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司馬遷的《史記》可信嗎?如果可信,“共和行政”怎會成為懸案

2021-12-18由 浩然文史 發表于 歷史

司馬遷的《史記》可信嗎?如果可信,“共和行政”怎會成為懸案

影視劇中的周天子

公元前841年,西周共和元年,是中國有確切紀年的開始。這一年前後發生的事件,誕生了“共和”這個舉足輕重的詞。在此之前,周厲王因行政暴虐,遭國人驅逐,出逃到“彘”。厲王出奔後,太子年幼,朝中出現了長達14年沒有國君在位的局面。此間,大臣聯合行政,維持了政治秩序的穩定。這就是著名的“共和行政”。

但就是這樣一個著名的事件,史書記載卻出現巨大的衝突,導致疑點重重,成了一樁千年懸案。

一、共和行政的三個版本

今天我們瞭解“共和行政”其事,主要是從兩本經典的史書開始的。一本是司馬遷的《史記》,另一本則是晉國、魏國的官修史書古本《竹書紀年》。可是,兩書本對這件事的記載完全不同。

先看《史記》的描述,在這樁政治事件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只有召公、周公兩人。在太子被圍攻時,召公更是以自己的兒子代替了太子,太子才得以脫身。此後的14年間,就一直是召公和周公聯合行政。14年後,周厲王在一個叫“彘”的地方去世,太子姬靜被周、召二相重新立為周王。簡單來說,司馬遷認為的共和行政,是召公、周公的“

二相共和

司馬遷的《史記》可信嗎?如果可信,“共和行政”怎會成為懸案

《漢武大帝》中的司馬遷

再看古本《竹書紀年》,在《史記》的周公、召公“二相”之外,又參與進來第三個人——

共伯和

真相撲朔迷離。

首先,《史記索引》中引用的《竹書紀年》“

共伯和幹王位

”,就是說共伯和乘機篡位。《清華簡》中也有類似的記載“

共伯和立

”。14年後,姬靜成年,共伯和在眾人的逼迫下,將王位還給了姬靜。

司馬遷的《史記》可信嗎?如果可信,“共和行政”怎會成為懸案

竹書紀年

晉人束晳在引用《竹書紀年》時卻有了另外的說法,共伯和只是“

攝行天子事

”。戰國文獻《魯連子》中亦有類似記載“

諸侯奉和以行天子事

”。這裡的“攝天子事”,和篡奪王位大不相同,周宣王姬靜的擁立更是共伯和的功勞。可見,後世在引用《竹書紀年》的內容時,便存在較大的差異,而原本的內容是怎樣的,我們已經不得而知了。

司馬遷的《史記》可信嗎?如果可信,“共和行政”怎會成為懸案

影視劇中的西周大臣

同一件事有了三個版本:第一種如同《史記》記載,共和行政是周公、召公的二相行政。第二種是共伯和乘機篡奪了厲王的王位。第三種則是共伯和暫時攝行王政,而並未被立為王。

《史記》的記載似乎是一處孤證,“共和”二字更無法解釋,所以不被大眾採納。但在國君缺位時,由公卿執政卻是有先例的,例如伊尹放逐太甲後執政、魯昭公出逃後三桓共同執政。

第二種篡奪王位的說法,雖然給它打call的文獻較多,但仔細分析似乎也有不妥。周代嚴格的繼承製度下,共伯和不是王位的繼承人,他如何能夠篡奪王位?周公召公既然可以保護太子,又為何不阻止這種篡逆之舉?於情於理,第二種說法似乎也站不住腳。

第三種說法也很奇怪,共伯和攝行王政,是否改元共和呢?三桓執政之時,並沒有改變魯昭公之號,如果共伯和只是攝行王政,沒有改元,那這段歷史為什麼又被稱為“共和行政”?

三種說法,各有道理,但也各有疑點,又都沒有絕對的說服力。

那真相是什麼呢?

司馬遷的《史記》可信嗎?如果可信,“共和行政”怎會成為懸案

清華簡

二、共伯和是誰

要搞清楚事情的真相,我們就得知道共伯和是誰。與“共和行政”一樣,共伯和的身份也有兩個版本,同樣迷霧重重。

一種說法是,共伯和就是衛武公。首先,衛武公的名字就叫和。其次,衛武公的兄長被稱為“共伯余”,所以衛武公也可以被叫作“共伯和”。最後,便是《魯連子》中所說“

共伯和復歸國於衛

”,似乎更加證明了共伯和就是衛武公。

但如果仔細分析,就會發現衛武公與共伯和不是一個人。衛武公活到95歲,去世時是周平王十三年(前758年),也就是說,共和元年(前841年)時,衛武公才十二三歲。如此重要的政治事件,怎麼會讓一個小孩參與呢?

