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 正文

終於,電影審查在這個國家被徹底廢除了

2021-04-11由 都市生活研究所 發表于 娛樂

終於,電影審查在這個國家被徹底廢除了

這兩天有個新聞在中文網際網路上廣為傳播:

週一晚些時候,義大利文化部長達里奧·弗朗西奇尼(Dario Franceschini)簽署了一項法令宣佈:「

電影審查制度已經被徹底廢除。

明確些來說,即,一切基於道德或宗教原因而要求刪改電影的,都不再存在;

不再對任何一部電影宣佈禁止上映,也不再以要求刪減或修改作為上映條件。

好傢伙。

這離四月一號愚人節也不過相隔一個星期,難道義大利人不過「正日」,要一個星期後才過?這是開愚人節玩笑嗎?

去查了一下義大利網站,居然,訊息,是真的!

義大利《共和報》(la Repubblica)頭條報道:

達里奧·弗朗西奇尼:「徹底廢除電影審查制度。」

終於,電影審查在這個國家被徹底廢除了

義大利《共和報》(la Repubblica)頭條報道

文化部部長簽署了成立「電影作品分級委員會」的法令:

「允許國家干預藝術家創作自由的控制以及干預的制度已被明令廢除。」

這意味著,長達一個世紀的電影審查制度,率先在義大利壽終正寢。

有電影評論家說:「取消審查,是義大利電影重要的、歷史性的一步。是時候了。」

義大利的電影審查法誕生於1914年,這個制度運作了超過100年。

在過去一個世紀裡,義大利有數百部來自世界各地的電影因為各種原因被審查,被刪減,甚至直接封殺。

為此,義大利文化部專門建立了一個永久性的線上「禁片博物館」,Cinecensura。

終於,電影審查在這個國家被徹底廢除了

http://cinecensura。com/

這個義大利禁片博物館很牛,清楚列明近一個世紀以來,被審查的每部電影被要求刪改或「政治」的具體原因,並附審查機構出示的官方檔案。

據其統計,自1944年以來,共有247部義大利電影、130部美國電影和321部來自其他國家的電影在義大利被禁;

同時有1萬多部電影被以各種方式被修改或刪減,後者甚至包括義大利國寶級大師 費德里科·費里尼 的作品。

據「禁片博物館」研究,一部電影在義大利被刪減或直接被禁,通常是以下四大原因。

一是 性 。

終於,電影審查在這個國家被徹底廢除了

即電影和海報上的女性形象不能過於裸露。對於「性」的審查,起始於二戰前後一直延續到70年代。

譬如對 維斯康蒂 1951年影片《小美人》(Bellissima)的審查意見是:

女主角安娜·馬尼亞尼的一句對白過於露骨和粗俗,必須刪除。

果然刪除之後,這部電影就通過了審查。

終於,電影審查在這個國家被徹底廢除了

《小美人》(Bellissima,1951)

只讓刪一句對白就透過審查,這算輕得不能再輕了;安東尼奧尼1960年的大名片《奇遇》(啊也就是我們這個公號名字的由來)也難逃審查的正義之光,也經過了傷筋動骨的刪改。

終於,電影審查在這個國家被徹底廢除了

《奇遇》(L‘avventura,1960)日本版海報

最初,義大利 電影審查委員會 透過初審,禁止16歲以下未成年人觀看;但米蘭的檢察院則以電影觸犯公序良俗為由責令查封,安東尼奧尼只好讓步作了修改,才獲得解禁,且限制只能在電視上放映這個版本。

試問《奇遇》在21世紀的道德規條看來,是觸犯了什麼「公序良俗」呢?《奇遇》衣著密實,一點沒露,只不過是男女搞搞曖昧、男的是個海王而已——當然,按某些東亞國家的標準,擱現在可能真不能給你pass。

義大利對於「性」的審查,在70年代在遭遇席捲西方世界的性解放運動,算是徹底敗下陣來,除非你特別過分。70年代義大利的色情片(譬如我們寫過的丁度·巴拉斯丁爺),由此決堤般席捲歐美。

第二個是 暴力 。

終於,電影審查在這個國家被徹底廢除了

在相當長一段時間裡,電影中過多的暴力似乎與現實主義劃等號。直到後來,對於「暴力」的尺度在義大利才漸漸放寬,暴力構成型別片的基本元素。但一直到如今,義大利的審查員們對於暴力仍作最大的干預。

