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女人 > 正文

越來越多的人,將穿球鞋結婚

2022-07-15由 西西弗書店 發表于 女人

曾經在後臺收到一位母親的留言,她孩子被本地最好的高中錄取後,提出要某雙超過2000塊的球鞋作為禮物。這位母親的擔憂並不在金額上,她擔心的是:

其一,孩子從不打球,為什麼想要球鞋?

其二,如此價格的鞋,是不是體現小孩很虛榮?

對球鞋這點事,看不懂的人,其實何止這位母親。人們發現,

明明應該穿著打球的鞋,被年輕人穿來逛大街、逛商場,甚至穿著結婚。

男男女女儼然人腳一雙的AJ、動輒上千的單價,顯得奢侈又張揚。

從天價盲盒到雪糕刺客,儘管人們對任意商品都能哄抬價格,似乎早就不以為然,但當所謂的炒作,衍生出一個幾百億份額的市場,就已經遠遠不是“炒作”二字所能概括的了。球鞋愈發成為大眾鞋型的背後,“老年人炒股、中年人炒幣、年輕人炒鞋”的江湖傳說,仍舊足以顛覆想象。

越來越多的人,將穿球鞋結婚

球鞋,一雙長得比普通鞋子也許浮誇一點,也許笨重一點,也許根本毫無區別的鞋型,到底有什麼魔力?

球鞋與潮流,誰先抱了誰?

在很多鞋迷的印象裡,國內鞋圈從小眾走向大眾,是從2009年之後開始的。這一年,30歲的科比腳穿一雙ZK4拿到人生中第四個總冠軍。賽場之外,球鞋市場也出現了新氣象——從1994到2009,NBA在央視直播了整整15年,那些從小看球賽追球星,卻買不起球鞋的學生群體終於走向社會,帶來購買力的巨大提升。當時,因為一雙經典的Air Jordan 11“大灌籃”復刻(即重新生產舊款)限量發售,北京的門店外頭,出現大規模排隊購買的現象。面對遠超庫存的搶購需求,門店逐漸開發出抽籤的方法,抽中的人才有資格付款。

市場在湧動,社會也在變化。

街上開始出現穿球鞋配日常服裝的人。據鞋迷阿偉回憶,以前如果穿球鞋去上班,同事會問要去打球嗎?這麼問的人越來越少,後來同事們也開始穿。幾乎同時候,球鞋定製的生意逐漸起勢。買不起高價原版鞋或者有特殊需求的人,會拿普通球鞋請人DIY成想要的式樣。還是這一年,著名說唱歌手坎耶·維斯特與Nike合作推出了Air Yeezy系列運動鞋。這些勢頭,體現了球鞋開始從功能化向穿搭和潮流化發展。

越來越多的人,將穿球鞋結婚

新褲子樂隊主唱彭磊微博。那是一個追崇個性的年代,音樂節上,“奇裝異服”隨處可見。

然而,衣服褲子、包包項鍊,人們穿在身上的物什多種多樣,鞋子的種類也五花八門,憑什麼是球鞋走到潮流前沿呢?

故事也許可以從球鞋誕生之初講起。19世紀,一種價格昂貴的波紋橡膠底鞋被應用在網球場,這就是球鞋最早的形態。在那個網球還是貴族運動的時代,網球鞋自然也成為身份的象徵。一份1884年的《紐約時報》上,刊登著某場地只允許穿網球鞋的人進入,我們由是得以窺見,球鞋從誕生伊始,似乎就附著了強烈的身份屬性。

到上世紀70年代,籃球成為美國極受歡迎的社群運動。年輕人在街頭打球,產生了透過運動穿著實現個性表達的需求。球鞋廠家們也樂於投身街頭文化和籃球結合的趨勢中,想方設法迎合個性。

1985年,超級新人邁克爾·喬丹穿上了新鞋Air Jordan,但他才穿著打一場比賽,就被NBA以球鞋配色違反“隊服統一規則”為由處以高額罰單,鞋子也遭到禁穿。耐克公司卻反生一計,以每場都被罰款為噱頭,讓喬丹穿著被禁止的球鞋打完了整個賽季。這個天才操作,塑造了喬丹的叛逆形象,完美契合了球迷對個性的追求,受到瘋狂追捧。Air Jordan一舉成為現象級產品,幾個月時間便銷售破億!

