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窮則獨善其身 富則兼濟天下——寫在張大烈先生逝世123年

2022-11-29由 還是那個紅月亮 發表于 歷史

(二)關於張大烈

少時由於年輕,且歷史政治原因,只記得因為張大烈,我們兄弟姐妹入團,升學都受到影響,當時對張大烈瞭解很少,不理解。直到文化大革命時期,我家因為是張大烈後代而被抄家,我才意識到張大烈影響之深遠且與我們息息相關,於是想進一步瞭解他,開始尋找他的足跡。

2003年家母劉守坤去世,為紀念母親一生對家庭的貢獻,對子女的教育,兄弟姐妹合力出書《大家之母》,在編寫的過程中,我與孝文妹走訪了一些前輩,也瞭解先祖張大烈的往事,後來在參觀戲馬臺時,看到許多石碑上鐫刻著先人的事蹟,我翻閱了現代記錄他的文字,找到近代《徐州府志》,《江蘇地方誌,人物誌》……這裡有些文章是轉載的,所以大體一致。直到看到時善剛先生文《清末徐州鉅商張大烈其人其事》及他介紹的《張景武先生行述》(清末版的記載張大烈(景武)生平的書籍)眼前一亮,覺得愈來愈清晰,愈來愈接近真實的他,現在歷史地,客觀地梳理一下:

窮則獨善其身 富則兼濟天下——寫在張大烈先生逝世123年

窮則獨善其身 富則兼濟天下——寫在張大烈先生逝世123年

“張大烈字景武生於道光五年(1825年)正月初二,卒於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七月二十四日次年四月六日葬于徐州城南泰山營。”

我看過的所有現代書裡記載:張大烈(1821—1902),《徐州文史資料》第四輯《張大烈事略》一文中,張大烈約(1821—1902),可見在生卒年月上時善剛先生寫的最準確,而生卒年月關係到許多歷史史實。

泰山營,現泉山小區東南方向,記得兒時每到清明節父母總會帶我們去那邊為先祖掃墓,那裡有石人,石馬,石桌,石碑,張大烈的墓是很大的一個土堆,每次去掃墓後都要到守墓人屋裡坐坐,喝喝茶,父母與他聊聊,“文革”時此墓被平了,我們再也沒去過那裡。

“張大烈家世居徐郡之東南鄉,三代務農,曾祖名張伯如,妻姜氏,祖父名文實,妻段氏,父親名嶺年,妻王氏,續絃章氏。

張大烈家原有四十餘頃,因遭水災兵燹,家道中落,僅餘田數十畝。張大烈十二歲時,母親去世,其父續絃章氏。十六歲時父親去世,而其弟尚在襁褓。張大烈娶妻聶氏後,與其弟各分得田二十多畝,並承擔起上事繼母,下撫幼弟之責。

清咸豐初捻軍起事,戰火迭起。張大烈赴宿遷投臧慕菴練團,曾率領百人參加戰鬥。後來臧慕菴戰死,所部遂散。張大烈返歸鄉里務農,其時鄉間盜賊蜂起,朝夕不保。為安全計,張大烈攜家遷居徐郡城南關。

在郡城,張大烈做起了貨物運輸及商業經營。因時處亂世,常遇匪賊攔劫,道路不通,人們多不敢從事長途運輸,但張大烈膽氣過人,雖屢遇危險仍堅持經營,並在經營中講求信義,深得客戶信賴,遂生意越做越大,成為徐州一帶鉅商。

張大烈有兩個兒子。長子輔清,原名開元,五品銜候補河南通判,先任開封府知府佐僚,繼任歸德府糧捕鹽務水利通判。後因病返里,協助父親治家助賑。次子開鼎,儘先選用道,廩貢生。三個女兒,長女嫁增生藍續古,次女嫁黃姓,三女嫁王姓。張大烈在世時有孫子六人,名兆榮,兆吉,兆謙,俱為監生。兆庚,兆泰,兆岐尚年幼。曾孫四人,名仁溥,仁山,仁安,仁寬。

張大烈常以自己讀書不多為憾,告誡子女說:“吾於書不獲卒業,深用為恨,汝等勉之。”除延請名師教授兒子,侄兒外,閒暇時則親為課誦。而對德高文儒之士,則更是待為上賓,禮節有加。

他曾捐兩千金在徐郡設義塾二所,培植貧苦學生。又連續五屆資助徐郡貧苦學子赴省參加鄉試的路費及考場諸費用。

張大烈發家後自奉勤儉,以孝友治家,信義處世。每日早起必先向繼母問安,甚得繼母歡心,對弟弟張大惠(字蘭亭,舉人)友愛有加,在其生病時,親為其延醫送藥,日夜守護,眠食俱廢。弟弟病逝後,對其三個兒子各撥給產業,並擔負起培育的責任。在侄子張佐清“領鄉薦,復入貲為戶部郎中”時,張大烈甚感欣慰道:“吾今有以對吾弟矣。”張大烈與鄉黨鄰里以友善信義相處,遇鄰里間爭訟之事,常親為調停化解,遇生活困難者,則給予幫助,深得他們讚許。”