再有,衛武公的兄長的確被稱為“共伯余”,但“共伯”是他的諡號,兄弟兩人共用一個諡號似乎說不過去。所以可以斷定,共伯和與衛武公是兩個人。

還有一個說法,共伯和是共伯國的國君,“伯”是他的爵位,“和”是他的名字。那麼共伯國在哪呢?這個國家就在河南省輝縣,漢唐以來這裡一直被稱為“共縣”,今天這裡還有共城的城牆遺址。共伯國原本是周王室的畿內國,但因靠近衛國,加上週王室逐步衰落,後來就被衛國吞併,成為一個別邑。

司馬遷的《史記》可信嗎?如果可信,“共和行政”怎會成為懸案

今日共城遺址

關於共伯國的國君的記載比較少,那他為什麼能參與這麼重要的政治事件呢?主要還得看人品。共伯和是一位有修養的國君,又有名望,周厲王的暴虐更突顯了他的仁義賢德。厲王是國人暴動而出奔到彘,共伯國又是畿內的諸侯國,國人找到國內的一位長者來執政,是順理成章的事兒。更何況,其他諸侯國也都認可共伯和的人品,支援他執政,否則以共伯國的實力很難參與周朝大事。

三、真相是什麼?或許是這樣

周厲王重用榮夷公、衛巫等人,施政遭到了國人的不滿。國人暴動更有公卿大夫的參與,在強大的政治壓力下,厲王不得已被流放到彘。國內無君,而太子又年少,恰逢共伯和名聲享譽內外,於是被推舉為三公中的首席執政,代行王政。

司馬遷的《史記》可信嗎?如果可信,“共和行政”怎會成為懸案

厲王止謗

在此期間,厲王的地位與名號較為敏感。雖然仍然沿用厲王的年號,但政命已經不由厲王發出,當時的青銅器上的冊命頒佈都是用“

唯王元年”

、“

伯龢父(即共伯和)若曰

”等開頭。

14年後,厲王去世,太子姬靜也已經成年,共伯和代行王政的基礎已經失去,便帶領群臣擁立太子姬靜為王,自己則回到共伯國,逍遙於共山之上。歷時14年的共和行政,以和平交接權力的方式結束。

司馬遷的《史記》可信嗎?如果可信,“共和行政”怎會成為懸案

周宣王

共伯和入朝為首席執政,更多地是順應國人與諸侯意見的權宜之計。共伯和扮演的是一個溫和中立的角色,他的權力或許並不如周公、召公,只是因其名望而獲得代行王政的地位。

既然如此,司馬遷為什麼不在《史記》中記載三卿共同執政呢?

司馬遷看到了共和行政的本質,但由於他尊周的立場,三卿共同執政便被有所取捨地改為周公、召公聯合執政。相應地,厲王被流放到彘,也被他說成是主動逃到彘。這是司馬遷的判斷與取捨,更是他“

成一家之言

”的“

春秋筆法

”。

司馬遷的《史記》可信嗎?如果可信,“共和行政”怎會成為懸案

司馬遷雕像

相反,古本《竹書紀年》的記載就簡單得多,一句“

共伯和幹王位

”,體現的是成書於戰國的古本《竹書紀年》的價值取向。在“

陪臣執國命

”,權移與公卿的戰國時代,臣下攝行王政便被放大成了篡奪王位。《竹書紀年》是魏國官修史書,趙、魏、韓三家分晉的歷史就在眼前,對周王室內政的這種描述,就是對自己的一種辯護。所以諸子中的《魯連子》所說“

行天子事

”,似乎更接近事情的真相。

文史君說

歷史是客觀與主觀的統一。我們所看到的歷史,都是我們想看到的歷史。在探尋不可重演的歷史時,我們總會有所選擇,有所傾向。歷史事件是複雜多樣的,任何迥異的記載,都只能體現出歷史的狹窄一面。雖然不能說“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但今天所看到的歷史,無一不是前人與今人選擇、判斷與描述的結果。而在這些紛繁複雜的各種說法之間,透過仔細的比對取捨,儘可能地接近歷史真相,也正是史家的責任。

參考文獻

司馬遷:《史記》,中華書局2018年版。

杜勇:《西周“共和行政”歷史真相新探》,《人文雜誌》2019年第9期。

王紅亮:《由清華簡〈系年〉論“共和行政”的相關問題》,《史學史研究》2016年第3期

(作者:浩然文史·河南師大春秋學社)

本文所用圖片,除特別註明外均來自網路搜尋,如有侵權煩請聯絡作者刪除,謝謝!

我們會每天為大家奉上精彩的歷史文章,懇請各位讀者朋友關注我們的賬號!您的點贊、轉發、評論,這是對我們最好的支援!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