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母嬰 > 正文

拔網線、收手機,關禁閉!發生那件事後,我和15歲的兒子反目成仇……

2022-06-20由 籃球的深度觀察 發表于 母嬰

作者:主創團·筱恬

不久前,

新東方創始人

俞敏洪

老師

在直播間連線

著名學者

馬未都

,為大家帶來了一場精彩紛呈的對話。

其中,在談到使用電子產品的問題時,俞敏洪透露,他每天給自己規定,連續三個小時堅決不看手機;並且在寫東西時,會遮蔽電腦裡所有網路連線,從而保證自己能有足夠的時間沉下心來思考。

拔網線、收手機,關禁閉!發生那件事後,我和15歲的兒子反目成仇……

他說:“想辦法控制自己不受這些電子裝置的掌控,不至於對自己產生太大影響,這對於現代人非常重要。尤其是年輕人,更應該適時地遠離手機。”

我不禁為俞老師的這份自律和覺悟點贊。在如今這個資訊大資料時代,電子產品的作用越發凸顯,我們的孩子幾乎不可能脫離手機或電腦。

然而,很多青少年卻沉迷於短影片、網路遊戲等不良內容無法自拔,嚴重影響了自身的學習和生活。

手機不離手的情況,正呈現低齡化趨勢。事實上,它正是青少年成長路上的無形殺手,將給孩子的身心健康帶來巨大隱患。

沉迷手機對孩子的危害,遠超你想象!

前段時間看到一個新聞。江蘇有個11歲的男孩,由於每天頻繁玩手機導致落枕,脖子忽然就動不了了。

拔網線、收手機,關禁閉!發生那件事後,我和15歲的兒子反目成仇……

長時間低頭盯著螢幕,導致青少年兒童罹患近視、頸椎病的機率激增。但其實,這只不過是沉迷手機危害的冰山一角。

2019年,美國辛辛那提兒童醫院醫學中心的研究人員發表論文指出,

兒童使用電子產品時間與大腦白質發育水平成反比。

具體來說,孩子越沉迷手機,大腦白質神經纖維發育水平就越低,大腦結構就越不完整,從而導致語言學習、識字和認知水平等多方面能力受損。

而在此前,同樣有科學家證實——手機玩多了,大腦真的會萎縮,這絕不是危言聳聽!

事實上,青少年手機上癮,負面影響遠不止這些。

它還會讓孩子成績下降;社交、運動等方面的能力退化;並使得抑鬱、焦慮、暴躁等各類心理問題增多,甚至出現自殘或自殺。

不久前,浙江金華一名15歲男孩就因為玩遊戲問題與父母產生矛盾,一氣之下爬出五樓陽臺試圖輕生。他情緒激動、拒絕溝通,直到被特警開導近一個小時,才成功被救下。

拔網線、收手機,關禁閉!發生那件事後,我和15歲的兒子反目成仇……

可以說,手機等電子產品一旦使用不當,將成為孩子的精神鴉片,而孩子們則成為垃圾快樂的傀儡。

由此,孩子的未來終將被毀掉!

那個手機上癮的孩子,到底該拿他怎麼辦!

《青少年藍皮書:中國未成年人網際網路運用報告(2020)》

公佈的資料顯示:

“我國未成年人的網際網路普及率已達99.2%,未成年人首次觸網年齡不斷降低,10歲及以下開始接觸網際網路的人數比例達到78%。”

拔網線、收手機,關禁閉!發生那件事後,我和15歲的兒子反目成仇……

對於很多涉世未深的孩子來說,手機等電子產品無疑為他們打開了一個全新的世界。

面對良莠不齊的海量資訊,他們很容易迷失其中、誤入歧途。

曾在某教育論壇上看到一位媽媽的求助。她的兒子正讀初一,最近藉著上網課的名義迷上了手機,整天就想著玩遊戲刷短影片,到了廢寢忘食的程度。

為此,這位媽媽苦口婆心地勸阻過、嚴厲地責罵過,也嘗試過沒收手機、強行帶兒子外出,卻始終收效甚微。

各種辦法都用上了,男孩依舊我行我素,甚至愈發叛逆。她心力交瘁地表示:

“對於這樣的孩子,我實在是沒轍了……”

其實,這位媽媽的經歷正是很多家長的真實寫照。赫然發現,要想讓孩子擺脫手機等電子產品的誘惑,真的好難!

