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母嬰 > 正文

“楊爍式育兒”為什麼令人窒息?

2022-07-31由 南周知道 發表于 母嬰

文 | 陳子非

我們當然不用懷疑楊爍對兒子的愛,只是可能他實在是不懂得如何表達這種愛,結果是,他與兒子的關係處於一種緊張的博弈狀態,這讓一些很正常的父子間的關愛或溫柔變得彆扭,當楊爍想表達這樣的父愛時,他也非得以故作嚴厲或冷漠的姿態表現出來。

“知道”(nz_zhidao)跟你談談,“楊爍式育兒”為什麼令人窒息?

“楊爍式育兒”為什麼令人窒息?

楊爍 (圖蟲網/圖)

近日,真人秀《一起出發吧》熱播,幾位明星如楊爍和兒子、陳小春和Jasper、耿樂和兒子、包貝爾和餃子一起參加旅行。節目播出後,在社交網路上引發廣泛的熱議,主要焦點是楊爍的育兒方式,不少網友擔心“楊爍式育兒”會給孩子帶來嚴重的心理傷害。

然而,“楊爍式育兒”在現實生活中並不鮮見。

“楊爍式育兒”

《一起出發吧》的節目模式跟以前的《爸爸去哪兒》是一樣的,就是幾個明星爸爸帶著孩子一起去幾個地方旅行,孩子單獨和爸爸生活幾天,透過旅途觀察親子關係。

節目第一站來到四川的稻城亞丁,這裡海拔很高,有一定的高原反應。下車的時候,楊爍的兒子楊雨辰沒有跟著楊爍的方向走,楊爍立即命令他,“走回去”。接著楊爍又是各種發號施令,“衣服拉好”“快點”。可能是因為雨靴太大,不太合腳,楊雨辰走路有一點內八,楊爍發現之後,再次兇巴巴地喝道,“你不會走路嗎?”楊雨辰按照楊爍的要求調整走路姿勢,但楊爍還是不滿意,直接命令孩子跑回去,重新走回來。楊雨辰一言不發,臉上帶著驚恐,乖乖按照父親說的做。

走著走著,楊爍發現美景,突發奇想要拍照,多次追問楊雨辰:“你要不要拍?”兒子對父親突然的親切感到意外,誰知道楊爍又說了一句:“我不想和你拍。”

之後就是選房子環節。楊爍想要選擇1號房,楊雨辰選擇5號房,因為5號是他的幸運數,楊爍回了一句,“那5號不是我的幸運數”。選房時並不知道每號房的狀況怎麼樣,不巧5號房比較遠,一路上楊爍就各種唸叨兒子,指責兒子不聽他的話,不選1號房。工作人員提醒楊爍,下雨路不好走,雨辰不舒服的話,楊爍可以抱著他。楊爍丟下一句,“我不管,他自己選的自己承擔。”

楊爍一路上又是各種“威脅”兒子,如果走得慢就重新回去走,如果不能比他更早跨到門檻,兩個人就要重新走一遍。兒子走了老遠的路,又揹著包,喘著粗氣也只能咬牙堅持。

兩人到了天台,楊爍問兒子值不值得,楊雨辰說值得,結果楊爍說:“那你跑得更遠更值得。”楊爍又問楊雨辰下次選幾號,楊雨辰帶著哭腔和恐懼,委屈巴巴的說1號。然而,楊爍又說下次1號在最遠的地方,嚇得楊雨辰不知所措地站在原地。

總之,目前雖然才播出幾期,但楊爍兇兒子的“名場面”一個接著一個。兒子不太會疊衣服,楊爍凶神惡煞,彷彿眼前是他的仇敵;楊雨辰去耿樂家玩,回來後楊爍又是各種冷嘲熱諷,“你想吃那邊的是吧。以後你娶了媳婦也不用回我家了啊。你是因為喜歡跟耿樂叔叔在一起吧。你不想跟我在一起是吧……”

難怪很多觀眾說,看了“楊爍式育兒”感到窒息,同時無比心疼楊雨辰。一個7歲的小男孩對父親充滿恐懼,看父親的眼神也是飄忽、膽怯,父親一靠近他,他的許多下意識反應是躲閃和戰戰兢兢。其他明星爸爸對小孩都無比寵溺,唯獨楊爍對兒子一點也不親暱,一而再再而三地在眾人面前表現對兒子的冷漠和敵意。

“楊爍式育兒”為什麼令人窒息?

(圖蟲網/圖)

“楊爍式育兒”的陷阱

楊爍在採訪中說,楊雨辰是他的兒子,他會不疼愛孩子嗎?可問題是,他愛護孩子、教育孩子的方式,對孩子來說意味著什麼?

