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母嬰 > 正文

貧窮,是焦慮的根源麼?

2022-05-14由 嘛叔 發表于 母嬰

沒有什麼廣告詞,能夠有這句話效果好!那就是“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為人父母總希望孩子能夠成龍成鳳,在現代社會對於許多成年人來說,他們已經告別物質層面的比拼,進而“昇華”為比拼對孩子的教育。

猶記得小學時代,小平爺爺的一句話“計算機要從娃娃抓起”,後來被販賣焦慮的人引申為“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於是乎各種課後補習班、週末培訓班、假期輔導班風行,主科市場被佔領了,又開闢出了各種課外興趣培訓班,我們小時候都不認識的樂器,現在鄉下小鎮都能見到;中高考的市場沒機會了,立馬開發了“學前教育”培訓課程、甚至“超前教育”培訓課程。

總之雞娃焦慮沒有治癒,總能給你開個方子,讓你為焦慮買單。最後的結果就是錢花了,焦慮不僅沒有治癒,反而更嚴重了!而販賣焦慮的人早就賺了個盆滿缽滿,換了個專案,繼續販賣焦慮。

當教育市場飽和後,聰明的財富掠奪者們又開發了新產品“容貌焦慮”!

難怪現在的牙科診所越開越多,以前只有蛀牙、拔牙才去牙科診所,現在人滿為患!原來牙齒矯正的市場都拓展到幼兒階段了,為了3歲的寶寶笑起來能夠上下門牙碰在一起,竟然給奶牙都沒長齊的寶寶戴牙套,每天12個小時不能摘,看到這樣的熱搜真實想笑又想哭。

笑的是這樣的家長是怎麼長大的,自己小時候幾歲換牙是一點記憶力都沒有麼,乳牙都是要掉落的,現在花錢費力的矯正有什麼用?哭的是這樣的家長完全不顧及孩子的感受,雖然還不會說話,但是那傷心的哭聲難道聽不到麼?要不是你親生的,別人都要告你虐童!

6年後,當你帶著孩子再一次摘掉牙套,走出牙科診所大門的時候。早已等候多時的大仙掐指一算,告訴你孩子可能長不高,不放心可以去旁邊醫院測個骨齡。10分鐘後,骨齡片子出來了,醫生判斷,孩子的骨齡將近9歲半到10歲。理論上,骨齡大於年齡1歲但不超過2歲就為偏大。怎麼辦?順其自然或打性抑制針和增高激素。

順其自然:看看父母的身高,說出一個大概的身高資料,嗯,樂觀一點能夠再高一點;

打性抑制針和增高激素:至少能夠長到168cm,180也有可能!

這樣的說法,像極了走街串巷,看相算卦的神運算元,告訴你能活99歲,活不到可以去抽他嘴巴!

打性抑制針(中樞性性早熟的孩子,才可能需要打抑制針),就是透過長期的藥物干預,抑制孩子的發育,讓身高快速生長減慢,抑制骨齡過快地成熟。而生長激素是應用於治療生長激素缺乏症(GHD),你確定打之前診斷出孩子患有生長激素缺乏症麼?

據新華社報道,真正需要生長激素治療的只是非常小的一部分,絕大多數的孩子只需常規飲食、運動、睡眠指導。生長激素分泌正常的兒童是不能注射的,否則會導致內分泌系統紊亂等問題。

嘛叔清楚地記得小學有兩個同學,個子一直矮大家一頭,到了初中才開始猛長,加上籃球運動,最終個子竄到了180以上。所以說與其一邊讓孩子承受打針的痛苦和副作用,一邊糾結打粉劑還是水劑的價差問題,有那十幾二十萬的費用不如給孩子弄個籃筐,買套裝備,學習之餘快樂運動,最終的身高肯定超出你想象!

焦慮的根源是什麼?不同的人會給出不一樣的答案!但嘛叔的答案,相信很多人都支援!那就是一個字——窮!你見過比爾蓋茨為孩子焦慮麼?你見過馬斯克為孩子焦慮麼?如果你的家庭能夠讓孩子像秦公子一般去劉耕宏直播間刷400多個嘉年華,你還擔心孩子長啥樣、長多高、學習多好麼?因為窮,你怕自己給不了孩子更好的,你希望花最小的代價,讓孩子有最大的競爭力!

事實上孩子的競爭力,如果依靠不了你以及家庭,就只能靠他自己!你現在為焦慮買單的花費,一半買的是你自己的心安(交的智商稅),一半支援了孩子未來的競爭力(同齡人的父母拿著你的智商稅,去構建了自己孩子強大的後盾)。

若干年後,當你花費所有培養出來的孩子,隨著如潮般的畢業生走出學校的時候,你曾經支援的孩子早已坐在自家的老闆椅上面試新秘書了!

#誰在販賣焦慮 #9歲女孩打性抑制針半年花10萬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