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被德國高價勒索,中國盾構機從零開始,如今佔據65%全球份額

2021-09-16由 見智財經 發表于 歷史

提起盾構機,估計很少人知道那是啥。說白了,盾構機是一個專門用來挖隧道的裝置。

這個傢伙可不是一般體量的東西,就像一個大蚯蚓,鑽進要挖的山體中,然後在挖掘的過程中,將支撐性管道同步鋪設進隧道里面。這傢伙,想想就知道很方便。

被德國高價勒索,中國盾構機從零開始,如今佔據65%全球份額

可是,就這麼一個傢伙,還真不是一般人能建造的。在2008年之前,全世界就美國、德國、日本能把這玩意兒造出來。美國不用說,人家那是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德國,更是一個老牌的歐洲工業強國,當前歐洲的老大。日本,憑藉昔日西方世界經濟老二的家底,在停滯了二三十年之後,現在GDP也是排世界第三的。我們發現:德國、美國、日本,都不是中國的盟國,甚至存在嚴重的矛盾和對立,尤其美國和日本。所以,在關鍵性的大型裝備製造上,咱們不能把主動權讓給別的國家,我們要有自己的盾構機。所以,中國人用了5年時間,從0開始,把盾構機給搗鼓出來了。這還不算完,自從中國研發出了自己的盾構機,不僅滿足國內基建的需要,而且開始出口海外市場。

短短3年時間,中國盾構機一舉拿下了世界近65%的市場份額。

現在,盾構機領域,變成西方國家要老老實實花錢,買中國的盾構機了。

被德國高價勒索,中國盾構機從零開始,如今佔據65%全球份額

要說搞基礎建設沒有誰比中國更牛。我個人親身體驗:有一次,我坐動車去外地。然後車子就穿越在山與山之間,一條直線筆直前行,所有的山全部打穿了隧道。山與山之間非常密集,導致的結果就是那時候,整個車廂一會兒明一會兒暗,就像在飛速的開燈關燈。不難想象,這需要打出來多少條隧道。

被德國高價勒索,中國盾構機從零開始,如今佔據65%全球份額

之前盾構機要靠進口,現在,我們有了自己的盾構機,自然也會有更大的用場。

中國的基建還遠沒有結束,盾構機還能派上大用場。更為可貴的是,咱們不光自己作出了盾構機,還在不斷的進行技術升級。2018年,我們自主研發了超大直徑盾構機,完成了升級換代。看到超大這個詞就知道,能挖得直徑更大,能挖的地方更深。

據報道,這臺新型盾構機將應用於我國承建得孟加拉國卡普爾河底隧道工程建設中。這臺新型盾構機,叫做“運河號”。開挖直徑16.07米,裝置長145米,重4500噸。簡直是一條鋼鐵巨龍。

這個大傢伙是完全透過智慧化操作的。機身中部設有駕駛室,司機透過智慧化管理,實現對機器的精準控制。別看這操控室就4平方米,裡面有幾十個按鈕,連線著7塊顯示屏。可以容納三四個人在裡面同時操作。盾構機所過之處,後方就形成了一條綿延的隧道。想象下這個場景,是不是特別的壯觀呢?

那麼,

這個大傢伙目前已經擁有啥“作品”了呢?

南京揚子江隧道南線7363米,被譽為同類隧道中規模最大,長度最長,地質最複雜,水壓最高的隧道。被譽為“江底70米深處的世界級工程”。幹出這個隧道的,就是咱們中國的超大直徑盾構機。咱們自主研發的盾構機,不僅自己能用,還遠銷海外。比如,印度。我們知道,印度是一個基礎設施很差的國家。大基建和中國比差的遠了。印度也想發展經濟,所以,也開始搞國內的基礎設施建設。抓基建有兩點好處:第一,可以提高就業率,第二,基建這事兒確實造福後代。那麼,既然要做就得有裝置啊?很可惜,印度就只能購買咱們的盾構機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為了建設本國的隧道,印度開始大量購買中國的盾構機,去年一次就買了3臺。

