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 正文

三次夢碎後,英國人終於意識到自己不再是世界的主角

2022-10-14由 歷史不打烊 發表于 娛樂

三次夢碎後,英國人終於意識到自己不再是世界的主角

昔日的日不落帝國制霸世界

18世紀60年代的第一次工業革命改變了世界的面貌,確立了資產階級對世界的統治地位,而率先完成工業革命的英國則成為了最大的受益者。利用先進科學技術的壓迫性優勢,英國在各大洲建立了無數殖民地,成為

“世界霸主”

,而西班牙、荷蘭等傳統海上殖民強國則逐漸退出歷史舞臺。

鼎盛時期的大英帝國控制著印度半島,半個非洲,半個北美和整個大洋洲,是一個總面積超過3000萬平方公里的超級大國

。這在歷史上只有包含四大汗國的元帝國才能與之媲美,而作為天朝上國的英國人自然也是十分自傲, 19世紀中期一位英國經濟學家曾說過的一段話則很好的表達了英國人的這種心理。

大洋洲有我們的牧場,阿根廷和北美有我們的牛群,秘魯送來它的白銀,南非和澳大利亞的黃金流向倫敦,印度和中國為我們種茶,而我們的咖啡、白糖和香料種植園遍佈東印度群島。

三次夢碎後,英國人終於意識到自己不再是世界的主角

殖民地的財富讓英國人生活的愜意無比

雖然美國早在1783年就把英國人打的屁滾尿流完成獨立,但接下來在其它地區的大規模殖民擴張使得高傲的英國人依然有著自傲的資本,這種長時間的強盛帝國不但使英國人自己覺得

“高人一等”

,甚至影響到了很多外國人。

直至今日,英國依然被認為是紳士的代表,即使是很多美國人也會被標準的倫敦音所吸引甚至主動學習,

而很多英國人骨子裡也依然瞧不起美國人

,認為他們沒有文化,就更不要說其它國家的人了。

但不管心裡怎麼想,英國人在現實中還是不得不承認早已和美國不是一個等級的國家了,在90年代前還要加上一個蘇聯,

即使是再自大的英國人也不會認為自己的國家有和美蘇掰手腕的能力,也不得不承認英國不再是世界的主角

三次夢碎後,英國人終於意識到自己不再是世界的主角

很多英國人都看不起美國人

但人的思維都是有慣性的

,雖然美國和蘇聯在二戰後成為世界雙級,但英國人並不會馬上認為自己只能當小弟了。而英國人是什麼時候才真正意識到大英帝國的榮光不在,只能抱緊美國的大腿才能對抗蘇聯了呢?

個人認為主要是經過

“二戰後”、“蘇伊士運河戰爭”和“六十年代”

三個時間階段的夢想破碎,最終使得英國人放棄了掙扎,甘心接受自己的沒落。

本文就為大家展示一下高傲的英國人是怎樣掙扎著接受自己成為小弟不再是世界主角的事實

三次夢碎後,英國人終於意識到自己不再是世界的主角

英國人第一次帝國夢碎——戰後秩序重建的無奈

不得不說,二戰對於英國來說是個非常重要的轉折點。戰前的英國確實可以算是世界上的頭部強國,而長期制霸全球的事實使得很多英國人都有種

“天朝上國國民”

的優越感,甚至連很多高層都對國外的事物不屑一顧甚至可以說是蔑視,頗有當年大清乾隆帝的風範。

而這種習慣性藐視心態也如實的反饋到了他們的行為上,以至於在戰略和戰術上不自覺地低估對手

。二戰期間著名的英國首相丘吉爾就是這種心態的突出代表,他在一戰期間擔任英國海軍大臣,主持了協約國進攻奧斯曼土耳其的

“加里波利戰役”

