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太平公主——不太平的公主

2023-01-04由 箴子1968 發表于 歷史

黑格爾說,歷史往往會發生驚人的重複,但如果第一次是以喜劇面目出現,第二次則以鬧劇出現。

太平公主——不太平的公主

太平公主就經歷過這樣的鬧劇。她是大唐帝國中最受寵愛的女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女皇武則天的女兒,血管裡流動著的是她那極不安分的母親的血液。太平公主出身高於她的母親武則天,容貌、性格酷似其母,才能、智慧不遜其母,她曾經野心勃勃地覬覦著至高無上的皇位,夢想像她母親那樣登上御座,君臨天下。雖然她縱橫捭闔得意於一時,一度受封“鎮國太平公主”,但還是未能承傳母志,位列九五,只是在史書上留下許多五顏六色的斑痕,最終只能以三尺白綾結束自己的生命。

太平公主的父母和三個哥哥都是皇帝,一生中參與推翻了一個皇帝,擁立了兩個皇帝,可是最後又死於皇帝之手。

太平公主——不太平的公主

成長

太平公主的出生年份目前還沒有確切的說法。根據她第一次結婚的時間和她的哥哥李旦出生的時間推定,她可能生於665年前後,是高宗和武后的小女兒,唐中宗和唐睿宗的胞妹。太平公主極受父母兄長尤其是母親武則天的寵愛。公主五六歲時,常常往來外祖母榮國夫人楊氏家,當時表哥賀蘭敏之因和楊氏私通,也常在姥姥家。她隨行的宮女(一說為太平公主本人)遭表兄賀蘭敏之逼奸。這事引起武則天大怒,加上此前賀蘭敏之曾姦汙內定的未來太子妃,武則天最終決定,撤銷賀蘭敏之作為武家繼承人的身份,流放並中途處死賀蘭敏之。

太平公主還是一個孝順的女兒。公主七歲時,武則天的母親榮國夫人楊氏去世,為了替自己盡孝,讓小女兒出家做女道士,為楊氏祈福,道號就是太平。這個名字反映出皇帝父母對她的愛和希望,希望她平平安安度過一生。

太平公主——不太平的公主

影視劇照

雖然號稱出家,她卻一直住在宮中。一直到吐蕃派使者前來求婚,點名要娶走太平公主。李治和武則天不想讓愛女嫁到遠方去,又不好直接拒絕吐蕃,便修建了太平觀讓她入住,正式出家,藉口公主已經出家來避免和親。

婚姻

太平公主有過兩次婚姻。

第一次婚姻是與薛紹。按照唐高宗和武則天的想法,也許只是想讓太平公主在道觀避避風頭,一旦吐蕃人不再提出和親的要求,他們就會讓女兒還俗。然而當時已經是唐高宗後期,唐高宗整日臥床不起,武則天又忙於攬權奪勢,鞏固自己的地位,因此雖然主觀上沒有想冷落女兒,但客觀上卻一連幾年也沒有提出讓太平公主還俗。出身皇室的太平公主也有著自己的無奈,一年一年過去了,大好的青春一點點流逝,但唐高宗和武則天卻遲遲不提讓她還俗的事情。太平公主在等待中明白了一個道理,幸福要靠自己爭取,她決定自己提出還俗的要求。唐高宗舉行家宴,所有的兒女、親戚都來參加。太平公主一襲紫袍,腰間圍著玉帶,頭上戴著黑色方巾,挎著弓箭,一副青年武官的樣子來到唐高宗和武則天面前。太平公主對高宗和武則天說,父皇、母后,我給你們跳支舞吧,說完就跳了一段當時軍官跳的舞蹈。唐高宗和武則天一看,女兒英姿颯爽,不由得笑著說:“小丫頭,你又不是武官,怎麼打扮成這個樣子啊?”太平公主一聽他們發問,馬上停止了舞蹈說:“您二位要是覺得我穿這身衣服不合適,把它賜給駙馬好不好?”這件事反映出太平公主“青春期”的騷動。父母看出了她的這種要求,“擇薛紹尚之”。這薛紹,十分符合當時理想駙馬的標準:第一,薛紹出身河東大族薛氏,他的父親就是一位駙馬,母親則是唐太宗李世民和長孫皇后的親生女兒、唐高宗的親姐姐城陽公主,與太平公主門當戶對;第二,薛紹的父母都已經去世,所以太平公主出嫁之後不用費心處理兒媳婦和公婆之間的關係;第三,薛紹年輕英俊,和太平公主是表兄妹,兩小無猜。

