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圍繞著荊州的歸屬,為什麼說劉備錯了,關羽錯了,孫權也錯了?

2022-11-30由 北疆同心聊歷史 發表于 歷史

荊州的主體區域即今兩湖一帶,此地位於長江中游,對於渴望擴張勢力的劉備和孫權都是必爭之地,也是導致孫劉聯盟破裂的導火索。

圍繞著荊州的歸屬,為什麼說劉備錯了,關羽錯了,孫權也錯了?

一、劉備錯哪兒了?

曹操在公元208年“赤壁之戰”折戟沉沙後,孫權和劉備分別佔據了荊州部分地區。

但是,孫權認為打敗曹操東吳出的力最多,因此荊州應該歸東吳所有。而劉備卻認為荊州本是劉表的地盤,劉表死後應該由劉備繼承。由於雙方僵持不下,荊州就成了埋在孫劉聯盟之間的一顆定時炸彈!

公元211年劉備帶兵入川搶奪劉璋的地盤,副軍師龐統陣亡後又急調留守荊州的諸葛亮、張飛、趙雲等人馳援,他們又帶走了一部分兵力。

圍繞著荊州的歸屬,為什麼說劉備錯了,關羽錯了,孫權也錯了?

這樣一來,留給守將關羽的兵力就不多了。

於是,孫權就趁機擺出了一副進取荊州的態勢,想迫使劉備吐出荊州。

而劉備正忙著和曹操爭奪益州的北大門——漢中,根本沒有能力同時對付兩個敵人。因此,只好在公元215年和孫權妥協,瓜分了荊州。

不過,由於孫權想要的是整個荊州,所以盡的得到了大半個荊州卻並不滿足,雙方的矛盾也沒有真正得到化解。

劉備拿下漢中之後,孫權就派人索取那半個荊州,可是劉備哪裡捨得呀!

圍繞著荊州的歸屬,為什麼說劉備錯了,關羽錯了,孫權也錯了?

就以拿下雍州再還給孫權那半個荊州為藉口一拖再拖,孫權雖說對此惱火得很,卻因為曹操的威脅只好繼續忍耐,可卻並不甘心。

如果按照當時需要聯合孫權共同對抗曹操的現實需要,劉備其實不應該繼續佔著那半個荊州不放。

為什麼呢?因為為了拿下益州和漢中,劉備已經抽調了荊州大部分兵力,導致荊州的防守兵力不足,而西川和荊州又遠隔千里,倘若荊州有變根本來不及支援!

所以,與其提心吊膽留著那半個荊州,還不如干脆把整個荊州都還給孫權算了。

這樣做有幾個好處。

一,可以完全化解孫劉兩家的矛盾,避免孫劉聯盟破裂。

二,可以保全關羽手裡的數萬兵力。

三,劉備一向有仁義之名,想必在荊州也有一定的“粉絲”。如果可以和平交接荊州,可能會有許多人隨同關羽一塊到益州去。

圍繞著荊州的歸屬,為什麼說劉備錯了,關羽錯了,孫權也錯了?

這樣做的結果,只會讓劉備的實力更加強大。

劉備錯就錯在沒有及時放手,捨不得那半個荊州,終於引發了不可收拾的後果!

二、關羽錯在哪裡?

一,過於心高氣傲,忽視了籠絡孫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尤其是幾乎抽空了荊州兵力攻打襄樊,也只是修了防範東吳的烽火臺,而沒有意識到只有和孫權搞好關係,才能真正避免後院起火,從而保全那半個荊州。

關羽沒有和孫權搞好關係的結果是什麼呢?是孫權不顧孫劉聯盟破裂的後果,不惜與劉備決裂,也要奪回那半個荊州!

圍繞著荊州的歸屬,為什麼說劉備錯了,關羽錯了,孫權也錯了?

二,從敵強我弱,又容易兩面受敵的態勢判斷,關羽對襄樊的進攻本應該是徉攻才對。發動襄樊之戰的出發點,本應該是為正在西線和曹操作戰的劉備分擔戰略壓力,而不是真的奪取襄樊!

為什麼只能佯攻,而不能真的佔領襄樊呢?

因為關羽兵力不足哇!

曹操能不派兵反攻嗎?

