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時尚 > 正文

好好的告別

2021-09-30由 一開辰 發表于 時尚

生命終結時,不過就是一直處於無意識狀態,呼吸開始改變,時而深沉緩慢,時而輕淺急促,然後輕輕地慢下來,並輕輕地停止。臨終時不會發生突然的劇痛,不會有生命消逝的感覺,沒有驚慌,非常安寧……”

西哲學者說過,凡人煩生懼死。中國人也如此,對死亡諱莫如深。因此,無論逝者與其親屬,都諱言死亡。那麼,如何面對死亡,特別是安寧舒適的度過人生最後一段旅程,就幾乎是個空白。本書以專業的視角和人性關懷,結合一批案例,給了我們有益的指導。雖然知易行難,但至少明白了該如何面對死亡。

告別是一件讓人悲傷的事。有親人患了不治之症,成了開啟這本書的契機。

悲傷仍是基調,因為書裡書外,卻是將要離去的人。但這本書卻不令人悲傷,相反卻很平和,用平和語氣講述一個個正在離去的人的故事。

面對這樣的人和事,也會引起關於人生的思考。作者的思考很深刻,給人很多啟迪。例如這樣的話:快樂和失望都會隨著時光流逝。所有生活經歷本質上都是暫時的,這樣的意識令人變得謙卑。

有些長、有些壓抑、有些感悟。畢竟談論的話題有些沉重。還是推薦,因為這是每個人的必經之路。不確定還有多遠多久,以及會是怎樣的場景。而唯一確定的就是它一定會來赴約。所以不如早儲備些相關知識,有備無患,為自己、也為家人。

曼尼克斯醫生在《好好告別》中講述了30來個死亡故事,男女老少,各行各業,各種病症,其中包括她的兩位親人和閨蜜的女兒,她既是醫生,也是家屬、阿姨。她還講述了她如何幫助她的兒子和女兒從小正常化看待、坦然接受家中動物和親友的死亡。

故事很揪心,也很溫馨;很扎心,也很溫暖。它在教人們如何直面痛苦,尤其是那份衰弱、衰竭、衰亡之苦,還有在生命的盡頭,如何豁達地看待生死。此時,雖然醫生無法療愈生命,但可以敬佑生命、叩問生命、關愛生命,賦予生命以新的意義。

她和她的同事溫情陪伴這些臨終者,充滿人文關懷,卻沒有悲慼之情。作為姑息醫療、臨終心理諮詢師,她的實踐堪稱同行的榜樣和標杆,她所描述的臨終和死亡過程充滿精神性,如果可以這樣死去,死亡就不再令人生畏,而是生命最後一段美好歷程。

凱瑟琳。曼尼克斯醫生是一位智者,一切慧根都流淌在她的故事裡,唯有細讀,才能汲取其中的深味。你會透過她的描述去體味他們臨近生命終結時的心路歷程,並設想自己也會有一刻要遭遇那樣一種情景,做好準備,好好告別。

生是偶然,死卻是必然!

很難與任何人包括家人朋友探討死亡的話題。以前對死亡的認識僅限於課本文字和電影場景的我,現在對死亡有了新的認識。死亡是呼吸逐漸衰弱直到停止,再無法恢復。生重病的人們在生命終結前會道歉會原諒還會表達自己的愛意!

既然已經瞭解,作為尚健康的我,為什麼不能早點道歉求得別人的原諒,早點寬容別人的不是,早點對家人朋友周圍的人以及陌生人表達自己的愛意呢?沒有必要等到生命的終點才去做。

死亡過程已經瞭然,就沒有必要焦慮緊張,輕鬆自己的腳步坦然地走向人生的終點。

人生有來必有去,告別和出生一樣一樣重要,也是美好的——當你想到讓你所愛的人不再擔心、勞累、痛苦的時候、當你想到你能為世界、能為他人、特別是為你所愛的人能做的事情已經不多,甚至為零的時候、當你覺得有些累想好好休息的時候,離去是那麼美好。當我覺得已經完成了我人生的主要任務時、離去就已經沒有那麼可怕了,所擔心的只是這個過程可能遭受的痛苦,以及有可能帶給至親之人的痛苦、這本書告訴我們如何避免這些痛苦。作者是一位安寧治療醫生,講述了她的患者、患者家屬和醫生之間的故事、從好幾個角度讓我們認識這些可能帶給人們疑惑、恐懼的事情,很可能會給你帶來勇氣。另外,本書的文字也很好,讀來不枯燥。剛剛送走了母親,以及一位最能聊得來的好同學,更覺得早一點讀到此書會更有幫助,好好告別是多麼重要,可惜之前沒有正確認識這個問題,忌談生死,失去了好好告別的機會。

對於那些不幸遭遇疾病的人深感抱歉和遺憾。他們對生命是有多大的渴求,我們難以感同身受。

沒有誰願意在身體和精神上都遭受痛苦地折磨,他們很多人當中有很多都來不及體驗這個美麗的世界,也有很多來不及實現的願望。但是誰也無法改變生老病死這個自然規律。而姑息治療可以讓人們儘可能的以平靜地狀態安詳地好好告別,同時也致力於我們對死亡態度的精神重建。

醫者仁心,他們都是一群可愛的人啊,還有那些身處“絕境”的人,他們之間的惺惺相惜以及對他人生命的關懷都讓人動容。

好好的告別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