被德國高價勒索,中國盾構機從零開始,如今佔據65%全球份額

當然,除了用於基建大業,有傳言印度購買中國的盾構機,還有一個意圖:就是模仿。印度也是一個模仿大國嘛,比如仿製藥就聞名世界。印度它也想啊,將來我基建市場那麼大,老跑到別人那買盾構機,那得花多錢。不如把盾構機自己給研究出來,弄一個山寨版的。不過,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幹。模仿中國盾構機這事兒,印度是出了糗。出啥糗了?印度前後一共從我國採購了18臺盾構機,數量不少了,它們把這些盾構機拆成一個一個零件運回印度,他們想先練練手,從組裝做起,摸清技術。可等到了印度,印度人傻眼了,咋組裝啊?沒有了中國廠家的技術指導,憑藉自己的能力,根本就裝不上。這感覺,特像咱們小時候拆家裡的小家電,比如收音機啥的。拆完後就裝不上了,裝上後會神奇的發現,多了好幾個零件。印度乾的就是這種小孩子乾的事兒。而後,據說印度廠家還不敢請教中國,不想讓世界知道,印度連獨立安裝好盾構機的能力都沒有。事情被曝光後,這事兒成為了一個笑柄,負責的印度國企被社會輿論給罵慘了。

曾經有印度教授直言:印度的基建嚴重依賴著來自中國的大型重器。雖然,莫迪喊出了印度製造的口號,大力發展印度的裝備製造業,但現在,基本上還是需要依靠中國製造的大型裝備來搞基建。

被德國高價勒索,中國盾構機從零開始,如今佔據65%全球份額

目前,我國已經掌握了全球最先進的全系列隧道盾構機的核心技術。所以,不光印度用,歐洲要也用。

曾經,就在盾構機上,我們受過歐洲人的氣。1996年,我們為了修秦嶺隧道,向德國購買兩臺盾構機。德國也不客氣,張口就是7。6億。大家想一下,1996年的7。6億是什麼概念。可是,為了趕進度,咱們明知道人家是“宰”咱們,那也得忍氣吞聲啊!畢竟,人家掌握著核心技術。要說貨真價實吧,咱們也就忍了。可沒想到,德國賣給咱的兩臺盾構機質量並不好,用用就壞了。中國當時還沒有相關人才,只能去求老外來中國修理。這些“外國大爺”來中國那個譜兒擺的,每天領著幾千美元的差旅費,也不正經幹活。故意拖延時間,畢竟,上哪找這麼好掙錢的地方。白花了很多接待費不說,德國人的所作所為嚴重影響了我們的施工進度。更讓人氣憤的是,這些技師在修理盾構機的時候還要清場,把我國的工程師都趕出了工地。那種傲慢不可一世的樣子,深深的傷害了中國人的心。從那時起,我們的科研人員就立志要造出中國人自己的盾構機。

2004年,我國第一臺樣機造出來了。標誌著0到1的突破

2012年,黃河一號橫空出世,我們真正擁有了自己的大型盾構機。現在,中國的盾構機佔了全球市場三分之二的份額,現在歐洲那些國家,也要購買中國價效比更高的盾構機。

被德國高價勒索,中國盾構機從零開始,如今佔據65%全球份額

盾構機是這幾十年來,最典型的中國例子。在無數領域,我們中國都做出了類似的成績。從零的突破開始,實現國產化,最後逆襲趕超,最終,去佔領老外的市場。這樣的故事,無數次在中國上演。作為一箇中國人,真是覺得倆字:解氣!曾經,不光是盾構機,有太多領域讓人卡脖子。現在,我們自己開發世界領先的5G技術,開始引領一個時代,過去與現在,真的是天壤之別。這背後,是一代代中國人奮鬥的結果。前人栽樹後人乘涼,每一代人傳承的,是中國人共有的精神——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這是中國老祖宗,給我們留下的名句。而我們自改革開放以來,就是這麼做的。不怕起點低,就怕不爭氣。爭氣,是中國人才會懂的詞語。

爭的什麼氣?是一股子志氣。沒有這一股子氣,我們到現在不會有自己的兩彈一星,不會有自己的航天工程,不會有自己的5G技術。

甭管一個國家還是一個人,都要為曾經的傲慢付出代價。比如現在的美國,比如現在的歐洲。人一傲慢,就會關閉自己的敏感神經,從而在自大中,喪失了進步的動力。曾經,我們的乾隆朝,就是在傲慢中,錯過了與世界接軌的機會,教訓慘痛。而如今,美國與歐洲,會在傲慢中,失去世界下一次的“工業革命”。人在傲慢中,就迷糊了,國家也一樣。我們看到,現在儘管美國想要遏制中國的發展,但西方人依然習慣於居高臨下對中國指指點點,感覺我們是“二等國家”“二等公民”,不能以一種平等的心態看待中國的發展和崛起。這些西方人,他們遲早會為自己的傲慢自大,付出慘痛的代價。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