三次夢碎後,英國人終於意識到自己不再是世界的主角

加里波利登陸戰

三次夢碎後,英國人終於意識到自己不再是世界的主角

加里波利戰役中的英軍

在“加里波利戰役”中,丘吉爾的作戰計劃很簡單,他認為大英帝國世界無敵,只要將幾十萬部隊擺到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家門口,憑藉大英帝國的威望就能嚇的土耳其人屁滾尿流,隨後攻入伊斯坦布林毫無困難。而這種思潮也深刻影響到了協約國的指揮官們,

他們根本沒有瞧得上土耳其人,就更不用說準備詳實的作戰計劃了

沒想到現實是協約國軍隊被不但沒有嚇倒土耳其人,反而被暴打,傷亡人數高達14萬以上,而奧斯曼土耳其方僅僅3萬多士兵傷亡,土耳其方面的指揮官便是之後的

“土耳其之父”——凱末爾上校

此次戰役使英國在中東全線崩潰,壓力驟降的德奧聯軍得以將兵力調往東線,從而徹底擊潰了俄國軍隊。

某種意義上說,丘吉爾魯莽的作戰計劃和前線指揮官的傲慢直接導致了協約國東線和南線的潰敗

,而丘吉爾也不得不被迫下臺,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了代價。當然,戰爭的最終結果對於英國人來說還是完美的,不但帶領協約國走向了勝利,還逼迫德國簽署

《凡爾賽和約》

,成功肢解奧斯曼土耳其。

三次夢碎後,英國人終於意識到自己不再是世界的主角

照片為1919年6月28日《凡爾賽和約》簽訂會場

而實際上,英國作為協約國領袖,在這次大戰中很多方面都是失職的,光士兵陣亡人數就是同盟國的1。6倍,要不是靠長年剝削殖民地攢下的老本,協約國和同盟國誰能贏還不一定。

不過,這也是大英帝國最後的高光時刻了

而在二戰期間,英國人的表現我想大家都很熟悉了,二戰剛開始整個歐洲的部隊就被德國人幾乎全滅,

要不是靠大西洋彼岸的美國死撐,被德國打趴就是時間的問題

。前些日子,一部叫做《灰獵犬號》的電影十分火熱,講述的就是美國透過大西洋向英國不惜代價援助的故事。

對於英國來說,可能最大的功勞就是透過敦刻爾克大撤退撤出了大量部隊,為未來的反攻儲存了有生實力。但是英國派駐法國的遠征軍的所有重型裝備都丟棄在歐洲大陸上,導致後面英國本土的地面防衛出現嚴重問題。

所幸,美蘇家底夠厚,最終熬死了德國

三次夢碎後,英國人終於意識到自己不再是世界的主角

三巨頭在1945年2月進行的雅爾塔會議中合影

雖然在戰爭後期的雅爾塔會議中,英國還是和美蘇作為世界三大國共同協商制定戰後世界新秩序和利益分配問題,但基本上什麼大的利益也沒撈到,昔日大英帝國的

外強中乾

已經表露無遺。

此時,雖然普通的英國民眾還對英國的地位滑落沒有感覺,但英國的統治階層已經充分的意識到英國和美蘇兩個國家已不是一個級別的玩家了。丘吉爾後來在回憶錄曾這樣描述自己參加雅爾塔會議時的心情和感受:

“我的一邊坐著巨大的俄國熊,另一邊坐著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間坐著的是一頭可憐的英國小毛驢。”

二戰正式結束後,面對各地風起雲湧的殖民地獨立運動,丘吉爾還曾試圖說服英國民眾和內閣援助希臘,鎮壓各殖民地的獨立運動,把大英帝國崩潰的苗頭扼死在萌芽之中,

但英國的國力顯然不能夠維持住3000萬平方公里的地盤

於是,在戰後十年內,約旦、紐西蘭、巴基斯坦、印度、緬甸、斯里蘭卡等十個殖民地陸續獨立成為國家,讓大英帝國的面子無處安放。這其中,整個印度次大陸的丟失個人認為是英國最大的損失,但是他們根本攔不住。