太平公主——不太平的公主

影視劇照

公元681年7月,唐高宗為太平公主舉行了盛大的婚禮,這是唐朝有史以來第一場超豪華婚禮,場面極其宏大。婚禮在長安附近的萬年縣館(就是縣政府,相當於現在北京市區政府)舉行,場面非常豪華,照明的火把甚至烤焦了沿途的樹木,為了讓寬大的婚車透過,甚至不得不拆除了縣館的圍牆。看著最小的女兒出嫁,唐高宗心裡也是異常欣慰,詩興大發,親自作詩賀喜,詩中寫道:“方期六合泰,共賞萬年春。”意思是希望這場婚禮能夠給百姓都帶來福氣,讓這樣繁榮昌盛的局面保持千秋萬代。太平公主終於嫁給了心目中滿意的貴族少年,婚後一心享受著甜美婚姻所帶來的快樂,與薛紹兩個人夫妻恩愛,沒過幾年,她和薛紹的四個孩子相繼誕生了。太平公主與薛紹的婚姻持續了7年,在這期間,太平公主安分守己,並沒有不軌事件傳出。可是,當太平公主的婚姻被認為是“嫁錯了”的時候,便莫名其妙地以謀反的罪名被處死了。武則天執政的垂拱四年(688),薛紹被誣告與唐宗室琅琊王李衝通謀反,武則天下令將薛紹杖責一百,餓死獄中。薛紹有沒有參與謀反,這個並不重要,關鍵是當武則天覺得薛紹必須死的時候,他就一定“謀反”了。當時,太平公主和薛紹的第四個孩子才剛滿月。事後,武則天為了安慰女兒,打破唐公主食實封不過三百五十戶的慣例,將她的封戶破例加到一千二百戶。

太平公主——不太平的公主

影視劇照

第二次婚姻是與武攸暨。本來這次武則天開始為太平公主挑選的女婿是侄子武承嗣。就在婚禮即將舉行的時候,太平公主忽然變卦,以武承嗣有病為由拒絕了這場婚禮。實則是公主覺得丈夫薛紹的死與武承嗣有關,她感情上接受不了;而且,武承嗣離政治中心太近,保不住會像第一任丈夫一樣不得善終。於是武則天又選擇了她的一個堂侄武攸暨做她的女婿。武攸暨此時已有妻室,但這沒有關係,武則天很快就叫她死掉了。載初元年(690)七月,太平公主嫁給了武攸暨。兩個月後的九月,武則天稱帝,改“唐”為“周”,封武氏子十四人為王,武攸暨被封為千乘郡王。太平公主與武氏聯姻,使她被武則天很好地保護起來,避免了李氏子弟可能遭到的不測。武攸暨與太平公主育有兩男二女,延和元年(712)即太平公主死的前一年病故,與太平公主一起生活了22年。武攸暨性格謹慎謙退。太平公主在第二次婚姻期間,大肆包養男寵,與朝臣通姦,並曾將自己中意的男寵“蓮花六郎”張昌宗進獻給母親武則天。張昌宗不僅人長得清秀,而且吹拉彈唱樣樣精通,很快就把武則天哄得團團轉,成了武則天晚年須臾不能離開的角色。而太平公主自己,最起碼與薛懷義、和尚慧範、張昌宗、張易之、高戩、崔湜等人淫亂,這些是寫在正史裡的人物,其他短期情夫就不知有多少人了。

