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食 > 正文

三鮮餛飩的傳奇故事

2022-05-30由 常州日報 發表于 美食

三鮮餛飩誕生於民國初年,創始人王紹興是常州人,早年在上海一家大飯店當廚師,業餘時間小試牛刀,在上海開了家餛飩店,生意紅火、日日人滿。1916年,他後因戰亂回到家鄉常州,在市中心人民公園門口擺起一副餛飩擔子謀生。他別出心裁,在餛飩肉餡中加入草魚肉、蝦仁、雞蛋等原料,顧客品嚐後都贊其味道鮮美、回味無窮,“三鮮餛飩”名聲日噪。

後來,王紹興在南大街孫府弄6號設立三鮮餛飩店,幾經遷址,供應品種日益豐富,一步步發展成為今天的三鮮美食城。而三鮮餛飩經幾代名師精心研製,也形成了“皮薄餡嫩,湯清味美,色彩悅目,營養豐富”的獨特風味。

“要說這‘三鮮餛飩’,首先要說說其皮、餡、湯的講究。”三鮮美食城董事長陸仁興打開了話匣子。

皮是秘法精製,需選用優質麵粉,按比例加清水、鹼水和適量鮮雞蛋清拌和。水溫也有講究,春秋兩季用常溫水,夏季用冰冷水,冬季用20至25攝氏度的溫水調和。調好的麵粉先三次粗軋成坯,後三次寬軋成條,再三次細軋成形,最後改刀成皮,確保皮薄、韌、白,下鍋不糊、薄而不破。

餡則選料精細、拌制獨特,以豬肉為主料,鮮草魚肉、河蝦仁、雞蛋為輔料,再加姜蔥汁、冰水和黃酒、鹽等調料拌和。拌制餡料時同向攪拌便於上勁,加入冰水便於保鮮,並用蔥薑汁代替常用的蔥薑末,確保餡鮮、嫩、香。

“餐飲行業中,傳統‘三鮮’是指烹飪原料在自然界成長時的三個不同區域,如:用地上跑的豬、水中游的魚、天上飛的雞。按照這樣的標準,用豬肉、魚肉、蝦仁做成的餛飩餡尚不能稱為‘三鮮’。那關鍵的‘一鮮’,是一鍋用老母雞等原料熬出的高湯。”

高湯取肥豬圓筒骨、隔年母雞或雞骨架等原料,洗淨燒開撇去浮沫,加蔥薑黃酒,用文火慢慢熬製,湯質呈綠豆色,清澈見底、鮮味醇厚,真正做到清、透、醇。

“準備好了皮、餡、湯,可稱得上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要做出美味可口的三鮮餛飩,還要走好三步。”陸仁興接著說。

第一步,包制餛飩既要大小一致又要形似元寶,收口處要緊密小巧,下鍋既不易灌水又容易煮熟。

第二步,餛飩下鍋,要用旺火煮沸,及時點加冷水,沸中帶焐,確保餛飩皮熟餡熟不糊、柔軟適中。

第三步,餛飩放入碗中,加入清醇鮮美的高湯,湯與餛飩一清二白、相映襯托,再綴以青蒜、蛋皮絲,淋滴豬油,成為一碗鮮嫩味美、令人齒頰生香的“三鮮餛飩”。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