1966年 賽爾喬·萊昂內 的《黃金三鏢客》,電影審查委員會給出的意見是:禁止14歲以下未成年人觀看;萊昂內隨後作出上訴,但被駁回。萊昂內只好按照委員會給出的修改意見作出幅度不小的刪改,才得以解禁。

第三個是 宗教 因素。

終於,電影審查在這個國家被徹底廢除了

義大利是個傳統的天主教國家,這很好理解。 帕索里尼 絕大部分的電影,都遭到禁止或審查,麻煩不斷。

相對溫和如義大利新現實主義導演維托里奧·德西卡1952的《溫別爾託D》(Umberto D。)就是因為宗教因素,遇到大麻煩,被審查委員會要求刪減。導演和審查委員會多次交鋒,直到1967年刪除了一些場景和對白,才能透過審查,且只能在義大利電視臺播放。

終於,電影審查在這個國家被徹底廢除了

《溫別爾託D》(Umberto D。,1952)

第四個是 政治 因素,這也好理解。

終於,電影審查在這個國家被徹底廢除了

戰後,義大利對於涉及政治題材的電影審查,主要是三類:一是涉及家庭道德倫理的,一是涉及法西斯主義的,以及涉及國家行政人員的,如警察、政客、國家官員等等。

審查委員會往往對那些諷刺得很厲害的電影進行干預。

如果說上述四類題材是義大利電影審查委員會高度關注的,它們大多也是集中在戰後至70年代,那是一段保守歲月,很容易理解。

儘管對於這四類的審查漸漸放寬,但在1970年代,電影審查在義大利依然尺度無處不在,有如懸在創作者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動輒禁止上映,給創作者最大的限度的封殺,依然存在。

最著名的例子是帕索里尼1974年拍攝的,關於義大利法西斯酷刑和墮落,極具爭議性的影片

《索多瑪一百二十天》

(Salò, or the 120 Days of Sodom),該片曾在義大利短暫上映,1976年1月被禁;

終於,電影審查在這個國家被徹底廢除了

貝託魯奇 的情色片《巴黎最後的探戈》,1972年還未上映就在國內被禁,大部分複製被銷燬,審查委員會給予最嚴厲的懲罰:

終於,電影審查在這個國家被徹底廢除了

除了電影膠片被燒燬被禁止上映,還禁止參與電影創作的貝託魯奇及團隊擔任公職。

20世紀80年代以來,義大利的審查制度似乎已經早已有所放鬆了。

義大利審查制度最後一個臭名昭著的案例,是1998年喜劇《復活的託託》(Totò che visse due volte)。

終於,電影審查在這個國家被徹底廢除了

該片因描寫戀獸癖、強姦、雞姦和宗教內容而引起了義大利天主教徒的憤怒,起初被審查封殺。導演上訴後又被限制在18歲以上。

它引發了一場關於審查制度的爭論,也是導致今天義大利正式廢除電影審查制度的導火索。

話說回來了,沒有了審查制度,哪些人最不開心?

當然是某些靠碰瓷「禁片」而生存的導演們。

再不能聲稱自己的電影是禁片了,觀眾的好奇心沒有了,他們該如何包裝和營銷自己?

另外一種是擔心沒有審查制度之後,自己孩子看了不該看的、是不是會被電影「教壞」的家長們。

其實不然,義大利的電影審查制度雖然廢除了,但取而代之的將是一個自我監管的過程。

電影發行商將根據現有的觀眾年齡段分級。

如「14歲以上(如果有父母陪同,則為12歲以上)」和「18歲以上(或16歲以上有成年人陪同)」,對電影進行自我分類。

另外,還有一個由教育專家和動物權利活動家等49位電影行業人士組成的新委員會也將對電影進行分類審查。

「這是一個劃時代的變化,是行業大力推動的,將迎來自律。」

義大利著名的電影發行公司「01」的負責人路易吉·洛尼格羅(Luigi Lonigro)在一份宣告中如此說道。

無論如何,這是電影史最值得銘記的一刻。

電影有什麼可怕的、需要審查的呢?

如果怕,怕的是誰呢?

肯定不是觀眾。

終於,電影審查在這個國家被徹底廢除了

本文首發於奇遇電影:cinematik

歡迎關注奇遇電影,解鎖更多影視乾貨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