品牌商們開始發掘球星簽名鞋的商業價值,喬丹之後,科比、艾弗森、麥迪等等球星的鞋子連續問世。特殊鞋型的頭雁效應逐漸形成。

越來越多的人,將穿球鞋結婚

街頭塗鴉裡,籃球與球星是常見主題

外界雖然認為花一千左右買一雙鞋不值得。但如果這雙鞋不只是鞋,還雜糅了身份象徵、個性表達、偶像追崇、潮流認同等等,那它價格其實剛剛好——再貴買不起,再便宜就失去了逼格。

更何況,作為日常穿搭的潮品,球鞋的款型極其豐富,也相當百搭。購鞋軟體上顯示,AJ系列已經推出36代,光是第一代的配色,竟達到1752種!總有一雙球鞋可以適合搭配。

明星鞋款的品牌力、球迷的信仰力和潮流化趨勢帶來的商業潛力,促進了球鞋從球場走向街頭。不過在國內,它作為日常穿搭得到普及的時間,其實並沒有多久。

2017年,大熱綜藝《中國有嘻哈》播出後,幾位導師們每期都上腳不同款式的球鞋,掀起討論熱潮的同時,帶動了相關款式價格飛漲。2019年亞洲影視周開幕式,楊冪身著晚禮服搭運動鞋走紅毯,一下衝上微博熱搜。明星以個人喜好和需求上腳球鞋,在和籃球完全無關的場域使之獲得曝光,可以破除球鞋不能日常穿的觀念。

與此同時,網路文化也在打破國人對球鞋的認知。比如2018年七月底,一句“我可以踩在aj上親你麼?你可以踩著我親aj”的梗在短影片平臺爆火,引起無數網友競相仿拍類似影片。次年,有地表最強鞋展之稱的“Sneaker Con”來到上海後,吸引無數網紅逛展,藉助網紅們釋出的VLOG,鞋展攫取到超高關注。球鞋在破圈。

品牌方當然不會錯過推波助瀾的機會。一些高階奢侈品牌子在意識到球鞋市場的巨大潛力後,紛紛放低姿態,和球鞋品牌做起聯名。最典型的要數Dior和Air Jordan聯合推出的Dior x Air Jordan 1 High OG聯名款運動鞋。這雙只生產13000雙的球鞋,在全球吸引了超過500萬人抽籤搶購。高奢品牌,看中的是球鞋背後的年輕人群體,而它們下場發牌,又為球鞋的潮流屬性增加了背書。

越來越多的人,將穿球鞋結婚

(圖片來源網路)

此時的球鞋,已經徹底擺脫功能化專業鞋的刻板印象,成為站在流行前端的穿搭單品,成為年輕人無法忽視的出行選擇。

不打球,你也可以買一雙球鞋穿穿。

被迫的虛榮,不被迫的愛

那花高價買鞋是虛榮嗎?鞋圈有句話常用來回答這個問題:別問,問就是熱愛。言語中帶著譏誚和自嘲,可以理解成對以熱愛之名,行功利之實的諷刺。

功利是有的。

鞋迷對球鞋有一種功利性極強的分類,分別是“起飛款”、“倒閉款”和“理財款”,對應著掙錢、虧錢和待價而沽的不同鞋型。要理解一雙鞋何以變成競相追逐的理財產品,首先要知道“二級市場”的概念。

簡單說,球鞋廠商與球鞋買家間的交易,叫做一級市場,而買家與買家之間的交易,叫做二級市場。之所以存在買家與買家的交易,除了通常的轉賣閒置,更大原因是由於稀缺。稀缺,意味原價買進,可以高價轉出。同一雙鞋,生產十萬雙,買的人可能有一萬個,但生產十雙,買的人可能有十萬,這就是稀缺帶來的巨大吸引力,大家不是為買鞋而買鞋,是為了轉賣的利潤而買鞋。

稀缺是怎麼來的呢?往往是由品牌方透過限量供應制造出來的。對球鞋品牌而言,製造稀缺並不是為了獲得高額利潤,而是想透過稀缺,收穫市場關注度,提升品牌價值,同時帶動普通款銷量——人們買不到稀缺限量款時,會買平替。

所以,品牌方發售的限量款,價格往往只在一千出頭。品牌只需要關注度,等於預設把稀缺的利潤,讓給了二級市場。沒搶到限量鞋的人,只能去其他買家手中收購。球鞋在買家之間的交易不是一次性的,而是會重複流通,定價也不固定,價格的波動帶來差額利潤,於是鞋子就變成了可以“炒”的東西。

