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母嬰 > 正文

當媽媽的焦慮透過情緒傳遞給孩子

2022-03-06由 卷耳菁菁 發表于 母嬰

當媽媽的焦慮透過情緒傳遞給孩子

同事小A最近頗感煩惱:6歲的孩子總是鬧情緒,一點不如意就大哭大鬧,除非滿足要求才停止。

尤其是在公共場所吃飯時,孩子的哭鬧已經影響了鄰座的乘客, 讓她極其不好意思。

只能透過呵斥、吼叫的方式或者臨時口頭答應,而後反悔的方式讓孩子停止。

看著別人家的孩子乖巧的坐著吃飯,即使未能滿足需求,也能安靜的與父母溝通,小A羨慕極了。

小B的一句話點醒了她:你是不是工作忙完之後,下班回家總是用很煩躁的語氣對著孩子說話,有時候在家裡加班,孩子過來打擾你的時候,也是極其不耐煩,訓斥孩子啊?你就是把自己的焦慮和壓力透過情緒傳導給孩子了啊?

小A若有所思,好像真的是這樣。

雖然下班回家了,可是工作中揪心的事情太多了,似乎總也做不完,因此小A有時候對待孩子確實缺乏耐心。

久而久之,孩子和父母溝通感受的就是父母透過話語和情緒傳遞出來的焦慮。

當媽媽的焦慮透過情緒傳遞給孩子

這種焦慮感若不加以糾正,孩子一遇到不順心的時候,就也會採取與父母同樣的方式:透過哭鬧、撒潑打滾等方式對父母還之以牙。

父母對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是巨大的,這種影響可以是不經意的言語間流露出的情緒、行為方式、思維方式等。

所謂有樣學樣,孩子敏銳的觸覺,能感受到父母每一個不經意的動作甚至眼神裡的深意。

只是在大人的認知裡,小孩子懂什麼呢?說了她也不懂。

可是隨著年齡的增長,你透過情緒、動作傳達的資訊,孩子會透過眼睛、耳朵、鼻子甚至每個毛孔感受到,並隨之模仿,報以同樣的回饋方式。

當長期接收到父母的焦慮情緒,而無法排解時,孩子一遇到不順心的方式也會將情緒中的焦慮表達出來,這種方式可能是哭鬧、打滾或者言語間的不滿意。

因為父母傳達了焦慮,但是並未告訴他理性的處理方式,他唯一能做的也是傾訴焦慮了。

只是孩童的認知,他無法準確的表達:我很焦慮。

但是他的行為表示,我確實很焦慮。

當媽媽的焦慮透過情緒傳遞給孩子

很多父母並未讀懂孩子不理性的行為方式背後傳達的焦慮資訊,更未意識到孩子的焦慮,最終源頭來自於自己。

只是透過嚴厲之詞,說:你這孩子咋這麼不聽話呢?你看你們班那個小女孩,乖巧又聽話,媽媽真是不喜歡你了。

本就焦慮的孩子,在父母的打壓下,更顯出了焦慮加自卑。

長此以往,孩子的心理狀況堪憂,極易形成焦慮性和自卑性人格。

同事小C,就是一個焦慮的女孩。

她說自己的焦慮就是深深遺傳了她的母親。

她也是最近幾年才意識到這個問題,刻意的克服才有所緩解。

之前,即使遇到一丁點的小事,她就情緒糟亂,胡思亂想,提前預想到一百種糟糕的結果,整天滿腹心事,生活、工作一團糟。

而她的母親比她有過之而不及,一個典型的事情是,她的弟弟是一個心寬體胖的人,任何事都不放在心上,上學、就業總是讓母親操碎了心。

她的母親甚至因為擔心弟弟而患上了耳聾的毛病,必須帶上助聽器才能聽到聲音。

這件事情給了小C很大的打擊,她下定決心克服焦慮的性格,並開始找心理醫生治療。

當媽媽的焦慮透過情緒傳遞給孩子

媽媽對於孩子的影響能量是巨大的,基本決定了孩子一生的性格。

當媽媽的焦躁情緒透過言語傳導給孩子,孩子接受的負面資訊因為愛和在意卻無法排解時,這種負面影響可想而知。

為人父母,責任重大,也就在於此。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