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母嬰 > 正文

【鄉愁一縷】滿秋徐朝

2021-11-10由 我的臥虎灣 發表于 母嬰

景 縣 作 家 協 會

2020。10。15

實施精品戰略  打造精英隊伍

【鄉愁一縷】滿秋徐朝

【鄉愁一縷】滿秋徐朝

滿秋

文/徐朝

“滿秋”,就是莊稼人,對秋季農作物,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的一種希冀和期盼……

農家人都期盼嚮往著秋季有個好收成,這畢竟是他們勞作一年,收成最為厚重的季節,但作為景縣的農民期盼值會更高,因為他們飽嘗了水災、旱災之痛苦。據《景縣誌》記載,景縣歷史上頻遭受水災、旱災。1961年因洪澇災,澇災面積95萬畝,因災死亡57人,倒房6962間,受災人口21萬多人;1959年春、秋旱災嚴重,受災面積73萬畝。水災、旱災”大飢”,”流離失所”,”逃荒要飯”的人群屢見不鮮,故此,人們透過各種方式,祈禱、憧憬著豐收的到來,包括正月二十五打囤、生孩子取名、開門店起名等都帶有”滿”和”秋”的字眼。

我老家後鄰福海大娘,1961年大秋生了一男孩,在給孩子起名字時,福海大爺說:”咱莊稼人期盼著風調雨順,期盼著滿秋,乾脆就叫他”滿秋”吧。”相繼又添了兩個兒子,二兒子叫”滿囤”,小兒子叫”滿倉”,這三個孩子的名字裡面都蘊含著期盼秋季豐收的寓意。改革開放以後,大兒子”滿秋”在山東省德州市開了一個”滿秋”小吃部,二兒子”滿囤”,三兒子”滿倉”分別在景縣縣城開了”滿囤”汽車維修部,”滿倉”冷飲部,買賣做的紅紅火火。

人們懷著對當年秋季五穀豐登,衣食無憂的期盼和憧憬,每年的正月二十五這天,黎明前,人們開始”打囤”,有的地方叫”填倉”。先把院子裡打掃乾淨,再用灶膛灰撒成一個個大小不等,就像糧食囤的圓圈,院中心和大門外要撒大圈,每個大圈還要撒出一架梯子,意思是糧囤又高又大,蹬著梯子才能取糧食,在每個”囤”中心分別放上小麥、玉米、穀子、高粱、大豆等五穀雜糧,一個囤內只放一種糧食,再用半個磚頭壓住,以防被鳥、老鼠偷吃糧食,叫”封倉”。”打囤”在我們景縣一代是很有講究的,新娶的媳婦,必須在正月二十五以前必須回婆家”滿囤”,不能把“囤”滿在孃家,雖然這都是陳舊的風俗,但從寓意上來說,都是人們對糧食豐收的一種期盼。

隨著對抗禦自然災害能力的增強,做到澇能排,旱能澆。糧食連年豐收,今年老天爺連降幾場透雨,莊稼噌噌撒著歡的長,青的清脆,黃得金貴的玉米、筆直的身軀,被籽粒壓的垂下頭,黃澄澄的穀子穗、墨綠的葉片,朵朵白雲似的棉花,它們在傾吐感言和心聲,柔韌而勁銳,淳雅而豐贍,猶如數千年前潺潺涓涓、跌宕歡歌的巜詩經》,靜靜聆聽;像是有人朗誦“芃芃黍苗,陰雨膏之”,有人唱和”彼黍離離,彼稷之實”。

農作物滿了秋,莊稼人心無憂。糧食入了倉,日子天天香。是啊!倉廩實,天下安。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廣袤的美麗鄉村正呈現出日新月異的鉅變,”農場十基地十加農戶”的農業發展模式正在形成,智慧農業帶來的智慧化生產越來越普及,新一輪農業生產變革拓寬了農民致富渠道,也給農民帶來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希望的田野上正在展開強農惠農富農的美麗畫卷。

徐朝散文選刊

【鄉愁一縷】滿秋徐朝

作者簡介:徐朝,男,1960年生人,高中文化,中共黨員。1977年參加工作以來,從事文字工作40多年來,他筆耕不輟 ,先後在《人民日報》、中央電視臺、《河北日報》、《黨建》、《衡水日報》、《散文選刊》等報刊刊發作品1400多篇,60多萬字。目前他是河北省作協會員,《散文選刊》簽約作家,中國作家網會員,景縣作協副主席。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