“楊爍式育兒”的第一個陷阱是,將打壓式教育理解為純粹打壓,為了達到讓孩子聽話的目的,不惜打壓孩子的自信心、自尊心,並吝於給孩子關愛、鼓勵。

無論是棍棒教育、打壓教育還是挫折教育,都有它的價值,讓孩子受到適當的批評和挫折,可以提升孩子的適應能力、抗壓能力,也能促進孩子成長。但應該看到,任何打壓的前提,是愛,是得讓孩子明白——爸爸媽媽愛他;得讓孩子有安全感——我努力去嘗試,哪怕失敗了也有爸爸媽媽陪伴。否則讓7歲的孩子像成人一樣無所依恃地被打壓,很可能不僅會讓孩子習得性無助,同時也讓孩子內心感到孤獨和不安全感,讓孩子因為缺愛而陷入自我認同危機。

楊爍對楊雨辰的打壓,更令網友們不適的是,他表現出的對楊雨辰的距離和敵意,對兒子各種潑冷水,故意表現對孩子的“厭惡”,比如說不想跟兒子拍照、嘲諷孩子的幸運數字等等。這不僅令孩子恐懼,更是讓孩子感到一種“被遺棄”的孤獨——他多麼渴望爸爸的愛,但他得不到。

“楊爍式教育”的第二個陷阱是,詐屍式育兒。楊爍在採訪中提到,兒子7歲,但他陪伴孩子的時間可能半年時間都不到。可以理解演員工作的特殊性,很多明星因為忙碌的工作疏於陪伴孩子,不得不讓伴侶“喪偶式育兒”。與喪偶式育兒一樣可怕的是,“詐屍式育兒”,缺席孩子的每一個成長階段,只是偶爾出現一下,一出現還要各種指手畫腳、唯我獨尊,甚至幫倒忙。

“楊爍式教育”的第三個陷阱是,對兩個孩子完全不同的教育方式,可能給缺愛的孩子心理失衡。楊爍對待兒子冷酷無情,對待女兒則是像小公主一樣,簡直要把女兒寵上天。楊雨辰看到楊爍對待妹妹與對待自己的態度截然不同,他是否會覺得自己是“多餘”的?

這讓筆者想到的是孫儷在有了二孩小花後,對待哥哥等等的態度,是更多關懷。孫儷在採訪中解釋道,有了小花後,如果等等看到妹妹吃米糊什麼的,他想吃,一定會讓等等吃,妹妹有的東西,等等想要,她也一定會滿足等等。因為小孩子根本不懂得說有些東西是嬰兒吃的,他要的是那份存在感。包括很多家長經常會以小的來刺激大的,比如說妹妹吃得很快,你哥哥吃那麼慢,孫儷說她不會這麼做,她反而是鼓勵哥哥比較多,讓哥哥知道自己是妹妹的榜樣,自己要做好,妹妹也會做好。

楊爍也是“楊爍式育兒”的受害者

當前輿論大多數的聲音,是對“楊爍式育兒”進行檢討,同時也展開對楊爍的一波網路撻伐。的確,楊爍需要批評,“楊爍式育兒”也應該警惕,但僅止於此是不夠的,我們還有必要反思:誰是“楊爍式育兒”的信徒?為什麼楊爍會這樣教育孩子?

除了教育觀念的偏差外,它可能有更隱蔽也更深層次的原因。筆者注意到楊爍曾在幾個採訪中談到他與父親的關係,而他父親正是“楊爍式育兒”的踐行者。楊爍說,他從小是被父親打到大的,父親對他的許多舉動如果擱到現在,他是可以告他父親的;並且,父親經常冤枉他,總是以他的標準來對待楊爍。因此,他從小就跟父親關係不好,初中時就輟學來到北京,因為想逃離家,逃離父親。

可以說,楊爍本身就是“楊爍式育兒”的受害者,他是在一個以否定、打壓為主的父權式家庭長大的,他並不懂得如何處理與父親的關係。即便他長大成人、結婚生子、功成名就,他依舊沒有走出原生家庭的傷害,當他在面對自己的兒子時,他不自禁地代入了自己父親的角色,父親怎麼對待他的,他也怎麼對待自己的兒子。

我們當然不用懷疑楊爍對兒子的愛,只是可能他實在是不懂得如何表達這種愛,結果是,他與兒子的關係處於一種緊張的博弈狀態,這讓一些很正常的父子間的關愛或溫柔變得彆扭,當楊爍想表達這樣的父愛時,他也非得以故作嚴厲或冷漠的姿態表現出來。

高曉松曾在一檔節目中說過:“我一輩子沒問過父親問題,我有長達20年的時間因為對原生家庭的不滿,尤其是與父親之間極為不好的關係,導致我年輕時候出現很多問題。”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是深遠的。但這並非意味著我們無可作為。就像探討原生家庭問題的《都挺好》編劇所說的,“原生家庭欠你的,你得靠自己找回來。找不回來就是一場災難,找回來就‘都挺好’。”

因此,對於“楊爍們”來說,他們如果要正確處理好與孩子的關係,既需要教育觀念的更正,也可能需要一次重新的校正和療愈——試著從原生家庭的傷害中走出來。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