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母嬰 > 正文

孩子不想上興趣班了!咬牙堅持還是忍痛割肉?看完這三個原則就有答案了

2022-03-08由 CC爸媽 發表于 母嬰

前兩天文章提到了CC鋼琴復課的事兒,復課前十來天,我陪著CC臨時抱佛腳,真的練到奔潰。

我一個勁兒的催促她:“快點去練!你太不熟練了!這樣怎麼去上課啊!”CC呢?給我花樣展示了“不”的一百種用法:“我不想練,我不會彈,我不想上課,我不喜歡鋼琴,我不想學了……”

整整10來個晚上,每晚我們都有爭執,C爸天天來勸架:你們一會兒這個炸、一會兒那個炸,能解決問題嗎?能好好說話、好好練嗎?在無數個臨近奔潰的瞬間,我忍不住想:這是何苦呢?孩子不開心,搞得我也奔潰!

為學個興趣把親子關係搞砸了,怎麼想怎麼不划算。

或許自家孩子就是真的不喜歡鋼琴,那堅持就是種折磨。或許及時放棄,反而更明智。

結果呢?啪啪打臉來得特別快。

孩子不想上興趣班了!咬牙堅持還是忍痛割肉?看完這三個原則就有答案了

老師一句:“咱們不著急、不生氣,慢慢來,大不了重新學這首”,CC立馬屁顛屁顛的覺得自己又行了!

回家再練琴,明顯積極多了,我看得瞠目結舌:“怎麼跟換了個人似的”!再看CC認真練琴的樣子,那份焦躁也沒了,眼中又開始閃爍自信、堅定的光芒,這份遇到困難然後克服困難、突破自我的體驗可能是任何東西都沒法換來的。

想想真是後怕,當時整個人處於崩潰邊緣,答應CC“不學了”,真就是一閃念的事兒。還好還好,最後堅持了一下下!

孩子不想上興趣班了!咬牙堅持還是忍痛割肉?看完這三個原則就有答案了

所以今天這篇文,想跟大家聊聊興趣班這件事。

雙減政策實行後,學科類的培訓大幅減少,孩子空閒的時間怎麼安排呢?很多家長把興趣培養提上了日程。尤其是最近,各個地區開始提升音樂、體育、美術這三個學科在中考中的分值比重,大家愈發的不淡定。

一份科學研究發現,人腦中有一個重要的器官叫神經元,它跟孩子的天賦密切相關,在十二歲以前都極其發達。也就是說,每一個孩子天生都是有美術細胞、音樂細胞等各種興趣細胞的。但到了十二歲之後,這些細胞如果沒有得到足夠的行為或資訊的刺激,就會慢慢的縮小甚至消退。

相反,

如果抓住十二歲之前的黃金期,找準孩子的興趣點,然後不斷刺激,神經元會越來越發達。

孩子不想上興趣班了!咬牙堅持還是忍痛割肉?看完這三個原則就有答案了

這就是大腦

“用進廢退”

的原理,很多家長給娃選擇興趣班的熱情,也就集中在了這個階段。

我個人覺得,孩子的興趣還是要挖掘一下的。“沒有天生就有特長的孩子,他們最初擁有的只是天賦,後來經過父母的發現、引導、培養,才能將天分變為特長。”

你挖了可能沒有,但你不挖,娃的天賦鐵定就埋沒了。

可在興趣班的道路上,很多家庭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孩子不想學了。

“媽媽,我不想學了,行不行啊?”當孩子淚眼婆娑的哀的時,我們該怎麼抉擇呢?閨蜜說,這個問題在他家,每次一討論,兩口子都能打起來。

閨蜜老公主張:“孩子不感興趣就不上了唄,幹嘛要強迫他,咱們得尊重孩子的意見。”閨蜜則主張:“孩子懂什麼啊?咱們家長得幫她把好關。該堅持的時候得堅持。如果養成遇到點困難就放棄的習慣,以後那還得了!”

到底該怎麼辦?

C媽覺得,這事兒,可以分年齡階段看!

第一個階段

4、5歲到小學之前這個時間段,可以廣撒網、多斂魚、擇優而從之。

讀過這樣一句話:“你沒看過世界,哪來的世界觀?”我們找工作、找愛人,有幾個是一眼定終身的?都有一個挑選、取捨的過程,更何況心智發育還不成熟的孩子。

在4、5歲到小學之前這個時間段,孩子的學習壓力不大,我們完全可以採用“廣撒網”的策略,給孩子創造機會,讓他多體驗幾個興趣班。

CC有一個階段,就看見什麼都好奇、都想試試,看別人學什麼自己也想學,舞蹈、跆拳道、游泳、乒乓球、機器人……只是試聽課的話,投入並不大,她樂意,我都會讓她嘗試一下,就當帶她玩了。

我一般會給她先報三個月的試聽課,她上課,我會在旁邊多多觀察,過程中,

她明顯不感興趣

,或者

我一個外行看著都實在沒天賦的

,如果她想放棄,就果斷放棄。我們學過幾個月的舞蹈、乒乓球,都是這個結局。

孩子年齡還小,一時興起、然後三分鐘熱度是完全正常的。他嘗試、體驗之後,覺得不感興趣,想放棄,家長們真得真的過於焦慮。

世界那麼大,美好的事物那麼多,而孩子本身又擁有著無限的可能。我們又何必早早地把他捆在一棵樹上呢!