張大烈發家後恪守“富則兼濟天下”,逢年過節他都會關心周圍的窮鄉親,每每過年前他會送去米、面、肉、錢,以渡年關。

據記載,張大烈赴京口時,遇有良家女子被賣入青樓,甚為憐憫,遂以數百金為其贖身從良,一時被人們傳為佳話。

他不僅平時向窮人施捨,還熱心公益事業,築路,架橋……

清光緒四年(1878)山西,河南遭災,捐兩千金助賑,徐郡多火災,捐千金設消防局,購水龍等消防器材。

清光緒十九年,(1893)徐州豐縣的華山故河,人畜皆得涉水而過,冬春嚴寒更為艱難,張大烈知道後出資建了一里多長石橋一座,方便了豐縣老百姓。2022年1月8日淮海民俗文化網刊文情義豐沛,清末徐州首富張大烈倡修華山橋。

清光緒二十年(1894)清廷向民間借款,張大烈出資一萬金。

張大烈除了熱心公益事業,在徐州文化設施建設上也不遺餘力:

1881年,他獨資重建鼓樓,

窮則獨善其身 富則兼濟天下——寫在張大烈先生逝世123年

窮則獨善其身 富則兼濟天下——寫在張大烈先生逝世123年

在徐州明代和清代的徐州府圖上,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鼓樓確切位置,它的北面是徐州府衙,如今稱為鼓城1號的地方。

若追溯至楚漢相爭時期,這裡是楚霸王的西楚故宮,中國五大故宮之一,在市的中心軸上有“江北第一樓”之稱。

歷史上經過多次修復,於光緒七年(1881年)在知府曾廣照的倡議下,富商張大烈捐資重修鐘鼓樓。

史載:“張大烈獨資重修鐘鼓樓,砌道路,培築外郭,所費不下數萬兩,這許是最後一次維修。”從目前現有資料計徐州鼓樓歷經了650餘年歷史。(到2022年)

————自《江蘇省地方誌/人物誌》

窮則獨善其身 富則兼濟天下——寫在張大烈先生逝世123年

窮則獨善其身 富則兼濟天下——寫在張大烈先生逝世123年

(以上兩本書介紹張大烈在文化設施上的貢獻)

1887年繼建戲馬臺上奎星閣:

1887年(清光緒十三年)

徐州道段喆(字筱湖、安徽宿松人)為啟徐州文明之象,於戲馬臺上建奎星閣。並在閣右建亭三楹,工未峻而進京入覲,後由銅山人張景武續建。

段喆為戲馬臺碑亭題篆額曰:“從此風雲”今猶存。

1890年、1895年兩次出資修建文昌樓

1890年(清光緒十六年)

銅山人張景武(名大烈)重修周燾所建的文昌樓。徐州紳商士民在戶部山麓為段喆建生祠。並立“段公德政碑”一通。今碑猶存戲馬臺,唯下方殘缺。

1891年(清光緒十七年)

光緒十三年(1887年),段喆在奎星閣右構亭三楹,工未竣而入覲。銅山人張景武,王惠濟集資鳩工續建,匝月告成。題其顏曰:“聳翠山房”,奉段喆長生祿位於亭中。

窮則獨善其身 富則兼濟天下——寫在張大烈先生逝世123年

窮則獨善其身 富則兼濟天下——寫在張大烈先生逝世123年

1895年(清光緒二十一年)

五月初八日,烈風西北來,頃刻間,驟雨冰雹,櫳木卷層。“聳翠山房”三楹毀於一旦,無一完物。

張景武不忍勝蹟名區中廢,解囊庀材督工,就廢址改建文昌樓。四壁鞏固,雕楹畫棟,煥然一新,乃奉文昌樓上,以隆文運,奉段喆位於樓中,以極盛德。

民國八年“關帝廟主持慧敏用張大烈(景武)光緒十六年修文昌樓的餘款又重修了關帝廟。

————《重修關帝廟碑文》

窮則獨善其身 富則兼濟天下——寫在張大烈先生逝世123年

張大烈的兒子張輔清(字贊臣)任職為歸德府期間,歸德一帶遭災荒,糧價飛漲,張大烈購糧數百車,由徐州源源運往歸德,設局平價出售,糧價遂歸平穩。

山西、河南、四川、山東省告賑,徐郡砌道路,培築城郭,修繕寺宇等諸事,張大烈都積極響應,累計出資數萬金。

出巨資賑災(銅山縣誌)

宋代以來,在中原大地上翻滾怒吼的黃河奪泗入淮流經徐州。由於地處黃河中游流速漸緩,黃沙沉澱、河床提高,黃河不時氾濫,淹沒州城,給黎民百姓帶來巨大災難。

清光緒二十三、二十四年(1897-1898)。連年遭大水災,暴雨加上傍城流過的黃河洶湧澎湃。一浪高過一浪,天低雲暗,水鳴濺濺、風吹河面,水勢漲飛,官員和百姓目睹這一情景,心中不免恐慌,難道水淹州城的悲劇又要重演?