耐心擺事實講道理吧,可孩子並沒有經歷過生活的苦,對於這一切根本理解不了;

動用強制手段吧,往往會適得其反,讓孩子更加反感,從而愈發疏遠我們;

再想想我們自己,現代社會工作和社交的需要,讓每個人都頻繁地使用著這些電子產品。

連大人都無法徹底放下手機,又憑什麼來要求我們的孩子呢?

到最後,無數家庭便在這樣的糾結中,矛盾徹底爆發,生活一地雞毛。

那些困在手機裡的孩子,是如此陌生,甚至像仇人一般頂撞著我們。正如影片中這個因為得不到新手機就對母親瘋狂踢打的男孩……

拔網線、收手機,關禁閉!發生那件事後,我和15歲的兒子反目成仇……

為人父母,把孩子養那麼大,誰願意接受這樣的結果呢?

越想戒就越戒不掉的手機,正在一點點奪走我們的孩子。家長難道真的只有無能為力嗎?

孩子沉迷手機,智慧的家長會這樣做

去年,在第六屆中國教育創新成果公益博覽會新聞釋出會上,來自北師大的學者釋出了一份“重磅”教育報告。

這份報告歷時七年,資料採集自全國181個區縣2638所小學、1322所初中和140所高中。漫長的追蹤後,研究得出了這樣兩個驚人的發現——

第一:“孩子手機成癮受父母手機依賴行為的影響較大”。

也就是說,家長在家時頻繁玩手機的示範效果,會不斷強化孩子對手機的依賴,直至最終淪為上癮行為。

第二:“藏書量多的家庭,學生學業成績表現好、幸福感高”。

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從小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能夠有效抵禦電子產品中不良內容對孩子的侵害,從而降低孩子對手機的依賴,促進他們身心健康發展。

想起李玫瑾教授在解讀孩子沉迷手機等電子產品的原因時,說過的一段話:

“網路不是導火線,沉迷網路是因為孩子的心理出現了某些問題。

感覺單一,不快樂,人就會痴迷,就會反覆幹一件事。”

由此可見,要想使孩子杜絕對手機的依賴,需要家長在以身作則的前提下,幫孩子增加豐富充實的體驗,重新找到人生的樂趣和意義。

這一切,離不開我們的用心陪伴。正如有句話所說:“只有父母到位了,手機才有可能退位。”

與此同時,這也需要考驗我們的智慧與遠見。

記得看過一個新聞,湖北武昌有個男生,非常喜歡玩一款手遊,而遊戲規定玩家最好每天都要上線。

高三期間,他不忍心放棄遊戲,於是便和媽媽商量,能不能替他代練這款遊戲“保級”,等高考結束了再交還給他。

沒想到,媽媽一口答應了下來。最後他的遊戲賬號不僅保住了等級,高考也取得了理想的成績。提到這一切時,男生直言,很感激自己能有一位開明的媽媽。

拔網線、收手機,關禁閉!發生那件事後,我和15歲的兒子反目成仇……

事實上,在網路時代,傳統教育觀念已經不再適合這一屆孩子的成長需要,老一套的做法悄然間已過時,將無法再起到作用。

就拿孩子沉迷手機來說,往往高發於青春期。在這個階段,孩子渴望獨立、嚮往被認可。而透過手機遊戲等途徑,他們會在與同伴互動的過程中獲得心理上的滿足。

倘若,我們無法看到,藏在孩子出格行為背後的成長需求,則往往會將事態激化。

與此同時,家長同期則普遍處於更年期,情緒難免失控暴躁,更容易忽略子女放不下手機的真正動機。

教育需要與時俱進,面對言行出現了偏差的孩子,更是如此。

只有將這些親子問題抽絲剝繭地掰開了、揉碎了,才能找出問題的癥結所在,最終逐一擊破解決。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