在戰後世界秩序的重建中,英國人不是主導者,能夠決定的事情十分有限

三次夢碎後,英國人終於意識到自己不再是世界的主角

1947年,印度報紙頭條報道印度建國

三次夢碎後,英國人終於意識到自己不再是世界的主角

緬甸獨立的推動者,昂山將軍

至此,大英帝國的國民們第一次感受到了自己不再是世界中心和殖民地隱形帝王,但更多英國民眾也不是很在乎這些殖民地的丟失,因為他們的生活沒有受到影響。

英國依然是世界的頭部國家,他們依舊可以馬照跑、舞照跳、閒暇時間看著羞辱殖民地的獵奇電影取樂

。而且,和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相比,英國已經是戰後秩序的建立者之一了,想想中國作為二戰勝利者的待遇,你就知道英國民眾確實也有著

自豪的本錢

可對於丘吉爾等高層來說,這就是大英帝國衰落的清晰標誌。之後的英國首相艾德禮在看透了這個事實後,為了維繫國內的社會穩定和繁榮,更是直接帶著英國加入了

“北約”

,接受美國的指揮。一些反對黨成員瘋狂攻擊艾德禮利用大英帝國的榮光向美國換取了黃油和午餐肉,

但實際上以英國的國力根本就無法支撐原有殖民地的強力統治

而丘吉爾在戰後的文學作品《不需要的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和《英語民族史》等,也依舊能讓民眾感受到英國近幾十年的輝煌,讓英國人還以為自己生活在一個偉大的帝國。

三次夢碎後,英國人終於意識到自己不再是世界的主角

丘吉爾的文學作品,還獲得了1953年的諾貝爾文學獎

說實話,此時的英國確實仍然算得上是世界大國,不但家底頗厚,在非洲的殖民地也依舊很多,又是二戰的勝利者。所以,英國民眾認為

自己是世界主角能和美蘇能夠平起平坐的想法

,雖然只是幻覺和一廂情願,但並非沒有事實依據。

但很快,這些幻象就都維持不下去了。

三次夢碎後,英國人終於意識到自己不再是世界的主角

英國人第二次帝國夢碎——蘇伊士運河戰爭

如果說二戰剛結束後,英國民眾還有著自己是超級大國的自信,那麼

“蘇伊士運河戰爭”

則一定是對英國民眾這種自信的重大打擊。

蘇伊士運河想必大家都知道,它是紅海通向地中海的重要運河,是世界使用最頻繁的航線之一,號稱

“可以輕鬆支撐一個國家的河流”

。在運河開通後的大半個世紀裡,蘇伊士運河為英法兩國賺取了30億法郎(約合8億兩白銀)的金錢,

這種巨大的經濟效益也是英國維持帝國榮光的重要支撐

三次夢碎後,英國人終於意識到自己不再是世界的主角

五十年代的蘇伊士運河

隨著埃及民族解放運動的發展,埃及政府在1956年7月宣佈將蘇伊士運河公司收歸國有,正式結束英法對埃及接近一個世紀的剝削。而英法在看到這個情況後,顯然不可能放棄這麼大的經濟利益。為重新控制蘇伊士運河,策劃召開對運河實施

“國際管制”

的會議,實質上就是希望得到國際社會的支援,繼續剝削埃及。

1956年8月和9月,英法兩次召集相關國家在倫敦舉行會議,但都未能達成任何協議。而在10月份,聯合國安理會也否決了英法要求埃及接受“國際管理”制度提案,英國和法國顯然是對這個結果十分不滿意。

而作為聯合國

五常之二

,英法兩國認為自己有著充足的實力自己解決“蘇伊士運河問題”,既然大家都不支援,那我們就自己幹

於是,英法與以色列聯合於1956年10月29日正式發動對埃及的軍事行動,意圖重新奪回蘇伊士運河的控制權。對此,埃及軍民的激烈抵抗雖然成功的阻止了三國聯軍的步伐,但畢竟在實力上與三國的差距明顯,失守只是時間問題。

三次夢碎後,英國人終於意識到自己不再是世界的主角

在塞德港實施傘降突襲的英軍第三空降營

三次夢碎後,英國人終於意識到自己不再是世界的主角

英法以聯軍士兵在埃及

三次夢碎後,英國人終於意識到自己不再是世界的主角

被英法以聯軍軍俘虜的埃軍士兵

但此時,英國的

“被打臉時刻”

就來了,蘇聯在致英國首相艾登的信中稱:

如果擁有各種現代化毀滅性武器的更強大的國家向英國和法國進攻的話,那麼英法兩國會處於何種境地呢?

