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時尚 > 正文

潘氏中醫:腎主水,腎是人體“過濾器”

2021-12-24由 幸福的前列腺 發表于 時尚

生命離不開水,人體中水的比重,佔機體的60%~70%。在正常情況下,為了保持動態平衡,人每天必須攝入足夠的水。水在人體中通常有四種去路:經肺隨呼吸之氣排出;經面板以汗液的形式排出;由腎臟代謝以尿液的形式排出;經大腸隨糞便排出。面板屬肺,腎開竅於前陰和後陰,因此,潘氏中醫總結為肺與腎構成了上、下水道。

潘氏中醫:腎主水,腎是人體“過濾器”

在這裡,肯定有人會納悶,既然肺與腎分別為上、下水道,那為什麼腎主水而不是肺主水呢?這是因為,水在機體中是以液的形式存在的,如唾液、消化液、血液、組織液、津液、精液等。這些液體中,包含了許多與生命活動有關的物質,如各種有機化合物,各種電解質、維生素,各種酸類等。西醫認為,機體內水的動態平衡,主要是靠那些電解質來維持的,而對電解質的調節是腎的生理功能之一。腎臟正是透過對體內的水、電解質的調節和排洩體內的代謝產物、毒物,以尿液的形式排出廢物和多餘液體,來保持體內水的動態平衡的。它承擔了人體最髒、最累的排汙工作,可以說是人體內工作最勤奮的“勞模”。

為了方便大家理解腎主水這個概念,給大家舉個例子。

有一位劉先生,年逾花甲,體胖,有高血壓和偏頭痛史。患煩渴多飲症一年多了,每天飲水三四瓶,到我這裡就醫,我發現他血糖正常,並沒有糖尿病的症狀。於是,我給他開了生地、丹參、寸冬、元參、生石膏、竹葉、黃連、山桅、天花粉、金銀花、連翹、黃芩、卜子、厚朴等方藥,服藥後渴飲症狀略有好轉。可是一停藥,病情就加重了。患者就診時,表現為煩渴多飲,坐臥不安,每小時至少要喝約400毫升的水。患者脈沉弱,左尺尤甚,舌質淡,苔邊白灰、中心灰黑,食減納差,大便幹,小便黃,量少。

俗話說,不吃鹽不發渴。劉先生來我這裡就診時,並沒有吃過什麼過鹹的食物,但為什麼煩渴不解呢?原來,這是由於患者年老,腎功能衰退,電解質代謝功能低下造成鈉鹽在體內積聚所致。

在這種情況下,我給他開了五苓散加味治療,藥方為:生黃芪30克,豬苓、茯苓、澤瀉各l5克,白朮12克,桂枝、蘇葉、杏仁各10克。這個藥方具有利尿排鈉的作用。患者以此方服一劑,微汗,尿量大增,口仍渴但飲水的慾望已經得到很好的控制。接著,我又在原方的基礎上去除了蘇葉,添加了石斛、寸冬各10克,砂仁、木香各6克,菟絲子15克,枸杞子10克,患者連服2劑後,煩渴多飲症狀消除;舌苔變白略灰;胸悶解、腹脹消,飲食增加,二便通暢;只是感覺腹部有積氣,特別是後半夜下腹部有脹感。於是,以原方去豬苓,加烏藥、元胡各10克,繼服2劑後,舌苔復常,各種症狀消失。為了鞏固療效,我還給他另開了補腎方。

由此可見,腎主水代謝的生理功能對維持人體健康是極為重要的。因此,在平日的生活保健中,要特別注意維護腎的健康,防止腎主水的功能發生障礙。

首先,即使不渴也要隨時補充水分。長時間不喝水,尿液中毒素的濃度增加,還容易引發腎積水、尿毒症、腎結石等。其次,要注意保持小便通暢,切忌憋尿。小便是人體水液代謝的重要途徑。小便代謝障礙,會增加腎炎和其他腎病的機會,甚至發生尿瀦留。最後,要預防腎臟感染。一方面,防止逆行性尿道感染,方法是講衛生,適當地多喝水;另一方面,防止血液迴圈和淋巴迴圈的途徑感染腎臟。

【潘氏中醫提醒】

每日上午10時和午後3時左右,是人體補充水分的最佳時期,即使沒有口渴的感覺,也要獲得水分的補給,這樣才能使腎臟的功能保持健全。另外,做好保暖措施,睡前泡腳,按摩湧泉穴,吞津,節制性生活等,對腎也有好處。

中醫治病講究專人專病專訪,以上內容中若有中醫方劑呈現,切勿私自配藥使用,如有需求,請到正規中醫診所,在專業中醫師的指導下進行。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