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母嬰 > 正文

放下手機去學習DAY 004:如何與孩子溝通

2022-07-31由 劉慕青城 發表于 母嬰

今天是我“放下手機去學習”的第4天。

今天說說我的外甥。他來我家玩,特別自律。

上午寫作文,下午寫語文,幫忙拖地洗碗整理房間,晚上繼續做數學。

他爸媽奶奶聽了似乎有點意外,說之前在家一直玩。

我想了想,發現我其實沒怎麼“管”外甥,主要是鼓勵他自覺完成學習。

下面分享具體的過程,和幾點小體會:

外甥來我家,我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先陪外甥玩好。

一塊下象棋,給他講笑話,陪他天南海北的聊。

找了一部特別有趣的電視劇跟他一塊看,討論劇情。

我倆就像“忘年交”的老朋友一樣融洽。

一開始,啥作業我都不提,家務也沒讓他做。

為什麼呢?

因為,所有的溝通、或者教育,有一個前提就是,你要和孩子把關係搞好。

如果孩子喜歡你,尊敬你,你的一些建議和要求他就願意聽。

反之,如果孩子煩你、怨你、討厭你,那你說什麼都會起反作用。

所以我之前的文章裡說,家庭是讓孩子放鬆的地方、是給孩子愛和溫暖的地方。

失去這個大前提,孩子把大人當作了仇人——怎麼可能達到教育目標呢?

孩子願意跟我們聊天,我們就耐心聽,隨性的聊,不分析、不講大道理、不批評指責。

一旦你太「正式」,太「一本正經」,孩子就開始厭煩跟你說話了。

話說,這麼放鬆了一天,外甥也很快適應了在我家的生活。

於是我找了個機會,聊起了我小時候偷偷看電視捱揍的故事。

說我每次被我爸一個“爆栗子”,頭上就一個包。外甥聽了哈哈大笑。

完了我跟他討論,說太沉迷手機電視肯定不行,但是完全沒有娛樂也不行,太無聊了呀。

最後我們得出了統一的結論:“自律不是天天學習啥也不玩,那是機器人。真正的自律就是,先做該做的事情,再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有了這一次溝通,後面的事情就比較順暢了。

我和外甥做了約定,先學習再娛樂:

每天上午、下午、晚上各寫一會兒作業;

中間休息的時間會陪他下象棋、或者允許他看一會兒電視。

每次他都欣然同意,學習也很專注。

孩子自己心裡認同的事情,就比較容易做到。

你逼他去做的事情,遲早都會夭折——你不可能24小時看著他。

所以,家長認真做自己的事情就好了,不要緊張地盯著孩子的一舉一動。

否則,孩子不僅感到煩躁,而且長此以往他也喪失了自律的能力。

完成了溝通工作,也立下了規矩,接下來就是最重要的環節:

——頻繁地肯定和鼓勵。

1,孩子心情煩躁,不想寫作業的時候,絕對不強迫,跟他說好先休息一會兒再學習沒關係。

2,只要孩子學習了,做事了,哪怕一點點,就要發現他的進步和優點,適當獎勵,讓孩子高高興興的(描述他具體做了什麼、再說優點;鼓勵孩子切忌空洞虛偽)。

3,除了鼓勵孩子具體的行為,更重要的是,要鼓勵行為背後的意願、動機、上進心(這樣孩子的“內驅力”才會越來越強,家長也會越來越省心)。

每次外甥學習一兩個小時,我都會叫他停下來休息,陪他下象棋聊天。

這時候順便誇他,說他學習很自覺、很專注,“潤物無聲”,特別自然。

昨天的鼓勵效果格外的好。外甥拖地的時候,恰好老婆下班回來看到了,表揚了他。

接著,我把外甥的優秀表現和他爸媽說了,他爸特別高興,寫了一段話、發了個紅包鼓勵他。

外甥讀了他爸的文字,眼睛裡明顯閃過一道光——我猜他心裡應該是非常激動的吧。

晚上,外甥奶奶也發微信問情況,我又重複了一遍:學習很自覺、還幫忙做家務,簡直太優秀了!

這一晚,外甥的情緒狀態高漲,沉浸在以前他最害怕、最討厭的數字作業裡,一直寫到晚上10:20才休息。

這是一個很平常的故事,希望對你有啟發。

文章的最後我想說,家長最重要的事情不是“贏過”孩子,而是“贏得”孩子。

每個“不聽話”的孩子,潛能都是無窮無盡的,只不過被消極情緒壓抑束縛住了,陷入某種矛盾衝突和精神內耗之中。

所以我們一定要循序漸進,用「低期待高評價」的原則,來欣賞肯定孩子的每一個閃光點。

很快,你就會看到一個完全不同的、快樂又勤奮的孩子!

OK,繼續總結今天“放下手機去學習”的成果:

1,今天寫作1600字,對自己比較滿意,手感漸入佳境

2,沒有聽課,複習了8頁筆記,抄了一篇好文章的重點段落

3,中午和朋友們聚餐,好久沒有聊得這麼暢快了,高興

4,運動照常完成,鍛鍊半個月,精力貌似慢慢變好了

缺點是,有兩次不小心點開了短影片,每次看了都有半個多小時。

罪過罪過。拿來聽課它不香麼?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