參政

薛紹之死和再嫁武攸暨,讓太平公主明白了在政治利益面前,感情是相當脆弱的;作為公主,她是逃脫不了政治的。從此,孝順的、希望夫妻恩愛平安過一生的太平公主便走向了政治中心,步入政壇,併為之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初涉政壇,太平公主行事還是比較收斂,對外只大肆裝修府邸,購買別業只有當母親“需要”或“允許”的時候,她才可能出手。

首先就是為母除患,殺死馮小寶。馮小寶是武則天的第一個男寵,武則天給他改名叫薛懷義。薛,就是河東大族薛氏,武后還讓駙馬薛紹叫他叔叔。這個馮小寶,在武則天身邊時間長了,慢慢地恃寵而驕。有一次,因為吃醋,居然放火燒了明堂,還糾集一些不法之徒威脅武則天的安全。這使武則天下決心除掉馮小寶。她把這個任務交給了女兒。

太平公主——不太平的公主

太平公主接到這個任務後,進行了一番周密的謀劃。一天,她假傳聖旨把馮小寶約到耀光殿前,同時讓自己的心腹奶媽張夫人帶領一批壯士在耀光殿前埋伏好,等馮小寶到來後,張夫人率壯士一擁而上,亂棍將馮小寶打死。之後,太平公主命人把馮小寶的屍體送到白馬寺,舉行了火化儀式,並築到了塔裡。一個威脅者就這樣灰飛煙滅了。由此可見太平公主的幹練。

接著是剷除酷吏。來俊臣是武則天親手提拔起來的酷更,然而隨著武則天的統治一年比一年穩固,反對派也越來越少。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來俊臣向武則天告發她的子女企圖謀反。雖然武則天並不相信,但武承嗣首先產生了危機感,他決定反告來俊臣。武承嗣明白,一己之力無法剷除來俊臣,只有依靠武則天的愛女太平公主才有勝算,所以武承嗣邀請太平公主聯名上書,告來俊臣謀反。事關太平公主的切身利益,她欣然允諾,這件事在客觀上加速了來俊臣的倒臺,同時也加速了酷吏政治的終結。

太平公主——不太平的公主

太平公主——不太平的公主

影視海報

太平公主雖然步入政壇,又表現出善於權謀的一面,但是懾於母親的淫威,她在相當長的時間內都表現得小心翼翼,不敢露出半點鋒芒。這樣的局面從聖歷年間開始發生變化,衰老和疾病纏身的武則天對於整個朝廷的控制能力下降,朝廷分化成了三種勢力。

其一是內廷勢力。代表人物張易之、張昌宗兄弟,武則天晚年,張氏兄弟備受寵愛和信任,所以他們身邊慢慢聚集了一些急於進取的官僚,在朝廷之中也有了一些影響力。

其二是李家勢力。武則天經過百轉千回的思考,最終還是決定讓兒子李顯當自己的接班人,這表現出了迴歸李唐的傾向性。隨著李顯當上皇太子,他的弟弟相王李旦也解除了10多年的軟禁生涯,並且領兵擔任將軍。李家的勢力有了顯著的提升。

其三是武家勢力。武周時期,武家子弟封王晉爵,都擔任軍政要職。武則天晚年,雖然她決定迴歸李唐,但是並不想打壓孃家人,所以對孃家依舊照顧頗多,因此,武家的勢力反而還在提升之中。

