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太倉,蘇州第一“藍”

2021-12-22由 太倉融媒 發表于 歷史

太倉,蘇州第一“藍”

立冬以來

“太倉藍”屢屢刷爆朋友圈

“好空氣”又一次為太倉“代言”

太倉,蘇州第一“藍”

許多人不知道的是

受環境容量影響

汙染天氣其實“偏愛”冬季

這個時節

太倉能夠擁有這麼多一碧如洗的藍天

殊為不易

↓↓↓

往前看,“太倉藍”的成色更顯

今年1~10月:

太倉環境空氣優良率為

88.2%

,同比

上升3.3個百分點

PM2。5平均濃度為

23.1微克/立方米

,同比

下降5.7%

空氣優良率、PM2。5平均濃度、臭氧濃度3項指標,在蘇州大市範圍內

均排第一位

;空氣優良率、臭氧濃度與去年同期相比改善率,在蘇州大市範圍內

均排第一位

;在全省範圍內,PM2。5平均濃度排

第五位

,臭氧濃度

排第六位。

太倉,蘇州第一“藍”

“太倉藍”成為“常態藍”是一種昇華

其背後

凝聚著太倉持續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

決心與努力

↓↓↓

從嚴格環境准入、淘汰落後產能,到最佳化能源結構、加強工業汙染治理,再到強化機動車汙染防治、揚塵治理等,太倉近年來全面深入推進大氣汙染防治工作,讓“好空氣”真正成為普惠共享的優質生態產品。

太倉,蘇州第一“藍”

主要汙染物排放量大降

近5年

太倉大力推進

熱電聯產整合

全市6家電廠

關閉2家

全面完成

發電機組超低排放改造

完成全市

1500多臺燃煤鍋爐整治

實現全境鍋爐“零燃煤”

太倉,蘇州第一“藍”

▲嘉昆太三地簽約,聯手應對大氣汙染

根據減排核查核算結果,太倉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物排放量2017年分別為11433噸、18260噸、21542噸,2020年分別為6999噸、10746噸、19458噸,

削減率分別達到38.8%、41.1%、9.67%

太倉,蘇州第一“藍”

全面推進VOCs治理

VOCs

即揮發性有機物

是形成PM2。5、臭氧等二次汙染物的

重要前體物

太倉生態環境局把VOCs治理作為大氣汙染防治的重點工作來推動,採取的措施包括推進源頭替代治理、落實無組織深度治理、實施精細化管控、開展企業治理幫扶等,已取得明顯成效。

太倉,蘇州第一“藍”

▲企業安裝廢氣治理裝置

今年共完成VOCs治理重點企業編制“一企一策”專案

130個

,產業叢集治理專案

183個

,產業園區綜合整治專案

21個

;開展儲罐整治

130個

,完成餐飲油煙治理專案

340個

預計今年全市VOCs減排量

將達

1400噸

同比

增加40%

監管執法保持高壓態勢

為提升對大氣汙染的監管能力,近年來,太倉生態環境局著力強化重點企業、工業集中區、化工園區的線上監控聯網建設,工業集中區、化工園區環保基礎設施安裝影片監控、線上工況監控、汙染物線上監測以及線上質控設施,把自動監測資料作為環境行政處罰的依據。

太倉,蘇州第一“藍”

▲大氣環境移動監測車

開展了省級大氣PM2。5網格化監測系統、省級大氣自動站網及汙染源監控能力建設。結合網格化管理、河長制等,建立完善了工業汙染源、大氣環境質量以及地表水環境質量

“三網合一”監測監控系統,實現城鄉環境監察全覆蓋

太倉,蘇州第一“藍”

監管的另一頭

是執法

僅今年1~10月,太倉生態環境局就現場檢查企業

4968廠次

,累計發放行政處理通知書

542份

,處罰金額

1616萬元

,對企業汙染大氣、水、土等行為

保持了高壓態勢

太倉,蘇州第一“藍”

▲夜查企業排放情況

“太倉藍”來之不易

“常態藍”

更需要我們共同守護!

太倉,蘇州第一“藍”

融媒體記者丨王俊/文 鄭天賜 張玉滿 王靜微/圖

融媒體編輯丨歐陽孫晶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