孩子不想上興趣班了!咬牙堅持還是忍痛割肉?看完這三個原則就有答案了

很多家庭最常出現的情況是:孩子不想繼續,可課程不能中途退費,家長對孩子各種埋怨:

“你看看你,就知道浪費家裡的錢”,

“你上次報XX也說喜歡,結果學了3月就不學了,這次又這樣”,

“你這孩子怎麼就不知道體諒別人呢!”

這話一說,焦點已經不再是興趣不興趣了,而是道德不道德,搞得大人孩子都非常痛苦。為避免這種情況發生,一開始,可以先讓孩子上一個月的試聽課,孩子有興趣的話,可以先報三個月的課程,進一步地,再報半年、一年的課程。

另外,我還想囑咐兩點:

1.體驗的時機很重要,我們要遵循孩子的身體心理發展規律。

興趣班這事兒,趕晚不趕早,好些人3歲就讓娃練舞蹈了,4歲就練鋼琴了。咱就說但凡涉及技能學習的,哪個不需要下功夫,同樣一件事,5歲的孩子比3歲的孩子在理解力、吸收力、堅持度上,好太多了。

不要夠著那個最低年齡標準,趕著把娃往裡送。過早地接觸,反而可能磨滅孩子的興趣。

2.體驗的專案最好還是孩子擅長的,興趣選擇要揚長避短。

有些家長說,孩子瘦弱膽小,怕以後被人欺負,就給他報個散打吧。上來就挑戰孩子的舒適區,讓他感覺困難,誰會十分享受被虐的過程呢?還有的孩子活潑好動,家長就想給他報個書法、畫畫類的興趣班,磨磨性子。

結果,孩子根本坐不到凳子上去,每天因為這事捱罵挨批評,他還有可能感興趣嗎!

培養興趣特長可不能參考木桶理論,咱不能奔著補最短的那根,而是一定要拔高最長的那根!

孩子不想上興趣班了!咬牙堅持還是忍痛割肉?看完這三個原則就有答案了

第二個階段

1-3年級這個時間段,在幾輪取捨之後,確定1-2個目標,就不能輕易放棄了。

經過前一個階段,大部分孩子就能篩選出1-2個保留興趣了。這時候,孩子也會出現“不想去了”的問題,家長就要幫孩子辨別:他是真的不感興趣了?還是暫時遇到了困難,因為畏難情緒作祟才不想去。

就拿CC練琴這事來說,她嘴裡說著“不想去”,語言背後的情緒卻是:心還沒從假期中收回來不想練,能力下降了害怕被罵。

孩子沒有辦法準確地感知到自己的情緒,更沒有辦法清晰明確的表達出來。

一味的“尊重孩子的想法”或者“要求孩子堅持”都沒法解決問題,我們可以選一條中間路線:

傾聽孩子

首先,不要一聽孩子「不想去」,就火冒三丈,上來就是指責訓斥。

這種態度不僅於事無補,還會讓孩子愈發的不肯表達自我,直接封死了溝通之門。在平心靜氣的前提下,我們可以正視孩子的情緒。

比如,CC鋼琴老師就引導CC:

“你現在有點著急,是吧?一個假期不練,慢一點挺正常的,不用著急。”

“你練不好還生氣啊,這有什麼好氣的,其他小朋友還沒你狀態好呢!”

“你越生氣啊,其實練的越慢,不信啊,你別生氣、彆著急,就彈5遍,這一小節一定能會!”

這個過程需要我們無條件的理解和接納。

接下來,我們要引導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

每次我跟CC說:“今天是不是有點累了?”CC都會開啟話匣子:

“媽媽,其實我不是不想學,我就是怕老師批評我。”

“我就是一聽你「哎呀」一嘆氣,就知道你對我不滿意,我就不想再練了”。

仔細傾聽的話,總能在字裡行間捕捉到她的真實想法。另外,傾訴是減輕焦慮和壓力的一種有效途徑,很多時候,我們不用說什麼,只是靜靜地聽孩子說完,他的情緒就會有很大好轉。

接著再跟孩子講“堅持”的意義,接受度會高很多。

孩子不想上興趣班了!咬牙堅持還是忍痛割肉?看完這三個原則就有答案了

孩子不想繼續上興趣班,還有可能是因為一些客觀原則,比如,課上挨老師批評了,跟同學鬧矛盾了,老師的教學方法太過枯燥了,等等。

那麼及時的解決矛盾,給孩子尋找更好的教師資源。

排除了一切干擾因素後,孩子還是不想上課,可以跟孩子商量,設定一個1-3個月的冷靜期,再最後堅持一下、權衡一下,如果想法還是沒有改變,就當斷則斷。

最後提醒一句,家長們不要用“無用”還是“有用”來判斷孩子的興趣班。

我們看著沒用,孩子真心喜歡的話,就該支援下去,因為無用的興趣未來很可能會成為他內心的支撐和力量。

我們認為有用就強推給孩子,反而很容易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本來感興趣的事,他也牴觸去做,那就得不償失了。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