收到蘇聯信件的英法差點兒嚇尿了,慌忙要求美國保證北約的保護,而美國方面對於英法不聽話的行為也是不滿的,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直接致電英國首相艾登施壓,表明英國必須在12小時內停火,

只有當蘇聯進攻歐洲或埃及進攻英法艦船時,才有所謂“大西洋的保護”問題

。也就是說別想著北約的幫助了,

你們不是牛麼,那就自己扛著蘇聯吧

英法兩國這時也顧不得臉面了,只能被迫在11月7日宣佈停火,並於1956年11月22日撤出全部軍隊。全世界民眾看著堂堂大英帝國發動的戰爭,在

“蘇聯的一封信”和“美國的一個電話”

後分分鐘停戰撤軍,無不目瞪口呆。而英國民眾顯然也是無法接受這樣的結果,幾個月後英國首相艾登便被迫辭去英國首相和下院議員職務。

三次夢碎後,英國人終於意識到自己不再是世界的主角

當時英國的報紙還在誇讚英國士兵,彷彿勝利近在眼前

蘇伊士運河危機使大英帝國的顏面掃地,直接加速了大英帝國全球殖民勢力的瓦解,也使全世界都明白了只有美國和蘇聯才是

“世界唯二的超級大國”

,是真正主宰全世界的力量,

英國民眾心中證明大英帝國榮光的夢想再次夢碎

三次夢碎後,英國人終於意識到自己不再是世界的主角

英國人第三次帝國夢碎——大批丟失非洲殖民地

雖然經歷了兩次夢碎,但英國在非洲的殖民地仍然很多,像奈及利亞、羅德西亞、索馬利亞等非洲殖民地仍然源源不斷的向英國輸送血液。

所以,雖然知道自己實力和美蘇相比有差距,但是擁有眾多非洲殖民地的英國人還是覺得自己有很大的發展潛力,

只要能夠撐過50年代末的民族解放思潮,就一定能夠重新成為世界三巨頭之一,而不是現在一個電話就被嚇的撤軍

此時,英國首相艾登因為蘇伊士運河危機引咎辭職,麥克米倫成為了他的接任者——

一個史上最苦逼的英國首相上任了。

三次夢碎後,英國人終於意識到自己不再是世界的主角

麥克米倫是一戰英雄,三度受傷,參加過索姆河地獄之戰

麥克米倫上任有三件大事需要處理,只要都做好了,英國恢復榮光指日可待,英國民眾即將失去的高傲也會保住,三件事具體如下:

(1)改善因蘇伊士危機而緊張的英美關係和英蘇關係;

(2)應對殖民地民族解放思潮;

(3)加入歐洲經濟共同體;