太平公主遊走於後兩種勢力之間,她的稟性決定了她不可能只在幕後,她已經決定要主動謀取自己的政治利益了。

太平公主——不太平的公主

影視劇照

太平公主參與的第一次政治鬥爭是張柬之等起兵誅殺張易之張昌宗兄弟。武則天晚年,張易之兄弟倚仗武則天的寵愛,權勢沖天。他們利令智昏,大有順之者昌、逆之者亡的勢頭。武則天長安元年(701),張氏兄弟將私自議論他們的邵王李重潤、其妹永泰郡主、妹夫魏王武延基下獄逼死。這就不僅得罪了李氏,也得罪了武氏,迫使他們聯合起來反對二張。神龍元年(705),張柬之等聯合右羽林衛大將軍李多祚起兵誅二張,迫武則天傳位於中宗,並改“周”為“唐”。太平公主參與了這次鬥爭,但似乎只是“預誅張易之謀”,並沒有什麼實際行動。鬥爭勝利後,她因功被封為“鎮國太平公主”。太平公主參與此事的原因可能有二:其一是她作為李氏女、武氏媳,不能容忍張氏兄弟掌權。再一個可能是私人原因,即張昌宗誣陷她所愛的情人高戩,把高戩投入了監獄。

太平公主參與的第二次政治鬥爭是李隆基起兵誅殺韋后。太平公主的三哥唐中宗即位後,皇后韋氏想效仿武則天,不斷擴充自己的勢力。同時太平公主也從後臺走到前臺,神龍二年(706)開始開府置官屬,並建立自己的勢力集團,以至發展到與唐中宗的女兒安樂公主“各樹朋黨,更相譖毀”(《資治通鑑》卷209)的地步。由此,太平公主及其四哥相王(即後來的唐睿宗)、相王之子李隆基(即後來的唐玄宗)都成了韋后和安樂公主圖謀掌權的最大障礙。景龍四年(710),皇后韋氏與女兒安樂公主合謀毒死了唐中宗。韋氏立溫王李重茂為皇帝,自己臨朝攝政,並密謀害死小皇帝,革唐命,除掉相王和太平公主。在這種情況下,李隆基聯合萬騎果毅陳玄禮等起兵,殺死了韋后和安樂公主,迎唐睿宗(即相王)即位。太平公主對這次鬥爭態度積極,不僅參與了事先的謀議,而且派兒子薛崇簡直接參加了行動。太平公主在這次鬥爭中還起了一個重要作用,即在處理小皇帝的問題上,是她出面將小皇帝從“御座”上提下來,讓四哥李旦坐上了帝位。

太平公主參加的第三次政治鬥爭是與太子李隆基之間的鬥爭。唐睿宗朝政治的焦點,是唐睿宗聯合太平公主要保皇位,而太子李隆基要爭皇位。唐睿宗、太平公主要保皇位,必須抑制太子李隆基的勢力。為此,太平公主極想選一個弱小者為太子。這就需要製造種種事端廢掉李隆基。在幾年的時間裡,她不僅造輿論說李隆基不是長子,不當立為太子,甚至召集宰相要求將太子換掉。在這些行動中,唐睿宗是站在太平公主一邊的。例如一次唐睿宗召宰相韋安石,說他擔心大臣都心向太子,韋安石說“此必太平之計”。當時“太平於簾中竊聽之”,大怒,立即想將韋安石下獄(《舊唐書·韋安石傳》)。這件事說明太平公主經常在唐睿宗處密謀關於太子的事情。到睿宗朝末期,“宰相七人,五出公主門”,“在外只聞有太平公主,不聞有太子”(《舊唐書·王琚傳》),左、右羽林將軍也都投靠了公主。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期間,太平公主曾勸說唐睿宗下旨,蒐集編撰了上官婉兒的著作,保留了這位才女的作品。

覆滅

延和元年(712年)八月,睿宗傳位太子李隆基,自己退位為太上皇,改元先天。

先天二年(713年),太平公主準備以羽林軍從北面,以南衙兵從南面起兵奪權。李隆基與郭元振、王毛仲、高力士等人先發制人,誘殺了左、右羽林將軍和宰相。太平公主見黨羽被誅殺殆盡,不得不逃入南山佛寺,三日後返回。太上皇李旦出面請唐玄宗恕其死罪,被唐玄宗拒絕,太平公主最終被賜死家中,丈夫武攸暨墳墓也被剷平。

太平公主——不太平的公主

影視劇照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