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母嬰 > 正文

總覺的門沒上鎖、東西沒拿,說明你病了!

2021-10-28由 好一個大西瓜 發表于 母嬰

在日常生活中,不難發現,身邊總有這麼一些人,在鎖好房門以後,總會再次思考自己究竟鎖了沒鎖,然後再度返回家中檢視,外出旅遊時也總是覺得自己東西沒帶全,一次又一次核對。

其實這是一種病態表現,心理學上我們稱之為強迫症。強迫行為在日常生活中並不少見,機械性的重複毫無意義的行為只會加重人的內耗與焦慮,也會影響到正常生活,當強迫症泛化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時,患者往往會處於煎熬,痛苦中。

那麼為什麼有些人總是愛重複一些無意義的行為?明知道這種行為是無意義的,卻還是難以控制自己的行為,今天我們來探討一下強迫症的形成是怎麼樣的一個過程。

總覺的門沒上鎖、東西沒拿,說明你病了!

一、什麼是強迫症?

強迫症是心理學術語,也被稱為OCD,屬於焦慮障礙的一種型別,是一種主要以強迫行為與強迫思維為主的精神障礙類疾病。

這類精神障礙類疾病會表現出強迫與反強迫並存,患者常常會體驗到極其矛盾的心理,明知這樣做毫無意義,還是有種無形的力量在牽引著他們重複一些行為。

近些年來,不少資料表示強迫症的患病率與日俱增,約有1%~2%的人患有終身強迫症,大部分強迫症都多發於25歲之前。

強迫症一般有以下幾個特點:

1。這種思維是患者主觀層面的意識,並不是來自於現實刺激。

2。患者會在這個過程中產生極其矛盾的心理,一邊抵制,一邊又想重複該行為。

3。做出重複性行為只是為了緩解自己內心難以消除的焦慮與不安。

4。這種想法與衝動往往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並且會給人帶來一定負性情緒體驗。

總覺的門沒上鎖、東西沒拿,說明你病了!

二、強迫症的形成過程

其次,在瞭解強迫症具體是什麼以後,就能進一步探討強迫症形成的過程。一般來說,強迫症的形成分為三個階段:積累焦慮階段,闖入性想法階段與強化階段。

積累焦慮階段

這其實很好理解,在出現一些強迫思維與想法時總會伴隨一定的焦慮狀態,這種負性情緒體驗就像肥料一般會讓強迫症越發“強壯”。當焦慮的體驗與積累達到一定程度之後,那麼我們自然而然就會想辦法去解決與緩解自身的焦慮,而焦慮的起源就是因為我們可能門沒鎖好,手沒洗乾淨。

明知這些是無意義的焦慮,但是如果不去緩解它,如果不去重複這個行為,那麼患者體驗到的焦慮也會越來越嚴重,甚至會分散患者在日常生活與工作中的注意力。

那麼這種焦慮一般會有現實起因,比如以前門可能真的沒鎖好過,以前沒洗手吃飯被父母訓斥過,然而這些事情過去之後,你的焦慮卻沒有消失。

闖入性想法階段

你也不明白為什麼一定要重複這些無意義的焦慮與行為,於是這就進入了第二個階段。強迫症的形成過程中的第二個階段是闖入性想法,顧名思義這些想法和觀念沒有根據現實情境產生,大部分都是在無緣無故的情況突然出現的。

那麼你的焦慮是毫無根據的,為了讓你的焦慮呈現出合理化的表現,因此你的自我防禦機制就會把你這種不明原因焦慮找一個理由。

那麼這個時候你看到身邊的現實事物,你就會開始把它們當作自己焦慮的物件,比如看到門就擔心門沒鎖好,摸到狗就擔心自己會不會得狂犬病。

總而言之,你只是在為你的焦慮找一個宣洩口,然而你自己也清楚這種焦慮並沒有任何意義,於是你的腦海裡開始出現兩種不同的聲音就是否應該焦慮而產生辯論。

那麼這種辯論就會慢慢地把你帶入第三個階段。

強化階段

你的辯論其實是在引導自己認為這個問題是值得關注與重視的,你將時間與精力花的越多在這個辯論之上,那麼你的強化程度就更加嚴重。因為我們總會對輾轉反側思考過的問題難以放下,尤其是第二天清晨醒來,你的腦海中的焦慮就會越來越嚴重,甚至會泛化。

在這個自我辯論的過程中,強迫症患者往往處於煎熬與矛盾之中,腦海中會有千奇百怪的預測,一邊否定自己的無意義觀念,一邊又在為自己找理由繼續焦慮。那麼迴圈往復就是一種惡性迴圈,慢慢強化著的時候,焦慮也會隨之變多了,因此又開始邁入第一個階段的積累焦慮,焦慮過程中那些千奇百怪的預測又迴圈到了第二個階段。

因此強迫症患者往往很難走出這種自我矛盾與煎熬之中,一旦開始便一發不可收拾,然而強迫症也並不是無藥可醫,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心理治療。

總覺的門沒上鎖、東西沒拿,說明你病了!

三、關於強迫症的治療

目前,心理學界在治療強迫症方面廣泛運用的是認知行為療法,其次是森田療法。認知行為療法的底層邏輯就是強迫症患者腦海裡的不合理認知是患上強迫症的罪魁禍首。

一般來說,認知療法會透過這兩個方面來進行強迫症治療,即思維阻斷法與暴露反應預防法。所謂的思維阻斷法就是在強迫症患者有強迫性思維時,將他的注意力轉移到其他地方,或者是透過施加外部控制來阻斷強迫思維。

如果患者的注意力無法有效的轉移到其他事物身上,那麼就只能刻意地施加干擾,打斷這種惡性迴圈。常見的外部控制可以透過鬧鈴來實現。不過鬧鈴在一定程度上也會讓患者感到一定的緊張,在施加外部控制時一般都要進行一定的焦慮放鬆訓練。

所謂的暴露反應預防就類似於一種脫敏訓練,患者產生焦慮與是因為如果這件事未達成,會出現一定的不好的後果,而這種不好的後果往往也只是他們過度誇大。

在治療過程中讓他們嘗試不去做出這種強迫行為,並且讓他們意識到即便是不重複這種動作在,也不會給自己帶來過多的不好的影響,刻意地讓他們進行反強迫行為。

多次訓練之後,患者的強迫思維也會得到一定的緩解,不過這種精神障礙類疾病還是需要專業人士的幫助,一般來說強迫症的治療是以心理治療為主,藥物治療為輔。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