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母嬰 > 正文

孩子的自控能力差,管不住自己怎麼辦?

2021-06-16由 哲理 發表于 母嬰

孩子的自控能力差,管不住自己怎麼辦?

現在的孩子自控能力越來越差。

經常會發現孩子寫著作業就走神兒,或者在沒人監管的時候就玩了起來,這些都是自控能力差的表現。

自控能力,就是在一定時間和地點管住自己不應有的慾望,去做應該做的事情。

60年代,沃爾特·米歇爾曾在斯坦福大學做過一個著名的心理學實驗——棉花糖實驗。

實驗物件是一群4到5歲的孩子。

研究人員把他們帶進一個房間,房間有一張桌子,桌子上放著一個棉花糖。

研究人員告訴孩子,自己有事情要離開一會兒,如果他們回來的時候,孩子沒有吃掉棉花糖,那麼他們就可以得到兩顆棉花糖作為獎勵,如果吃掉了,則沒有獎勵。

大多數孩子只能堅持30秒。有三分之一的孩子堅持了15分鐘,直到研究員回來。

為什麼有些孩子能堅持那麼久,而大多數不行呢?

米歇爾透過現場錄影發現,那些堅持到研究員回來的孩子,可以找到別的事情做,轉移自己在棉花糖那裡的注意力。

這是一個跟蹤實驗,二十年後,米歇爾和他的同事們又採訪了當年參與實驗的小孩子,此時他們已經成年。

米歇爾發現,那些能夠抵抗棉花糖誘惑的孩子(也就是自我控制能力強),在集中注意力和推理能力上面的表現,都比別的孩子好,在壓力情景中也不那麼容易崩潰。

他們SAT(美國大學入學考試,類似我們的高考)考試分數更高,身材更苗條,能獲得更高學位。他們能夠賺更多錢,也會更加地健康和快樂。

另外,這樣的孩子會更少地出現例如犯罪、肥胖和吸毒等不良問題。

那如何才能培養孩子自律性呢?以下幾點建議供家長們參考。

1

幫孩子找到感興趣的事

11

平日有些家長說自己給孩子做了很多計劃,還想盡法子盯,不過好像沒什麼作用,還是不能使孩子自律。

這是因為當孩子被逼著自控,自身沒有自覺性,是做不到真正自律的。

想想自己,在那些不自律的日子,有個很深的感受就是不懂自己熱愛什麼。

孩子的自控能力差,管不住自己怎麼辦?

北京衛視在之前有檔《傳承者》的節目,陳道明在節目中做點評時說:“一個人,當他擁有了熱愛的事業,他就找到生命的意義、存在的意義。”

都說認識自我會帶來成功的機會,因為“認識自我”意味著找到自己感興趣的東西。

這種興趣,會使一個人意識到抵制玩樂的誘惑,意識到把時間白白浪費掉的可惜;這種興趣,也會使一個人願意制定計劃,願意堅定執行,因為他知道,這會讓自己離自己熱愛的未來越來越近。

2

幫助孩子認識和管理時間

現實生活中,並非都是喜歡做或者感興趣的事情,但同樣需要自控力。

在自控力的反面,有個詞叫拖延:“作業週一交,我明天晚上再完成”、“爸媽還沒催,我再多玩會手機”、“沒事兒,再睡會,上學應該不會遲到”、“反正不急……”

成人眼裡,孩子經常有一種主觀拖延現象,總是推遲應該完成的事情,顯得拖拉磨蹭。

孩子的自控能力差,管不住自己怎麼辦?

培養孩子的自控力,就需要引導孩子養成有效地管理時間、高效地利用時間的好習慣。

父母可以先教孩子遵循時間計劃去做事,給孩子制定時間表。

比如當孩子做一件自己不太願意做的事情時,讓孩子自己給出一個完成時間,告訴他在這個規定時間內做完後,剩下的時間就可以自由支配。

激發孩子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良好的時間管理能力。

3

幫助孩子樹立守規則意識

凡事設一個合理的規則,是培養規則意識的重要開端。

規則是什麼?就是定出來讓人遵守的做事規程和行動準則。國有國法,家有家規。

無規則的爭先恐後會造成社會的混亂,想孩子自律,也要教他學會遵守規則。

現在的孩子要什麼父母就給什麼,如果都滿足,他們會變得無法自控,所以平時在生活細節上就要有意識培養孩子自律的美德。

4

孩子自控力,根源在父母

444

一個懂得自律的父母,才能養出一個真正自覺的孩子。

天天沉迷麻將,或者回家就拿著手機玩遊戲的父母,不要怪孩子學習不努力,因為你自己混亂的生活,無法給孩子足夠的關注和榜樣的力量。

要記得:自律的父母,孩子都不會差。

在這條路上,彼此守望,一起成長,越來越優秀。

教會孩子自律,讓孩子擁有自控力,獲得更多自由,才是真正的富養。自律讓孩子有權選擇自己的夢想,更有能力主宰自己的人生。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