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母嬰 > 正文

育兒中最優先的4件事,你知道嗎?

2022-07-24由 大J小D 發表于 母嬰

有朋友說:自從當了媽,每天都在惡補育兒知識,卻依舊有操不完的心。

問我,到底有沒有什麼重點可抓,讓家長不累不焦慮也能教育好孩子。

為什麼?

育兒確實是這樣的,永遠都不會省心。我剛當媽媽的時候,也常常會陷入“為什麼學了這麼多,還是教不好孩子”的困惑中。

現在回頭看,反而明白了,

養育孩子如果只在一招一式,那永遠也學不完,但如果能抓住優先順序高的“道”,我們就能夠花更少的力,解決更多的問題。

今天就分享,在我心目中養育女兒優先順序最高的4件事。

哪些是優先的?

1、欣賞

做孩子的欣賞者,這是我現在育兒中第一優先順序。

和孩子的親密感,讓孩子感受到被愛,讓她明白家裡有靠山,這絕對、永遠是第一位的育兒重點。

但隨著孩子慢慢長大,我們的期望也會提高,不自覺地就會開始關注那些“不夠好”的地方,把聯結破壞了而不自知。

因此,我刻意鍛鍊自己

每天至少發現女兒的一個可愛點,做她的欣賞者。

哪怕小D也不是什麼事情都做得好,但我的心態是好的,小D的狀態也是永遠被滋養著的。

作為母親我最自豪的事,那就是小D到現在還願意和我分享她的所有喜怒哀樂。

育兒中最優先的4件事,你知道嗎?

2、運動

我是無比重視小D的運動的。

老讀者知道的,我是有了女兒後,從曾經讀書時800米不及格的人,變成了一個規律運動愛好者。

要讓孩子動起來,父母自己先要愛動,自己愛“葛優躺”的父母,光靠嘴巴是培養不出一個熱愛運動的孩子。

運動不僅能幫助孩子打造良好的體能,也是促進學習、預防近視的身體基礎。

在運動中,孩子也能探索到自己的能力邊界,更加自信,更加勇敢,對於調節情緒也有積極的作用。

而且,

培養孩子的運動習慣,最好要在學齡前。

因為進入小學後,孩子自由玩耍的時間就少了,要抓學習又要抓運動,很難兼顧。

如果從小就養成了習慣,那麼保持運動就是每天自然而然的事,並不需要去做取捨了。

打造一個健康積極的生活方式,這是受益一輩子的禮物。

育兒中最優先的4件事,你知道嗎?

3、心理

女兒早產,頭三年她有蠻長一段時間的發展發育延誤。

我特別感謝當時她的兒科醫生對我說的一句話:

“發育延誤可以透過康復努力追趕,

但你們更要記得,

讓孩子在這個世界覺得有力量,有價值這種感受,不該因為‘延誤’而損失了。”

這段話對我來說,不管是不是早產孩子,都是非常適用的。

隨著孩子慢慢長大,我們需要幫助孩子建立“心理優勢”,就是儘可能地幫助孩子發展一兩個他自己都能引以為豪的技能/能力。

怎麼做呢?多觀察孩子,找到他“自己感受好,而且的確也做得好”的事情。

抓住它並放大它,給予肯定

。“這是媽媽都做不到的,好厲害”。

那麼將來即便孩子受挫了,他也不會因此“垮掉”,因為他無比確定地知道自己的價值所在。只要心理優勢還在,他就有氣力迎頭努力,繼續趕上。

要注意的是,這件事尤其要在學齡前形成習慣,等到上學了再培養,孩子的評價體系就被成績主導了。

育兒中最優先的4件事,你知道嗎?

4、自己

最後一點,是我一直在儘可能地保護好小D的一個部分,就是

時刻可以明白自己是怎麼想的,怎樣才是讓自己舒服的,才是自己熱愛的。

記得她4歲多就已經可以和早教班的老師表達:我並不喜歡敲鼓,我就是想彈琴。

我當然知道,人不可能永遠只是“忠於內心”,畢竟我們也有社會準則。

但是我在養育小D時,會區分一件事:

不以打壓孩子熱愛本身來強行灌輸規則。

比如,我會允許且尊重孩子那些不妨礙他人的熱愛,哪怕是我們看不上的:玩奧特曼/蹲在地上看螞蟻。

再比如:當孩子反抗規則,或有不同的意見時,我會聽一聽她的想法,和她一起思考,可以怎麼更好地解決問題。

成長的過程中,就是“自己”和“別人、社會”的碰撞。

孩子明白自己的狀態,瞭解社會的運作,那麼也會在面對衝突時,學會如何取捨。

育兒中最優先的4件事,你知道嗎?

我們學育兒,很多時候都是為了解題。但其實最關鍵的是,去思考做這件事的本質是什麼。

明確了自己育兒的本質,那麼很多焦慮就不攻自破了,因為我們知道真正該聚焦的是什麼,而不是抓住各種“不夠好”死磕。

育兒中最優先的4件事,你知道嗎?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