縣衙召鄉紳議事,張大烈承擔了修築黃河大堤最長的堤段,連夜搶築堤塊,同時出巨資二萬五千金賑災,救助災民,設粥棚施粥。雖年逾古稀,仍頂風冒雪親赴高郵、寶應縣購來大米交賑局。另外還自籌豆餅數萬片,雜糧數百石及大量制錢。設廠放賑,得其救濟存活的人不計其數。而張大烈卻因賑務繁忙,積勞成疾,不久後因病逝世。

兩江總督劉坤一以其“樂施不倦”專折上奏,對於張大烈樂施不倦,熱心助賑、清政府多次給予褒揚封賞,先是以太學生,初賞四品封典,誥授中憲大夫。繼晉封通議大夫,再賞一品封典,誥授光祿大夫。妻聶氏誥封一品夫人。對其曾祖父、祖父、父親皆贈榮祿大夫,曾祖母、祖母、母親皆贈一品夫人。省、郡亦送張大烈“公義首奮”、“富而好禮”匾額彰顯其事蹟。

當時徐州市民對張大烈有“富而好仁”的美譽,而地方官也凡有出錢的事都找上他,他成了捐施活動中第一物件。這不奇怪,奇怪的是,他無論是施捨還是公益事業,他都主動“挑大樑”甚至“包乾”地方紳士樂於這個“冤大頭”在前面頂缸,這樣以來倒推動了地方公益事業的順利發展,而他有自己的想法,他常說:“我一副擔子進徐州,一隻筐裡是鋪蓋、另一隻筐裡坐著大女兒,除此以外都不是我張某人所本有,雖是“萬貫家財”莫非身外之物,所得之多,己出望外,施散一些,理所當然。就是這樣樸素的感恩情懷,讓他在富裕之後,能不斷地感恩社會,回報社會。

“窮則獨善其身,富則兼濟天下,”是張大烈(景武)一生的寫照,對當今建設“共同富裕”的社會仍有現實意義。

張大烈一生熱心公益事業,尊師重教,他的後人也繼承了他的品格,目前我找到的有文字記載的:

張大烈長子張輔清(字贊臣)任職歸德府期間,歸德一帶遭災荒,糧價飛漲,張大烈自己出資購糧數百車、由徐州源源運往歸德、設局平價出售、糧價遂歸平穩。

張兆岐(1887-1952)(字瑞西、張大烈孫子)自幼胸懷大志,刻苦攻讀,後考取癸卯科舉人,中舉後曾赴日考察,年長後,投身實業,與同仁經營中山浴池(孫中山命名也)一生樂善好施、熱心教育。曾將自家土地數畝贈給雲龍中學作為擴大校舍,改觀學校規模之用,解放初他曾捐獻一億元北海幣,支援前線,為人民解放事業作出貢獻。

張仁普(浦)(江蘇議員、張大烈曾孫子、張華堂之子)在戲馬臺創設“景賢”高、初兩級小學校。

張廣居(字、紫宸)徐州市政協委員,人民代表、治理奎河委員會主任,辦公室就設在我家中,一生熱心公益,教育事業,任過徐州市培正中學(現徐州市第五中學)校董,為奎西巷小學捐款捐物,例如連學校裡旗杆、鍾也是他捐的,記得奎河水氾濫時,父親穿件雨衣就出門了,幾天沒回家,直到河水下去,父親於深夜疲憊地回到家中……

窮則獨善其身 富則兼濟天下——寫在張大烈先生逝世123年

到我們這一輩張大烈的後人,無論在什麼地方,從事什麼職業,不管是搞航天技術、教師、醫生、電視臺播音、企業領導……都恪守“忠厚傳家”之道,“嚴於律己、寬以待人”行為準則,發揚光大祖上遺風。

窮則獨善其身 富則兼濟天下——寫在張大烈先生逝世123年

(此家譜是張仁達先生提供)

張大烈字號:“景盛公”

堂號:“百忍堂”

班輩:大、凱(開)、兆、仁、廣、孝、友、傳、家、遠、詩、書、繼、世、長。

家訓:忠厚傳家遠

窮則獨善其身 富則兼濟天下——寫在張大烈先生逝世123年

(此圖是1986年的全家照)

文|張嘵芳(張孝芳)

圖|張孝倫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