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剛剛控制曹魏政權的司馬氏平定淮南三叛為何如此容易?

2022-02-04由 影珠陋士 發表于 歷史

在高平陵之變後,司馬懿掌握了魏國朝廷大權。兩年後,司馬懿去世,其子司馬師,司馬昭兄弟並掌朝政。但是魏國上下忠於曹魏的人並不在少數,他們都在暗中積蓄力量密謀反抗司馬氏。所以在以壽春為中心的淮南先後發生了三次叛變。

淮南三叛,事情發生於曹魏後期,由於司馬氏奪權專政,使得掌握軍事重鎮壽春的統帥先後發生三次反抗司馬氏的兵變。這三次分別為王凌之叛(251年四月)、毌丘儉文欽之叛(255年正月)及諸葛誕之叛(257年五月—258年二月)。三次叛亂皆為司馬氏所平定。

剛剛控制曹魏政權的司馬氏平定淮南三叛為何如此容易?

王凌

魏太尉王凌與外甥、兗州刺史令狐愚掌重兵於淮南,謀立楚王曹彪為帝。令狐愚卒,嘉平三年(251)王凌以討孫吳為名錶求發兵,又遣楊弘說兗州刺史黃華共同舉事。楊弘、黃華告發,司馬懿率中軍征討。王凌見事敗,降於丘頭(今河南沈丘東南),飲藥自殺。正元二年(255)魏揚州刺史文欽、鎮東將軍毌丘儉起兵壽春(今安徽壽縣),矯稱受太后詔書討司馬師,率軍渡淮,進至項縣(今河南沈丘)。司馬師率軍10萬征討,大破淮南軍。毌丘儉被殺,文欽逃入孫吳。甘露二年(257)魏徵東將軍諸葛誕反於壽春,向孫吳稱臣,攻掠淮河南北郡縣。司馬昭督軍26萬征討。甘露三年(258)正月,諸葛誕兵敗被殺。至此,支援曹魏皇室的武裝力量基本被消滅殆盡,這三次兵變的失敗,使司馬氏父子三人成功剷除擁護魏帝的勢力,此後朝廷上很少有實力派支援魏帝,士大夫紛紛擁護司馬氏,司馬昭成功走向篡位大道。

那麼這麼前仆後繼的叛變,司馬氏父子很輕易的就平定了,並沒有引起其他動亂,是因為什麼呢?

剛剛控制曹魏政權的司馬氏平定淮南三叛為何如此容易?

根據資治通鑑記載,我們可以看出司馬氏在穩固朝政中做出的主要努力。

魏之伐蜀也,吳人或謂襄陽張悌曰:“司馬氏得政以來,大難屢作,百姓未服,今又勞力遠征,敗於不暇,何以能克!”悌曰:“不然。曹操雖功蓋中夏,民畏其威而不懷其德也。丕、睿承之,刑繁役重,東西驅馳,無有寧歲。司馬懿父子累有大功,除其煩苛而布其平惠,為之謀主而救其疾苦,民心歸之亦已久矣。故淮南三叛,而腹心不擾;曹髦之死,四方不動。任賢使能,各盡其心,其本根固矣,奸計立矣。今蜀閹宦專朝,國無政令,而玩戎黷武,民勞卒敝,競於外利,不修守備。彼強弱不同,智算亦勝,因危而伐,殆無不克。噫!彼之得志,我之憂也。”吳人笑其言,至是乃服。——資治通鑑

在朝中的權力中樞變更之後,中外雖然屢有發難,卻穩如泰山。

第一點, 在對待曹魏王室上,司馬懿把曹魏王公全部遷到鄴城,全部監禁起來,使其無法有號召力。然後積極推廣民屯,讓利於民,取消了自曹睿以來的曹魏重斂及徭役,民心得安。

其次,在奪權成功後,積極培養自己的勢力,大肆封官晉爵,拉攏了一大批士族支持者。比如當時著名的竹林七賢,哪怕他們反對自己,也要積極博取他們的支援,阮籍就曾做過司馬氏政權下的步兵校尉,賜爵關內侯、徙官散騎常侍。

最後,在對待擁兵叛亂的反對者,司馬氏父子毫不留情的都是親自領兵去平叛,並且對待叛亂者都是不留後患的斬盡殺絕,也從另一方面顯示了司馬氏的軍功之盛。

這一系列的操作,讓司馬氏在完成代魏的過程雖有波瀾,卻總是平穩推進,最終實現了篡魏的目標。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