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母嬰 > 正文

為什麼有些人不能好好說話?

2022-01-31由 Lens 發表于 母嬰

為什麼有些人不能好好說話?

前兩天推送的《

隱秘的角落裡,那些讓人窒息的愛

》,寫到原生家庭的問題:明明是對子女的愛,卻因為心態、方式的問題,給孩子帶去傷害而不自知,甚至導致惡劣的後果。

很多讀者留言說,感同身受:

@兔鴨:“熟悉的味道,這種親子關係,家庭中處處可見。生活多年,依然不關心不瞭解彼此感受。”

@金金:“真實得可怕的生活倫理劇,讓你毛骨悚然的不是裡面的人物矛盾而激進,而是每一個人物的影子好像或多或少都活在你的身邊,似曾相識,並不遙遠。”

為什麼有些人不能好好說話?

不過,和這種以愛為名的情感控制相比,更常見的傷害,是來自於家庭中的各種“不好好說話”——打著“為了你好”,說出口的卻是否定與責備。

有些話,就是在扔飛刀

很多家庭裡,不太有互相表達感受和需求的習慣,還是一個“我養你你要聽我說”的權力結構,缺少積極的傾聽和反饋。

在這種氣氛下,父母很容易將自己的性格缺陷、生活的壓力、育兒的煩惱,轉化成粗暴的諷刺與羞辱。

@一起城市在潛水:我:“媽別老喝那麼多酒和飲料了對身體不好”。我媽:“我tm現在還沒花你錢呢,別對我指指點點,死了我樂意,等老了我就自己上養老院,死了都不用你管。”

@盈盈款款:媽媽只要開口說話,從來都不是正常的語氣,就是大吼大叫。每一次我都想死,把這條命還給她,這樣她就會消停了。特別想遇見一個人,閃婚,有一個自己的家。

@張叫花子:我爸從來沒有誇過我,而且在我念書的時候總是諷刺我。比如:你以後要是出息了,漢江河的水倒著流~~~你以後要是出息了狗拉一泡我在後面吃一泡等等等等。在我考了98分的時候嘆著氣說我不仔細,差了兩分,還在生氣的時候把一根棍子扔給我和我弟讓我倆去要飯等等等等。

為什麼有些人不能好好說話?

打擊教育?

嚴重的時候,它是精神凌遲

有的父母,認為管教孩子就應該嚴厲,“不打不成才,不罵不成器”。有時候在背後也把孩子當驕傲,但當面一定要板起面孔不能誇獎,經常打壓。在這種氣氛下,取笑、挖苦,也就潛入日常,成了他們的習慣,而且很少自知。

@不再親愛的瑪嘉烈:剛剛還經歷了媽媽說外甥女“學畫畫那麼多年還畫成那個鬼樣子真沒用”。我們父母輩不好好說話可能是沒法改變了,我安慰哭著的小女孩,有點心疼她。

@三道河仙姑:碰到一個小女孩,被疑似她媽咆哮,“這麼簡單都學不會,不覺得丟人嗎?”“我熬夜加班掙錢送你來上補習班,你這樣對得起誰?”

@總教練:該得到的稱讚家裡給你捏著。你媽媽覺得你好他也不說。解決方式就是看溝通方面有關的書籍。但你真無法建議他們去看你覺得有用的書籍。他們就一個思想。我花錢供你,你別和我廢話。有事兒你改你的,別小的挑老子毛病。

為什麼有些人不能好好說話?

把打擊當做教育的父母很少去想:語言暴力,是比身體暴力更長久的傷害;嚴重的時候 ,會影響到他們的自尊和性格的“精神凌遲”。

《少年說》有一期,一個女孩藉助節目的機會向媽媽哭訴說:“你能不能別總是拿我跟別人家的孩子比較,你自己的孩子也很努力,你為什麼不看一下?”

為什麼有些人不能好好說話?

然後,她媽媽解釋說:“你的性格需要打擊,要不你會飄。”

為什麼有些人不能好好說話?

父母們可能覺得,孩子多打擊幾次,可以更抗壓、更耐挫折,“否則走向社會怎麼辦?”

但在心理學家看來,經常遭受父母打擊的人,很容易自卑,陷入自我懷疑和自我否定的情緒不可自拔,嚴重時還會患上心理疾病,導致許多極端行為。

@匿名:我是單親,我媽養我不容易。平時壓力一大,再加上我們這裡打孩子是習以為常,從小沒少被邊打邊罵。被罵是怪物、冤孽,問我怎麼不跟我爸爸一樣去死。我後來變得很敏感,敏感到變態的那種。別人說什麼都會扯到自己身上,覺得別人在針對自己。生活中很在意別人的看法,生怕被人不喜歡,即使沒有做錯任何事。不自信,害怕與人交流。疑心重,沒有多少朋友,無法跟人產生較長時間的穩定關係。

@匿名:長期受到父親語言暴力,導致高中時的我每晚需要喝酒度過。媽媽會跟我說,“你應該改改自己的脾氣,順著他來”。可那些話清清楚楚地映在我的耳朵裡 ,想怎麼逃都逃不掉。好無助。一直就是生性多疑,缺乏安全感,一般要交流的活動只會逃避。

為什麼有些人不能好好說話?