越來越多的人,將穿球鞋結婚

稀缺不僅製造利潤,還製造繁榮。

巨大利益下,原先也許一年發售一雙的球鞋,快進到每週發售一雙。簽名鞋、聯名款、經典復刻等等花樣層出不窮。品牌盡力保持球鞋的新鮮度和話題度,鞋販子則負責炒高價格。他們的手段更加花哨,有時靠囤貨抬價,有時靠虛標價格製造恐慌。2016年,一款鞋在上海某門店只發售 8雙,在抽籤購買的情況下,8雙鞋全被一個人抽到買走了;2021年,某經典款的復刻版尚未發售,網上掛出的預售價已經翻三倍,結果該鞋發貨量非常大,根本不用搶,高價買的人就只能吃啞巴虧。

二級市場的充盈,致使原本只要試鞋-交錢的買鞋流程,豐富出多種多樣的玩法。蹲點搶購、門店排隊抽籤、二手平臺競拍等等。不斷上新的鞋款、豐富花哨的買鞋玩法和聊不完的球鞋故事,衍生出球鞋博主這個群體,他們靠著幾百上千的球鞋藏量、口若懸河講球鞋知識、親臨各大球鞋活動、提供購鞋指南等等,活成了普通鞋迷嚮往的樣子。

法國哲學家居伊·德波認為“景象即商品”,商品消費已經逐漸脫離了物質性消費本身,而日益轉為媒介景觀的消費。品牌、球鞋、明星、平臺、博主等等所有內容組合在一起,共同構成龐大的社會景觀。球鞋的生產與消費,原本只是造鞋買鞋,在景觀化後,被包裝成全新生活方式。在這種生活裡,人們籠罩其中,買球鞋是為了追潮流、為了穿名牌、為了限量款,總之,不一定是為了穿。

福塞爾在《階級》一書中則更直白指出:把自己與某個全球公認的成功企業相聯絡……穿上可讀衣飾,你就將自己的私人身份和外部的商業成功認同為一,彌補了自身地位的無足輕重,並在那一刻成為人物。

越來越多的人,將穿球鞋結婚

(圖片來源網路)

但無論社會學家們如何強調人在體系下的無力,在球鞋這件事上,熱愛仍舊是有的。

讓我們回到喬丹鞋風靡全球后,2009年之前的那些年。當時,除了少數城市裡的幸運兒,大多數球迷只能一邊守著電視直播,或抱著雜誌圖片感受球星簽名鞋的魅力,一邊到實體店的櫥窗摸摸看看過過眼癮。對廣大80後乃至90後的球迷而言,崇拜的球星遠隔重洋難以見到,一雙擺在百貨商場專賣店裡的科比ZK4或者麥迪Tmac-3,就是聯絡起偶像與現實的誘人符號,是籃球夢的現實投射。實戰價值和商業價值之外,球鞋生長出象徵偶像與夢想的符號意義,埋下信仰的種子。所謂球鞋文化的基因,也就此生根發芽。

他們成年之後,擔綱著消費能力不啻於任何群體的球鞋購買主力。

如果去聽鞋圈老玩家們聊球鞋文化,會發現“故事”一詞總是高頻出現在對話裡。他們會講起喬丹的禁穿配色為何成為經典,粉紅配色為何稱為乳腺癌配色。聊到興起,會跟你講母親送他的第一雙球鞋,穿上腳那瞬間,如何一輩子也忘不了。他們用“瞭解一雙鞋背後故事為榮”的敘事邏輯,四處駁斥“以貴為榮”的觀念,有些擺資格,但更多是熱愛。

每個人自己與某雙鞋的連結,就是球鞋文化最動人的部分。

費斯克用“文化經濟”來描述粉絲的消費行為:“在文化經濟中,交換和流通的不是財富,而是意義、快樂和社會身份”。消費不僅是物質消費,還是意義的消費,小小鞋身所蘊涵的傾慕與信仰、悲歡與離合,使得它足以超越一雙鞋的行走功能、潮流功能,成為某人的嚮往、熱愛,甚或是精神一隅。

所以未來若是看到越來越多的人在結婚時穿球鞋,請不要意外。無論耍帥還是情懷,都足以成為顛覆傳統的理由。

越來越多的人,將穿球鞋結婚

(圖片來源網路)

此時,再回到開頭那位母親的疑問,我們發現第二個問題似乎更加難以回答,因為單憑一個數字,無法揣測她孩子的目的。也許,他是想將鞋子作為禮物,送給畢業後分別了的好朋友呢?

頂部