在這種情況下,即使關羽能夠打下襄樊也守不住,還會讓本就防衛空虛的荊州更加虛弱。到頭來白白辛苦一場,鬧不好雞飛蛋打兩頭空!

所以啊,關羽錯就錯在把佯攻變成了強攻,沒有在“水淹七軍”,擒于禁,斬龐德,達到了震懾曹軍的目標之後果斷收兵,反而繼續戀戰。最終反被孫權趁虛而入,端了他的荊州老巢!

圍繞著荊州的歸屬,為什麼說劉備錯了,關羽錯了,孫權也錯了?

三、孫權錯在哪裡?

孫權錯在“押錯了寶”!孫權之所以敢於襲荊州殺關羽,是因為受到了曹操的蠱惑。

曹操為何要蠱惑孫權?

是因為,當時關羽進攻襄樊的勢頭相當猛烈,曹操甚至想過遷都以避開他。緊要關頭,司馬懿為曹操獻上了“借刀殺人”之計,利用孫劉兩家在荊州的矛盾,以割讓江南為誘餌,挑唆孫權偷襲荊州。

孫權呢?也以為這是一舉多得的美事,於是就答應了。

他想:既可以和曹操化敵為友,既可以奪回那半個荊州,又可以拋棄劉備這個實力弱小的“窮朋友”,結交曹操這個實力強大的“富朋友”。唉呀!美哉,妙哉!曹操是誰?人家可是大漢朝的丞相喲!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是可以代表朝廷發號施令的!和曹操相比,劉備算什麼?

圍繞著荊州的歸屬,為什麼說劉備錯了,關羽錯了,孫權也錯了?

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就眾所周知了:呂蒙用“白衣渡江”之計,不費吹灰之力就奪回了關羽手中的荊州三郡,而且還殺害了關羽。

孫劉聯盟破裂了。

公元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后,沒有進攻篡漢的曹丕,反而率領精兵猛將討伐東吳!

此外,後來事態的發展也超出了孫權的意料。

由於不肯送長子孫登去魏國做人質,導致了孫曹兩家交惡!

這時,孫權才猛然發現,雖說奪回了荊州,打敗了劉備,卻陷入了兩面受敵的不利局面。

北面的曹魏虎視眈眈,西面的蜀漢心有不甘。倘若曹魏舉兵南下,劉備又趁機在西邊有所動作,東吳可就危險啦!

沒法子,孫權只好拉下臉派人到白帝城去見劉備,試探劉備的態度,嘗試著恢復孫劉聯盟。

圍繞著荊州的歸屬,為什麼說劉備錯了,關羽錯了,孫權也錯了?

孫權錯就錯在,他太渴望早日佔據整個荊州了,以致於一葉障目不見泰山。

他心太急,忽略了曹魏才是孫劉兩家共同的對手。

他忘記了,孫劉兩家只有聯合起來才能對付曹魏現實。

如果,孫權不是過於急迫奪回那半個荊州,本可以等到劉備和曹魏開戰之後,再以兵力為後盾,要求劉備歸還那荊州三郡!即使劉備再捨不得,也得答應!

因為,以劉備的實力不足以同時對抗曹魏和東吳!

圍繞著荊州的歸屬,為什麼說劉備錯了,關羽錯了,孫權也錯了?

而且,由於曹丕篡漢建魏,所以劉備和曹丕的矛盾是不可調和的,雙方的大戰也是不可避免的。

可是孫權聽信了曹操的挑唆,背信棄義奪取了半個荊州,結果卻沒有那麼美妙!與其如此,何不耐心等待有利時機?

劉備因為捨不得放棄半個荊州,導致與孫權反目成仇,結果夷陵之戰大敗虧輸,使蜀漢元氣大傷。

關羽因為錯把佯攻當做強攻,導致荊州防衛空虛,結果不僅被東吳奪去了荊州三郡,自己也丟了性命。

孫權因為過於心急而不能忍耐,不惜一切代價也要奪回荊州,沒想到卻落個兩面受敵的結果,最終在曹魏的壓力下還得和蜀漢恢復同盟。

圍繞著荊州的歸屬,為什麼說劉備錯了,關羽錯了,孫權也錯了?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