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母嬰 > 正文

奶奶愛孫心切,沒想到反倒害了孩子,一歲寶寶不會吃飯為哪般?

2021-08-02由 幼教育兒咖 發表于 母嬰

做家長的自然想孩子能夠有個健康的身體,所以孩子的飲食問題就成了照顧孩子過程當中的重中之重。

每當看著孩子吃得噴噴香的時候,家長即使再辛苦也覺得高興,因為孩子吃得越多,就證明胃口越好,所吸收的營養也越全。

奶奶愛孫心切,沒想到反倒害了孩子,一歲寶寶不會吃飯為哪般?

但是近些年來,很多育兒專家都提倡科學餵養,只有用科學的方式去給寶寶準備飲食,才能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用餐習慣,也更能讓孩子吃得健康。

劉奶奶可以說是一位楷模奶奶,因為自打兒媳一年前給她生了個白白胖胖的大孫子之後,她就每天都樂呵呵的,逢人便誇自己的孫子多麼可愛,照顧起孫子來更是盡心盡力

兒媳的產假休完之後,劉奶奶就催著兒媳去上班,稱把孩子交給他照顧準沒錯,她一定把孫子養得白白胖胖的。

雖然兒媳有時對婆婆照顧孩子的方式有些異議,但是想著奶奶總不會害孫子,所以也就放寬了心,重新回到了工作的崗位。

轉眼間,寶寶快一歲了,也長出來好幾顆牙齒了,劉奶奶事先跟人打聽好了新增輔食的順序,甚至還用個小本子記錄下來,讓兒媳覺得婆婆是個很用心的人。

奶奶愛孫心切,沒想到反倒害了孩子,一歲寶寶不會吃飯為哪般?

可是眼看著小區裡同齡的孩子都能吃一些軟爛的麵條,甚至有些出牙多的孩子都能嚼東西吃了,唯獨劉奶奶的孫子還不會吃飯。

每當食物稍微有點硬度,孩子就會吐出來,即使劉奶奶哄著孫子吃幾口,孩子也是抿幾口就又吐了。

這讓劉奶奶開始擔心起來,開始擔心是不是孫子的身體出現問題了,所以連忙帶著孩子去了醫院。

經過醫生的檢查,發現孩子的身體並沒有問題,隨後透過對孩子的飲食進行了仔細的詢問才得出答案。

原來,劉奶奶生怕孫子被噎著,所以凡是固體的食物她都攪成泥狀,然後再餵給孫子吃,久而久之,孩子的咀嚼能力就沒有得到鍛鍊,才會出現“不會吃飯”的現象。

奶奶愛孫心切,沒想到反倒害了孩子,一歲寶寶不會吃飯為哪般?

為什麼孩子會出現這種現象?

其實小編真的想替這些孩子叫屈,因為“不會吃飯”這個鍋可不應該由孩子來背,每一個孩子從出生開始就吃母乳或者奶粉,這都是液體食物,但是隨著月齡的增長,孩子對輔食的要求也在不斷髮生變化。

可是有些家長並沒有關注這些變化,比如輔食的軟爛程度是需要根據孩子出牙的情況不斷調整的。

像上文中的劉奶奶一樣,因為擔心孩子噎著,就從來不給孩子吃需要咀嚼的食物,這樣反而是害了孩子,沒有讓孩子的咀嚼能力得到鍛鍊。

另外,一些家長習慣了餵飯,孩子也習慣了飯來張口,所以對吃飯的興趣就降低了很多,這樣也不利於孩子學會自己吃飯。

奶奶愛孫心切,沒想到反倒害了孩子,一歲寶寶不會吃飯為哪般?

關於孩子吃飯這件事家長應該怎麼做?

1.定時定量

想要娃吃飯吃得好,首先要幫助娃養成一個正確的用餐習慣,那就是定時定量,一些溺愛孩子的老人帶娃時總是喜歡跟著娃的節奏走,什麼時候餓了就什麼時候吃,這樣沒有規律的進食其實對孩子的健康一點好處都沒有。

家長應該讓孩子明白在該吃飯的時候就要好好吃飯,並且不能養成暴飲暴食的習慣,不能愛吃了就沒有節制,不愛吃了就一口不吃。

2.選擇孩子喜歡的餐具

用餐時用到的餐具其實作用很大,家長也不要忽視,不妨讓孩子自己挑選一套喜歡的餐具,這樣也能讓孩子更期待吃飯。

奶奶愛孫心切,沒想到反倒害了孩子,一歲寶寶不會吃飯為哪般?

同時,在訓練寶寶自己動手吃飯的時候,一套喜歡的餐具也能讓寶寶更有動力自己進食,家長也能更省心。

3.適當“餓一餓”孩子

當家長習慣了服務孩子的時候,孩子就會知道,這頓飯不好好吃也沒關係,反正自己餓了還會有人給自己準備飯。

這樣的思想就會縱容孩子更加不好好吃飯,家長可以狠狠心,適當“餓一餓”孩子,讓孩子明白飽和餓的感受。

比如家長可以給孩子規定吃飯的時間,一旦時間到了,飯菜全部撤掉,之後即使餓了也不要給孩子吃東西。

這樣孩子就會明白餓的時候是什麼感覺,再吃飯的時候也會珍惜用餐的機會了。

奶奶愛孫心切,沒想到反倒害了孩子,一歲寶寶不會吃飯為哪般?

家長想要孩子吃得更好,更健康,也要注意食物搭配的營養均衡,同時要少給孩子吃零食,因為零食吃多了造成飽腹感,也會影響孩子正常吃飯

最後,家長在孩子面前也要樹立一個正確的榜樣,做到不挑食,不浪費。

我是幼兒園園長、早教師,傳播更好育兒乾貨。歡迎關注,您的點贊、轉發,是對我們最好的認可。

(圖片全部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由於是自己碼字,如果錯別字請見諒。本賬號已開通維權,歡迎個人轉載,但不允許抄襲文章,如有必究!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