烏龍茶的等級

烏龍茶一般有分5個等級,即為特級、一級、二級、三級、四級。但是因為烏龍茶種類豐富,所以有些烏龍茶的等級劃分會更精細些。比如像鐵觀音就有分清香型和濃香型,而這2個型別下又細分幾個等級,清香型鐵觀音為4個等級,即為特級、一級、二級和三級。濃香型鐵觀音為5個等級,分別是特級、一級、二級、三級和四級。

6、黑茶的等級

黑茶種類也很豐富,主要有湖南黑茶(茯茶、千兩茶、黑磚茶、三尖等)、湖北青磚茶、四川藏茶(邊茶)、安徽古黟黑茶(安茶)、雲南黑茶(普洱熟茶)、廣西六堡茶及陝西黑茶(茯茶)。不同的黑茶有不同的劃分方式,比如雲南普洱茶(茶青等級)就有一等到九等的區別,一等自然最好,九等為末。一般黑茶有4個等級,即為一級、二級、三級和四級。

茶葉根據什麼來分級

前面說了這麼多的茶葉等級,那麼茶葉到底是根據啥來分級?簡單要說是根據茶的芽葉形態,而這只是初步的一個判斷,茶葉等級劃分主要還得根據《茶葉感官審評室基本條件》,這是審評茶葉的國家標準,我們得遵從感官指標,從茶葉的條索、色澤、勻整度、淨度、香氣、滋味、湯色、葉底這8個方面來評價。

就拿白茶來講,像白茶中的珍品白毫銀針為特級時,那麼在條索上的表現為芽針肥壯,若是一級銀針,那麼在條索上的表現為芽針秀長。顯然芽粗的就是特級,芽細且長的為一級,這是從茶葉外形上進行一個判斷和分級,而條索僅是其中一個判斷依據,看完條索後還得依次從色澤、勻整度、淨度、香氣、滋味、湯色、葉底這7個方面來觀察、判斷茶葉的好壞,區分等級。

為什麼茶葉會分級

面對如此多的茶葉等級,想必有不少人會感到不解,茶葉等級為何要分得這麼清楚,感覺是越分越亂,不由得感嘆自己是徹底糊塗了。茶葉分級自然是為了更好區別茶葉型別了,若不分級,我們可能會越喝越糊塗,明明自己喝的是壽眉,卻被店家忽悠成喝的是牡丹。若自己對茶葉一竅不通,不明白茶葉的具體等級,那麼我們就容易吃虧上當,買到虛高的茶。

茶葉分級這件事是有利於我們普通消費者,分級就能避免貓膩的事情發生,以後可以喝到明明白白的茶,當然前提是你得去了解茶葉的等級,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

因為有不少不良商家欺負茶友不會辨別茶葉的等級,把一些低檔的茶當作中檔來賣,或者把中檔的茶當成高檔來賣,這裡頭的價格就差太多了。有很多茶友喝了很多年的茶,卻對茶的等級劃分還是不清不楚,或者有些人以為自己喝到了高檔茶,實際上卻是中低檔假冒的,著實花了冤枉錢。

茶葉要分級,這樣才能讓價格更透徹、明顯。好茶就有好茶的價格,品質一般的茶就要賣便宜些。而把這茶葉的等級搞清楚了,自然就避免上當,也不會喝糊塗茶。

茶葉分級對我們有何好處

1、避免花冤枉錢

芽是芽的價格,葉子就該是葉子的價格。沒有人想要用買銀針的價格去買壽眉,因為銀針與壽眉區別太明顯了,不管在外形上還是口感上,有著雲泥之別。當你知道茶葉的分級,自然不會認錯茶,也就不會買錯茶,避免花冤枉錢。

2、能更明白地喝茶

明白了各類茶的等級,那麼我們就能喝得痛快,不會糊塗喝茶。

3、減少市場亂象

很多人喜歡模糊茶葉等級,以便以次充好,可能滿大街都擺著高階茶,可哪裡有那麼多高階茶,一般高階茶產量不多,所以其中就有很多不良商家“掛羊頭賣狗肉”,說是特級卻非特級,靠魚目混珠來獲利。

總結

茶葉有等級之分,有好自然有壞,而像我們這些喜歡喝茶的人自然討厭買到劣質的茶、假茶、價格虛高的茶。只要自己明白了茶葉的等級,大致知道它們的劃分法,那麼我們就可以能辨別茶葉好壞,避免吃虧上當。

其實有很多茶葉挺不好區分等級的,比如像烏龍茶就挺不好分的,因為它們的外形比較像。舉個例子,如果是鐵觀音、本山、毛蟹這3款茶擺在你面前,那麼你能分得清誰是鐵觀音嗎?

可能很大部分人分不清,就算是資深茶友也不敢馬上脫口而出做出選擇。有些茶不好分,更別說等級了,因此茶葉的等級劃分應該更細緻點,要讓茶友更好理解些。而茶友自身也得多學多喝,多掌握些辨茶能力,這樣才能明明白白喝茶。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