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母嬰 > 正文

為什麼我家寶寶1歲還不會走路?格賽爾“雙生子爬梯實驗”告訴你答案

2022-03-10由 小魚老師講育兒 發表于 母嬰

很多的寶寶在過完週歲生日之後,還不會走路,導致不少的爸爸媽媽和爺爺奶奶就開始擔心:“我家寶寶怎麼還不會走路呢?難道是因為遺傳?”,經過一番“家庭會議”討論之後,很多家長就會否定這個結論了,因為他們發現孩子的爸爸或媽媽在11個月就已經能走路了,過完週歲生日時早就能滿地走了,於是大家的討論再一次回到原點——我家孩子為什麼這麼晚還不會走路呢?小魚老師在這裡介紹一個教育學上著名的格賽爾“雙生子爬樓梯”實驗會給你們帶來一些啟發。#育兒##學步期#

為什麼我家寶寶1歲還不會走路?格賽爾“雙生子爬梯實驗”告訴你答案

“雙生子爬梯”實驗

美國著名教育家阿諾德·格塞爾博士曾在耶魯大學開展了一項著名的“雙生子爬梯”實驗,實驗物件是一對46周(11個半月)大的雙胞胎寶寶,具體內容是格賽爾博士對其中一個寶寶開展了為期6個周的爬樓器訓練,訓練結束後,這個寶寶果然可以順利地爬樓梯了。然而,另一個沒有經過任何訓練的孿生寶寶,在6周後也可以爬樓梯了,而且寶寶的爬行能力和他受過訓練的兄弟是一樣的。類似的結果在其他試驗中也得到了證實。那麼,格賽爾博士的這個實驗為我們揭示了這樣一個簡單的事實:孩子能力的發展不會因為你的特別訓練而提前獲得——我們無法加速孩子生長髮育的步伐!

為什麼我家寶寶1歲還不會走路?格賽爾“雙生子爬梯實驗”告訴你答案

阿諾德·格塞爾博士著名的“雙生子爬梯”實驗

多數寶寶12-18個月的時候開始蹣跚學走,能不能獨立行走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寶寶是否有想走的意願。寶寶從能夠獨立邁步那天起,到能夠很好地行走,大概需要6個月的時間。如果寶寶11個月開始獨立邁步,那麼要到15個月才能走的很好。如果寶寶14個月開始獨立邁步,那麼要到20個月才能很好地獨立行走。但是,作為家長一定要明確很重要的一點: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長節奏,我我們無法加快寶寶成長的步伐。

那麼,對於寶寶處在學步期的家長們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呢?

剛學走路時,姿勢重要嗎?

寶寶剛開始學走路的時候,不會向前邁大步,而是兩條腿分的很開,揚著小手試圖保持平衡,所以我們說孩子“蹣跚學步”。剛開始學步是的走路姿勢和真正走路很不一樣,主要會出現以下幾種情況:

外八字和內八字。有的寶寶剛學走路時兩隻腳會向兩邊撇,而一些寶寶剛學會走路時比較正,慢慢的就會內八字,無論是外八字或者是內八字,都是寶寶剛學走路的正常姿勢,隨著寶寶逐漸長大,走路姿勢自然而然就會像大人一樣了。

用腳尖走路。寶寶剛學會站立的時候,是用腳尖著地的。學走路也一樣,大多數寶寶剛學走路時都是用腳尖,兩隻腳不協調或者一隻腳有些拖拉。大人千萬不要認為寶寶有什麼問題,這些都是學步期寶寶的正常現象,寶寶大一點之後自然就會學會正常的走路姿勢了。

為什麼我家寶寶1歲還不會走路?格賽爾“雙生子爬梯實驗”告訴你答案

走著跑。經常會聽到有爸媽這樣誇自己的孩子:‘’我家寶貝不會走就會跑了呢”,其實,這是因為剛學走路的寶寶還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身體,買不到時候慣性使寶寶向前俯衝,就像跑步一樣。等寶寶真正學會走路以後,就走得穩當多了。

羅圈腿。有的寶寶剛走路時,小腿看上去有點彎曲,其實小寶寶的腿本來就有一個生理曲度,等到了三四歲以後,腿長長了,就不會那麼彎了。當然了,如果你真的覺得寶寶的腿彎的厲害,就要及時帶寶寶去醫院做一個檢查。

孩子摔倒時,千萬別急著扶

如果孩子剛一摔倒,家長們就一臉慌張、大呼小叫地趕緊去扶,生怕寶寶磕著傷著,那麼寶寶就會看你的眼色行事,立馬哭鬧給你看,還可能因為害怕而不想學習走路了。過多的干預和疼愛,不但會影響寶寶的正常生長髮育,還會影響寶寶以後的性格!

正確的做法是,當他摔倒時,你應該表現的若無其事(要注意孩子別出意外),用輕鬆的微笑鼓勵他自己站起來,他就不會害怕摔倒,往往會自己爬起來繼續蹣跚學步,這樣,孩子不但會從你的鼓勵中獲得安全感,也會自己收穫滿滿的成就感。

為什麼我家寶寶1歲還不會走路?格賽爾“雙生子爬梯實驗”告訴你答案

剛學走路,一定要注意安全!

1歲的孩子天性喜歡探索,剛學會走路的他會探索每一個角落和縫隙。他們往往會因為新鮮和好奇而讓自己總是處於危險中。比如在外面的時候,可能會因為看到新鮮的東西突然衝到馬路上,他們對危險沒有任何概念,這個時候,不要責備孩子,一定要慢慢向他灌輸安全的概念,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一定要緊緊握住他的手,保護好他的安全。

如果出門時擔心發生意外,

學步帶和牽引帶

是不錯的選擇。對於特別喜歡冒險而又活潑的孩子來說,帶他們出門一定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這時候選擇一款合適的學步帶或者牽引帶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或許有人會用不贊成的眼光看你用一個帶子拴著孩子,但是有什麼比孩子的安全更重要的呢?

你家的寶寶在學走路的過程中有哪些有趣的故事呢?歡迎在評論區交流討論~

關注小魚老師,獲取更多育兒知識。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