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母嬰 > 正文

【有機】鐵碳相圖與晶體理論:鐵碳相圖與奧氏體的轉變及其影響分析

2021-06-29由 富蘭地切削科技 發表于 母嬰

從鐵碳相圖與晶體理論可知,奧氏體是面心立方結構中的間隙固溶體以及存在的溫區;奧氏體與鐵素體這兩個基本相存在的溫區是熱處理工藝使用的溫區,滲碳體相以不變的組織存在於奧氏體與鐵素體的整個溫區,鐵素體在加熱過程中是如何轉變為奧氏體是我們需要弄清楚的。

【有機】鐵碳相圖與晶體理論:鐵碳相圖與奧氏體的轉變及其影響分析

在Fe-Fe3C相圖中,共析鋼在加熱和冷卻過程中經過共析點(同素異晶轉變)S點時,發生鐵素體與奧氏體之間的相互轉變;亞共析鋼與過共析鋼在加熱經過PSK線(A1)時,發生鐵素體向奧氏體的同素異晶轉變;而亞共析鋼升溫過PSK線,到GS線(A3)時,發生殘留鐵素體與奧氏體的轉變;過共析鋼過PSK線,到ES線(Acm)時,發生殘留碳體溶解。A1、A3、Acm為鋼在平衡條件下的的臨界點。在實際熱處理過程中,加熱和冷卻不可能極其緩慢,因此上述轉變往往會產生不同程度的滯後現象。實際轉變溫度與平衡臨界溫度之差稱為過熱度(加熱時)或過冷度(冷卻時)。過熱度或過冷度隨加熱速度或冷卻速度的增大而增大。通常加熱時臨界溫度加註“c”,如Ac1、Ac2、Ac3,而把冷卻時的臨界溫度加註“r”,如Ar1、Ar2、Ar3。

共析鋼的加熱溫度必須高於晶體的同素異晶轉變溫度S點,即723攝氏度,要有一定的過熱度,同時也要有一定的加熱速度。亞共析鋼的加熱溫度必須高於GS線(A3),要有一定的過熱度,同時也要有一定的加熱速度;過共析鋼的加熱溫度必須高於ES線(Acm),要有一定的過熱度,同時也要有一定的加熱速度。

加熱溫度與加熱速度是晶體轉變的外部動力源,而晶體要進行同素異晶轉變的內因。

【有機】鐵碳相圖與晶體理論:鐵碳相圖與奧氏體的轉變及其影響分析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