那這三件事麥克米倫都幹好了麼?我們一件件來說。

首先,是改善因蘇伊士危機而緊張的英美關係和英蘇關係,這件事情麥克米倫辦的我認為還是

及格的

。他多次與美國的艾森豪威爾總統和肯尼迪總統會談,開闢了大西洋兩岸的首相和總統之間進行坦率的、非正式會談的渠道。

1959年2月還去莫斯科會晤了赫魯曉夫,雖然結果一般蘇聯也沒太給英國面子,但至少表達了誠意。

此外,在麥克米倫的大力推動下,英國、美國和蘇聯三方還成功簽訂《部分禁止核試驗條約》

,再次表現出能夠影響世界局勢的能力。

三次夢碎後,英國人終於意識到自己不再是世界的主角

部分禁止核試驗條約簽約現場

其次,是應對殖民地民族解放思潮,在這件事情上麥克米倫政府簡直就是

一敗塗地

。在其任內,有迦納、馬拉西亞、幾內亞、坦尚尼亞等13個殖民地獨立,且南非還在1961年退出了英聯邦。

但這一點完全怪罪到麥克米倫身上顯然是不合適的,因為在其辭職後的十幾年內,還有辛巴威、卡達、阿聯酋等32個殖民地獨立,

這是英國整體國力的衰落和全球民族解放思潮的勝利,光靠一任首相根本無力迴天

三次夢碎後,英國人終於意識到自己不再是世界的主角

英國各非洲殖民地獨立時間

最後,是加入歐洲經濟共同體,這件事情麥克米倫也沒有幹成。

英國加入歐洲經濟共同體的請求在1963年初和1967年兩度被戴高樂所否決

戴高樂否決英國加入申請的原因也很簡單,一是擔心英國加入會使法國的領導地位降低,二是因為他擔心歐洲經濟共同體會淪為“依賴美國的龐大大西洋團體”,第三是他因為英美兩國在核武上的合作而感到憤怒。

在被法國拒絕後,英國聯合其它六個歐洲小國(奧地利、瑞典、挪威、丹麥、瑞士和葡萄牙)建立了歐洲自由貿易聯盟,正式宣告西歐資本主義國家分裂成為兩個敵對性的經濟集團——

“歐洲自由貿易聯盟”和“歐洲經濟共同體”

三次夢碎後,英國人終於意識到自己不再是世界的主角

歐洲經濟共同體顯然勢力更大

三次夢碎後,英國人終於意識到自己不再是世界的主角

辱英強人戴高樂

三件事都幹好,英國尚有一絲成為世界三巨頭的可能

,但只幹成了半件事兒,就無論如何也恢復不了大英帝國的榮光了。而麥克米倫也可以算得上是大英帝國曆史上

“最屈辱的首相”

了,執政時期在國際上幾乎天天是壞訊息,殖民地不斷獨立,戴高樂不停辱英,面對美國和蘇聯低三下四,最後還因為實行經濟緊縮措施大失民心,可謂

“裡外不是人”

在麥克米倫的任期內,英國老百姓能夠非常直接的感受到英國地位的下滑。在恢復帝國榮光的夢想第三次夢碎後,英國人再也沒有掌握世界話語權的興趣了,因為他們深知

“大英帝國榮光的餘暉”

已經幾乎完全消失。

三次夢碎後,英國人終於意識到自己不再是世界的主角

當然,說英國人的弱勢和受辱只是相對美蘇而言,

對於整個世界來說,英國絕對是“雙極”格局外第一梯隊的頭部國家

,在經濟、文化、科技等方面均有著強大的優勢。

但隨著世界的發展,英國連這個第一梯隊國家的領導者可能都保不住了

根據最新的統計資料,英國的人均GDP已經落後於德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挪威、瑞典、丹麥、冰島、荷蘭、奧地利、比利時等國。我們常說

“由奢入儉難”

,做慣了主角的英國人在不到100年內就眼睜睜的看著英國從世界第一帝國變成了美國小弟,即使在歐洲也只是德國的陪襯,相信英國國民尤其是政客的感受十分不好。

三次夢碎後,英國人終於意識到自己不再是世界的主角

人均GDP英國排名世界29

但即使是這樣,很多英國人依然傲慢的可怕,各種瞧不起別的國家

,而這種態度也使得當初脫歐時很多人嚷嚷的特別歡,脫歐帶來的影響英國人根本不在意。但當他們真正面對脫歐的事實時,才明白自己的大英帝國已經是昨日黃花,比起面子,還是裡子重要。

最後,英國人顯然是沒有記性,最近也是跳的很歡,而我只有一句話送給他們:

“醒醒,現在不是1840年,大清早亡了!大英帝國也亡了!

三次夢碎後,英國人終於意識到自己不再是世界的主角

兩位王子漸漸稀少的髮量和英國的前途很像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