這是因為孩子的大腦在發育中,如果總是遭受苛責,大腦會為了適應環境而發育成“求存模式”。

最容易形成兩類人格:1,退縮型人格——孩子變得內向封閉、自卑多疑;2,攻擊型人格 ——孩子變得暴躁易怒,充滿仇恨。

@aoushfi:所有的困境皆來源於,他們是你最重要的人。你可以無視所有人的辱罵。然而來自於父母的,有種被背叛了的感覺,悲桑的來講,感覺無愛了。

@願你顏如舜華:父親最嚴重的時候一天能罵我三、四次。我嚴重時患上了抑鬱症想過自殺。當時最令我失望的是,我以為親人會站在我身後,可是沒有。包括我母親。這是我無助感、無價值感的強烈原因。我和她們講我父親拿我當撒氣筒時,她們只會說:“你父親也不容易呀!你要理解呀!”我當時腦子裡就在想:“我是多餘的嗎?我不該來到這世上嗎?”最近看到一句話:幸運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這句對我的心靈來說,就像是水面上有無盡的漣漪,突然平靜了一下。

為什麼有些人不能好好說話?

“不好好說話”,會傳染

中央綜治辦和中國少年研究中心,曾在全國範圍內對1000多名普通未成年人進行了調查分析,在家裡被“經常罵”的孩子不良性格特點最為明顯,有25。7%的孩子“自卑”,有22。1%的孩子“冷酷”,有56。5%的孩子“暴躁”。

當孩子無法從負面情緒裡解脫時,就可能走向傷害別人的道路。

瀋陽市心理研究所對青少年犯罪者研究後發現,很多人都曾在童年時經常遭遇父母的語言打擊,“豬腦子”“廢物”“怎麼不去死”“就知道吃”“丟人”“是人都比你強”……

語言暴力,隱蔽,持久,具有很強的“傳染力”:很多時候,一個人“不好好說話”,一家人都會“不好好說話”;父母語言暴力 ,孩子長大後也習慣語言暴力。

@匿名:小的時候,我是受害者;長大的時候,我是暴力者。吵架時候控制不了情緒,狠毒的話就像機關槍一樣發射出去,然而接招的人,卻是我愛的他們。 希望這世界上少一點行為衝突,少一些語言的嘲諷。可能你發洩般的暴力,帶給別人的是一生的災難。

@shimdokdok:小的時候在父母和年長的同輩人吼叫聲與語言暴力中長大,留在內心深處的是憤怒,戾氣。現實的世界太多想當然,同理心缺失和耐心。

@梵高的耳朵:三天兩頭會因為與我不相干的因素把不滿撒給我……可能我不會選擇婚姻,我媽影響我二十幾年的流毒,不想無形中禍害我的另一半甚至後代。

@乳酪:父母語言暴力,對孩子造成的人格傷害真的是毀滅性的。他們渾然不覺,他們甚至嘻嘻哈哈。他們不費吹灰之力就可以讓我痛及肺腑,談笑之間就可以讓我淚如雨下……我發現我也漸漸習慣用語言暴力去傷害我的孩子。我意識到了要改變,不能讓原生家庭帶來的悲劇烙印在我的下一代,悲劇從我這裡覺醒,也希望可以從我這裡結束。我無力掙扎,無力改變內心的傷疤,但我會獨自承受,不再將傷害帶給我的孩子。

為什麼有些人不能好好說話?

逃離“不好好說話”的迴圈

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很大。不過,隨著自己的成長,要知道,家並不是自己的全部。

你的世界越大,它對你的影響就越小。

當你足夠強大的時候,也會了解:沒有完美的孩子,也沒有完美的父母;父母“不好好說話”,是因為曾經有人對他們“不好好說話”。

那時候,你會更有力量去切斷這個惡性迴圈的鏈條,而不是被它侷限,損毀。

為什麼有些人不能好好說話?

為什麼有些人不能好好說話?

有的父母明明是懷有愛意的,但為什麼不好好說話?

在心理學家馬歇爾·盧森堡看來,這是因為:長久以來,我們治理社會的基礎都根植於人性本惡的想法,所以會用教育和暴力來控制天性,還會用懲罰或者獎勵來支配人的行為,總是傾向於忽視別人的感受和需要,從而在溝通中扭曲異化。

為什麼有些人不能好好說話?

他因此提出了“非暴力溝通”,包括四個要素:

1,觀察而非評判

我們總是傾向於道德評判、互相比較。大部分暴力的根源,都在於人們忽視彼此的感受與需要,而將衝突歸咎於對方。“不帶評論的觀察是人類智力的最高形式。”假如非要做評論不可,就要避免絕對化的結論。

2,表達你的感受

我們不太習慣於表達自己的感受,因為一旦說出真實情感,就好像在別人面前就會顯得示弱,但其實,示弱會產生積極影響,有助於衝突的解決,促進親情,並改善工作。

3,直接說出需要

我們常常會覺得,對別人直接說出自己的需求是件不禮貌的事情,於是憋在心裡,造成很多不必要的誤會。如果我們透過批評來提出主張,人們的反應常常是申辯或反擊。反之,如果直接說出需要,其他人就較有可能作出積極的迴應。

4,請求而非命令

清楚地告訴對方,我們希望他們做什麼。請求越具體越好。而且,請求不是命令。要讓對方相信,你很重視彼此的感情,這是請求而不是命令。

為什麼有些人不能好好說話?

像這樣努力去學習溝通,很重要的目的,是想讓每個人學會愛護自己。因為,我們最嚴重的暴力行為,往往是針對自己的——對自己的負面評價,想用自我憎恨的方式來引導自己進步。非暴力溝通就是鼓勵我們直面挫折,去理解和包容過去的自己。

和別人好好說話,也是和自己好好說話。

為什麼有些人不能好好說話?

本文故事案例來自WeLens的微博 、微信,及知乎相關問答

聊一聊:

你有沒有遇到過“不好好說話”的?

你如何應對?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